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各国无形固定资产的统计比较

各国无形固定资产的统计比较

时间:2022-04-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表11.2显示,三国无形固定资产增长率的平均水平德国增长最快,日本次之,美国第三。表11.4显示了各国全行业无形固定资产占固定资产的比率。

第一节 各国无形固定资产的统计比较

一、西方七国无形固定资产的总量分析

1.西方七国全行业无形固定资产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经济发展处于较高阶段,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直对无形资产给予很大的关注。实际上,如果没有专利法等给予的保护,资本主义的经济科技等不可能发展到现在的程度。也就是说,资本主义从一开始就注重无形资产的保护和培育,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对无形资产的保护也越来越强。所以,西方七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无形固定资产的整体核算。与此相对应的背景就是新经济或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出现,使各国对无形固定资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客观需要(具体资料见表11.1)。

表11.1 西方七国全行业无形固定资产

续 表

img166

资料来源:1996年、2000年和2001年《国际统计年鉴》。

注:括号内的数字是增长率(%);平均增长率的计算基期为1985年;日本、德国、意大利和加拿大包括所有企业,美国仅包括制造业、矿业和批发零售商业;英国和法国只包括主要企业。

由表11.1可以看出,西方七国的无形固定资产总量都比较大,由于没有换算为统一的货币单位,相互之间在总量上是不可比的。但我们可以计算其增长率和平均增长率。表中显示,各国的平均增长率差异很大,除英国外,法国和美国的增长率都超过了15%,远远超出了其经济增长率水平;意大利超过10%,日本为8.4%,德国为8.5%,加拿大无形固定资产只有7.59%的增长率,但也高于其平均经济增长率。

从各国无形固定资产增长率的变化趋势来看,日本在1988年出现18%的高速增长后便一直下降,但1999年出现10.6%的高增长;法国的平均增长率是最高的,它是在1987年出现57.6%的高增长后一直下降,到1993年出现57%的高增长;加拿大是1987年增长率达到最高点的,1994年从低谷中复苏出现8.9%的增长;意大利是1988年出现最高的29.6%的增长率,以后逐步下降,1995年9.5%的增长率似乎又走出了低谷;美国1988年无形固定资产的增长率达到了令人瞠目的122%,1998年以后又有加速迹象;德国无形固定资产增长率达到高峰的时间是1991年,以后逐步下降;英国是比较特殊的国家,其无形固定资产增长率1986年和1991年出现两次爆炸性增长。

综上所述,各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几乎都出现了无形固定资产爆炸性增长的情况,只有德国出现在1991年。而且,在经过几年的低谷以后都有重新加速的迹象,这说明无形固定资产的增长与经济发展是同步的,与经济增长方式变化即新经济的出现是一致的;同时也说明无形固定资产的增长是分阶段的。

2.日本、美国、德国制造业无形固定资产

日本、美国和德国的制造业在世界上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制造业无形固定资产在整个无形固定资产总量占有很大的比重,其培育和形成也是最具典型意义的。所以,研究三国制造业的无形固定资产状况是很有意义的。具体数据见表11.2。

表11.2 日本、美国、德国制造业无形固定资产

img167

续 表

img168

资料来源:1996年《国际统计年鉴》第656—657页;2000年《国际统计年鉴》第645—646页。

注:括号内数字为增长率;日本为650家上市公司中的资本额在1000亿日元以上的大公司;美国为抽样调查资料;德国为上市有限责任公司中的制造业公司。

表11.2显示,三国无形固定资产增长率的平均水平德国增长最快,日本次之,美国第三。但从增长趋势来看,日本是下降的,美国呈U形变化,德国则呈不规则变动。另外,三国出现制造业无形固定资产爆炸性增长的年份几乎是相同的。

3.日本、美国和德国非制造业无形固定资产

日本、美国和德国的经济实力在世界上位居前三名,而且位于不同的地理位置。虽然都是资本主义,但又有其特殊的制度背景。比如美国属于盎格鲁—萨克森模式,强调个人主义;日本强调集体主义;德国强调社会主义。所以,其非制造业的无形固定资产数量、培育和成长有着不同的模式和轨迹。具体资料见表11.3。

表11.3 日本、美国和德国的非制造业无形固定资产

img169

资料来源:《国际统计年鉴》第649—650页。

注:括号内数字为增长率(%)。

表11.3显示,三国非制造业无形资产的平均增长率中日本最快,美国和德国不相上下;在各年增长率表现出来的趋势变化中,日本是1989年出现高增长,然后呈下降趋势,特别是1992年和1993年出现负数后,在1995年出现爆炸性增长;美国呈现较平稳的态势,但是在1989年、1992年和1996年出现三次较高增长波峰;德国呈现大起大落走势,既有1991年29%的高增长,也有1994年的0.45%这样的微增长。

二、西方七国无形固定资产比率分析

在进行无形固定资产的国际比较中,虽然增长率消除了各国货币单位的差异,但单凭其增长率的比较是不全面的。要想获得更深入全面的比较,必须计算无形固定资产占固定资产的比率、每个企业拥有的无形固定资产。

1.西方七国全行业无形固定资产占固定资产的比率

无形固定资产占固定资产的比率就是用某国某年的无形固定资产除以其固定资产,这个指标可以看出无形固定资产在固定资产中的相对数值大小,判断无形固定资产在固定资产中所处的地位,同时又消除了各国总量数值不好比较的问题。由于是时间序列,我们还可以看出各国的时间变化趋势,预测其未来的走向。具体资料见表11.4。

表11.4 西方七国全行业无形固定资产占固定资产的比率

img170

续 表

img171

资料来源:根据1996年、2000年和2001年《国际统计年鉴》数据计算。

表11.4显示了各国全行业无形固定资产占固定资产的比率。从总平均比率来看,法国位居第一,美国第二,德国第三,意大利第四,日本第五,英国和加拿大位居第六和第七位。从各国的发展趋势来看,日本是波动中上升,在1990年达到高点,然后逐步下降,在1999年达到另一个高点;美国是逐步上升的势头,其比率在1996年超过50%;英国、德国、加拿大都是逐年上升,德国的水平在1996年超过了40%;法国呈倒U形发展,1992年达到最高的59.96%,这是各国达到的最高水平,然后逐步下降;意大利总体是处于上升势头的,1995年达到了最高的30.33%的水平。

图11.1—图11.4具体展示了日本等国的无形固定资产占固定资产比率的变化趋势。

图11.1 日本无形固定资产占固定资产的比率

img173

图11.2 美国全行业无形固定资产占固定资产比率

图11.3 德国全行业无形固定资产占固定资产比率

img175

图11.4 法国无形固定资产占固定资产比率

2.美国、德国和日本制造业无形固定资产占固定资产的比率

表11.5 美国、德国和日本制造业无形固定资产占固定资产的比率

资料来源:根据2000年《国际统计年鉴》第685—692页数据计算。

图11.5中,DEGUZ为德国的比率,MEIGUZ为美国的比率,RIGUZ为日本的比率。可以看出三国的制造业无形固定资产占其固定资产的比率中,美国最高,德国次之,日本最低,这说明无形固定资产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就是投资和创新意识,特别是制造业代表着一国的技术水平,也极易形成无形固定资产,也能很快产生成果,促进经济的增长。也就是说,美国对制造业的投资和创新水平最高,且处于一种上升的趋势;德国作为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制造业的水平是很高的,无形固定资产虽有起伏,但也是上升趋势;日本的无形固定资产水平低,在1989年达到高峰后随着经济的衰退处于下降趋势,反映了日本作为后起的发达国家在技术政策上模仿有余而创新不足,经济缺乏后劲和支配世界经济资源的力量,也反映了无形固定资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密切关系。

img177

图11.5

3.德国、美国和日本非制造业无形固定资产占固定资产的比率

在观察了日本、德国和美国的制造业无形固定资产占固定资产的比率后,我们接着研究其非制造业无形固定资产占固定资产的比率。一般而言,非制造业代表了一国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其中农业的无形固定资产占固定资产的比率可以看出该国的技术水平、创新潜力和对国民经济的作用大小。服务业的无形固定资产占固定资产的比率高低则说明了一国服务质量、经济发展阶段和国民素质高低,表明了其文化竞争力和渗透力高低。具体数据见表11.6。

表11.6 德国、美国和日本非制造业无形固定资产占固定资产的比率

img178

表11.6显示,三国非制造业无形固定资产平均比率美国第一,德国第二,日本第三。这说明美国的农业和服务业水平、质量和创新潜力非常好,其文化竞争力和渗透力也最强。就各国非制造业无形固定资产占固定资产比率的发展趋势来看,日本自1990年后处于下降趋势,美国在1992年以后也处于下降趋势,德国则一直处于上升趋势,说明德国的潜力很大。这可以从其他方面得到佐证,日本自1990年以后一直处于经济衰退之中,其拿来主义的文化和排外崇尚强权的民族特性历史证明不可能有竞争力;美国自二战以后一直处于强权霸主地位,但这种地位已经衰落。美国的立国根基是自由和民主,但它对文化的整合带有傲慢和极强的商业味道,没有对人性和多元文化的根本性思考,因此它的强势文化也会随之衰落。德国人的理性和对哲学根本问题的探讨,以及在二战后的国家态度,使其具有了很好的文化竞争力。

三、西方七国无形固定资产支配力分析

无形固定资产的支配力是指无形固定资产支配各种资源的能力。在前面我们已经论述过,无形资产由于其特殊的性质,比如虚拟资本和无限可分的产权,可以支配比自身大得多的资源。但这不是说无形资产在任何国家任何条件下都能支配非常多的资源,它是有条件的,即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出现这种情况。在发达国家,无形资产保护的法律比较健全,企业创造、保护和培育无形资产的精神已经深入人心。

在本章中,无形资产支配力是指总资产与无形固定资产的比率。通过该指标的计算,我们可以观察各国无形资产支配力状况和发展趋势。因为该指标是没有量纲的,可以用于各国之间的比较,它可以反映各国无形固定资产的扩张势头和潜力。

1.西方七国全行业无形固定资产支配力

表11.7显示,就平均支配力来说,加拿大位居第一,意大利位居第二,日本位居第三,德国第四,英国第五,法国第六,美国第七。这与我们的认识有点不一致,因为美国的无形固定资产从绝对数和相对数来说都是排在前列的,怎么其支配力很低呢?如何认识各国支配力的差异呢?我们知道,在定义无形固定资产支配力的时候,它表明的是一种状态和潜力。各国无形固定资产支配力的差异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导致的,也就是说,经济发展水平高,无形固定资产多,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必然导致支配的资源减少,从各国的时间序列也可以看出随各国无形固定资产增多产生的支配力下降规律;而且支配力越低其扩张的势头越大。根据这个就不难理解美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高,支配力低但扩张势头强。因为在国内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它可以通过向国外扩张解决支配力低的问题。

表11.7 西方七国全行业无形固定资产支配力

从各国的时间序列来说,日本、加拿大和意大利下降不是很快,表明它们的国内市场仍有空间,它们的无形固定资产输出不多;英国、法国、德国下降较快,它们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的历史长,但大企业不多,其无形固定资产输出较多;美国下降最快,随着国家的经济实力增大和强势扩张,企业规模大,扩张势头猛,其无形固定资产输出也最多。实际上,无形固定资产的培育在法律规则健全的情况下要看投入的多少。

所以,从无形固定资产支配力和各国时间趋势,我们可以对这七个资本主义国家按从低到高进行归类:美国为第一类,英国、法国和德国为第二类,日本、加拿大和意大利为第三类。

2.德国、美国、日本制造业无形固定资产的支配力

由表11.8可以看出,三国中制造业无形固定资产支配力平均水平,日本第一,德国第二,美国第三。可以推测,三国制造业水平美国最高,德国次之,日本第三。这种状况可以用国情来解释,更可以用政府政策来解释。谁都知道,美国的汉密尔顿在19世纪50年代提出保护幼稚产业的政策,德国的李斯特在1841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提出了系统的保护幼稚产业的理论和政策,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采取的也是保护幼稚产业的政策,而且这三个国家都是从落后赶超上来的。也就是说,制造业水平的提高必须由政府支持。

表11.8 德国、美国、日本制造业无形固定资产的支配力

img180

续 表

img181

3.日本、美国和德国非制造业无形固定资产的支配力

表11.9显示,从非制造业无形固定资产的平均支配力来看,德国第一,日本第二,美国第三。这说明日本的非制造业无形固定资产数量高于德国,这与前面日本制造业无形固定资产数量低于德国的情况明显不同。这可能和一国的文化和政府政策有关。

表11.9 日本、美国和德国非制造业无形固定资产的支配力

img182

续 表

img183

从各国的时间趋势来看,德国一直处于下降状态,而日本和美国却呈U形变化。也就是说,德国支配力下降很快,在1996年已与日本差不多;日本在1985—1994年间呈下降趋势,但在1995年突然提高到了8.2604,然后又呈下降趋势,其数值又都高于以往年份;美国是在1985—1992年间呈下降趋势,1993—1997年呈上升趋势。

如果我们将三国的制造业和非制造业无形固定资产的支配力进行比较,就会发现制造业的支配力低于非制造业。也就是说,制造业的无形固定资产水平和数量高于非制造业。

4.日本和美国平均每个企业拥有的无形固定资产

表11.10显示,日本制造业每个企业拥有的无形固定资产大于非制造业,而且不管是制造业和非制造业其拥有的无形固定资产是增加的;美国的情况与日本类似。制造业每个企业拥有的无形固定资产多,是因为制造业企业规模大,对无形固定资产有更多的需求和有较强的实力投入培育和开发无形固定资产。就其差距而言,日本大于美国;而就规模而言,美国大于日本,这可能是由美国经济发展水平高和国内市场大导致的。

表11.10 日本和美国平均每个企业拥有的无形固定资产

注:日本1995年以前的企业数是650家上市公司中资本额在1000亿日元以上的公司;1995年以后的企业数包括所有企业;美国的企业数是抽样调查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