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伊利里亚人及早期国家的建立

伊利里亚人及早期国家的建立

时间:2022-05-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伊利里亚人及早期国家的建立三、伊利里亚人及早期国家的建立东欧的第三个非斯拉夫人国家是阿尔巴尼亚。由于居住在古希腊的北部,所以,伊利里亚人早期受希腊文化影响比较大。在恩凯莱人、陶兰特人和伊庇鲁斯人的王国相继瓦解之后,另外一支叫阿尔迪安的伊利里亚人国家在公元前3世纪下半叶兴起。

伊利里亚人及早期国家的建立

三、伊利里亚人及早期国家的建立

东欧的第三个非斯拉夫人国家是阿尔巴尼亚。

与东西部斯拉夫人和把南部斯拉夫人拦腰截断的匈牙利和罗马尼亚不同,阿尔巴尼亚却被南斯拉夫人和希腊人围在巴尔干半岛西部的海边上。今天阿尔巴尼亚的领土南北长东西窄,西北、北部和东部连着塞尔维亚和黑山,东部与马其顿接壤,东南与希腊为邻,西部和西南则濒临亚得里亚海,隔海与意大利相望。在地理环境方面,阿尔巴尼亚的北部、东部和南部是多山高地,约占全部领土的70%。西部是沿海低地,约占全部领土的30%,人口最为密集,全部的农业区都在这里。

在阿尔巴尼亚居住的主要居民是阿尔巴尼亚人,其祖先是巴尔干地区的土著居民伊利里亚人。早期在巴尔干半岛东南部生息的土著居民中,最重要的是希腊人和阿尔巴尼亚人。古希腊人居住区除了巴尔干半岛南部,还包括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沿岸地区,其祖先是于公元前2000多年前从北方陆续迁入的印欧语族的亚加亚人(Achaean)、爱奥尼亚人(Ionian)、伊奥利亚人(Aelian)和多利安人(Dorian)。阿尔巴尼亚人则是伊利里亚人的后裔。伊利里亚(Illyria)位于巴尔干的西北部,伊利里亚人是印欧语族中的一个古老民族,最早居住在中欧地区,大约在铁器时代之初南迁,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便定居在伊利里亚。由于居住在古希腊的北部,所以,伊利里亚人早期受希腊文化影响比较大。8世纪以后,伊利里亚这个名字才逐渐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它的一个部族的名字。根据传说,这个部族名叫阿尔本(Album)。阿尔本起源于拉丁文Albus,意思就是白色的,因为这一地区多山,冬天白雪皑皑。阿尔巴尼亚一词就是由它演变而来的。不过,关于阿尔巴尼亚的含义,学术界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在小亚细亚、地中海一带,abl一词意为山,所以,阿尔巴尼亚意为山国。[109]

从定居巴尔干半岛到公元前7—6世纪,伊利里亚人的情况并没有文字记载。但是,据考古发现,这里的农业、手工业、对外贸易都比较发达,建立了设防的城市。在社会发展方面,公元前6世纪时伊利里亚人已经进入了阶级社会,组建了部落联盟,其中,最有名的是以恩凯莱人(Enchelei)和陶兰特人(Taulantii)为首的联盟。[110]不过,伊利里亚人的发展也不完全一致,南方和亚得里亚海沿岸的部族从一开始就受希腊的控制,成为希腊的殖民地,内政外交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受希腊文化影响很深,而北部的伊利里亚人却在自己的国王统治之下。确定了奴隶制生产关系之后,从公元前5世纪起,北部伊利里亚人的部落联盟也开始向国家过渡,出现了恩凯莱、陶兰特、伊庇鲁斯(Epiros)和阿尔迪安(Ardiaen)等王国。阿尔巴尼亚史学家克·弗拉舍(K.Fraser)在其著作《阿尔巴尼亚史纲》一书中,对这几个国家作了如下介绍。[111]

恩凯莱人主要居住在东南部的平原地带,在公元前5世纪的时候建立起自己的王国。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这个王国曾与东部相邻的马其顿王国发生长期的战争并且占据优势。公元前4世纪初巴杜路斯(Bardyllis)在位的时候,这个王国达到鼎盛,不仅占了马其顿王国的大量土地,而且还迫使它纳贡。不过,公元前360年腓力浦二世(PhilippusⅡ,公元前339—公元前336年在位)登基之后,马其顿王国不再臣服于恩凯莱人的王国,并在公元前344年利用巴杜路斯去世之机征服了恩凯莱人。又过了11年,腓力浦二世死了,恩凯莱人在巴杜路斯的继承人克利特(Cleitus the Illyrian)领导之下又摆脱了马其顿的控制。为了保卫自由,巴杜路斯的继承人克利特与陶兰特人的国王格劳斯库(Glaucias)联合向腓力浦二世的儿子亚历山大大帝发起进攻,但惨败在后者手下。马其顿王国在亚历山大死后很快瓦解,恩凯莱人虽然再次获得独立,可他们的王国已被严重削弱,不再有什么影响了。

陶兰特人主要居住在北部沿海地区,也是在公元前5世纪时建立了自己的王国。公元前4世纪中叶前后,陶兰特人先后占领了都拉奇昂(Dyrrhachium)、阿波罗尼亚(Apollonia)等地。但在大败于亚历山大之后,陶兰特人的王国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公元前5世纪末,伊庇鲁斯各部落以沃洛斯人(Volos)为核心建立了王国。公元前345年,马其顿国王腓力浦二世打败沃洛斯人之后,先后让自己的内兄亚历山大·莫洛苏斯(Alexandria Molosso,公元前350—公元前331年在位)和自己儿子尼奥托勒密二世(NeoptolemusⅡof Epirus,公元前302—297年在位)做伊庇鲁斯的国王。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死后,沃洛斯人赶走了尼奥托勒密,推选古伊庇鲁斯王朝的艾雅奇德(Aeacides,公元前331—公元前316,公元前313年在位)为国王,但地位并不巩固,国家也处于动荡之中。公元前3世纪初,艾雅奇德的儿子披鲁斯(PyrrhicⅠ,公元前306—公元前302年,公元前297—272年在位)成为伊庇鲁斯的统治者。披鲁斯对内强化王权,对外强调独立,一度将伊庇鲁斯的边界北部扩展到陶兰特人那里,南部扩展到希腊的伯罗奔尼撒湾(Peloponissos),东部深入到了马其顿的瓦尔达尔河(the Vardar River),试图建立一个比马其顿还强大的帝国。公元前3世纪70年代,他曾率大军三次与罗马军队作战,前两次获胜,后一次失败。回到伊庇鲁斯之后,披鲁斯又同马其顿多次交战,最终于公元272年在一次巷战中身亡。披鲁斯死后。伊庇鲁斯王国因内讧衰落,征服来的领土相继失去,王国很快就解体了。

在恩凯莱人、陶兰特人和伊庇鲁斯人的王国相继瓦解之后,另外一支叫阿尔迪安的伊利里亚人国家在公元前3世纪下半叶兴起。在国王阿格隆(Agron,公元前250—231年在位)的统治时期(公元前250—231年),阿尔迪安王国达到鼎盛,其疆域从北部的达尔马提亚(Dalmatia)一直扩展到南部的维约瑟河(the Vijose River),首都定在东北部的重镇斯库台(Shkodër)。在以后的不到一百年中,阿格隆及其继承者不仅四处出击,而且与马其顿结盟共同反对罗马。在交战中,阿尔迪安人的王国虽有胜负,但最终,强大的罗马人在公元前168年占领了伊利里亚全境并将它变成自己伊利里亚行省的一部分。

【注释】

[1]这些国家或者是由一个统治者或统治集团领导的、由许多民族和领土构成的“帝国”,或者是由家族统治的“王国”,而非有固定边界、首都、专职官吏、确定的司法制度和常备军的现代意义上的国家。

[2]Jean W.Sedlar,East Central Europe in the Middle Ages,1000—1500,Washingt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94,p.13.

[3]有关这方面的详细描述,可参见李雅书等著:《古代罗马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4—20页。

[4]张立淦等著:《欧洲火药桶——巴尔干史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页。

[5]Jean W.Sedlar,East Central Europe in the Middle Ages,1000—1500,p.2.

[6]王秀美等著:《基督教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8页。

[7]不过,有许多学者认为无所谓罗马帝国分裂,“强调所谓东、西罗马帝国,只是不同的‘共治皇帝’分管的不同区域,只是不同的民族语言(希腊和拉丁)区的分离,东、西罗马帝国所使用的法律基本是一致的,东、西罗马帝国的皇帝和臣民也从来不认为存在两个罗马帝国”。(徐家玲著:《拜占庭文明》,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2页)

[8]陈志强著:《独特的拜占庭文明》,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9]参见陈志强著:《拜占庭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1—49页。

[10]朱寰等著:《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30页。

[11]朱寰等著:《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40页。

[12]陈志强:《拜占庭封建政治形态研究》,载《河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第13页。

[13] 陈志强:《拜占庭封建政治形态研究》,载《河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第13页。

[14]主要指介于自由民与奴隶之间的农业劳动者。

[15]乔丹:《论拜占庭文化对欧洲文化的影响》,载《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5年第10期,第41页。

[16]乔丹:《论拜占庭文化对欧洲文化的影响》,载《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5年第10期,第43页。

[17]徐家玲:《拜占庭文明》,第2页。

[18]正因如此,有的著作并不把拜占庭当作一种单独的文明,比如,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

[19]陈志强著:《独特的拜占庭文明》,第4页。

[20]乐峰著:《东正教史》,第14—15页。

[21]陈志强著:《独特的拜占庭文明》,第300—301页。

[22]王美秀等著:《基督教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2页。

[23]Trond Gilberg,Nationalismand Communism in Romania:The Rise and Fall of Ceausescu’s Personal Dictatorship,Boulder:Westview Press,1990,p.9.

[24][南]兰科·佩特科维奇著:《巴尔干既非“火药桶”又非“和平区”》,石继成等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页。

[25]苏联大百科全书选译:《拜占庭》,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5—6页。

[26]王丹在《对斯拉夫人发源地推论的分析》一文中认为:“根据斯拉夫学的传统来看,对斯拉夫人起源的考察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进行的:(1)对斯拉夫人发源地的考察;(2)对斯拉夫形成年代的考察,即古代斯拉夫人何时从印欧人部落群中分离出来,直到对斯拉夫人共同体分化为东、西、南三支所作的断代;(3)对古斯拉夫民族的同一性,即语言、文化等特点的研究。”(载《世界民族》2001年第5期)

[27]有中国学者认为,关于斯拉夫人最早的记载见于公元1世纪末2世纪初的古罗马的文献之中,如普里尼、塔西陀和托勒密等人的著作。(高德平编著:《波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3页。)还有中国学者比较详细地写道:“关于古代斯拉夫人比较可靠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公元1世纪后期的古罗马文献。古罗马作家老普林尼(约公元23—79年)曾在日耳曼地区任职,对今天波兰一事的情况有所了解。他在其37卷的《自然史》中提到,在维斯瓦河流域,除住有萨尔马特、西徐亚人之外,还有‘维内德人’。著名的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陀(约公元56—120年)在他的《日耳曼尼亚志》中也提到,在日耳曼人东边有‘维内德人’。并指出,‘维内德人’住在佩夫金人(巴斯塔尼人)和芬人(芬兰人)之间,即喀尔巴阡山到里加湾的广大地区。据专家们研究,这里所说的‘维内德人’就是古代的斯拉夫人。也许,早期说的‘维内德’只指斯拉夫的某一部落,但久而久之,‘维内德’就成了对当时斯拉夫的统称。”(马细普等:《古代斯拉夫人》,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页)苏联学者则认为:关于斯拉夫人的最早的文字记载起于公元5世纪末,而俄罗斯、西欧和东方关于斯拉夫的最早记载则是从公元9世纪开始的。(马夫罗金:《古代的东斯拉夫人》,载《民族论坛》,1995年第2期,第85页)南斯拉夫的学者则认为:“假设的斯拉夫人的‘祖籍’,只是印欧语系各部族所经历的几乎不断的运动中的一个较长时期停留和稳定的阶段而已。”([南]伊万·博日奇等著:《南斯拉夫史》,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6页)

[28]Jean W.Sedlar,East Central Europe in the Middle Ages,1000—1500,p.2.

[29]《不列颠百科全书》(15),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410页。

[30]刘祖熙主编:《斯拉夫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

[31][苏]马夫罗金著:《俄罗斯民族的起源》,列宁格勒1978年俄文版,第19页。转引自王起亮:《东斯拉夫人起源初探》,载《兰州大学学报》第1期,第156页。

[32]于沛等著:《斯拉夫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33]Dennis P.Hupghick and Harold E.Cox,The Palgrave Concise Historical Atlas of Eastern Europe,Map 8.

[34]参见王丹:《对斯拉夫人发源地推论的分析》,载《世界民族》2001年第5期,第44页。不过,有苏联学者认为,“关于斯拉夫人的最早的文字记载起于公元5世纪末”。参见[苏]马夫罗金:《古代的东斯拉夫人》,载《民族论坛》1995年第2期,第85页。

[35]修昔底德语,引自[德]特奥多尔·蒙森著:《罗马史》(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扉页。

[36]Jean W.Sedlar,East Central Europe in the Middle Ages,1000—1500,p.2.

[37]王起亮:《东斯拉夫人起源初探》,载《兰州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第156页。

[38]有学者写道:“从公元2世纪到6世纪这几百年间,没有任何著作提到过斯拉夫。这段时期,也正是斯拉夫人地理分布和社会性质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这中间有两件事对斯拉夫人的影响很大:一件是哥特人的南下;另一件是匈奴人的西迁。”(马细谱等著:《古代斯拉夫人》,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4页。)

[39]曹焕旭等著:《世界民族史话》,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42页。

[40]《不列颠百科全书》(7),第211页。

[41]曹焕旭等著:《世界民族史话》,第69页。

[42]王起亮:《东斯拉夫人的起源初探》,载《兰州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第157页。

[43]朱寰等著:《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第395页。

[44]有学者写道:“公元1—2世纪的罗马作家普里尼、历史学家塔西陀和地理学家托勒密都把斯拉夫人(主要是西斯拉夫人)称为凡涅特人,他们便是古代波兰人的祖先。而斯拉夫历史学家们则把居住在这个地区的古波兰人的祖先称为莱赫人。罗斯人把波兰人称莱赫人。直到17世纪,东部斯拉夫人仍把波兰人称为莱赫人。”(高德平编著:《波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3页。)

[45]高德平编著:《波兰》,第33页。

[46]朱寰等著:《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第396页。

[47]对波兰地区最早国家的具体称谓并不一致,有的叫公国,有的叫国家,还有的叫邦国。参见朱寰等著:《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第396页;刘祖熙主编:《斯拉夫文化》,第3页;高德平编著:《波兰》,第34页;《不列颠百科全书》(13),第372页。

[48]《不列颠百科全书》(13),第261页。不过,在两个具体问题上,其他著作另有说法。一是梅什科建国的时间是966年,参见高德平编著:《波兰》,第34页;二是梅什科在位的时间是966—992年,参见刘祖熙主编:《斯拉夫文化》,第3页。

[49]刘祖熙著:《波兰通史》,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0页。

[50][捷]费郎蒂舍克·卡夫卡著:《捷克斯洛伐克史纲》,叶林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3年版,第6页。

[51]陈广嗣等编著:《捷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50页。

[52]邵献国等编:《外国地名语源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第360页。

[53]参见王起亮:《东斯拉夫人的起源初探》,载《兰州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不列颠百科全书》(2),第83页。

[54][捷]费郎蒂舍克·卡夫卡著:《捷克斯洛伐克史纲》,第10—11页。

[55]Dennis P.Hupchick and Harold E.Cox,The Palgrave Concise Historical Atlas of the Balkans,Map 1.

[56]郝时远著:《帝国霸权与巴尔干“火药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57]Dennis P.Hupchick and Harold E.Cox,The Palgrave Concise Historical Atlas of the Balkans,Map 1.

[58][保]科谢夫等著:《保加利亚简史》,黑龙江大学英语系翻译组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6页。

[59]杨邦兴著:《日耳曼人大迁徙》,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页。

[60]详情可参见田广金等莉:《北方文化与匈奴文明》,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世界民族史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刘学铫著:《匈奴史论》,台北南天书局出版社1987年版;林斡著:《匈奴通史》,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林斡著:《匈奴历史年表》,中华书局1984年版。

[61]《不列颠百科全书》(8),第241页。

[62]曹焕旭等著:《世界民族史话》,第34页。

[63]Dennis P.Hupghick and Harold E.Cox,The Palgrave Concise Historical Atlas of Eastern Europe,Map 6.

[64][南]伊万·博日奇等著:《南斯拉夫史》(上册),赵乃斌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6页。

[65]Jean W.Seddlar,East Central Europe in the Middle Ages,1000—1500,p.5.

[66]Jean W.Seddlar,East Central Europe in the Middle Ages,1000—1500,p.5.

[67]曹焕旭等著:《世界民族史话》,第171页。

[68]郝时远著:《帝国霸权与巴尔干“火药桶”》,第9—10页。

[69][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1 500年以前的世界》,吴象婴等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20页。

[70]《不列颠百科全书》(3),第229页。

[71][保]科谢夫等著:《保加利亚简史》,黑龙江大学英语系翻译组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94页。

[72][保]科谢夫等著:《保加利亚简史》,第21页。

[73]《保加利亚简史》,第21页。

[74]《保加利亚简史》,第21页。

[75]Jean W.Sedlar,East Central Europe in the Middle Ages,1000—1500,p.5.

[76]《不列颠百科全书》(3),第229页。

[77][保]科谢夫等著:《保加利亚简史》,第25页。

[78]Jean W.Sedlar,East Central Europe in the Middle Ages,1000—1500,p.14.

[79]刘祖熙主编:《斯拉夫文化》,第302—303页。

[80]БoжидарДимитрoB,12митаBбьлгарскаистoрия:Фoндация.КoМ,Сoфия,2005г.C.13—56.

[81]БoжидарДимитрoB,12митаBбьлгарскаистoрия:Фoндация.КoМ,Сoфия,2005г.C.3—11.

[82]刘祖熙主编:《斯拉夫文化》,第374页。

[83]http://www.fmprc.gov.cn/chn/(2007.03.20)

[84]张世满:《试析克罗地亚走向独立的历史进程》,载《世界历史》1997年第4期,第19页。

[85][苏]谢缅诺夫著:《中世纪史》,叶文雄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02页。

[86]刘明翰主编:《世界史》,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45页。

[87]朱寰主编:《世界通史》(中古部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6页。

[88]邵献图等编:《外国地名语源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第408页。

[89]参见洛林·M.丹福斯:《马其顿人的民族身份之争》,载《世界民族》1999年第3期,第40—48页。

[90]参见[匈]温盖尔·马加什等著:《匈牙利史》,阚思静等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9页。

[91][匈]温盖尔·马加什等著:《匈牙利史》,第2页。

[92]Jean W.Sedlar,East Central in the Middle Ages,1000—1500,p.8.

[93]Jean W.Sedlar,East Central in the Middle Ages,1000—1500,p.12.

[94]根据匈牙利本国语言,匈牙利人名是姓在前名在后,这与其他国家人姓名顺序相反。为了统一,本书将匈牙利人名译成中文时是按匈牙利语的顺序,姓在前名在后。例如,Stephen Istvan译成斯蒂芬·伊斯特万。

[95][罗]安德烈·奥采特亚院士主编:《罗马尼亚人民史》,[罗]安娜—埃瓦·布杜拉等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6页。

[96]Trond Gilberg,Nationalismand Communism in Romania:The Rise and Fall of Ceausescu’s Personal Dictatorship,p.17.

[97][罗]安德烈·奥采特亚院士主编:《罗马尼亚人民史》,第35页。

[98]《不列颠百科全书》(5),第100页。

[99][罗]康·康·朱雷斯库著:《统一的罗马尼亚民族国家的形成》,第27页。

[100]邵献国等编:《外国地名语源词典》,第265页。

[101]Jean W.Sedlar,East Central Europe in the Middle Ages,1000—1500,p.8.

[102] 《不列颠百科全书》(14),第353页。

[103] 《不列颠百科全书》(14),第353页。

[104]《不列颠百科全书》(14),第38—39页。

[105]11—16世纪属于匈牙利,16—17世纪是奥斯曼帝国中的一个自治公国,17世纪又归属于匈牙利,1918年并入罗马尼亚,二战间又被匈牙利夺走2/3,1947年整个地区重归罗马尼亚。

[106]F.H.波斯特玛:“罗马尼亚和匈牙利两国间的少数民族问题”,载《世界民族》1989年第1期,第5页。

[107][罗]康·康·朱雷斯库著:《统一的罗马尼亚民族国家的形成》,第49页。

[108][罗]康·康·朱雷斯库著:《统一的罗马尼亚民族国家的形成》,第50页。

[109]邵献图等编:《外国地名语源词典》,第232页。

[110]参见[阿]克·弗拉舍里著:《阿尔巴尼亚史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2年版,第15—19页。

[111]参见[阿]克·弗拉舍里著:《阿尔巴尼亚史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2年版,第27—3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