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红高粱地里的蛙

红高粱地里的蛙

时间:2022-05-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红高粱地里的蛙5.莫言:红高粱地里的蛙莫言的新浪博客,内容很少,而且已经很久没有更新,却总比没有好,博客内容多少能反映出莫言的性情,我们也能有幸借此一睹莫言的另一面。旱情解除,打马回转。石磨火烧,高密特产。诺奖之后,众多人前赴高密东北乡“朝圣”,甚至到莫言的老屋“偷草、偷菜、偷土、偷砖”,让莫言头疼,他不得不声明:“请不要再打扰我的老家。”这是莫言的幸运,却可能是文学的不幸。

红高粱地里的蛙

5.莫言:红高粱地里的蛙

莫言的新浪博客,内容很少,而且已经很久没有更新,却总比没有好,博客内容多少能反映出莫言的性情,我们也能有幸借此一睹莫言的另一面。点开莫言新浪博客,可以看见一张张“滑稽”的漫画风格头像,博客背景设置居然是一片类似童话的房子和星空,出乎我的意料,莫言居然这么搞笑

莫言开博是2009年12月的事情,最后一篇文章则发布于2011年5月份,名曰“打油诗篇”,内容如下:

各位朋友,好久不见。如说想念,那是谎言。如说不想,也是扯淡。该见就见,不见不散。我回高密,浇麦抗旱。一片白霜,水里含碱。我爹保证,亩产过千。不由感叹,忆起当年。亩产二百,已算丰产。上周大雨,雷霆电闪。旱情解除,打马回转。今年口粮,不会犯难。新麦蒸馍,味道香甜。石磨火烧,高密特产。怀揣两个,临危不乱。回京无事,写字消闲。左手书法,打油诗篇。贴上几张,供您批评。(12)

文字下面附有六幅书法,供网民品评。此时,莫言尚且还不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更遑论诺贝尔文学奖了。

“无官一身轻”,无荣誉压身,莫言落得清静,志淡泊,眼明亮,看得清楚,也看得开。为数不多的博文,几篇演讲和访问稿我就不多评头论足了,我特别喜欢的是他的书法。我对书法了解不深,暂且不评论他的书法造诣几何,但是,我喜欢他的这种心态。莫言是一个纯粹的人,也是一个真诚的人,更是一个有趣的人,博客就是他的“书房”,莫言的博客中有一首打油诗:“练字说明人未老,挥毫可以长精神……冷眼懒看文坛事,是非曲直史中论。”并附言说:“打油诗一首答观我博客众文友。小说正写着,话剧正改着,闲书正读着,书法正练着,革命进行着。”(13)寥寥数字,勾勒出莫言的“老顽童”形象,煞是可爱。

莫言的一篇博文是2009年12月22日的《作家应把历史记忆当成素材宝库》,这是一篇访问稿。粘帖访问稿、演讲稿或者旧作,这对很多名作家博客来说是常有的事情,莫言也做了,但是,莫言不认同这是“博文”。2009年12月24日,他又发表“第二篇博文”,博文特别取名《第一篇博文》,最开始的内容是:“问候朋友:我,莫言,一个很笨的家伙,老家伙。多年前我给一个公司打电话,听到接线生说:莫老头儿!当时我还不高兴,训了她一顿。现在,走到街上,戴红领巾的小孩儿,都喊我爷爷了。童言无欺,知道岁月无情,真的是老头了。老了就该老实在家呆着。可是,我去新浪接受采访,为了一本名叫《蛙》的新书。我进门刚刚坐定,一个小伙子,就拿着一张白纸,白纸上有黑字,很小,我看不清。他说:莫老师,我给你开通了博客,还有微博。我说博客我知道,可什么叫微博?于是他告诉了我什么叫微博。他要把我的手机和微博捆绑起来,我说,不,一听到捆绑我就害怕。小时候,被人家捆绑怕了。”(14)

2009年12月27日,莫言博客有了第三篇博文《博文第二》:“昨日去石家庄。上午在河北师大‘演讲’。之所以用引号,是我怕糟蹋了这词儿。音乐学院礼堂没有暖气,初进去冷,一会儿,人气飙升,竟不冷了。先是由两个学生,一男一女,朗读《蛙》第五部第四幕,他们拿到书不过几个小时,竟然读得声情并茂,引起台下一阵阵笑声。”(15)莫言在讲故事、在讲笑话、在“写日记”,这才是纯正的博客风格,这也是莫言的一种风格。这些文字都不失为精品,字里行间,让人备感亲切,仿若莫言就在面前和你“唠嗑闲谈”,无独有偶,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现场的演讲题目就叫《讲故事的人》,这正是他的质朴。

低调、淡定和自嘲,莫言是可爱的,这是莫言的真诚,更是莫言的睿智。

2011年5月,在发表最后一篇博文三个月之后,莫言拿到了茅盾文学奖,他圆了梦,“帮众人圆了梦”,也“帮茅盾文学奖圆了梦”。如果当时莫言未拿茅盾文学奖,却在后来拿了诺贝尔文学奖,估计茅盾文学奖也挂不住“面子”。

并非获得大奖之前莫言不出名,莫言出名很久了,只是诺贝尔奖太大了,“人怕出名猪怕壮”,一人一句,不管好坏,唾沫星子也能淹死人。诺奖之后,中国铺天盖地讲莫言,我猜想,不管茅奖或者诺奖都打扰了他的生活和创作,对他来说是甜蜜的负担,不然,他也不会在此之后就不在博客中“炫字”“逗乐”。诺奖之后,众多人前赴高密东北乡“朝圣”,甚至到莫言的老屋“偷草、偷菜、偷土、偷砖”,让莫言头疼,他不得不声明:“请不要再打扰我的老家。”

莫言说,他并不想被那么多人关注和打扰,他只想回归宁静,感知自己的灵魂,继续自己的文学创作,继续自己关于人的文学。莫言说这话是认真的。时至今日,莫言仍旧是沉默的、低调的,不说大话,不与人争口舌。再看他的博客,心中未免唏嘘感叹。广大的读者,请不要再去高密东北乡骚扰莫言、“偷”他的东西,如果喜欢,可以上网看看他的博客,收藏他的书法,即便这些书法无法升值,却能让你触及莫言的灵魂,触摸他的那份淡定、自嘲、率真和睿智。

莫言的作品并不是畅销书,即便都是顶级的文学作品;然而,诺奖之后,市场伴随着舆论大爆发,莫言也荣登2012年中国作家富豪榜第二位。这种名人效应在莫言的博客点击量上也有体现,十余篇文章,长久不更新,其博客点击量却有1390571(16)。这是莫言的幸运,却可能是文学的不幸。我很想问问读者:诺奖之前你是否听说过莫言?是否知道他写过哪些作品?是否读过他的作品?诺奖之后,买了他的作品,你又是否有读完?我更想问读者一句:我们正在以怎样的态度对待我们的文学?读书不是赶时尚,更不是“娱乐盛宴”。如果作家真诚对待文学,那么,读者是不是也应该有一份对文学的真诚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