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采风是怎么一回事

采风是怎么一回事

时间:2022-0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采风主要是采诗,采集老百姓创作的反映日常甘苦的诗。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於邑,邑移於国,国以闻於天子。采诗机构,相当于文联这样的部门。“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木铎,是早先的响器,大铃,铜制木舌。以前诗官采诗,侧重“怨刺之诗”,如果国家没有发生重大功德事情,没来由地对政府或领导歌功颂德,被视为诗里的下作,不被采信。采诗制度真正的实施,其实也是很有限的。

采风的正义,是民意调查

早先的君王,与后世的情景差不多,从身边人嘴里听到的,基本上全是好听的,动听的,耐听的,真话与实情基本上听不到。为防止被与世隔绝,就开通了这条洞察民间冷暖的文路。采风主要是采诗,采集老百姓创作的反映日常甘苦的诗。早先的诗,与后来的诗也有点区别,后来人写诗,多显示文学上的才能,是文学创作,为做诗人而写,为出版诗集而写。早先的诗主要是抒写人活着各种各样的难受,各种各样的不容易。是即兴的,是有感而发的,是有的放矢的。有点类似今天的手机短信,国家出台了新政策,或者社会上有了突发事件,百姓里的智者就及时地做出导读或点评。

典籍里是这样记述“采诗”以及诗的定义的:

从十月尽正月止,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於邑,邑移於国,国以闻於天子。故王者不出牖户,尽知天下所苦,不下堂而知四方。(《春秋公羊传注疏》)


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汉书·艺文志》)


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大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汉书·食货志》)


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汉书·艺文志》)

《诗》以正言,义之用也。(《汉书·艺文志》)

“官衣食之”,穿着官服,领着官员傣禄,用今天的话讲,叫比照公务员。采诗机构,相当于文联这样的部门。“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采诗官摇着木铎沿路采诗。木铎,是早先的响器,大铃,铜制木舌。古代有重要政令出台,或重大节点日子才使用木铎,“古者将有新令,必奋木铎以警众,使明听也”,“文事奋木铎,武事奋金铎”。比如春分这个节令,春分早先的称呼叫日夜分。“是月也,日夜分,雷乃发声,始电。蛰虫咸动,启户始出。先雷三日,奋木铎以令兆民曰:‘雷将发声,有不戒其容止者,生子不备,必有凶灾。’”这是礼记里的话,意思是,进入春分,雷声发作,间或闪电,冬眠虫类觉醒,破土而出。春分前三天,要摇着木铎警示百姓,“雷声即将发作,言行举止有不守礼仪规则的(天将惩戒),生下的孩子会有缺陷,还会有别的凶象”。日夜分,是天循法则,人也要守社会的法则。以这个层面为出发点,就容易理解《论语》里的这句话了:“天下之失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以前诗官采诗,侧重“怨刺之诗”,如果国家没有发生重大功德事情,没来由地对政府或领导歌功颂德,被视为诗里的下作,不被采信。当年的君王真够了不起的,他们进行民意调查,不是往各地派出工作组,工作组收集上来的意见大概不够鲜活,百姓因为有所顾虑也不一定敢说实话,在信息交通手段那么差的时代,有采诗这样的政策,应视为大的政治智慧。

采诗制度真正的实施,其实也是很有限的。在隋朝已经有人发出了感慨:“诸侯不贡诗,天子不采风,乐官不达雅,国史不明变,呜呼,斯则久矣。”清朝的画家俞蛟也有调侃的句子:“采风问俗,纪载宜详;品翠题红,篇章争丽。”今天也倡行采风,说“采风问俗,纪载宜详”有些奢望,但愿“品翠题红,篇章争丽”少一些,尽可能地说几句真话和实话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