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现代教育与课程的困惑

现代教育与课程的困惑

时间:2022-05-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现代教育与课程的困惑现代教育与课程的困惑顾志跃顾志跃,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首任院长,研究员。这是一种典型的“教人读书”式教育,并且选什么书作为教材都是由老师自主决定的,与老师个人的兴趣特长和学识水平关系极大,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学问形成也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现代教育更加关注学校教育对每一个学生潜能的开发作用。

现代教育与课程的困惑

现代教育与课程的困惑

顾志跃

顾志跃,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首任院长,研究员

课程作为一个时代教育的标志,往往反映这个时代的人才观和教育思想。中国早期的私塾教育,以《三字经》、《百家姓》、“四书五经”等为主要教材,体现的是以识字、能读会写为特征的人才观和“教人读书”的教育思想。那时候,教师的主要目的就是教学生识字,能读会写,并不一定有什么具体的预设性教学目标,无非是选一些经典的名家名篇作为教材,教学生认识并且会读、会写,读通这些文章,在这个过程中兼学识字和写作。这是一种典型的“教人读书”式教育,并且选什么书作为教材都是由老师自主决定的,与老师个人的兴趣特长和学识水平关系极大,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学问形成也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各个私塾之间的课程与教学内容是不一样的,其水平也完全取决于老师的水平。后来,随着经济生活的发达,计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算术也被引进了课程,读、写、算就成了很长一段时间有学问的人的标志,学校课程也基本上围绕这三方面的要求展开。

到了近代,一方面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普通劳动者的知识与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近代工业的出现,机器生产要求劳动者不仅要有体力,能跟上机器的运转速度,而且要有技巧,能很好地跟上机器的节奏,并且与之相配合,这就对一个人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级的要求。除了读、写、算以外,还要有较宽的知识面,知道的事情要更多,懂得的道理也更多。另一方面,西方自然科学学科的引进,以分科教学为主要形式的课程就逐步确立起来了。早期的分科课程具有比较明显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倾向,强调按照未来劳动力要求的知识结构与才能设计课程,哪些对一个人将来有用,就学什么。比如,要实业救国,就强调学机械化工、工程,要振兴经济,就学贸易、会计、金融。以至于一段时间内,这种思想不仅影响学校课程的设置,而且影响了学校的设置。不少国家都按照不同的学生生源和培养目标把学校分成文科、实科和综合性学校,以培养各级各类不同的人才。

这种思想在20世纪受到的最大冲击就是义务教育思潮的出现。随着工业革命、科技革命的出现,20世纪的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人类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人对物质享受和财富的欲望也被无限地放大,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这种竞争不仅表现为财力、物力、生产力、军事力量的抗衡,更重要的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因为人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消费者,而且还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作为社会生产力的最活跃因素——人,尤其是受过一定教育的人才,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劳动力,更是具有创造能力的最积极的生产要素。通过开发人的潜能,发挥人的创造价值,可以形成巨大的人力资源,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等都很早就提出了普及义务教育的口号,把到一定年龄的国民都要接受一定年限的教育作为一项政府行为来实施,不仅是强迫的,而且是由国家提供经费,使义务教育的本质不再是简单地把每个人培养成为社会公民,或者合格的劳动力,而是要通过国家的强制性教育,提高全体国民的综合素质,充分开发每一个人的潜能,以此来提高整个民族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水平,进而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从这个意义上认识义务教育,就不能把义务教育简单地等同于过去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为主的教育,而是要着重从开发每一个人的潜能,努力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人才的角度理解义务教育的功能,重新确定义务教育的目标,开发义务教育的课程,实现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

现代教育从本质上理解应该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教育功能的变化,二是从内容、课程到途径、方法、手段等具体教育过程的变化。从教育功能上看,传统的教育偏重于用一种既定的程式塑造学生,并通过层层淘汰,选拔出一部分最适合这套教学要求的学生继续深造,直至成才。在这种教育体制里,教学目标、大纲、课程、教材是固定的,学生到学校里就是接受这一套教学要求的考验,看能不能学会与掌握。能够学会的,通过考试,可以升上去,学习更加高级的课程;学不会,或者对这些没兴趣,学不好的,则被淘汰到社会上去谋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是没有主动性和发言权的,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因此他们往往面临着两种结局:要么被塑造,要么被淘汰。这种教育由于淘汰机制的作用,也可以为社会培养出一批精英人才,但它是以一大批人的被淘汰为代价的。从人力资本理论的角度看,它只开发了一小部分人的能力,而且还是按照既定模式开发的,并没有把他们的潜能充分地开发出来,同时,它让大部分人的能力处在不完全开发或者尚待开发的状态。这不是对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吗?现代教育更加关注学校教育对每一个学生潜能的开发作用。在新的体制里,学生是第一位的,学校教育是第二位的。学校就是要创设各种各样的学习机会,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他们能在学校里充分学习,个性和潜能得到最大的发展。这种现代教育的理想究竟有多大的现实可行性,是当前国内外许多教育专家正在思考和探索的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之一。

改革的难点之一是如何设计与之相配套、并能够实施的课程。课程作为学生学习的内容和程序历来具有对教学活动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尽管也是由有经验的教师在总结以往大量学生的学习过程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但是一旦当它被设计出来以后,就是固定的了。这种事先规定的课程能否适应后续学生的学习需求,一直是学校教育的一大问题。这里的适应包括内容、难易程度和呈现方式所规定的教学过程等方面。过去,凡出现课程教材与学生的学习不相适应的情况,总是习惯于在学生这边找问题,是学生的原有基础没有打好,还是学习方法不对,或者学习不努力,从没有人会从课程教材那边去找原因,是内容脱离学生实际,还是太难了,学生根本就学不会,或者教材的呈现方式不对,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现代教育强调学生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从“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学生,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评价标准”的命题出发,就必须考虑课程教材是否适应学生学习需求的问题。这一问题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课程教材是否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开放性,可供教师在课堂里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或选择,使之在一定的程度内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二是一旦当课程教材出现比较大的不适应性时,学校是否有权有能力调整或重新组织教学内容。这两条从目前来看,都是很难做得到的。这次国家课程教材改革提出的目标是从一纲一本到一纲多本,尽管用什么教材可以由学校自行选择,但纲还是一个,且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学校是必须执行的,在一般情况下,学校无权调整或重组课程。教材的选择权虽然名义上是给了学校,其实还是掌握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手里,学校实际是无权选择教材的。另外,不管是国家新课程标准的实验教材,还是上海市的二期课改教材,都是在标准、内容、呈现方式等领域作改革,基本上还没有涉及到课程与教材的结构以及功能重新定位等问题。这种课程教材改革的现状与现代教育所期望的课程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差距的,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课程改革面临的困惑之一。

课程改革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是组织实施。班级课程教学制是我国现行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分班,然后给每个班级排一张课程表,让学生按课程表上课。在这种课程教学体制里,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所学的课程都是事先就规定好的,没有任何选择、调整的余地。而且一个班几十个学生执行的是同一个课程标准,同步进行,不管是否有兴趣,也不管是否跟得上,都得按课程表进行。这种做法与现代教育所关注的满足每一个学生学习需求的理想差距也是很大的。现代教育要求学校教育尽可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由于学生先天素质和个性特长的不同,学习方面的差异还是很大的。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个性特长方面,还表现在同一学习任务的学习速度方面。天赋高的学生学习速度很快,一个问题下来,老师一讲就懂了。有的学生反应比较慢,或者思维不是很敏捷,老师讲了两三遍可能还是没有弄懂。但现在往往就是这些差距很大的学生坐在一个教室里,接受同样的教学,怎么能不出问题呢?西方有一种个别课程教学制,学校给学生提供开设课程的菜单,由教师、家长、学生三方在对学生进行前置性测验的基础上,协商决定学生的课程计划与课程表,每个学生一张,实行走班制。这种课程教学制比起我们的班级课程教学制来,具有更大的适应性。尽管它的基本教学形式还是班级授课,但每一个班级都是经过前期测试以后、由基础和水平差不多的学生组成的,因此,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班级授课制的优势,实现高效能、高质量的教学。但是这种课程教学制的最大麻烦是教学管理比现行的班级课程教学制复杂得多。一是学生没有一个固定的班集体,每堂课都是按学习水平排列组合的,一个班的学生不可能总是排在一起,这对学生的学业管理和课余生活的组织增加了难度;二是教师和教室的安排,在达不到一定规模的前提下,一个教师很可能要上几门课或者上同一学科几个不同层次的课,这给教师排课和教室安排带来了困难。因此要把这一套课程教学制简单地搬过来也是不行的,至少我们现在的学校管理还没有达到这种水平。

从这两点考虑我国的教育现代化和课程改革,就不能简单地从理想到理念,再从理念到行动,而是必须从现实出发,用现代教育的思想,做我们现在能做的事情。对新教材来说,在现行一纲多本的体制下,要改变原来以知识为主线的教材结构,多增加学生的主体性活动,并且多增加拓展和可供选学的内容,增加课程与教材的弹性和灵活性,以便让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所取舍。对教师的教学来说,要提倡两个创作。一是从教材到教案的创作。教师准备教案,不能简单地从教学参考书上一搬了之,而是要按照实际情况创作教案。一个好的教案不仅要关心教学内容的选取和编排,还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和学习过程。只有在备课时把学生的学习过程想得很清楚,才能写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案。二是从教案到实际教学过程的创作。一堂好课,不应该是简单地按照教案照本宣科,而是教师必须根据教案,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过程,进行发挥和调整,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这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要在教师中宣传教学的生成性思想,把课堂教学看作是一个由师生共同创作的活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按教案上课的预设性过程。对学校的课程教材组织实施,在义务教育均衡化思想的前提下,就近入学,混合编班的原则不能动摇,但学校也应该为在班级授课制前提下的因材施教作一些探索。如有的学校在试行的部分学科按程度走班的实验,就比较好地解决了学科教学中学生差距太大如何教的问题。这是一种将班级课程教学制和西方的个别课程教学制相结合组成的混合课程教学制,班级中大多数的课还是按照班级课程表上的,每周仅拿出一部分课,如小学高年级每周6—8课时,初中每周10—12课时,高中每周12—14课时,让学生按兴趣重新组织选修课,或者按不同的水平重新组织学科教学班。这种做法既保留了班级课程教学制中集体教育、教学互动的优势,又对分化太大的教学领域实行了同质班重组。由于还是以原来的班级课程为主,对学校的教学管理也不会带来太大的困难,是当前在学校教学组织管理层面上解决学生的差异性、争取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有效做法之一。

这些想法和做法都是这两年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事物,需要教育理论工作者及时地发现,及时地提炼和推广,并转化成教师的实践,这样才能推动我国的教育向着现代教育的方向不断前进。教育现代化不会是一种突变,而是必须从现实出发,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理想,而教育理论工作者在这中间的最大价值就是架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