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无中生有”的困惑

“无中生有”的困惑

时间:2022-0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6.“无中生有”的困惑微生物的出现大大地激发了科学家们的研究兴趣,他们研究它们的种类、习性特点,还对微生物的“来路”也进行了种种探索。由此,他认为微生物是自然生殖的,因为羊肉汤在煮沸的过程中,其中的微生物已经被杀死,然后将之密封保存,这就杜绝了外界微生物的介入。1864年,巴斯德将试验的结果公之于众,也最终揭开了微生物自然生殖的神秘面纱。
“无中生有”的困惑_显微镜下的微世界

6.“无中生有”的困惑

微生物的出现大大地激发了科学家们的研究兴趣,他们研究它们的种类、习性特点,还对微生物的“来路”也进行了种种探索。对于一般大的植物和动物来说,这不是什么大的问题。动物怀胎生仔或产卵繁殖,植物从种子发芽生长,这是尽人皆知的常识,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但是对于体型如此微小、结构如此简单的微生物来讲,自然生殖的理论似乎更通情理,更说得过去。因为在19世纪70年代,人们一直认为结构简单的生命体最初是由无生命体演化而来的。例如,人们以前一直认为苍蝇是靠自然生殖的,后来才弄清楚苍蝇靠产卵繁殖。

img38

植物发芽

为了弄清楚微生物最初的状态,生物学家们在研究微生物的过程中,做了很多的尝试。

1748年,一位名叫约翰·图柏维勒·尼德安的英国籍生物学家,把经过煮沸的羊肉汤密封起来,数日后观察汤中仍有微生物存在。由此,他认为微生物是自然生殖的,因为羊肉汤在煮沸的过程中,其中的微生物已经被杀死,然后将之密封保存,这就杜绝了外界微生物的介入。但是仍能在盛汤的容器中发现微生物,这说明它们是后来自然生殖产生的。但是其他生物学家对通过煮沸将微生物全部杀死的说法表示怀疑,他的实验遭到质疑:煮沸时的温度是否足够高?煮沸的时间是否足够长?煮沸这种方式是否能将所有的微生物全部杀死?也就是说容器中的羊肉汤不一定是一种“无菌状态”。

在整整的一个世纪里,生物学家为此事争论不休。直到1858年,一位名叫路易斯·巴斯德的法国化学家才给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

img39

路易斯·巴斯德

巴斯德用一个盛着半瓶肉汤的长颈瓶做了一项实验。瓶口的上部连接着一个长长的细颈玻璃管的始端并垂直向上接触空气,长颈管首先向下弯曲后再向上弯曲。巴斯德将肉汤煮沸,蒸汽从瓶口细管中喷涌排出。这样一来,在汤里及管壁上的微生物统统都被杀死。接着,巴斯德将汤冷却。他没有用塞子去堵住管口,长颈瓶的瓶口是敞开的,凉爽新鲜的空气可以畅通无阻与汤的表面接触。但是,尘埃都聚集在细管弯曲部分的底部,无法再向上升腾,也就是无法进入带弯曲管道的长颈瓶。巴斯德将汤放置一旁,不再理它,就这样一连放上几个月,汤内也没有微生物繁殖的迹象。因为尽管新鲜的凉气与空气中的化学物质能够接触到汤的表层,但只要那带着微生物的尘埃不触及汤,微生物就无法在汤内繁殖。随后,为了使空气中的尘埃可以飘落到汤里,与汤接触,巴斯德将长颈瓶的弯曲打碎,结果仅在一夜之间,汤里的微生物就骤然而生。1864年,巴斯德将试验的结果公之于众,也最终揭开了微生物自然生殖的神秘面纱

知识小百科

巴氏消毒法

巴氏消毒法是巴斯德氏消毒法的简称,是利用低于100℃的热力杀灭微生物的消毒方法,由德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于1863年发明,至今国内外仍把它广泛应用于人乳、牛奶及婴儿合成食物的消毒。

img40

巴氏灭菌罐

现在用的巴氏消毒法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把被消毒的物品加热到61.1℃~65.6℃,作用30分钟;二是加热到71.7℃,作用时间至少保持15秒钟。由于巴氏消毒法达不到灭菌的程度,因为它所达到的温度低。但是它可使布氏杆菌、结核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致病微生物死亡,可以使细菌总数减少90%~95%,故能起到减少疾病传播、延长物品的使用时间的作用。另外,这种消毒法方法很简单,而且不会破坏消毒食品的有效成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