首页 百科知识 戊戌变法是怎么一回事

戊戌变法是怎么一回事

时间:2022-05-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戊戌变法是怎么一回事戊戌变法是怎么一回事?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仅仅历时103天,因此戊戌变法也被称为“百日维新”。历史上称此次政变为“戊戌政变”。戊戌政变之后,慈禧太后下令捕杀在逃的康有为和梁启超,逮捕谭嗣同、杨深秀、林旭、杨锐、刘光第、康广仁、徐致靖、张荫桓等人。维新变法的所有新政措施,除京师大学堂被保留外,其余全部被废止。从6月11日到9月21日,进行了103天的戊戌变法运动,以戊戌政变宣告失败。

戊戌变法是怎么一回事

戊戌变法是怎么一回事?

戊戌变法是指公元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派通过光绪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运动。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戊戌变法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同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将光绪帝囚禁于瀛台,谭嗣同等6人(戊戌六君子)被杀害,康有为、梁启超被迫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仅仅历时103天,因此戊戌变法也被称为“百日维新”。

公元1895年4月,中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发动在北京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痛陈中国即将亡国灭种的危急形势,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史称“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为了把维新变法运动推向高潮。公元1895年8月,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北京出版发行《中外纪闻》,鼓吹变法图强,并且组织了强学会。公元1896年8月,《时务报》在上海创刊,成为维新派宣传变法的舆论中心。公元1897年冬,严复在天津主办了《国闻报》,成为在北方宣传维新变法的重要阵地。公元1898年2月,谭嗣同、唐才常等人在湖南成立南学会,并且创办了《湘报》。到公元1897年底,全国各地已建立以变法自强为宗旨的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出版刊物19种。到1898年,学会、学堂和报馆达到300多个。公元1897年11月,德国出兵强占胶州湾,全国人民群情激愤、义愤填膺。12月,康有为等人第五次上书,指陈中国已处于“瓜分豆剖”的危急形势。公元1898年1月29日,康有为向光绪帝上《应诏统筹全局折》。同年4月,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成立保国会,为维新变法进一步做准备。

在维新派人士的积极推动和亡国灭种的统治危机下,公元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维新变法。

在此期间,光绪帝根据康有为等人的建议,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书和谕令。其主要内容包括:经济上,设立农工商局、路矿总局,提倡开办实业;修筑铁路,开采矿藏;组织商会;改革财政。政治上,广开言路,允许士民上书言事;裁汰绿营,编练新军。文化上,废除八股,兴办西学;创办京师大学堂;设立译书局,派遣留学生;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这些改革措施,目的在于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政体,从而实现国富民强。

新政措施虽然没有触及封建统治的根本基础,但是,这些改革措施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和利益,势必为封建顽固势力所不容。

由于维新变法的改革措施触及了满清权贵显宦、守旧官僚的利益,变法开始后不久,清政府中的顽固守旧派就开始上书慈禧太后,要求杀了康有为、梁启超;奕劻、李莲英等人跪请太后“垂帘听政”;御史杨崇伊多次到天津与荣禄密谋;甚至宫廷内外传言要将光绪帝废除,另立新帝。

9月中旬,光绪帝几次密诏维新派商议对策,但由于维新派没有掌握实权,只得向光绪帝建议重用袁世凯,以对付荣禄等人。16、17日,光绪帝两次密召袁世凯,授予侍郎;18日深夜,谭嗣同密访袁世凯,要他杀死荣禄,带兵救驾。不料谭嗣同刚一离去,袁世凯就向荣禄告了密。

公元1898年9月21日拂晓时分,慈禧太后突然从颐和园赶回紫禁城,并且直接进入光绪帝的寝宫,将光绪帝囚禁于中南海瀛台,然后发布训政诏书,再次临朝“训政”。历史上称此次政变为“戊戌政变”。戊戌政变之后,慈禧太后下令捕杀在逃的康有为和梁启超,逮捕谭嗣同、杨深秀、林旭、杨锐、刘光第、康广仁、徐致靖、张荫桓等人。9月28日,谭嗣同、杨深秀、林旭、杨锐、刘光第、康广仁六人被杀害于北京菜市口;徐致靖被处以终身监禁;张荫桓被遣戍新疆。维新变法的所有新政措施,除京师大学堂被保留外,其余全部被废止。从6月11日到9月21日,进行了103天的戊戌变法运动,以戊戌政变宣告失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