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为什么说李鸿章一生功过参半

为什么说李鸿章一生功过参半

时间:2022-05-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为什么说李鸿章一生功过参半为什么说李鸿章一生功过参半?次年,李鸿章被授予湖广总督。李鸿章一生功过参半:他以镇压农民起义起家,他的双手沾满了太平军和捻军将士的鲜血;他派人出国考察、出洋访问、创办中国近代企业,是洋务运动的先驱者,为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做出了不可抹除的贡献;他拥有严重的“惧外”思想,妄图向西方列强委曲求全,《马关条约》及《辛丑条约》都是由他负责谈判而最终缔结的……

为什么说李鸿章一生功过参半

为什么说李鸿章一生功过参半?

李鸿章,晚清军政重臣,淮军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字子黻、渐甫,号少荃、仪叟,安徽合肥人。

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李鸿章中进士,并受业于曾国藩门下,讲求经世之学。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李鸿章受命回原籍办团练,曾多次领兵与太平军作战。公元1858年冬,李鸿章入曾国藩幕府襄办(协助办理)营务。公元1860年,李鸿章开始统率淮扬水师。湘军占领安庆后,李鸿章被曾国藩奏荐“才可大用”,于是李鸿章被命令回到合肥一带招兵募勇。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李鸿章编成淮勇五营,曾国藩以上海系“筹饷膏腴之地”,命令淮勇乘英国轮船抵达上海,自成一军,是为淮军。

后来经曾国藩举荐,李鸿章出任江苏巡抚。掌握了地方实权之后,开始在江苏地区大力扩军,并采用西方新式枪炮,使淮军在两年内由6000多人迅速增加到六七万人,成为清军中装备精良、战斗力较强的一支地方武装。后来的淮系军阀集团就是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公元1863年和1864年,李鸿章率领淮军先后攻陷了苏州、常州等地,与湘军一起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

从19世纪60年代起,李鸿章开始积极筹建新式军事工业,仿造外国船、炮,自此开展标榜“自强”的洋务事业。公元1865年,李鸿章分别在上海和江宁(今江苏南京)创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和金陵机器制造局。同年,李鸿章署理两江总督,调集数万淮军赴中原对捻军作战。公元1866年,李鸿章继曾国藩署钦差大臣,专门负责镇压捻军的事务。次年,李鸿章被授予湖广总督。其后,他采取“就地圈围”、“坚壁清野”等战略,相继在山东、江苏间和直隶(约今河北)、山东间剿灭东、西捻军。公元1870年,李鸿章继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自此控制北洋达25年之久,并参与掌管清政府外交、军事、经济大权,成为清朝末年权势最为显赫的封疆大吏。

从19世纪70年代起,李鸿章开始进一步扩大洋务事业,从标榜“自强”进而发展到“求富”,以“官督商办”为主要形式创办了一系列民用企业。同时,李鸿章开始着手筹备建立北洋海军。他以外购为主,自造为辅,于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建成北洋海军。为了培养“自强”与“求富”所需要的人才,李鸿章还创办了各类新式学堂,并派人赴欧美留学。李鸿章创办的洋务事业,对中国的近代化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中外力量对比悬殊的格局,使李鸿章逐渐产生了严重的“惧外”思想,因此他在对外关系中始终坚持“委曲求全”的方针。

李鸿章是晚清时期权倾一时的重要人物,可以说晚清中国的命运与李鸿章息息相关。李鸿章一生功过参半:他以镇压农民起义起家,他的双手沾满了太平军和捻军将士的鲜血;他派人出国考察、出洋访问、创办中国近代企业,是洋务运动的先驱者,为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做出了不可抹除的贡献;他拥有严重的“惧外”思想,妄图向西方列强委曲求全,《马关条约》及《辛丑条约》都是由他负责谈判而最终缔结的……诚如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所言:“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

公元1901年11月,李鸿章去世,谥号“文忠”,晋封一等侯。李鸿章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