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借贷复式记账法

借贷复式记账法

时间:2022-04-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章 借贷复式记账法第一节 会计要素一、会计的对象会计的对象就是指会计所反映、监督和分析、预测、控制的内容。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所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从量上看,一个企业所有资产与所有权益必然永远相等,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的这种对应关系,就是会计恒等式。它是对企业在该时点上财务状况的静态反映,所以上述会计等式叫静态会计恒等式。

第二章 借贷复式记账法

第一节 会计要素

一、会计的对象

会计的对象就是指会计所反映、监督和分析、预测、控制的内容。

企业的经济活动广泛而复杂,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组成部分,它所反映和监督和内容,不是也不可能是毫无选择的、包罗万象的,而是根据经济管理的特定要求,从特定的角度来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

会计的对象是资金运动。在各个企业单位中,资金运动的具体过程总是表现为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经济业务,在会计核算中也称为会计事项。

二、会计要素

使用特定概念对会计对象所作的分类,通常称为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所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分为六项,分别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反映了企业在某一个时点上的财务状况,是资金运动的静态表现;而收入、费用和利润则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是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值得一提的是,在新会计准则中,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要素进行了重新定义,同时在利润要素中引入国际会计准则中利得和损失概念。

(一)资产

一个企业要进行经营活动,首先必须拥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如场地、房屋、设备、周转资金等。企业的资金周转实际上就是各种资产的运用、耗费和补偿。因此,资产的核算是会计的重要内容。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及其他权利等。

资产通常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包括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等。

1.流动资产

指可以在一年以内或长于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

( 1)货币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

( 2)短期投资。是指企业购入的能够随时变现,持有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有价证券和其他投资。

( 3)应收及预付款。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货款及待摊费用

( 4)存货。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者耗用而储存的各种资产。企业的存货包括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停留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及生产完工的产成品等。

2.长期投资

企业不准备在一年内变现的投资。包括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和其他长期投资。

3.固定资产

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的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和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

4.无形资产

企业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商誉等。

5.其他资产

指不属于以上各项的资产,如长期待摊费用等。

(二)负债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现实义务,履行该义务会导致企业的经济利益流出。

1.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将在一年或长于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如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款项、预收款项、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等。

2.长期负债

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一年以上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如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项等。

(三)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在金额上等于企业的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即: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包括:投入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

(四)收入

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中实现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五)费用

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日常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包括为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所发生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推销商品的销售费用,以及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组织管理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费用和筹措资金发生的财务费用等。

(六)利润

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的财务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等。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和损失。

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的平衡关系可以表示为:

收入-费用=利润

第二节 会计恒等式

一个企业生产经营的资金来源,大体有两种渠道:一是国家、法人、团体、个人以投资的方式投入的;二是企业以借款的方式从各种金融机构借入的。投资的业主,贷款的债主,将资产提供给某一企业,必然对该企业的资产享有一定的权利,这种权利称为权益。其中,业主的权益称为所有者权益或者资本,债主的权益称为负债。而企业要实现其经营目的,必须将筹集到的资金运用到生活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这种对资金的运用就是资产。这些资产在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表现为不同的存在形态。

资产与权益是同一资金的两个不同的方面,是从两个不同角度去观察和分析资金的结果:一个是资金的来源,一个是资金的运用。资产与权益是相互依存的,有一定的资产就必然有一定的权益,反之亦然。资产不能脱离权益,权益也不能脱离资产。从量上看,一个企业所有资产与所有权益必然永远相等,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的这种对应关系,就是会计恒等式。可用下列等式表示:

资产=权益

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上式表示的是企业在开始生产经营以前或在某一会计期间企业营业终了的那个特定时点上的财务状况。它是对企业在该时点上财务状况的静态反映,所以上述会计等式叫静态会计恒等式。

例:彩虹公司开业时( 2003. 1. 1)的财务状况是:所有者投入资本100万,向银行借款50万,该企业的会计等式为:

资产( 150万) =负债( 50万) +所有者权益( 100万)

资产与权益之间的平衡关系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

1.资产与权益相互依存,对立统一。有一定的权益就必然有一定的资产,反之亦然;

2.资产与权益数额相等。一个企、事业单位有多少资产,必然有多少权益;

3.资产与权益的平衡关系不受经济业务的影响。不论经济活动如何变化,都不会破坏资产与权益之间的平衡关系。

下面举例说明资产和权益之间的平衡关系:

光中公司2003年9月1日的资产、权益情况如表2—1所示:

表2—1 资产和权益状况表 单位:元

从表2—1中可以看出,2003年9月1日光中公司的资产总额为2 780 000元,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总额也为2 780 000元。资产和权益相等。

假设光中公司9月份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例1】光中公司接受某企业投资100 000元,款项已存入银行。

该笔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会使光中公司资产(银行存款)增加100 000元,另一方面使光中公司的权益(实收资本)增加100 000。资产和权益同时增加相等的金额,所以,会计恒等式左右两方总额相等。

【例2】光中公司购买机器设备一台,价值100 000元(内含17%增值税),款项未付。

该笔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会使光中公司资产(固定资产)增加100 000元,另一方面会使负债(应付账款)增加100 000元。资产和权益同时增加相等的金额,所以,会计恒等式左右两方总额相等。

【例3】光中公司开出现金支票,从银行提取现金1 000元备用金。

该笔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光中公司的资产(现金)增加1 000元,另一方面使光中公司的资产(银行存款)减少1 000元,资产内部同时增减相等的金额,权益一方数额不变,所以会计恒等式左右两方总额相等。

【例4】光中公司用银行存款10 000元归还前欠的货款。

该笔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光中公司的资产(银行存款)减少10 000元,别一方面使光中公司的负债(应付账款)减少10 000元,资产和权益同时减少相等的金额,所以,会计恒等式左右两方总额相等。

【例5】经股东会同意,按照法定程序,某企业抽调光中公司的机器设备一台,价值50 000元,作为其投资的收回。

该笔经济业务发生,一方面使光中公司的资产(固定资产)减少50 000元,另一方面使光中公司的权益(实收资本)减少50 000元,资产和权益同时减少相等的金额,所以,会计恒等式左右两方总额相等。

【例6】光中公司开出商业承兑汇票一张10 000元,归还前欠货款。

该笔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光中公司的负债(应付账款)减少10 000元,另一方面使光中公司的另一项负债(应付票据)增加10 000元,负债同时增加和减少相等的金额,所以,会计恒等式两方总额相等。

【例7】经协议决定,光中公司前欠甲企业的货款50 000元转为甲企业对光中公司的投资。

该笔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光中公司的负债(应付账款)减少50 000元,另一方面使光中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增加50 000元。权益内部同时增加和减少相等的金额,所以,会计恒等式两方总额相等。

【例8】经股东会议决定,光中公司将其投资者甲企业所欠乙企业的货款30 000元,由光中公司代为偿还,作为甲企业对光中公司投资的减少,并按法律程序办妥了手续。光中公司尚未还款。

该笔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光中公司的负债(应付账款)增加30 000元,另一方面使光中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减少30 000元。权益内部同时增加和减少相等的金额,所以,会计恒等式两方总额相等。

【例9】经决定,光中公司用盈余公积20 000元转增资本。

该笔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光中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增加20 000元,另一方面使光中公司的另一项所有者权益(盈余公积)减少20 000元。权益内部同时增加和减少相等的金额。所以会计恒等式两方总额相等。

光中公司2003年9月30日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情况见表2—2。

表2—2 单位:元

续表

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不论经济业务如何变化都不会影响会计恒等式的平衡,即“资产=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永远成立。

经济业务虽然成千上万,错综复杂,但是其对会计恒等式所引起的变化不外乎以下九种情况:

1.一项资产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如例1;

2.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增加。如例2;

3.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资产减少。如例3;

4.一项资产减少,一项负债减少。如例4;

5.一项资产减少,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如例5;

6.一项负债减少,一项负债增加。如例6;

7.一项负债减少,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如例7;

8.一项负债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如例8;

9.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如例9。

上述九种类型的经济业务变化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可用表2—3表示:

表2—3 各种经济业务变化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

注:“+”表示增加,“-”表示减少。

从另一方面来看,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会发生收入、费用和利润方面的业务。这些费用只在会计期间末才结转入利润。当企业发生生产经营行为时,会导致会计等式发生变化,收入、费用和利润是资产和权益运动状态的一部分表现。

收入-费用=利润(亏损)

利润增加,所有者权益增加,资产增加;利润减少,所有者权益减少,资产减少。

期间任一时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

这样的会计等式就叫动态会计等式。到期末调整时,利润记入所有者权益,则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动态会计等式综合表述了特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和在特定时点上的财务状况。

承上例:彩虹公司经过1个月的经营,当月各种收入70万,发生与收入相匹配的支出40万,其在月末的会计等式为:

资产( 150万+10万) =负债( 50万) +所有者权益( 100万) +收入( 50万)-费用( 40万)

由于收入-费用=利润,而利润归所有者权益所有。因此,到会计期末调整时,利润记入所有者权益,动态会计等式又变为了静态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下个会计期间重新在新形成的静态会计等式上生产经营,发生收入、费用后静态会计等式重新扩展为动态会计等式,如此反复。

承上例:彩虹公司将收入和费用结转入本年利润。则会计等式变为:

资产( 160万) =负债( 50万) +所有者权益( 100万+50万-40万)

第三节 账户设置

经济业务纷繁复杂,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各有不同,为了全面、系统、分类地核算与监督各项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就必须把会计对象划分为一定的会计要素,确定会计科目,设置账户,通过对各个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来确认、计量、报告全部经济业务。

一、会计科目的确定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

会计科目是按照经济内容对各个会计要素所作的进一步的分类(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分类,但这种分类只是一个基本分类,不能满足错综复杂的具体经济业务,要全面、系统、具体地核算发生的经济业务,就必须在对会计要素分类的基础上,将其划分为若干具体的项目,即设置会计科目。

在我国的会计实务中,会计科目是通过《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在不影响会计核算和会计报表指标汇总,以及对外提供统一的财务会计报告的前提下,企业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会计科目表应按国家规定的会计制度统一编号,以便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实行会计电算化,

(二)会计科目的分类

1.按经济内容分类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现行的会计科目按其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可分为五类: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成本类科目、损益类科目。

2.按隶属对象来分,可分为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其中明细科目又可分为二级明细科目和三级明细科目。

总账科目也称一级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不同经济内容进行总括分类,反映总括性核算指标的科目。在我国,总账科目一般由国家在《企业会计制度》中统一规定;明细科目是对总账科目内容的详细规定,反映详细、具体指标的科目。例如:“应收账款”属于总账科目,再根据其欠款单位分设明细科目。

(三)会计科目表

现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科目表如表2—4所示。

会计科目表的编号由财政部统一规定,以便于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实行会计电算化。企业不应当随意打乱重编。某些会计科目之间留有空号,供增设会计科目之用。

企业在编制会计凭证时,应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或同时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但不能只填会计科目的编号,而不填会计科目的名称。

表2—4 会计科目表

续表:

续表:

二、会计账户

会计科目的设置只是对会计要素进行了科学的分类,确定了每个项目的核算内容,而要序时、连续、系统、分类地反映企业单位发生的经济业务及其所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情况,还必须根据规定的会计科目,结合企业单位的实际经济业务内容开设账户。

(一)账户的概念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具有一定的结构,用来系统、连续地记载各项经济业务的一种手段。每个账户都有一个名称,说明经济内容,科目是名称,账户具有具体的内容。

会计账户与会计科目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其联系在于: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会计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是会计科目的载体,记录、核算会计科目的内容。两者都反映相同的经济内容。其区别表现为:会计科目仅是个名称,本身没有结构,而账户既包括名称,又具有一定的结构,具体反映资金运动状况。由于会计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来命名的,二者名称一致,因此,两者在实务中常用作同义语。

(二)账户的结构

为了正确地记录和反映各项经济业务所引起各个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及其结果,账户不但要有明确的核算内容,而且要有一定结构。经济业务所引起各个会计要素的变动是复杂的,但从数量看,不外乎“增”、“减”两种情况。因此,账户在结构上也相应地分为左、右两方,以一方登记增加数,一方登记减少数,这是账户的两个基本部分。同时,为了反映增减相抵后的差额,还必须设结余数以及其他一些辅助栏目。如:“账户名称”、“日期”、“凭证号码”、“摘要”、“余额”等。辅助栏目连同基本结构,就形成了账户的完整结构。

在借贷记账法下,会计要素的增减用“借”和“贷”两个记账符号来表示。账户的结构分为两方,左边为借方,右边为贷方。借贷本身没有意义,只是表示方向,会计要素的增或减记入借方或贷方完全取决于会计方法的选择和会计账户的结构。资产类增加记入借方,减少记入贷方;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增加记入贷方,减少记入借方;收入类增加记入贷方,减少记入借方;成本费用类增加记入借方,减少记入贷方。

在一定时期内,账户的“借”和“贷”所登记的增加和减少数,称为“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两者相抵后的余额称为期末余额

资产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

一般来说,资产类余额在借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余额在贷方,损益类和利润期末无余额。

账户结构见表2—5:

表2—5 账户名称:会计科目

为了便于说明,习惯上将账户的结构简化为T字形账户。见图2—1

图2—1

(三)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账户的开设应当与会计科目的设置相适应。会计科目分为总账科目、明细科目,账户也相应设为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总分类账是总括地反映各个会计要素增减变化及其结果的账户,是明细分类账的统驭账户,它对明细分类账起着控制作用;明细分类账是详细地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化及其结果的账户,是总分类账的从属账户,对总分类账起辅助和补充作用。

总账和明细账的核算内容是相同的,因此应采用平行登记的方法。所谓平行登记,是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一方面要在总分类账中进行总括的登记,另一方面还要在所属明细账中进行详细的登记。

在借贷记账法下,总账与明细账间的平行登记,可以概括地归纳如下:

1.同时期。是指每一笔经济业务,既要记入有关的总账,又要同时记入其所属有关的明细账;

2.同方向。是指每一笔经济业务,在总分类账及其所属明细分类账中进行登记时,其记账方向必须相同;

3.同金额。是指每一笔经济业务,记入总账的金额必须与记入其所属明细账的金额或金额之和相等。

下面举例说明总账和明细账平行登记的方法。

例如:应收账款是总账,欠款单位为明细账。星星公司在6月1日“应收账款”借方余额100 000元,其中应收甲企业欠款为60 000元,乙企业为40 000元,6月份发生如下业务:

1. 6月10日收到甲企业还来以前货款30 000元,已存入银行。

2. 6月20日收到乙企业开来的商业汇票一张40 000元,抵扣以前所欠货款。

根据上述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根据上述分录进行“应收账款”总账和明细账的平行登记。如图2—2、2—3、2—4所示。

图2—4

第四节 借贷复式记账法

一、复式记账

确定账户,只是解决了一个对每项经济业务如何在账户中反映的问题,但如何相互联系地记录反映经济活动的变化及其结果,就涉及到一个记账方法问题,即如何将每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都记录到账户中去,记录几个账户,记录以后是否能连续、系统、清晰地反映资金运动结果的客观情况。

历史发展看,记账方法经历了一个从单式记账到复式记账的过程。

单式记账是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登记的方法,一般是只在资产收付方进行登记。如用现金支付一笔费用,只登记现金账户减少了一笔账,借以控制货币收支和结存情况,至于发生费用用在哪里就不予登记。单式记账法手续简便,但它不能系统地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全面情况,也不便于对记账的结果进行核对和检查。

复式记账法,就是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用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全面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

由于复式记账法在会计反映时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这就使财务会计系统能全面地反映企业单位发生的经济业务全貌,能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系统的会计信息,同时也便于进行会计检查。

从我国来看,复式记账法的具体种类很多,在实际使用中或曾经使用过的复式记账法主要有借贷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和增减记账法,目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时统一使用借贷记账法。

二、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和内容

(一)概念

借贷记账法是以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理论依据,用“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借贷记账法从其产生到基本定型,经历了将近200年的时间。借贷记账法于13世纪起源于意大利地中海沿岸。后来,在意大利的热那亚出现了一种更为进步的复式记账法。到15世纪,在威尼斯出现了更完备的账户设置,以后便逐步推广到世界各地。我国于建国前引入借贷记账法。目前,借贷记账法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单位。

(二)借贷记账法的主要内容

1.在账户中,用“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

在记账凭证和账户中都标明“借方”“贷方”,记录相应的余额。在会计中,借和贷已同原本的字意脱节,演变成单纯的记账符号,“借”和“贷”的含义因账户的性质不同而不同,在资产和成本费用类账户中,“借”表示增加,“贷”表示减少;而在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类账户中,“借”表示减少,而“贷”表示增加。

2.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

使用借贷记账法时,对于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记入有关账户借方的同时,另一方面记入有关账户的贷方,记入借方账户和贷方账户的数额必然相等。

仍以光中公司9月份发生的部分经济业务为例说明。

假设光中公司9月份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例1】光中公司接受某企业投资100 000元,款项已存入银行。

该笔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会使光中公司资产(银行存款)增加100 000元,另一方面使光中公司的权益(实收资本)增加100 000。将该笔经济业务过入相关账户。

【例2】光中公司购买机器设备一台,价值100 000元(内含17%增值税),款项未付。

该笔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会使光中公司资产(固定资产)增加100 000元,另一方面会使负债(应付账款)增加100 000元。将该笔经济业务过入相关账户。

【例3】光中公司开出现金支票,从银行提取现金1 000元备用金。

该笔经济业务的发生,一方面使光中公司的资产(现金)增加1 000元,另一方面使光中公司的资产(银行存款)减少1 000元,将该笔经济业务过入相关账户。

3.用“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试算平衡。

为了保证一定期间账务记录的正确性,在会计期末必须进行试算平衡。所谓试算平衡,就是利用借贷记账法中“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平衡关系来检验账户记录正确性的一种方法。

由于借贷记账法在记录每一笔经济业务时,都遵循了“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记账方向相反,金额相等,即每一个会计分录的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相等。因此,在一段时期内,所有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数和所有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合计数必然相等;所有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数与贷方期末余额合计数,又是以一定的发生额为基础计算出来的结果,所以两者也必然相等。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可有下列公式表示:

全部账户的期初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期初贷方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的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全部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合计

利用这种平衡关系,编制试算平衡表,可以检查各账户记录是否平衡。但必须注意的是,试算平衡表是通过借贷金额是否相等来检查账户记录正确性的,当借贷方合计数相等时,只能说明账户记录基本正确。因为有些错误是不能通过试算平衡表的平衡关系查出来的。例如,经济业务全部重记或漏记,记账方法颠倒,误用会计科目,借贷方错误金额相互抵销等,所以应结合其他会计方法进行检查。但如果借贷方合计数不相等,则可以肯定记录或计算有错误。

三、借贷记账法的会计分录

在借贷记账法下,要求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进行登记,这样所登记账户之间就形成一定的联系。账户之间的这种相互依存关系,称为账户的对应关系。构成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对应账户。

为了准确记录每一笔经济业务,保证账户之间对应关系的正确性,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在登记账户之前都应编制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简称分录,是对每项经济业务提出其登记的账户、方向(借或贷)和金额的一种方法。一笔会计分录主要包括三个要素:会计科目、记账符号和变动金额。

在借贷记账法下,会计分录的编制程序如下:

第一,确定账户。根据经济业务的内容,分析、确定会计要素变化所涉及到的账户。

第二,确定方向。根据账户的性质和金额的增减,确定分录的借贷方。

第三,确定金额。根据经济内容所涉及到的金额变化,确定应记入借贷方的金额,同时,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检验分录的正确性。

在借贷记账法下,可以编制“一借一贷”、“一借多贷”、“多借一贷”或“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其中“一借一贷”的称为简单会计分录,涉及到多借或多贷的称为复合会计分录,也叫复杂会计分录。

现举例说明借贷记账法下会计分录的编制:

【例1】某企业收到投资2万元,存入银行。

该笔经济业务,使企业资产(银行存款)和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同时增加2万元,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例2】某企业开出一张3万元的商业承兑汇票支付前欠的5万元货款,其余部分开出转账支票支付。

该笔经济业务,使企业负债(应付账款)减少5万元,同时另一项负债(应付票据)增加3万元,资产(银行存款)减少2万元,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例3】某企业购买材料一批,价款10万元,增值税率17%,开出转账支票支付5万元,余款未付,材料尚未入库。

该笔经济业务,使企业资产(物资采购)增加100 000元,另一项资产(银行存款)减少50 000元,负债(应付账款)增加67 000元,同时形成增值税的进项税额17 000元。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练 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会计恒等式是指( )。

A.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B.资产=权益

C.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D.账户的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

2.会计科目是账户的( )。

A.形式 

B.结构 

C.名称 

D.方法

3.账户余额的方向和记录什么在同一方向( )。

A.增加额 

B.减少额 

C.冲销额 

D.结转额

4.账户的左、右两方记增加额和减少额是按( )。

A.完全相同的方向 

B.有时相同的方向

C.相反的方向 

D.随意决定方向

5.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属于( )。

A.资产类会计科目 

B.负债类会计科目

C.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 

D.收入类会计科目

6.我国颁布的会计准则规定,中国境内所有单位都采用的记账方法是( )。

A.单式记账法 

B.复式记账法

C.借贷记账法 

D.增减记账法

7.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是( )。

A.权责发生制 

B.收付实现制

C.会计恒等式 

D.余额平衡法

8.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 )。

A.借方 

B.贷方 

C.借方或贷方 

D.借方与贷方

9.费用、成本类账户的结构和什么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 )。

A.资产类 

B.负债类

C.所有者权益类 

D.收入、成果类

10.简单会计分录是指( )。

A.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B.一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C.一贷多借的会计分录 

D.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二、填空

1.账户的名称就是__________。

2.会计科目按提供的详细程度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会计恒等式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_____________。

5.借贷记账法试算平衡方法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6.会计分录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7.具有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_____________。

8.总分类账对其所属明细账起_____________作用,明细账对其从属的总分类账起_____________作用。

三、名词解释

1.会计科目

2.会计账户

3.复式记账法

4.会计分录

四、简答

1.简述会计科目和账户的区别与联系。

2.简述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

3.什么是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4.简述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平等登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