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终篇对末篇的深化和拓展

终篇对末篇的深化和拓展

时间:2022-05-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终篇对末篇的深化和拓展马克思说过他有个特点:“要是隔一个月重看自己所写的一些东西,就会感到不满意。于是又得全部改写。”而终篇,与第一、二卷的末篇紧密联系,研究的是资产阶级财富运动总过程在社会表面上的表象。所以,终篇的批判,更加全面深入、彻底,从而更加令人信服。

终篇对末篇的深化和拓展

马克思说过他有个特点:“要是隔一个月重看自己所写的一些东西,就会感到不满意。于是又得全部改写。”[754]从理论史末篇到理论的终篇,相隔近三年之久,何况前后两篇所研究的问题的侧重点不同,所以,即使是同一侧面的问题或规定,终篇必然要在末篇奠定的基础上大大地拓展和深化了。

一、终篇对末篇的深化

首先,研究对象本身扩大了。末篇虽以“收入及其源泉”为题,但研究的主要是“资本—利息”,至于产业资本、土地所有制及与之相关的利润、地租则是在与之比较的场合涉及的。这样的研究,是有许多前提条件的。在那里,研究的是作为理论史最晚近的思想材料,而不是将它当作整个理论的终点范畴来研究。而终篇,与第一、二卷的末篇紧密联系,研究的是资产阶级财富运动总过程在社会表面上的表象。这种对象范围的扩大,并不是对象的各个局部研究的简单综合,而是整个资本运动,所以这种总体,是一种系统的质,有其特定的结构、集成属性。[755]作为总体对象内在规定的社会表象,在再现整部《资本论》的总体时,也形成了科学的终点范畴。所以,无论是与理论史末篇相比,还是与终篇前面的研究相比,研究的高度、广度和深度都加大了,原先暂时被抽象的条件都要综合进来研究,这样,才有可能使对象的各种规定具体化,以科学地再现对象总体。而且,在终篇,马克思还将分配关系与生产关系联系起来,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研究的具体化。

其次,是研究方法的发展。由于马克思并没有将理论史末篇当成对前面篇章总结的意思,而只是作为一个“附录”,所以,末篇的研究方法与整个第3册的方法的内在联系就不那么强。而终篇则不然,它是全三卷、第三卷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所运用的方法必然是全三卷、第三卷方法的有机组成部分。

即以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为例,虽然理论和理论史都运用它,但因为思想材料的区别,运用也就显出差异。对理论来说,在终篇再现对象总体,既要经过必要的中介,又要向起点复归。显然,将这一方法运用于理论史是不能有这样的程序的。

诚然,理论史末篇是在研究生息资本和利息的基础上评价庸俗经济学的,也有必要全面地阐明对象的各种规定,但由于这是为了说明庸俗经济学只是对对象表象的肤浅反映,所以没有向哪个起点复归的要求。

还有,《资本论》运用的直接性与间接性统一的方法,在终篇要达到直接性与间接性的统一,这种统一不是简单地综合,而是要将深化研究所形成的内在规定与为形成这些规定而暂时抽象的各种条件、阶段等结合,导致外化再现。显然,这是全程性的。而理论史末篇则主要不是再现对象总体的表象,而是立足于批判,虽然也详细地论述利息内在规定的颠倒表现,但还不像终篇那样全面、全方位地再现。

再次,研究对象、条件及方法的变化,必然导致理论内容的发展,这与理论史末篇也很不同。这必然大大拓展和深化理论史末篇的理论研究。

在前几章中,我们已经知道,对总体对象在具体条件下的研究和诸多具体规定的揭示,导致了劳动价值理论、资本理论、经济行为理论等基本理论的具体化,这是理论史末篇涉及不多的。而关于政治经济学批判,终篇的分析力度、广度、深度和系统性等方面也都大大超过理论史末篇,更为全面、深刻、彻底,更能体现科学批判的价值。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各种错误不是孤立的,而理论史末篇在在开头处说:“收入的形式……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从外表上表现出来的存在,它同潜在的联系以及中介环节是分离的。于是,土地成了地租的源泉,资本成了利润的源泉,劳动成了工资的源泉。”[756]可见,他已经指出“三位一体公式”的表象和异化性质了。正是在此基础上,他集中火力批判“资本—利息”这一环节,虽然也指出它和其他错误的联系,而且相当深刻,毕竟还未涉及其他方面。终篇的情况就不同了,由于它俯瞰和再现的是整个资产阶级财富总体,立足点高,视阈宽广,必然涉及各种基本理论。对此,我们在前面已经有所论述。即从这些研究来看,不仅已经导致它们在《资本论》中臻于具体化,而且也比理论史末篇的相关研究更为全面、具体。

在终篇,伴随着各种基本理论的具体化,马克思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尤其是庸俗经济学进行的批判也臻于具体化。他根据唯物史观、各种基本理论、辩证逻辑,在终篇不仅一开始就把“三位一体公式”端出来批判,指出它“把社会生产过程的一切秘密都包括在内”[757],而且从其外在的结构到隐含的内容、理论依据和表象依据等等,都一一详尽地分析,所实施的批判全面系统和深刻,特别是从剖析“公式”的错误过渡到批判收入决定论的错误,比起在理论史末篇从说明“资本—利息”的错误,更为深刻、自然和合理。在彻底批判以上错误以后,终篇还以更大的篇幅来批判这些错误的理论来源,即斯密教条。对“教条”,终篇不但从生产、流通到分配过程等多方位解剖其错误,说明其恶劣影响,而且还全面分析其产生的主、客观的原因。诚然,在理论史各册中,也都曾批判过这一教条,但并未明确指出它与“公式”错误之间的联系,批判也大抵限于其错误本身,而未涉及其本身产生原因。简单说,是把对“教条”的批判当成“幕间曲”来演奏。所以,终篇的批判,更加全面深入、彻底,从而更加令人信服。最后,特别值得重视的是通过批判,马克思巧妙地将已经发展到第三逻辑阶段的内在规定与各种具体条件联系起来,以至于能够顺理成章地接近社会表象,最终以内在规定的外化再现社会表象,这也是在理论史末篇没有安排的。

二、终篇对末篇的拓展:收入理论

在理论史末篇,马克思一开头就说:“收入的形式和收入的源泉以最富有拜物教性质的形式表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从外表上表现出来的存在,它同潜在的联系以及中介环节是分离的。”[758]他强调了“收入”这一范畴,但还没有将它提升为终点范畴。在《资本论》终篇,马克思不仅将它提升为终点范畴,而且以此为契机,多方位地研究了收入理论。由于人们对终篇研究甚少,因此,很少有人深入研究这一理论,所以有必要用一些篇幅来介绍它。

我们知道,终篇的题目是“各种收入及其源泉”,但是,终篇研究的,不仅有包含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和工资在内的总收入,而且扩大至资产阶级财富总体,即还包括不变资本部分。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不变资本部分并不是收入。这样,似乎总体之名不符总体之实了。但是,这是从范畴的内在属性来看的,只要转换视角,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主流意识即“生产当事人自己通常的意识中所表现出来的形式”中,——它是资本运动的题中应有之义,再现客观的资本运动,就必须如实地反映这种表象形式——,在“社会表面上”,“在竞争中”,社会总资本,包括不变资本部分,都是收入。马克思在第三卷开头就告诉我们,他在本书所要阐明的是资本的各种形式,它们将“一步一步地接近”[759]上述的那种形式,这种表现形式虽然明显带有虚假性、阶级偏见性,但却是资本的“现实存在的形式”。[760]只有在终篇说明基本形式如何和为何转化为社会表面上的表现形式,才算实现再现具体总体的目的。并且也只有这样,所使用的范畴才能“同英法两国经济学家的用语相一致”[761],一方面便于由此说明资产阶级学者的错误,澄清由此产生的各种混乱,说明产生这种错误、混乱的主客观条件及理论渊源,另一方面也得以在收入形式上说明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从而完成自己的科学的收入理论。显然,它与剩余价值的分配是有不同的,因为它所涉及的实体不仅有总工资,还有总不变资本部分。

纵观终篇的收入理论,主要包含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其一,关于收入的实体,阐明收入的源泉、实质的本质,即说明不仅年价值产品即国民收入都只是劳动创造的,而且“年产品的总价值”——包括转移来的不变资本部分——“不外就是物化的社会劳动”[762]。显然,这一论点是贯穿于《资本论》始终的,但作为收入理论,也有新颖之处:一是从马克思自己理论的角度来说明,以便于同资产阶级的收入理论相区别,相比较;二是从社会的角度,而不是从个别资本的角度来说明,因为“困难只有当从总体上来考察生产过程的时候才会出现”[763],尤其从收入的角度考察时更是这样。

其二,关于分配收入的主角,说明“这些收入,是由职能资本家作为剩余劳动的直接吸取者和一般劳动的使用者来进行分配的”[764]。这样揭示的意义重大,因为在社会表面上,土地所有者都是认为他们的地租收入来自土地的自然生成,货币资本家认为他们的利息收入是来自货币资本本身。这些人都不约而同地否认有统一的剩余价值。换句话说,马克思这样阐述还具有这样的意思,本来是职能资本家直接吸取剩余价值并主导它的分割,但在社会表面上却颠倒地表现为货币资本家与土地所有者按照他们提供的要素获得相关的收入。这些要素所有者都认为,没有他们,职能资本家就无能为力。

其三,关于收入形式的神秘性,说明了收入是利息、地租和工资的神秘化形式。首先,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雇佣劳动被看成是自然形态的东西,随之,资本、土地也和它们的自然的物质合而为一,因而,它们所带来的果实,就好像是自然产生的;其次,他又指出,虽然各种收入之间有本质的区别,利润、利息和地租体现着无酬劳动,工资则体现着有酬劳动,但它们却全属于一个范围,即价值的范围,并且都归结为收入而一致起来,“利润和地租同工资的共同之处在于,三者都是收入的形式”[765]。在第一卷,马克思已指出,劳动力的价值在社会表面上表现为劳动的价值,并转化工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这多次转化就将工资的实质掩盖了。在终篇马克思又进一步指出,工资在工人手里,它实质上是工人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所得的收入,但在社会表面上,却与利润、地租都归入收入范畴,由是,就将劳动力的价值彻底掩盖了。至于利息、利润和地租,作为收入与工资并存,更把三大阶级的差别掩盖了。再次,终篇还深刻地说明,这些不同的收入,它们的实体本来都是劳动创造的,但却不归劳动者所有和支配,并反过来支配、榨取劳动者的无酬劳动,这就是异化。同时,资本主义财富不同社会要素互相间独立化、硬化,并进而使生产关系物化、宗教化——即造成日常生活的宗教——所有这些,都是“经济上的神秘化”[766]。最后,这种既神秘化又表象化的收入在化成了资本家的日常意识之后,还通过庸俗经济学的精心改造制作,变成了价值的决定因素。

其四,关于收入形式与再生产的关系。在终篇,马克思还特地在收入形式上来分析社会资本的再生产,首先是简单再生产。乍一看来,这里的分析似乎只是第二卷第20章研究的具体化,只是把两部类可变资本具体化为工资、把剩余价值具体化为利润和地租。其实不止,这里还说明Ⅰ(V+M)=ⅡC的关系在社会上表现为收入=资本的关系,由于在社会表面上生活资料是由收入消费的,所以Ⅱc也表现为收入,所以Ⅰ(v+m)=Ⅱc也就变成了收入=收入了。由此观之,马克思这种分析是大有深意的。我们知道,资产阶级学者,包括古典学派在内,都把资本和收入混为一谈,都无法科学地说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可见,马克思在这里结合收入形式来说明这一问题,就是一种重要的创见。何况这里一开始就把资本特别是社会总资本的不变部分和收入区别开来,这对资产阶级学者来说,是不能理解更做不到的。其次,关于收入和扩大再生产的关系,马克思指出,在社会表面上和资本家意识中,再生产的扩大来自资本家的收入,追加劳动“不断地以收入形式表现出来”[767]。马克思认为,这种情况无非说明剩余价值要转化为新资本,“必须首先经过一个表现为收入……的阶段”[768]。再次,马克思更指出,收入作为分配关系是既是由生产决定的,但同时又是一种支配再生产的关系,因为利润这种收入的平均化,还表现为生产本身的主要因素,即资本和劳动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分配的因素;而利润分割为企业主收入和利息,表现为同一个收入的分配,这又发展了信用制度,因而也发展了生产的形式。[769]

其五,区分两种性质不同的收入理论。一方面,他科学地区分了“总收益和纯收益同总收入和纯收入”,阐明了社会总产品或总收益、总收入和纯收入固有的质、构成等规定;另一方面,马克思又拿出另一种错误却又在社会上通行的纯收入或纯收益理论:“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整个社会持有资本主义的观点,认为只有分解为利润和地租的收入才是纯收入。”萨伊更认为:“全部收益,全部总产品,对一个国家来说都可以分解为纯收益,或者同纯收益没有区别。”[770]这样突出两种收入观的区别和对立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可以说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如何和为何陷入混乱,即从资本家、土地所有者、工人分别据资本、土地、劳动取得收入,一步一步地滑向庸俗的理论渊源——斯密教条,另一方面,也为了在第四十九章全面分析收入和资本的关系时“避免不必要的困难”[771]

其六,科学地分析了收入与资本的关系。对此,马克思又从不同的层次来说明。首先,说明两者作为范畴的性质是不能混淆的,但是,它们在社会表面上作为价值的职能在流通中却是可以互换位置的。以产品中代表已经支出的工资的价值部分为例,“它首先是以资本的形式存在,并且作为资本和劳动力相交换”,而到工人手里就转化为收入并被消费掉,但由于工人是向资本家购买生活资料的,所以工人的收入在因消费购买的同时又“流回”资本家的手中,从而“作为必须重新预付在再生产上的资本的组成部分流回”[772]。可见,资产阶级学者是把范畴的性质和表象的职能混为一谈了。其次,就是在上面看到的,总产品的价值(c+v+m)作为总资本包含了归结为总收入即(v+m)部分,同时还包含了不归结为总收入的不变资本部分,所以必须将总收益、总收入和纯收入区别清楚。再次,就总收入即两部类的(v+m)部分具体说明,其物质构成中包含有不变资本的部分,虽然从整个总资本的再生产过程看收入和资本会互相交换、互换位置,虽然最终要形成收入借以花费的消费资料的那些商品在一年内要通过不同的阶段,在一个阶段上它们形成不变资本的一部分,在另一阶段上,它们供人们消费,完全加入收入等等,但其中的收入和资本却是“两个固定的规定”[773],不可混同。更次,就两部类的不变资本部分,说明它的扩大,即积累或资本化的不是资本家收入的节省,实质是工人提供的剩余劳动的一部分。最后,说明资本范畴决定收入范畴,“如果产品的一部分不转化为资本,它的另一部分就不会采取工资、利润和地租的形式”[774]。经过这些论述,收入和资本的区别与联系也就清楚了。资产阶级学者根据社会表面的现象,用他们流行的思维方式来研究和说明收入问题,当然不可避免地要陷入混乱。即使像斯密这样的伟大学者,也在所难免。在第一、二卷末篇,马克思在批评斯密教条时就已经涉及收入问题,但由于收入是资本主义社会资本运动的最表层呈现出来的东西,所以,只有在终篇才能对它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也才能全面地阐明它和资本的区别和联系。

其七,关于收入与所有权的关系,马克思指出所有权与收入的产生有关,与收入的价值实体无关。“劳动力的、资本的和土地的所有权,就是商品这些不同的价值组成部分所以会分别属于各自的所有者,并把这些价值组成部分转化为他们的收入的原因。但价值并不是因它转化为收入而产生的。”[775]收入本质上是一定的主体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但构成收入的价值实体不是自然而然地从天而降,而是要经过一系列的中介环节、特别是生产过程的环节,才能表现为各个主体的收入。

其八,关于收入的量的规定。首先,马克思排除竞争造成的假象,阐明了总收入量的界限、各种收入各自的量的界限。这样,实际上也就排除了不变资本部分分解为收入的可能。其次,他又联系生产力的局部的、全面的变动来说明工资的局部、全面的变动以及它们与“隐蔽地调节着这种变动”的商品价值本身局部的、全面的变动关系[776],以及在总收入一定的情况下,这些变动对剩余价值量即工资以外的其他收入量的影响。再次,阐明各种收入的量的内在规定在社会表面上的表现,即转化为主观的由契约规定的预先存在的量。

其九,说明各种收入彼此区别的客观基础是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区分,是分割剩余劳动的不同根据。[777]并说明由于这种区分在其他社会生产方式中存在,因此这几种收入形式、从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似乎是超社会的,具有自然关系的假象。

其十,阐明收入形式只是一种分配关系的表现,归根到底决定于生产关系。同时,还表明收入作为一种分配关系即“是生产关系的反面”[778],是生产关系的实现,是一定的所有权的实现;对它的追求,甚至“成了提高劳动社会生产力的最有力的杠杆[779]。成了生产关系再生产的杠杆。[780]

总之,终篇对收入的研究,既深入浅出,又全面具体。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收入理论只是在终篇才开始出现。在第一卷的一些篇章,在第一、二卷的末篇,马克思已有涉及。在第三卷的前六篇,马克思则已研究了利润、利息、地租等范畴,虽然不是在收入或更为具体的范畴意义上研究,虽然其所处的研究条件和终篇相比还比较抽象,所形成的规定还不够具体,但它们却是收入理论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或组成部分。如果没有看到这些,没有注意到终篇对收入的研究,就不能发现这一理论在《资本论》中的存在和发展,而把它发出的光辉、它的理论、方法的价值,归结为别的理论。实际上,资产阶级财富即社会总资本在资本主义社会表面上的表现就是总收入,所以,从范畴发展的意义上看,总收入也就是《资本论》范畴体系中最具体的范畴。当然,由于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总资本不是总体表现的,同样地,收入也是分散于各个主体手中,所以终点范畴不是总收入,而应该是收入。

所有这些,除了个别的方面,如第一、二方面外,都是理论史末篇所未深入论述的,至于第一、二方面,末篇的论述尽管也十分深刻,但毕竟受到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的影响。

从理论史末篇到理论的终篇,既是马克思研究和批判的深入和发展的过程,又是其理论体系形成和科学化的过程。它再次表明,对马克思的各种基本理论,都必须根据全四卷的统一即整个体系的发展来理解。在比较末篇和终篇理论的过程中,我们很自然地会意识到,终篇实际上又是《资本论》中科学的收入理论的完成。因为它不仅提出了全书最具体和有最丰富规定的范畴,而且科学地运用价值、资本、经济行为等等理论来说明、再现资本主义社会的最表面的现象。

[1]《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8页。

[3]参看陈俊明:《〈资本论〉劳动价值论的具体化》,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版,第七章。

[4]参看陈俊明:《〈资本论〉劳动价值论的具体化》,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版;《资本转型论——〈资本论〉资本理论的具体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资本论〉经济行为理论的具体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

[5]马克思运用直接性与间接性统一的方法,将“生理学研究”和“现象学研究”有机地联系起来,创立了全新的研究范式。参看陈俊明:《马克思对斯密双重观察法的批判及研究范式的创新》,载《当代经济研究》, 2009年第9期。

[6]研究对象范围与研究范围不同。前者指的是研究对象本身即资产阶级财富总体,在《资本论》中属特殊过程的研究,马克思对它是先从其细胞开始,逐步扩大,最后在终篇达到总体本身。而研究范围则超出研究对象,包括一般过程以及社会条件,它们对特殊过程的影响不可忽视,但只是在一定的地方才进行研究过程。

[7]参看陈俊明:《略论〈资本论〉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载《经济研究参考资料》,1983年第58期。

[8][德]黑格尔著,杨一之译:《逻辑学》下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549页。

[9]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50页。

[10]《资本论》第3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5页。

[11]《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6页。

[12]“古典派如亚当·斯密和李嘉图,他们代表着一个还在同封建社会的残余进行斗争、力图清洗经济关系上的封建残污、扩大生产力、使工商业具有新的规模的资产阶级。”(马克思:《哲学的贫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56页)

[13]《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2页。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2册,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164页。

[15]“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8页)

[16]“他的抽象还不够深刻,不够完全,因而当他……考察商品价值时,一开始就同样受到各种具体关系的限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2册,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112页)

[17]马克思指出李嘉图“跳过必要的中介环节,企图直接证明各种经济范畴相互一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2册,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181页)是“强制抽象”,即强制地将比较具体的现象当成与抽象规定同一层面的规定来看待。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7页。

[19]《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5页。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00页。

[21]“商品按照它们的价值或接近于它们的价值进行的交换,比那种按照它们的生产价格进行的交换,所要求的发展阶段要低得多。而按照它们的生产价格进行的交换,则需要资本主义的发展达到一定的高度。”(《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97、198页)

[22]“资产阶级社会是历史上最发达的和最复杂的生产组织。因此,那些表现它的各种关系的范畴以及对于它的结构的理解,同时也能使我们透视一切已经覆灭的社会形式的结构和生产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3页)

[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99页。

[24]《资本论》第三卷第三篇研究的是总体产业资本,在没有分别考察资本的各种具体形式之前,产业资本是作为全部资本的总代表。所以这里的研究也具有总体研究的性质。

[25]斯大林说:“决不能把商品生产看作是某种不依赖周围经济条件而独立自在的东西。”(《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11页)任何过程都不是独立自在的,斯大林的这种看法无疑是正确的。

[26]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20页。

[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0页。

[2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385页。

[29]《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61—362页。

[30]《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0、51页。

[31]《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1页。

[32]《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1页。

[3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03页。

[3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51—53页。

[35]参看《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4页。

[36]《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570—571页。

[3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2册,第164页。

[38]《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89页。

[39]《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4页。

[40]《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4页。

[41]《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9页。

[42]《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02页。

[43]参看陈俊明:《〈资本论〉劳动价值论的具体化》,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版,第五章第2节。

[44]列宁在上个世纪初提出一个“要义:不钻研和不理解黑格尔的全部逻辑学,就不能完全理解马克思的《资本论》,特别是它的第1章”(《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91页)。

[4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64页。

[4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64页。

[4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18页。

[48]《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94页。“对过去无酬劳动的所有权,成为现今以日益扩大的规模占有活的无酬劳动的唯一条件。”(《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39页)

[49]《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页

[50]《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10页。

[51]分析劳动的所有权属性在理论上很有意义。

[5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78页。

[53]《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7页。

[5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06页。

[55]《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64页。

[56]《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57页。

[57]《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4页。

[58]“如果看看普通的经济学著作,首先令人注目的是,在这些著作里什么都被提出两次。举例来说,在分配上出现的是地租、工资、利息和利润,而在生产上作为生产要素出现的是土地、劳动、资本。说到资本,一看就清楚,它被提出了两次:(1)当作生产要素;(2)当作收入源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2页)。

[59]见本书第八章。

[60]《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1页。

[61]转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50页。李嘉图一方面从单个“经济人”出发研究经济,另一方面又注意到要联系整个经济过程来考察价值规律。这既是其理论的缺点,也是其理论的优点。

[62]“我们在以下的研究中可以把生产价格和价值的区别撇开不说,因为像在这里所作的那样,当我们考察劳动的全部年产品的价值,也就是考察社会总资本的产品的价值时,这种区别就不存在了。”(《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41页)

[63]《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51—952页。

[64]《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8页脚注(32)。

[6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58页。

[6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58页。

[67]“整个资本家阶级的总利润通过商业途径在其各个成员之间进行分配。”(《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53页)

[68]《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5页。

[69]《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93页。

[70]“为了使种类相同,但各自在不同的带有个别色彩的条件下生产的商品的市场价格,同市场价值相一致,而不是同市场价值相偏离,即既不高于也不低于市场价值,这就要求各个卖者互相施加足够大的压力,以便把社会需要所要求的商品量,也就是社会能够按市场价值支付的商品量提供到市场上来。”(《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02页)

[71]恩格斯说明,马克思第四十八章的手稿是从这里开始的(《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4页)。

[72]《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5页。

[73]钱津:《劳动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23页。

[74]《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5页。

[75]《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6页。

[76]《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60页。

[77]在考察单个劳动者的劳动时,生产力的变化本身丝毫也不会影响表现为价值的劳动。但在考察同类劳动的场合,这种情况就要发生变化。“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起了自乘的劳动的作用,或者说,在同样的时间内,它所创造的价值比同种社会平均劳动要多。”(《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54页)

[78]《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38页。

[79]马克思说:雇佣工人“一进入劳动过程,便并入资本。作为协作的人,作为一个工作机体的肢体,他们本身只不过是资本的一种特殊存在方式”(《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70页)。

[80]“劳动力的、资本的和土地的所有权,就是商品这些不同的价值组成部分所以会分别属于各自的所有者,并把这些价值组成部分转化为他们的收入的原因。”(《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81页)

[81]《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4页。

[82]《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7页。

[83]《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9页。

[84]在起点,使用价值乃是一种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它只是在一定条件下,即在作为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时才进入马克思的研究领域。所以它只是一种极其简单的规定。

[85]《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7页。

[86]《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63页。

[87]《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50页。

[88]“象萨伊先生那样,认为全部收益,全部总产品,对一个国家来说都可以分解为纯收益,或者同纯收益没有区别,因而这种区别从整个国民的观点来看就不存在了。”(《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51页)

[89]马克思也从另外的意义来解说“源泉”:利润、地租和工资“从下述意义上讲确实是收入的源泉:对资本家来说,资本是一台永久的吸取剩余劳动的抽水机;对土地所有者来说,土地是一块永久的磁石,它会把资本所吸取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吸引过来;最后,劳动则是一个不断更新的条件和不断更新的手段,使工人在工资的名义下取得他所创造的一部分价值,……其次,它们从下述意义上讲是收入的源泉:资本会把价值的一部分,从而把年劳动产品的一部分固定在利润的形式上,土地所有权会把另一部分固定在地租的形式上,雇佣劳动会把第三部分固定在工资的形式上,并且正是由于这种转化,使它们变成了资本家的收入、土地所有者的收入和工人的收入,但是并没有创造转化为这几个不同范畴的实体本身”(《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9页)。显然,马克思所说的是特定意义的“源泉”,一方面是能据以源源不断地获得相关收入的根据,另一方面是资本、土地、劳动力的所有权,并不是指构成这些收入价值实体的源泉。这也就是说,庸俗学者故意将这两种情况混为一谈了。显然,这不是对词义理解的无能,而是故意偷换概念。

[90]一般的教科书都认为,马克思是直接根据价值规律来说明剩余价值的产生的。这是误解。最初提出的价值规律是最简单的、最抽象的,它所反映的关系在比较发展的资本主义初级阶段已经不存在了,怎么可以用以解释比较复杂的剥削关系?换句话说,如果没有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存在及发展,劳动日怎么可能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两个部分?实际上,马克思是在第十四章已经提出了劳动生产率与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的。人们不习惯于、不懂得从整个逻辑进程的发展来把握价值规律的转型,所以对此的理解或解释并不合理,更与马克思的原意相去甚远。参看陈俊明:《〈资本论〉经济行为理论的具体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第197页。

[91]“在阐述的过程中,以后凡是说到一般利润率或平均利润的地方,要注意我们总是就后一种意义而言,即只是就平均利润率的完成形态而言。因为这种利润率现在对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来说是相同的,所以,在只考察这个平均利润的时候,就不再需要区分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了。”(《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77页)

[92]因为人类是站在地球上用肉眼观察的,所以看不到“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但对科学的“日心说”来讲,“地心说”是一种颠倒性的错误认识。

[93]《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89页。

[94]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95]《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7页。

[96]《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84—985页。

[97]《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85页。

[98]《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7页。

[99]《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5页。

[100]《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49页。

[101]《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8页。

[102]《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9页。

[103]《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5页。

[104]《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8页。

[105]《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8页。

[106]《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85页。

[107]《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62页。

[108]《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5页。

[109]《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4—935页。

[110]《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89页。

[111]异化,有的也译为“疏远化”。英国的米克认为:“就一种十分真实而又重要的意义而言,《资本论》事实上是关于‘疏远化’的一部书——或者,说得更精确一些,是关于两种不同而又紧密相关联的疏远化类型的一部书。”“第一种类型的疏远化……是与商品生产本身相关联的。……第二种类型的疏远化是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特有的社会经济制度相关联的。这一种类型的疏远化最终是由第一种类型产生而又加以深化,并且似乎变得超出在第一种类型之上。”([英]米克著,陈彪如译:《劳动价值学说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4页)

[1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7页。

[1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46页。

[1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9页。

[115]参看王恒丰:《价值是异化劳动》,载《四川大学学报》, 1980年3期。

[1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20页。

[117]《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3页。

[118]《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0页。

[119]《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6、927页。

[120]“亚·斯密根据自己根本错误的分析得出了以下的荒谬结论:虽然每一单个资本分成不变组成部分和可变组成部分,但社会资本只分解为可变资本,或者说,只用来支付工资。……我们看到,这个论据的全部力量就在于把我们推来推去的‘依此类推’这几个字。”(《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47页)

[121]《列宁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1页。

[122]《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41页。

[123]恩格斯:《卡·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书评——为〈未来报〉而作》,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233页。

[124]列宁认为,全面研究生产关系是《资本论》的骨骼,“虽然他完全用生产关系来说明该社会形态的构成和发展,但又随时随地探究与这种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使骨骼有血有肉。”(《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1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第158页。

[126]《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32—233页。

[127]这里的“广义分配”只是与“狭义分配”相对而言的。恩格斯曾经提出过有一种“广义政治经济学”,其中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都是广义的,一般的。显然,这里的“广义分配”并非指后一种情况。

[128]《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19页。

[129]《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31页。

[130]《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19页。

[131]《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8页。

[132]《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8页。

[133]《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4页。

[134]《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96页。

[135]《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97页。

[136]《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3页。

[137]《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96页。

[138]《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99页。原文指的是资本对土地的改良在租约期满续租的时候作为土地的偶性,变成土地所有者的财产,这里是借用“不可分离的偶性”说明资本家将土地并入资本之中。

[139]《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70页。

[140]《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6页。

[141]《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7页。

[142]《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7页。

[143]《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2页。

[144]《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6页。

[145]《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5页。

[146]《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63页。

[147]《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69页。

[148]《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27页。

[149]《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7页。

[150]《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27页。

[151]《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27页。

[152]《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99页。

[153]《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88页。

[154]《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8页。

[155]《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6页。

[156]在《资本论》第3卷第21章研究生息资本的场合,马克思已经用“G-G′”来表示生息资本的表面运动(《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92页)。

[157]《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4页。

[158]《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2页。

[15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03页。

[16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03页。

[16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43页。

[162]“在‘土地—地租,资本—利润(利息),劳动—工资’这个三位一体的公式中,可能看起来最后一个环节还是最合理的:这里至少说出了工资产生的源泉。但是实际上正相反,最后这个形式却是最不合理的,它是另外两个形式的基础,就象雇佣劳动一般说来以作为土地所有权的土地和作为资本的产品为前提一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33页)

[163]《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4页。

[164]《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55页。

[165]《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55—956页。

[166]《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61页。

[167]“为什么劳动力的价值和价格转化为工资形式,即转化为劳动本身的价值和价格,会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这种表现形式掩盖了现实关系,正好显示出它的反面。工人和资本家的一切法权观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切神秘性,这一生产方式所产生的一切自由幻觉,庸俗经济学的一切辩护遁词,都是以这个表现形式为依据的。”(《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91页)

[168]《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85页。

[16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99页。

[170]《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81页。

[171]《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98页。

[172]《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85页。

[17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80页。

[174]《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85页。

[175]《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0页。

[176]《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3页。

[177]《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6页。

[178]《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9页。

[17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99页。

[180]《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3页。

[181]《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48页。

[182]《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58页。

[183]《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59页。

[184]《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73页。

[185]《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6页。

[186]《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9页。

[187]《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67、973页。

[188]《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9页。

[189]《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6—997页。

[190]《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5页。

[19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76页。

[192]《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5页。

[193]《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95页。

[194]《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8页。

[195]《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84页。

[196]《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58页。

[197]《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6页。

[19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册,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43页。

[199]《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5页。

[200]《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60页。

[201]《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58页。

[202]《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5页。

[203]《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5、926页。

[204]《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62、963页。

[20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2页。

[206]《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5页。从字面看,这里说的第一个特征似乎是:“它生产的产品是商品”。但是如果细看原文,我们就会发现,这是一种误解。这里的论述并不是从具体过程中抽象出一般性的特征,相反地,是把一般性的特征具体化。就在“它生产的产品是商品”后面,他紧接着说:“使它和其他生产方式相区别的,不在于生产商品,而在于,成为商品是它的产品的占统治地位的、决定的性质。这首先意味着,工人自己也只是表现为商品的出售者,因而表现为自由的雇佣工人,这样,劳动就表现为雇佣劳动。”这样看来,这个特征指的是劳动力成为商品,与此相联系的是资本也具有商品形式。

[207]《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5页。

[208]“资本主义时代的特点是,对工人本身来说,劳动力是归他所有的一种商品的形式,他的劳动因而具有雇佣劳动的形式。另一方面,正是从这时起,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才普遍化。”(《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93页脚注(41))

[209]《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5页。

[210]《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5—996页。

[2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2页。

[212]《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7页。

[213]《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6页。就第二个特征看,也并非主要说明它的目的和动机,而在于说明实现这一目的的过程的资本形式:资本的生产力、资本的人格化和社会联系。在论述过这三个方面之后,马克思接着写道:“只是由于劳动采取雇佣劳动的形式,生产资料采取资本的形式这样的前提,……价值(产品)的一部分才表现为剩余价值……”这一段话一方面可以看成是两个特征的概括,另一方面则表明这两个特征与分配的关系。因此,不能认为两个特征构成独立的问题或层次。反之,作为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前提”,它应属于从第993页第四段开始的第二个层次或问题:资本主义关系决定分配关系。只有这样理解,才好把握整章的逻辑结构,也才好理解它与本章题目的内在联系。

[214]《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0页。

[215]《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5页。

[216]《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页。

[217]《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5—996页。

[218]《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0页。

[219]《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7页。

[220]《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5页。

[221]《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73页。

[222]《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5页。

[2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58页。

[224]《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81页。

[225]《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1页。

[226]《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3页。

[2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512页。

[228]《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85页。

[229]《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7页。

[230]《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41—942页。

[231]《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59页。

[23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38页。

[233]《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8—939页。

[234]《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9页。

[235]《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225页。

[236]“亚·斯密把剩余价值,即剩余劳动——已经完成并物化在商品中的劳动超过有酬劳动即超过以工资形式取得自己等价物的劳动的余额——理解为一般范畴,而本来意义上的利润和地租只是这一般范畴的分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册,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0页)

[237]《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67页。

[238]《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85页。

[239]《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6、937页。

[240]《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027页。

[241]根据马克思的逻辑方法,在《资本论》第三卷第十章所说的两种总量相等(即社会总价值量=社会总生产价格量,社会总剩余价值量=社会总平均利润量)还是比较抽象的,那里考察的侧重点还是部门资本,只是到了终篇,这一规定才具体化,在这里,社会总剩余价值量=总利润+总利息+总地租。中外学者在这个问题上的讨论都忽略第十章的对象和第三卷的方法。

[242]《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8页。

[243]季陶达:《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三联书店1960年版,第84页。

[247]马克思指出,斯密的方法具有二重性:生理学研究和现象学研究,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两者没有联系。这里涉及的合理性指的是其描述现象。参看陈俊明:《马克思对斯密双重研究的批判和研究范式的创新》,载《当代经济研究》, 2009年第9期。[24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3页。

[245]《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7页。

[246]《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7页。

[247]马克思指出,斯密的方法具有二重性:生理学研究和现象学研究,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两者没有联系。这里涉及的合理性指的是其描述现象。参看陈俊明:《马克思对斯密双重研究的批判和研究范式的创新》,载《当代经济研究》, 2009年第9期。[24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3页。

[248]“生产价格,是涉及有酬劳动加上不以特殊生产部门本身为转移的一定量无酬劳动之和。”(《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85页)

[249]《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1页。

[250]《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45页。

[251]《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42页。

[252]《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67页。

[253]《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74页。

[254]《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7—998页。

[25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3页。

[256]《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71页。

[25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8页。

[258]《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8页。

[259]《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7页。

[260]《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19页。

[261]《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78页。

[262]《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77页。

[263]《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8页。

[264]《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3页。

[265]《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4页。

[266]《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8、999页。

[26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511页。

[26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38页。

[269]《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7页。

[270]《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7页。

[271]《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8页。

[272]《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85页。

[273]《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74页。

[27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65页。

[275]《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85页。

[276]《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73页。

[277]《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67页。

[278]《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862、863页。参看陈征:《〈资本论〉解说》第五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96—399页。

[279]《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74页。

[280]《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2页。

[281]《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4页。

[282]《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8页。

[283]《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249页。

[284]《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41页。

[285]《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19页。

[286]《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49页。

[287]《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71页。

[288]《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71页。

[289]《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71页。

[290]《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71页。

[291]《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74页。

[292]《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94页。

[293]《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96页。

[294]《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94页。

[295]《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71页。

[296]《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73页。

[297]《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05—206页。

[298]《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03页。

[299]《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82页。

[300]《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84页。

[301]《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9页。

[302]《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70页。

[303]马克思:《工资、价格和利润》,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页。

[304]《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7页。

[305]《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81页。

[306]《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70页。

[307]《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81页。

[308]《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73—974页。

[30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511页。

[310]《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02页。

[3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312]《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8页脚注(32)。

[3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页。

[314]《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0页。

[315]所以他们特别喜欢鲁滨逊的故事。李嘉图“让原始的渔夫和原始的猎人一下子就以商品所有者的身份,按照物化在鱼和野味的交换价值中的劳动时间的比例交换鱼和野味。在这里他犯了时代错误,他竟让原始的渔夫和猎人在计算他们的劳动工具时去查看1817年伦敦交易所通用的年息表。”(《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页脚注(29))

[316]转引自《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88页。不过,马克思也认为,虽然李嘉图见物不见人,但他重视发展社会劳动生产力,意识到这是资本的历史任务和存在理由,这正是他的学说中出色的地方。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赞成李嘉图忽视主体的作用。

[317]《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33页。

[318]《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02页。

[319]马克思说:资本家“狂热地追求价值的增殖,肆无忌惮地迫使人类去为生产而生产,从而去发展社会生产力,去创造生产的物质条件;而只有这样的条件,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创造现实基础。……是这个社会机构中的一个主动轮”(《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49页)。

[3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2页。

[321]参看陈俊明著:《〈资本论〉经济行为理论的具体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

[322]《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49页。

[323]马克思说:“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私人劳动同时必须表现为直接社会劳动的对立,特殊的具体的劳动同时只是当作抽象的一般的劳动的对立,物的人格化和人格的物化的对立,——这种内在的矛盾在商品形态变化的对立中取得了发展的运动形式。”(《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33页。)他将“物的人格化和人格的物化的对立”与其他的三对矛盾并列,表明了“物的人格化”和“人格的物化”是对立的统一的。

[324]《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244页。

[325]《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258页。

[326]《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49页。

[327]《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814页。

[328]《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0页。

[32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26页。

[330]《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96页。

[331]《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7—928页。

[332]《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38页。

[333]《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21页。

[334]“现代资产阶级生产——这种生产实际上是我们研究的本题。可是,生产的一切时代有某些共同的标志,共同规定。……一些是几个时代共有的,……没有它们,任何生产都无从设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2页)

[335]《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4页。

[336]《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831页。

[337]“大工业还使下面这一点成为生死攸关的问题:用适应于不断变动的劳动需求而可以随意支配的人员,来代替那些适应于资本的不断变动的剥削需要而处于后备状态的、可供支配的、大量的贫穷工人人口;用那种把不同社会职能当作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只是承担一种社会局部职能的局部个人。”(《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35页)

[338]《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89页。

[33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512页。

[34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511页。

[341]《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45—946页。

[342]《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7—998页。

[343]《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8页。

[344]《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95、696、846页。

[345]实际上,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生产当事人”并不仅仅限于生产领域中的资本家,还包括其他领域的资本家,是剩余价值分享者的代表。而这里讲的“分配当事人”,指的是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比前者更为具体。

[346]《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19页。

[34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66页。

[348]《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26页。

[349]所谓的“产权行为”,指的是所有物的保值增殖行为(参看王国平:《现代企业行为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5页)。不过,这里的“产权行为”只是在借用的意义上使用的,严格地说,应该是行使所有权获得经济利益的行为。在《资本论》中的财产权概念与现代西方经济理论的产权概念并不同。在后者的要义看,产权并非单纯表现为对一定财产的权利,而是在交换中体现的权利,并且总是与收益紧密联系,不能等同于所有权。

[350]《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81页。

[351]《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98页。

[352]《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97页。

[353]《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02页。

[354]《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84页。

[355]《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84页。

[356]《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85页。

[357]《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9页。

[3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57—258页。

[359]前面(本书第六章)已经说明,本书的广义分配是与狭义分配相对而言的。

[36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4页。

[361]《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3页。

[362]《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3—994页。

[363]《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4页。

[364]《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3页。

[365]马克思所说的这些人,主要是指李嘉图。他先说明人们通常把分配解释为产品的分配,而忽视生产资料的分配,“如果在考察生产时把包含在其中的这种分配撇开,生产显然是一个空洞的抽象;相反,有了这种本来构成生产的一个要素的分配,产品的分配自然也就确实了。正因为如此,力求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中来理解现代生产并且主要是研究生产的经济学家李嘉图,不是把生产而是把分配说成现代经济学的本题。从这里,又一次显出了那些把生产当作永恒真理来论述而把历史限制在分配范围之内的经济学家是多么荒诞无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4页)

[366]《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9页。

[367]《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5页。

[368]《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9—996页。

[369]《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9页。

[370]《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3页。

[37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33页。

[372]后来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却将它转换为一般的“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人们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这里包括:(一)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二)由此产生的各种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三)完全以它们为转移的产品分配形式。”(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58页)

[373]《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5页。

[374]《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9页。

[375]《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832页。

[376]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这样预示:在未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中,劳动者“除了自己的劳动,谁都不能提供任何其他东西”。“自己的劳动”意味着劳动者拥有自己劳动的所有权。马克思还指出:“他从社会领得一张凭证,证明他提供了多少劳动(扣除他为公共基金而进行的劳动),他根据这张凭证从社会储存中领得一份耗费同等劳动量的消费资料。”(《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4页)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恩格斯将这种个人所有制的内容解释为生活资料个人所有。所以,这样理解并不与恩格斯的解释相左。

[377]《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页脚注。

[378]《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81页。

[379]《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7页。

[380]马克思在1862年12月26日给路·库格曼的信中表明:《资本论》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册的续篇,将以《资本论》为标题单独出版,而《政治经济学批判》这个名称只作为副标题”(《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170页)。

[381]《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19页。

[382]《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9页。

[38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9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84]《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272页。

[385]《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0—23页。

[386]《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8页脚注(31)。

[38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59页。

[38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册,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8页。

[38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4页。

[39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49页。

[391]《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53页。

[392]《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35页。

[39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2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86页。

[394]《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8—939页。

[395]《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9页。

[39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78页。

[397][德]黑格尔著,杨一之译:《逻辑学》下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37页。

[398]《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185页。

[39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407—408页。

[400]《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8页脚注(3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1页。

[401]《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2、993页。

[402]《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8页脚注(5)。

[403]“他让原始的渔夫和原始的猎人一下子就以商品所有者的身分,按照物化在鱼和野味的交换价值中的劳动时间的比例交换鱼和野味。在这里他犯了时代错误,他竟让原始的渔夫和猎人在计算他们的劳动工具时去查看1817年伦敦交易所通用的年息表。”(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50页)

[404]“那些证明现存社会关系永存与和谐的现代经济学家的全部智慧,就在于忘记这种差别。”(《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2页)

[405]《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8页。

[40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2册,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112页。

[40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2册,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181页。

[408]《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33页脚注(73)。

[40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册,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页。

[410]《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4页。

[4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20页。

[412][俄]伊·伊·考夫曼:《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观点——评马克思:〈资本论〉》,见《〈资本论〉研究资料和动态》第6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88页。

[413][俄]伊·伊·考夫曼:《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观点——评马克思:〈资本论〉》,见《〈资本论〉研究资料和动态》第6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95页。

[414]《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8页。

[415]《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97页。

[4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242页。

[417]《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5页。

[418]《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250页。

[419]参看陈俊明:《马克思对斯密双重观察法的批判及研究范式的创新》,载《当代经济研究》, 2009年第9期。

[420]《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6页。

[421]《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123页。

[422]《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9页脚注(1)。

[423]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82页。

[424]《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7页脚注(31)。

[425]“庸俗经济学却只是在表面的联系内兜圈子,它为了对可以说是最粗浅的现象作出似是而非的解释,为了适应资产阶级的日常需要,一再反复咀嚼科学的经济学早就提供的材料。在其他方面,庸俗经济学则只限于把资产阶级生产当事人关于他们自己的最美好世界的陈腐而自负的看法加以系统化,赋以学究气味,并且宣布为永恒的真理。”(《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8页脚注(32))

[426]《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244页。

[427]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278页。

[428]《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8页。

[429][俄]伊·伊·考夫曼:《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观点——评马克思:〈资本论〉》,见《〈资本论〉研究资料和动态》第6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92页。

[430]《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8页。

[43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57页。

[432]转引自《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0页。

[433]《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9页。

[434]《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8页。

[435]《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19页。

[436]《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9页。

[437]参看王亚南:《〈资本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186页。

[438]《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19页。

[439]《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4页。

[440]《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0页。

[44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将《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9页的“教条式”改译为“教义式”(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41页)。

[442]《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11页。

[443]《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19页。

[444]《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1页。

[44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55页。

[446][法]萨伊著,陈福生、陈振骅译:《政治经济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77页。

[447][法]萨伊著,陈福生、陈振骅译:《政治经济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79页。

[448]《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19页。

[44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21页。

[450]《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19—920页。

[451]《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81页。

[45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55页。

[453]《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4页。

[454]《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4页。

[455]《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19页。

[456]《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15页。

[457]《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22页。

[458]《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8页。

[459]《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1页。

[460]《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4页。

[461]《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1页。

[462]《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2页。

[463]《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0页。

[46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55页。

[465]参看《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4页。

[466]《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8页。

[467]《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0页。

[468]《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2页。

[469]《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3页。

[470]《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1页。

[471]《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1页。

[472]《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4页。

[473]《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1页。

[474]《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1页。

[475]《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2页。

[476]《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3页。

[477]《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9页。

[478]参看季陶达:《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序言,三联书店1960年版,第15页。

[479]《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9页。

[480]“劳动,这只是一个抽象,就它本身来说,是根本不存在的;或者,如果我们就它在这里所表示的意思来说,只是指人用来实现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一般人类生产活动,它不仅已经摆脱一切社会形式和性质规定,而且甚至在它的单纯的自然存在上,不以社会为转移,超乎一切社会之上,并且作为生命的表现和证实,是还没有社会化的人和已经有某种社会规定的人所共同具有的。”(《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1页)

[481]《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19页。

[482]《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219页。虽然马克思这里所说的第三册是作为《资本论》第2卷的一个部分,但后来实际上被恩格斯整理为《资本论》第3卷出版。

[48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03页。

[48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00页。

[485]《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0页。

[486]《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3页。

[487]《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9页。

[488]《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8—939页。

[489]《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1页。

[490]《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2页。

[491]《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3页。

[492]《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3页。

[493]《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89页。

[494]《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9页。

[495]《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9页。

[496]《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4、935页。

[497]《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5—936页。

[498]《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6页。

[499]《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8页。

[500]《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8—939页。

[501]《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9页。

[502]《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2页。

[503]马克思指出:在资产阶级学者那里,收入“按原来的用词,就是形成《Revenue》(《revenu》是动词《revenir》的分词,意思是‘回来’)”(《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03页)。

[504]“有些东西本身并不是商品,例如良心、名誉等等,但是也可以被它们的所有者出卖以换取金钱,并通过它们的价格,取得商品形式。因此,没有价值的东西在形式上可以具有价格。”(《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20—121页)

[505]“工资实际是用货币支付的,也就是说,是用纯粹的价值表现支付的;利息和地租也是这样。对资本家来说,他的产品转化为纯粹的价值表现,的确非常重要;在分配上,这种转化已经成为前提。”(《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65页脚注(55))

[506]《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23页。

[507]转引自《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51页。

[508]转引自《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33页。

[509]《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51页。

[510]《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51—952页。

[511]《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52页。

[512]《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41页。

[513]《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52页。

[514]转引自《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57页脚注(54)。

[515]《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4页。

[516]《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88页脚注(26)。

[517]《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51页。

[518]《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52—953页脚注(52)。

[519]《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33页。

[520]《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13页。

[521]《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57页。

[522]《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46页。

[523]《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48页。

[524]《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47页脚注(31)。

[5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册,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6页。

[526]《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84页。

[527]《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12页。

[528]《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31页。

[529]《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13页。

[530]转引自《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33页。

[531]《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46页。

[532]《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53—956页。

[533]《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129页。

[534]《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13页。

[535]《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27页。

[53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2册,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243页。

[53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2册,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243页。

[538]《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52页。

[53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2册,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182页。

[54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56页。

[541]《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03页。

[542]《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03页。

[543]《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24页。

[544]《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99页。

[545]《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55页。

[546]参看《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52、953页脚注(52)。

[547]“亚·斯密著作中的天才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册,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7页)。

[548]《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19页。

[549]《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33页。

[550]《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8页。

[55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册,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8页。

[552]转引自《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0—23页。

[553]“李嘉图从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劳动时间这个规定出发,然后研究其他经济关系(其他经济范畴)是否同这个价值规定相矛盾,或者说,它们在多大的程度上改变着这个价值规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2册,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181页)

[554]例如关于导致“萨伊公式”和“斯密教条”荒谬分析的第一种困难,即不理解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基本关系,不理解剩余价值的性质、不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整个基础,马克思还从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利润和地租的角度来说明,它们加上工资“这三个收入源泉加在一起形成的价值总和,怎么能够购买进入这各种收入的获得者的总消费中去的那样一些商品,它们除了包含这三个价值组成部分以外,还包含一个价值组成部分,即不变资本部分?他们怎么能够用一个由三部分构成的价值购买一个由四部分构成的价值?”(《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53—954页)

[555]《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56页。

[556]《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59页。

[557]《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61页。

[558]《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81页。

[559]《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82页。

[560]《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84页。

[561]《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89页。

[562]《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87—989页。

[563]《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5页。

[564]《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97页。

[565]《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19页。

[56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57页。

[567]《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9页。

[568]《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0页。

[569]诚然,马克思说:“竞争的实际运动不在我们的研究计划之内,我们只需要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部组织,在它的可说是理想的平均形式中表现出来。”(《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9页)但是,他还是研究了竞争所产生的假象。假象是竞争的结果,不是实际的竞争。

[570]《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7页。

[571]《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51页。

[572]恩格斯:《资本论·第二卷序言》,见《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1页。

[573]《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24页。

[574][苏]卢森贝著,赵本斋、翟松年译:《〈资本论〉注释》第2卷,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118页。

[575]《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49页脚注(33)。

[576]“材料的生命一旦观念地反映出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好象是一个先验的结构了。”(《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3—24页)

[57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2册,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182页。

[57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2册,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183页。

[57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2册,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181页。

[58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2册,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112页。

[58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582]《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4页。

[58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页。

[584]参看陈俊明:《马克思对斯密双重研究的批判和研究范式的创新》,载《当代经济研究》,2009年第9期。

[585]《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123页。

[586]转引自《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9页脚注(1)。

[587]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90页。

[588]《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4页。

[58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62页。

[590]《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81—982页。

[591]《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83—985页。

[592]《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87—989页。

[59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99—500页。

[594]《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32—233页。

[595]《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51页。

[59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7页。

[597]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8页。

[598]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2页。

[599]《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5页。

[600]蒋家俊:《谈谈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载《经济研究》, 1961年第4期。

[601]郑兴昕:《社会主义存在剩余劳动和剩余价值吗?》,载《学术研究》, 1981年第2期。

[602]《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6页。

[60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60—161页。

[604]《新约全书·马太福音》第5章第37节,转引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0页。

[605]《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43页。

[606]“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04页)

[607]《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19页。

[608]《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59页。

[609]“资本家阶级的存在,从而资本的存在本身,是以劳动生产率为基础的,但不是以绝对的劳动生产率为基础,而是以相对的劳动生产率为基础。……工人不仅补偿原有价值,而且创造新价值;他在自己的产品中物化的劳动时间,比维持他作为一个工人生存所需的产品中物化的劳动时间要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册,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43页)

[610]《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60页。

[611]《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78页。

[612]《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78页。

[613]《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6、958、990页。

[614]《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44页。

[615]《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5页。

[616]《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6页。

[617]《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7页。

[618]《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58页。

[619]《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6页。

[620]《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6页。

[621]《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0页。

[622]《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0页。

[623]《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58页。

[624]《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6—927页。

[625]许涤新:《论社会主义的生产、流通、分配》,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69页。

[626]孙慕:《马克思恩格斯论社会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载《武汉交通政治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1年1期。

[627]俞明仁:《〈资本论〉讲解》第3卷(下),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81—282页。

[628]洪远朋主编:《新编〈资本论〉教程》(第三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34—435页。

[629]《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6页。

[63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5—306页。编者注:1891年发表时这里没有“他们的”。

[631]《资本论》德文版第一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5页。

[63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5页。

[633]《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7页。

[634]吴晓明:《马克思的生产——劳动概念》,《复旦学报》, 1990年第6期。

[635]《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6页。

[636]《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6—927页。

[637]《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02页。

[63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6—97页。

[639]《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62—963页。

[640]《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63页。

[641]《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页。

[642]《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52页。

[643]《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51—952页。

[64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0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16页。

[645]《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62页。

[646]《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61页。

[64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0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16页。

[648]《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69页。

[649]《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69页。

[65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0页。

[651]孙冶方:《价值规律的内因论和外因论——兼论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载《中国社会科学》, 1980年第4期。

[65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05页。

[65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1页。

[654]参看蒋绍进、李绪蔼主编:《〈资本论〉研究综述》,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34页。

[655]沈志求:《恩格斯关于价值概念的一段名言的析疑》,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1991年第5期。

[656]朱剑农文:《试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及其命运问题》,见《湖北财经学院学报》, 1980年第1期。

[657]《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58页。

[6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0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16页。

[659]《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56页。

[660]《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62页。

[661]《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86, 987, 997页。

[662]《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7页。

[66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0—661页。

[66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1页脚注。

[665]《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8页脚注(19)。

[666]《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4页。

[667]参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4页。

[668]《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5—96页。

[669]《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79页。

[67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8页。

[671]马源平:《重新认识和评价经济学的“三位一体公式”》,载《当代经济科学》, 1988年第6期。

[672]苏东斌:《普照之光》,载《学习与探索》, 1990年第1期。

[673]苏东斌:《选择经济考察述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7页。

[67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55页。

[67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32—533页。

[676]卓炯:《〈资本论〉体系与社会主义经济》,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第482页。

[677]《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4页。

[678]《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7、998页。

[679]《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96页。

[68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6页。

[681]《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3页。

[682]《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8页。

[683]马源平:《重新认识评价经济学的“三位一体论”》,载《当代经济科学》, 1988年第6期。

[684]卓炯:《〈资本论〉体系与社会主义经济》,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第483页。

[685]卓炯:《〈资本论〉体系与社会主义经济》,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第482页。

[686]《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97页。

[687]《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2页。

[68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99页。

[689]《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7页。

[690]《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9页。

[691]《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3页。

[69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3页。

[69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4页。

[694]参看《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204页。

[695]参看《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170页。

[696]参看刘永洁:《马克思经济学手稿的方法论》,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63页。

[697]《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7页。

[69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99页。

[69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43页。

[70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99页。

[70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33页。

[70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册,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页。

[70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12、523、540、543页。

[70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83、381页。

[70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40页。

[70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12页。

[70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43页。

[70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43、544页。

[70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99页。

[7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03页。

[7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03页。

[7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50页。

[7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11页。

[7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07、511、527—528页。

[7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27页。

[7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17页。

[7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42页。

[7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00页。

[7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11页。

[7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23页。

[7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43页。

[7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44页。

[7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13—514页。

[7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05页。

[7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31页。

[726]“这里出现的一切关系,从简单商品的观点来看,或者从那种在再生产过程中作为商品资本执行职能的资本的观点来看,都是不合理的。”(《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96页)

[7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79页。

[728]《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7页。

[72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26页。

[73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26页。

[73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27页。

[73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28页。

[73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29页。

[73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29—530页。

[73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30页。

[73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30页。

[73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32页。

[73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32页。

[73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44页。

[74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48页。

[74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50、551页。

[74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61页。

[74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55页。

[74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37页。

[74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56页。

[74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56页。

[747]《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9页。

[74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57页。

[74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99页。

[75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55页。

[75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62页。

[75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75页。

[75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75—576页。

[754]《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158页。

[755][苏]库兹明:《马克思理论和方法论中的系统性原则》,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91页。

[75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99页。

[757]《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19页。

[7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99页。

[759]《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0页。

[76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36页。

[761]《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49页脚注(33)。

[762]《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9页。

[763]《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51、952页。

[764]《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8页。

[765]《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49页。

[766]《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9页。

[767]《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59页。

[768]《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61页。

[769]《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8页。

[770]《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51页。

[771]《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50页。

[772]《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49页。

[773]《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52—955页。

[774]《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4页。

[775]《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81页。

[776]《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81页。

[777]《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89—990页。

[778]《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3页。

[779]《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96页。

[780]参看林水源:《论新型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建构》,中国社会科学基金出版社1991年版。该书提出从剩余产品的占有来理解所有制或生产关系的重要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