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掌握现金管理

掌握现金管理

时间:2022-04-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营运资金又称营运资本,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占用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现金的首要特点是具有普遍的可接受性,可立即用来购买原材料、商品、劳务或偿还债务。现金的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了对所持有的现金进行管理而发生的管理费用,主要包括管理人员工资以及必要的安全措施费用等。这些费用与证券变现次数密切相关,属于最佳现金持有量决策的相关成本。

营运资金又称营运资本,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占用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 营运资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营运资金又称总营运资金,是指一个企业流动资产的总额。 狭义的营运资金又称净营运资金,是指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余额,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用的流动资产的净额。 流动资产是指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及预付款项和存货等。 流动负债是指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必须清偿的债务,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应交税费等。 这里的营运资金特指狭义的营运资金。

6.1.1 持有现金的动机和现金成本

现金分为广义的现金和狭义的现金。 狭义的现金是指企业财务部门的库存现金;广义的现金不仅包括库存现金,还包括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现金等价物。 这里的现金是指广义的现金。

现金的首要特点是具有普遍的可接受性,可立即用来购买原材料、商品、劳务或偿还债务。 因此,现金是企业中流动性和变现能力最强的资产。 拥有足够的现金对于降低企业的风险,增强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债务的可清偿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是,库存现金属于非营利资产,银行存款虽然有利息生成,但其收益太小。 现金持有量过多,由此带来的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将大大提高,进而导致企业的收益水平降低。 因此,企业必须合理确定现金持有量,使现金收支不但在数量上,而且在时间上相互衔接,以便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现金需要的同时,降低企业闲置的现金数量,提高资金收益率。

1)持有现金的动机

企业持有一定数量的现金,主要基于以下3个方面的动机:

①交易动机。 是指企业为了维持日常周转及正常经营活动而必须保持的现金。 如购买固定资产和原材料、支付工资、交纳税款等。 保留一定的现金余额,可使企业在现金支出大于现金收入时不致中断交易。 一般来说,企业为了满足交易动机所持有的现金余额主要取决于企业的销售水平,企业销售扩大,销售额增加,所需的现金量也随之增加。

②预防动机。 是指企业在应付紧急情况而需要保持的现金支付能力。 由于市场情况的瞬息万变和其他各种不测因素的存在,如自然灾害、安全事故、主要顾客违约等,打破企业的现金收支计划,使现金收支失衡。 因此,企业有必要在正常经营业务活动现金需要量的基础上,追加一定数量的现金余额以应付未来突发事件而引起现金流入和流出的随机波动。

③投机动机。 是指企业为了抓住各种瞬息即逝的市场机会、获取较大利益而持有的现金。 一般来说,这种投资机会具有时间短、收益高的特点。 例如估计原材料价格将大幅上扬,便可以用手头现金大量购入,从而获得价差收益;再如在适当时机购入价格有利的股票或其他有价证券等。 因投机动机而持有的现金量往往与企业在市场上的投资机会及企业对待风险的态度有关。

2)现金的成本

现金的成本通常由以下4部分构成:

①机会成本。 现金的机会成本是指企业因持有现金而放弃的再投资收益。机会成本属于变动成本,它与现金持有量存在正比例关系,即现金持有量越大,机会成本越高;反之,则越小。 例如华美公司2012年持有现金总量为700000元,若投资于有价证券,可以获得10%的收益率,那么现金的机会成本即丧失的再投资收益为70000元(700000×10%)。企业为了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需要持有一定量的现金,付出相应的机会成本代价,但现金持有量过高,机会成本代价大幅度上升,从而降低企业的收益。

②管理费用。 现金的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了对所持有的现金进行管理而发生的管理费用,主要包括管理人员工资以及必要的安全措施费用等。 这部分费用一般具有固定成本的性质,在一定范围内与现金持有量的多少关系不大,是决策无关成本。

③转换成本。 现金的转换成本是指企业用现金购入有价证券以及转让有价证券换取现金时付出的交易费用,即现金同有价证券之间相互转换的成本。如委托买卖佣金、委托手续费、交割手续费、证券过户费等。

转换成本包括两部分:一是与委托成交金额相关而与证券变现次数无关的转换成本(如手续费等)。在证券总额既定的条件下,无论证券变现次数多少,所需支付的这部分转换成本是相同的。 因此,它属于最佳现金持有量决策的无关成本,在此不予考虑。二是与证券变现次数相关而与委托成交金额无关的转换成本(如证券过户费等)。这些费用与证券变现次数密切相关,属于最佳现金持有量决策的相关成本。在现金需要量既定的前提下,现金持有量越大,证券变现的次数就越少,需要的转换成本就越低;反之,现金持有量越小,证券变现的次数就越多,相应的转换成本就越高。因此,这部分转换成本与现金持有量成反比例关系。

④短缺成本。 现金的短缺成本是指现金持有量不足而又无法及时通过有价证券变现加以补充而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直接损失是由于现金的短缺而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及投资受到影响而造成的损失。例如,由于现金短缺而无法购进急需的原材料,从而使企业的生产经营中断而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间接损失是指由于现金的短缺而给企业带来的无形的损失。 例如,由于现金短缺而不能按期支付货款或不能按期归还债务而使企业在信用和形象方面受到损害。 现金的短缺成本随现金持有量的增加而下降,随现金持有量的减少而上升,即与现金持有量呈反方向变动关系。

想一想:

1.请联系实际情况,举例说明机会成本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应用。

2.现金的成本中,哪些是最佳现金持有量决策的相关成本? 相关成本中各自与现金持有量存在什么关系? 哪些是最佳现金持有量决策的无关成本?

6.1.2 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

基于交易、预防、投机等动机后的需要,企业必须保持一定数量的现金余额。 对于如何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经济学家提出许多模式,这里主要介绍成本分析模式与存货模式。

1)成本分析模式

成本分析模式是根据现金的有关成本,分析预测其总成本最低时现金持有量的一种方法。 这种模式的假设条件为:企业持有的现金均为货币资金,没有有价证券。 因此,不存在有价证券的转换行为,即转换成本就是无关成本。 成本分析模式就是找到机会成本、管理费用和短缺成本所组成的总成本曲线中最低点所对应的现金持有量,将它视为最佳现金持有量。

其中,机会成本等于现金持有量与有价证券收益率之积,所以它与现金持有量成正比。 计算公式为:

机会成本=现金持有量×有价证券收益率

管理费用具有固定成本的性质,不随现金持有量变化而变化;而现金短缺成本与现金持有量成反比例变化。 持有现金的总成本与现金持有量之间的关系如图6-1表示。

图6-1 成本分析模式

从图6-1中可以看出,由于各种成本同现金持有量的变化方向不同。 因此,持有现金的总成本呈抛物线变化,抛物线的最低点即成本最低点。 这点所对应的现金持有量是最佳现金持有量,此时现金持有量的总成本最低。 在这种模式下,最佳现金持有量就是持有现金而产生的机会成本、管理费用和短缺成本之和最低时的现金持有量。

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成本分析模式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具体步骤为:

①根据不同现金持有量测算并确定有关成本数值;

②按照不同现金持有量及其有关成本资料编制最佳现金持有量测算表;

③在测算表中找出总成本最低时的现金持有量,即最佳现金持有量。

【例6-1】某企业有甲、乙、丙、丁4种现金持有方案,有关成本资料如表6-1所示。

表6-1 现金持有量备选方案表

【解析】根据例6-1的资料,可计算出甲、乙、丙、丁4种方案的相关总成本,如表6-2所示。

表6-2 最佳现金持有量测算表 单位:元

通过表6-2的总成本可知,丙方案的总成本最低。 因此,企业现金持有量为400000元时,各方面的总代价最低,400000元为最佳现金持有量。

2)存货模式

存货模式是由美国经济学家William.J.Baumol(威廉.J.鲍摩)首先提出的,他认为,公司最佳现金持有量与存货的经济批量问题存在许多相似之处。 因此,可用存货的经济批量模型来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 在存货模式中,持有现金的相关成本只考虑现金的机会成本和转换成本,而不考虑管理费用和短缺成本。 这是因为:

第一,在一定范围内,现金的管理费用因其相对稳定,与现金持有量的多少关系不大。 因此在存货模式中将其视为决策无关成本而不予考虑。

第二,由于现金是否会发生短缺、短缺多少、概率多大,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和无法计量性。 因而,在存货模式下,对短缺成本也不考虑。

如果现金持有量大,则现金的机会成本高,转换成本低;反之,现金持有量小,则现金的机会成本低,转换成本高。 最佳现金持有量就是使现金机会成本与转换成本之和最低的现金持有量。

持有现金总成本与机会成本、转换成本之间的关系如图6-2所示。

图6-2 存货模式

从图6-2可以看出,机会成本与转换成本的变化方向相反,机会成本与现金持有量成正比,转换成本与现金持有量成反比。

运用存货模式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时,是以以下假设为前提的:

①企业所需要的现金可以通过证券变现取得,且证券变现的不确定性很小。

②企业预算期内现金需要总量可以预测。

③现金的支出过程比较稳定、波动较小,而且每年现金余额降至零时,均通过证券变现得以补足。

④证券的利率或报酬率以及每次固定性交易费用可以获悉。

设:T为特定时间内的现金总需求量;F为每次转换有价证券的转换成本;Q为最佳现金持有量;K为有价证券利息率;TC为现金总成本(机会成本与转换成本之和)。

则,现金总成本=机会成本+转换成本

自变量Q求导数可知:

【例6-2】天泽公司预计全年需要现金400000元,现金与有价证券的转换成本每次800元,有价证券的年收益率为10%。 要求计算:

①最佳现金持有量;

②最佳现金持有量下的全年最低总成本;

③最佳现金持有量下的全年有价证券交易次数和有价证券交易间隔期。

【解析】

①最佳现金持有量:

②全年最低总成本:

其中:

机会成本=[(80000÷2)×10%]元=4000元

转换成本=[(400000÷80000)×800]元=4000元

③有价证券交易次数:

有价证券交易间隔期=(360÷5)天=72天

想一想:

在确定企业的最佳现金持有量时,成本分析模式与存货模式相比,其特点是什么?

6.1.3 现金的日常管理

1)现金回收管理

现金回收管理的目的是尽快收回资金,加速现金的周转。 为此,企业应建立销售与收款业务控制制度,并且根据成本与收益比较原则选用适当的方法加速账款的收回。 具体方法包括如下:

(1)折扣折让激励法

首先,缩短赊账购货的期限。 如企业给客户的信用条件为“2/10,n/45”,客户赊账购货时在10天内付款可得2%的现金折扣优惠,但最迟需在第45天付款。 为早日收回应收账款,可缩短赊账期限,如信用期限从45天改为30天,这种做法虽可提前收回货款,但因信用政策变紧可能会失去一些客户。 其次,也可以提高现金折扣,如将信用条件由原来的“2/10,n/45”改为“3/10,n/45”,客户在10天内付款可得3%的现金折扣优惠。 这样客户若延迟到45天付款而放弃现金折扣的资金成本将比“2/10,n/45”时高,这时客户会提前在10天内付款。 但是,企业为缩短应收账款收账期,可能会因销售折扣提高而减少了一部分销售收入。

(2)银行业务集中法

银行业务集中法是指通过设立多个策略性的收款中心来代替通常在公司总部设立的单一收款中心,以加速账款收回的一种方法。 其目的是缩短从顾客寄出账款到现金收入企业账户这一过程的时间。

银行业务集中法的具体做法是:①企业以服务地区和各销售区的账单数量为依据,设立若干收款中心,并指定一个收款中心(通常是设在公司总部所在地的收款中心)为集中银行;②公司通知顾客将货款送到最近的收款中心,而不必送到公司总部;③收款中心将每天收到的货款存到当地银行,然后再把多余的现金从地方银行汇入集中银行——公司开立主要存款账户的商业银行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缩短客户邮寄票据所需时间和票据托收所需时间,也缩短了现金从客户到企业的中间周转时间;其缺点是由于在多处设立收款中心,相应增加了现金成本。

(3)邮政信箱法

邮政信箱法又称锁箱系统法,是通过承租多个邮政信箱,以缩短从收到顾客付款到存入当地银行的时间的一种现金管理办法。 采用邮政信箱法的具体办法是:①企业在销售量大、客户集中的地区租用当地加锁的专用邮政信箱;②通知客户在清偿货款时,直接将付款邮寄到指定的信箱;③授权公司邮政信箱所在地的开户行,每天收取邮政信箱的汇款并存入公司账户,然后将扣除补偿余额后的现金及一切附带资料定期送往公司总部。

邮政信箱法的优点是可以使客户直接将票据邮寄给客户所在地的邮箱,不仅缩短了票据的邮寄时间,还免除了公司办理收账、货款存入银行等手续,从而有效缩短账款收取时间。 其缺点是由于企业设置专门信箱,银行不仅要求扣除相应的补偿性余额,而且还要加收办理额外服务的劳务费用,从而导致企业的现金成本增加。 因此,企业是否采用邮政信箱法,必须根据提前收取现金所产生的经济收益与为此而增加的成本大小而定。

(4)大额款项专人处理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企业设立专人负责制度,将现金收取的职责明确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在责任人的努力下,提高现金回收效率,加速现金流转速度。 这种方法便于管理,但同时会增加相应的现金成本。

2)现金支付管理

现金支付管理的主要手段如下:

(1)推迟支付应付款

企业采用赊购方式购买货物,在不影响商业信誉的前提下,应尽量推迟应付账款的支付期,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在信用期的最后一天支付。 例如,如果付款条件是“2/10,n/30”,则企业若想得到现金折扣,就应在发票开出后的第10天付款,企业若不想得到现金折扣,就应该在第30天付款。

(2)合理利用现金“浮游量”

企业账簿上的现金数字往往并不能代表企业在银行中的可用现金。 这是由于企业开出支票、收票人收到支票并将其送存银行,直至银行办理完款项的划转,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 现金在这段时间的占用额称为现金“浮游量”。 使用现金“浮游量”可以减少企业现金持有量,从而提高企业的现金使用效率。 但是,使用现金“浮游量”时也有一定的风险,一方面可能会出现支付不及时的情况,破坏企业的信用关系;另一方面可能会出现透支银行存款并遭致罚款的现象。 所以在使用现金“浮游量”时,企业应合理预测现金“浮游量”,并注意控制好使用的额度与使用的时间。

(3)采用汇票付款

与普通支票不同的是,汇票不是“见票即付”的票据。 当它被提交给开票方开户银行时,开户行还必经将它交给签发者以获得承兑,而后签发企业才存入资金以支付汇票。 采用汇票付款的优点是推延了公司调入现金支付汇票实际所需时间,企业就只需在银行中保持较少的现金余额;它的缺点是银行会对汇票收取较高的手续费,加大现金的成本。

(4)实行分期付款

如果企业与客户是一种长期的合作往来关系,彼此间已经建立了一定的信用,在出现现金周转困难时,可适当地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并向客户说明原因,客户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但拒付或延期支付而不加以说明,或频繁采用“分期付款”,则会对客户的尊重与信用度大打折扣。 因此,可采用大额分期付款,小额按时足额支付的方法。

3)现金的综合管理

(1)审查现金管理的合法性

首先,企业应按照《企业财务通则》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相关规定管理现金。 第一,应当建立资金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第二,应当对资金业务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明确审批人对资金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办理资金业务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 第三,应当加强银行预留印鉴的管理。 财务专用章应由专人保管,个人名章必须由本人或其授权人员保管。 严禁一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按规定需要有关负责人签字或盖章的经济业务,必须严格履行签字或盖章手续。 第四,应当建立对资金业务的监督检查制度,明确监督检查机构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检查。

其次,企业必须按《现金管理暂行条例》中所规定的库存现金结算范围使用库存现金。 企业可以在下列范围内使用库存现金结算:①支付给职工的工资、津贴;②支付给个人的劳务报酬;③根据规定发给个人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等各种奖金;④支付各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出;⑤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价款;⑥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⑦结算起点以下的零星支出;⑧中国人民银行确定需要支付现金的其他支出。

(2)适当进行投资

企业在筹集资金和经营业务时会取得大量的现金,这些现金在用于资本投资或其他业务活动之前,通常会闲置一段时间。 对于这些现金如果让其一味地闲置就是一种损失和浪费。 为此,当企业资金闲置时,应该进行适当的投资,以获取更多的收益。 但投资对象应该谨慎选择,可将其投入到流动性高、风险性低、交易期限短,且变现及时的投资上,如:金融债券投资、可转让大额存单、回购协议等,在企业急需现金时能快速转换为现金;而股票、基金、期货等投资虽然可行,因风险较大故不提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