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通货膨胀反映在市场中的表现

通货膨胀反映在市场中的表现

时间:2022-04-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成因尽管所有的通货膨胀都表现为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但在这同一表象下却有着不同的原始动因和运行过程。这时,经济中开始出现短期性的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其膨胀的程度依货币供给量超过货币必要量的程度而定。Rin表示通货膨胀率,e表示不同水平的均衡点。(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运行过程在对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运行过程进行分析时,通常假定总需求水平不变。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成因

尽管所有的通货膨胀都表现为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但在这同一表象下却有着不同的原始动因和运行过程。

一、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Demand-Pull Inflation),是指由货币供给过度增加导致的过度需求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即“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表现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过度增长,而商品和劳务供给的增加速度却受到限制,由此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

根据凯恩斯的观点,如果社会未达到充分就业,资源未被充分利用,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会使社会总需求增加,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和资源更有效地利用,而不会引起通货膨胀。只有当社会已达到充分就业,资源已被充分利用,总供给无法再增加时,货币供给量的增加才会引起物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即使是在未达到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如果总需求增加的速度过快,超过总供给可能的增加速度,也会引起通货膨胀。

(一)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运行过程———短期分析

在短期内,社会总供给是给定的。此时,如果货币供给量超过了货币需求量,则意味着总需求会迅速增加,与相对不变的总供给相比,总需求处在过度增长的状态。这时,经济中开始出现短期性的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其膨胀的程度依货币供给量超过货币必要量的程度而定。这一过程可用图10.1加以描述。

img146

图10.1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短期分析

其中,SS表示供给曲线;D0D0、D1D1、D2D2表示不断提高的需求曲线;FF表示相对不变的总产量线。Rin表示通货膨胀率,e表示不同水平的均衡点。

(二)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运行过程———长期分析

在长期内,经济增长水平是变化的。从理论上讲,在增长极限内,预期经济增长水平Y*随着货币供给的增加而增加,但不是同比例增加。随着货币供给量的增加,社会总需求增加,进而促使总供给增加和价格上涨。在离增长极限点较远时,Ms的增长率、Y*的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Rin之间的关系是:Ms>Y*>Rin。随着Y*不断接近增长极限点,这三者的关系将变成Ms>Rin>Y*,而且Y*趋近于零增长。这时,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表现得非常明显,即过度需求拉动物价水平迅速上升。

由于在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初始阶段存在着Ms>Y*>Rin的关系,人们就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较多的货币供给能带来较大的经济增长,这种错觉正是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不断恶化的重要原因。这一过程可以用图10.2表示:

img147

图10.2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长期分析

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Cost-Push Inflation),是指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由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引起生产成本上升所导致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情况。前面所分析的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一般发生在达到充分就业之后,当经济中存在大量闲置资源时,抱怨需求过大显然是没有道理的。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却发生了这样的现象:许多国家在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同时还出现了很高的通货膨胀,尤其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发达国家普遍经历着高失业和高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局面。在这种情况下,“需求拉上说”显然不能解释通货膨胀形成的动因。因此,许多经济学家转向供给方面去寻找通货膨胀的根源,提出了“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认为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在于成本上升引起了总供给曲线的上移。

(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类型

引起成本上升的原因很多,“成本推动论”者着重论述了两种类型的成本推动:工资推动和利润推动。

1.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

这种通货膨胀是由过度的工资上涨导致生产成本上升,从而推动总供给曲线上移而形成的。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当强大的工会组织迫使厂商提高工资,使得工资的增长快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时,生产成本就会提高,导致产品价格上升;而物价的上涨又会使工会再一次要求提高工资,又一次对物价上涨形成压力。这样,工资的增长和价格的上涨形成了螺旋式的上升运动。许多经济学家将欧洲大多数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经历的通货膨胀认定为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因为这一时期出现了工时报酬的急剧增加。例如,在联邦德国,工时报酬的年增长率从1968年7.5%增加到1970年的17.5%,在同一时期,美国的工时报酬年增长率也由7%上升到15.5%。

2.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

它是指垄断企业凭借其垄断地位,通过提高垄断产品的价格来获得垄断利润,使得总供给曲线上移,从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在1973年至1974年间,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历史性地将石油价格提高了4倍,到1979年,石油价格被再一次提高,这两次石油提价对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产生了强烈的影响,使其价格水平持续普遍上升。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是以行业垄断的存在为前提;没有行业垄断,不存在大型的可以操纵市场价格的垄断企业,就不可能产生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

(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运行过程

在对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运行过程进行分析时,通常假定总需求水平不变。在总需求不变的假定条件下,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在促使价格水平上涨的同时,也会引起供给水平的下降,如图10.3所示。

在图10.3中,DD表示固定不变的需求曲线;S表示供给曲线,S1、S2、S3表示产品成本不断提高的供给曲线,在达到充分就业和资源充分利用后,供给曲线变成一条垂直线SC;OC表示充分就业和资源充分利用。如果产品成本由S1上升到S2、S3,物价水平就相应地从P1上升到P2、P3;由于总需求没有增加,产出总量则从OC下降到OB、OA。因此,成本推动理论认为,成本上升推动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又推动成本上升,如此恶性循环,造成物价持续上升。

img148

图10.3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形成过程

综上所述,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与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都是在供求的交替作用下产生的,而且都与较高的货币增长率相联系;因此,虽然我们在理论上可以将它们区分开来,但事实上这两者是很难区分的。我们只知道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一般发生在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水平之后,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则发生在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水平之前。但即使这样划分也存在障碍,因为我们并不能确定充分就业率的确切数值。

三、混合型通货膨胀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往往是需求拉上和成本推动同时存在,两者共同作用导致了通货膨胀。例如,在总需求增加引起的通货膨胀中,价格上涨又导致了生产成本的提高,从而引起了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在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中,工资的提高使货币收入和需求增加,又导致了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

因此,人们把由总需求增加和总成本上升共同作用的通货膨胀称为混合型通货膨胀(Hybrid Inflation)。从运行过程所表现出的动态特征来看,混合型通货膨胀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螺旋式”;另一种是“直线式”。

(一)“螺旋式”混合型通货膨胀

在“螺旋式”混合型通货膨胀中,首先是成本的上升促使物价水平持续上升,即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从而导致社会总产量下降,社会失业率上升,这是政府不愿接受的事实;因此,政府会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增加社会支出以降低失业率。而政府支出的增加将导致社会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物价进一步上升,由此形成了物价水平呈“螺旋式”上升的通货膨胀。

因此,“螺旋式”混合型通货膨胀的特点可归纳为:第一,起因于成本推动;第二,社会总需求跟着不断扩大;第三,实际产量不会下降;第四,价格水平呈“螺旋式”上升。图10.4说明的就是这种情况。

图10.4 “螺旋式”混合型通货膨胀运行过程

在图10.4中,随着总成本曲线从S0S向S1S、S2S方向移动时,为了不减少实际产量和出现过高的失业率,政府通常会通过增加货币供给和扩大投资支出来增加需求,总需求曲线就会由D0D0向D1D1、D2D2方向移动。在总成本曲线和总需求曲线分别向左上方和右上方移动的过程中,价格水平沿着e0—e1—e2—e3—e4这样的轨迹“螺旋式”上升。价格水平由R0in上升到R4in的过程表明经济生活中出现了明显的、持续性的通货膨胀。

(二)“直线式”混合型通货膨胀

“直线式”混合型通货膨胀开始于流通领域,起因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当需求拉动物价持续上升时,工会可能会要求增加工资以避免财富流失,而工资增加会导致成本增加,推动总成本曲线向左上方移动,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由此产生。在这一过程中,价格水平呈“直线式”上升。

因此,“直线式”混合型通货膨胀的特点可归纳为四点:第一,起因于需求的过度扩张;第二,价格的上升引起成本的上升;第三,在一般情况下,产量不会下降;第四,价格呈“直线”上升。如图10.5所示:

图10.5中,开始时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引起物价上涨。当需求曲线从D0D0向D1D1、D2D2扩张时,价格水平上涨又会导致包括工资在内的成本的提高,成本曲线随之由S0S移动到S1S、S2S,经济均衡点由e0向e1、e2方向移动。在这一过程中,价格水平上涨的轨迹是直线式的:e0—e1—e2

img150

图10.5 “直线式”混合型通货膨胀动态图

当然,在现实经济运行中,“直线式”和“螺旋式”这两种混合型通货膨胀并不是截然分开的,经常性的情况是这两种通货膨胀混合在一起。这种“混合”给宏观经济调节和通货膨胀的治理带来了很大困难。

四、结构型通货膨胀

结构型通货膨胀(Structural Inflation),是指在总需求和总供给大体均衡的状态下,由社会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引起的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需求结构转移型通货膨胀

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需求结构会不断发生变化,它会从一个部门迅速转移到另一个部门,而劳动力及其他生产要素的转移则需要时间。当需求从某些部门转移到其他部门,例如从衰退部门转移到新兴部门时,原先处于均衡状态的经济结构可能会因需求的转移而出现新的失衡。对于需求增加的部门,产品的价格和工人的工资将上涨;而对于需求减少的部门,由于价格和工资刚性(或粘性)的存在,产品的价格和工人的工资却未必会下降;结果需求的转移导致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二)部门差异型通货膨胀

在一国的经济生活中,总有一些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快于另一些部门,但它们的工资增长率却相同,由此所导致的整体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就称为部门差异型通货膨胀。为方便起见,我们将生产率增长较快的部门称为先进部门,将生产率增长较慢的部门称为落后部门[1]。因此,当先进部门的工资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而上升时,落后部门的工资和成本也会相应上升,进而推动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升,形成了部门差异型通货膨胀。

(三)斯堪的纳维亚型通货膨胀

斯堪的纳维亚型通货膨胀也称输入型通货膨胀,是部门差异型通货膨胀的一种,但由于其典型性和特殊性,一些学者将其划为一种独立的通货膨胀类型。这种通货膨胀主要发生在“小国”,这里的“小国”是国际市场上价格的接受者。然后,将小国的经济部门划分为两大部门,一是开放经济部门,它生产出在世界市场上参加竞争的可交换商品,其产品价格由世界市场决定,这些部门有较高的货币工资增长率和劳动生产率;二是非开放经济部门,它生产出的商品不在国际上进行交换,其产品价格完全由本国的需求情况和产品成本决定,货币工资增长率和劳动生产率较低。但是由于工资向上的刚性,两部门的货币工资增长率趋于一致。因此,当发生世界性通货膨胀时,小国开放部门的成本和价格将会上升,在货币工资增长率的刚性作用下,非开放部门的工资和价格也会上升,结果该国的整体物价水平上升,引起通货膨胀。

专栏10

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吗?

一、货币与通货膨胀

在货币学派看来,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弗里德曼指出: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是通货膨胀率很高的地方,同时就一定会有很高的货币供应增长率。他曾有过经典名言“无论何时何地通货膨胀都是一种货币现象”。通过分析1989-1999年之间拉丁美洲的通货膨胀的情况可以说明这一点。

在这一时期,该地区发生了较高的通货膨胀。智利的平均通货膨胀率接近20%,委内瑞拉和乌拉圭的通货膨胀率达40%左右,而阿根廷、巴西、秘鲁等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则超过了100%。观察其货币供应情况,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通货膨胀率较高的国家其货币增长率也较高。如巴西的通货膨胀高达450%,居当时拉美地区之首,其平均货币增长率接近450%;秘鲁的通货膨胀率达200%,其平均货币增长率也高达180%。同样的现象在世界其他国家也能看到,这些现象似乎在支持这样一种结论:通货膨胀是高货币供应增长率的结果。

二、货币供给增加引起物价上升的图形分析

货币供给增加引起的连锁反应,如图10.6所示。假设最初,经济体处在点1,即总需求(在一定价格水平和收入水平下,人们需要的商品和劳务的数量)曲线AD1与总供给(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厂商愿意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数量)曲线AS1的交点,此时总产出保持在自然增长状态,价格水平为P1。如果货币供应稳步增加,社会总需求随之增加,导致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至AD2,经过一段时间后经济体移到1'的位置,社会产品增加到Y1',同时,经济增长引起的失业率下降将会引起工资的上升,由此引起供给曲线很快地向左移动到AS2,经济体到达了新的均衡点2,经济又回到自然增长状态,但物价却从P1上升到P2

img151

图10.6 增加货币供应的连锁反应

如果下一年货币供应继续增加,需求曲线将向右移动AD3,供给曲线从AS2移向AS3,经济体将先移向点2'然后再移动到点3,物价水平上升到P3。照此下去,货币供应持续增加,物价水平越来越高,到一定程度时通货膨胀就发生了。

至于政府为什么要持续不断地增加货币投放?一种观点认为,大多数国家的政府都把高就业作为它们追求的第一目标。比如,根据美国1946年《就业法案》可知,美国政府允许追求高就业率。尽管法律要求在保持高就业的同时要保持物价的相对稳定,但政府更关心的是就业指标而不是物价稳定指标。这就容易引起通货膨胀。20世纪60年代中期和70年代,美国所发生的通货膨胀就是政府追求高就业目标所导致的。

政府追求高就业目标时容易造成的典型通货膨胀也可分为两类: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和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三、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与货币供给

政府的高就业目标如何导致货币投放增加从而导致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发生,见图10.7所示。

图10.7 政府高就业目标下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假定初始时刻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水平,总供给等于总需求,经济均衡于点“1”。如果工人要求增加工资(其原因可能为他们要增加实际工资,或者他们预期会发生通货膨胀),在工会组织的压力下,企业主不得不满足工人的要求,工资的增加导致生产成本增加,总产出下降,总供给曲线左移至AS2。如果政府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保持不变,这一变化的结果是经济均衡点移到“1'”,总产出水平下降到Y',低于充分就业产出水平Yn;价格水平上升到P1'。

在这种情况下,追求高就业目标的政府将会做什么呢?由于产出的下降导致失业上升,政府将实行积极的宏观政策以扩大总需求,总需求曲线右移至AD2,这样形成了新的均衡点“2”,结果总产出和就业都恢复到了起初的充分就业水平,但物价水平却上升到了更高的水平P2

现在,工人“牛奶也喝了,面包也吃了”,但是人们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而且也许有些工人意识到他们的工资相对于其他人的下降了,于是工人再一次要求提高工资。企业主迫于压力而答应了这种要求,结果生产成本不断上升,总供给减少,总供给曲线再一次左移至AD3,失业率再一次上升,经济均衡于点“2'”。政策制定者不愿看到这种局面,将又一次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导致总需求曲线右移至AD3,经济在点“3”处实现新的均衡,此时物价再次攀升到更高的水平P3。如果这种过程继续下去,物价持续上升,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由此就形成了。

问题是,政府如何通过宏观政策来扩大总需求呢?凯恩斯认为,政府支出的一次性增加或政府税收的一次性降低就可以将总需求曲线右移到AD2。但是如何才会使总需求曲线不断向右移动呢?政府支出的增加和政府税收的降低都是有限度的,因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运用并不能使总需求曲线不断向右移动。但是,政府通过增加货币供应增长率,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即通货膨胀性货币政策的运用却可以使总需求曲线不断向右移动。所以,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实际上是一种货币现象。

四、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与货币供给

政府为实现高就业目标而实施通货膨胀性货币政策的另一个结果就是引起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由于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着摩擦,即使是在充分就业情况下失业现象也总是存在的。如果政策制定者确定的目标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充分就业状态下的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那么这样的高就业目标就为高货币增长率创造了条件,从而也就为通货膨胀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图10.8描述了政府的高就业目标引起货币投放增加从而引起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过程。

img153

图10.8 政府高就业目标下的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如果政策制定者制定了一个较低的目标失业率(低于自由失业率),为此他们将努力达到更高的产出增长水平(就业会随着产出的增加而增加)。假设目标产出增长水平为YT,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政府便要实行增加货币供给、刺激总需求的政策,于是总需求曲线从起初的AD1右移到AD2,经济在点“1'”实现均衡。此时,产出水平达到了YT,政府实现了既定的高就业目标,但物价水平也随之上涨了。

在产出水平YT上,失业率较低(低于自然失业率),市场上存在着对劳动力的过度需求,因而工人的工资上升,总供给曲线左移至AS2,新的经济均衡点为点“2”,经济又回到了自然失业率水平,物价水平却上涨到了P2点。到此这一过程并未结束,因为失业率再次高于目标水平,政策制定者将再一次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至AD3,以实现“2'”点的经济均衡。如果政策制定者至此还没有认识到长期保持低于自然失业率的高就业水平是不可能的,依然一味追求高就业目标,不断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那么其结果必然是物价水平步步攀升,而总产出与就业都基本维持原状,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由此产生。

那么,政府如何才能使总需求曲线不断向右移动呢?显然,只有持续不断地增加货币供给才能使总需求曲线不断右移,并引起通货膨胀的发生。因此,货币供应的不断增长也是造成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