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事物五行属性归类及其医学意义

事物五行属性归类及其医学意义

时间:2022-02-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尚书·洪范》的“五行……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开启了事物五行属性归类方法的先河。1.自然界事物的五行属性归类 《内经》中对自然界事物的五行属性归类大多是采用“取象类比”思维的认识方法。所谓推演络绎思维方法,是根据已知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出与此事物相关的其他事物五行属性的认识方法。

《尚书·洪范》的“五行……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开启了事物五行属性归类方法的先河。

(一)事物五行属性归类的依据和方法

显然《尚书·洪范》是以五行的特性为依据,运用取象类比和推演络绎的思维方法,然后对人类可以感知的事物进行五行属性归类的。后来又经过《吕氏春秋》《淮南子》《春秋繁露》的进一步完善,至西汉前期,五行理论基本成熟。《内经》秉承了这一思路和方法,并以此为依据构建了以人为中心广泛联系天地万物五行系统的医学模型。

(二)《内经》事物五行属性归类的具体应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岐伯对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肺,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慄,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上述原文的主要精神可以归纳如下表(表2)。

表2 事物五行属性归类

《内经》运用生活体验总结出来的五行特性作为取象类比思维或推演思维时的原型,在对人体脏腑生理功能和生理特征加以解释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用来探求致病因素,分析相关病机、指导脏腑病证的诊断和治疗用药。

1.自然界事物的五行属性归类 《内经》中对自然界事物的五行属性归类大多是采用“取象类比”思维的认识方法。所谓取象类比思维方法,是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之间在某些方面相似或相同的特征,推求它们其他方面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逻辑方法。

2.人体相关脏器及其功能的五行属性归类 《内经》中对人体相关脏器及其功能的五行属性归类大多是采用“推演络绎”的思维方法。所谓推演络绎思维方法,是根据已知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出与此事物相关的其他事物五行属性的认识方法。如自然界的五化、五气、五色、五味、五谷、五音,以及人体的五体、五官、五志、五液等事物的五行属性,都是运用这种认识方法推演确定的。

3.病因的五行属性归类 就探求致病因素方面的应用而言,《内经》是在对风、寒、热、湿、燥“五气”的五行属性归类基础上,对六淫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确定,这些认识是在临床知识积累的前提下运用五行特性类比形成的。人们将临床反复观察积累的相关实践知识,如头痛,咽喉痒痛,症状时作时止,此起彼伏,肢体抽搐震颤,甚至头晕,目眩,肌肤麻木,瘙痒等症状与对自然界空气流动产生风的时作时止,飘忽不定,有风时可见到云物飘动摇晃等生活体验加以类比,于是总结出“风胜则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素问·太阴阳明论》),“风者善行而数变”(《素问·风论》),“风者百病之始也”(《素问·生气通天论》)等理论,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将引起上述症状的病因就抽象为“风邪”。其他如寒邪、湿邪、暑邪、燥邪、火(热)邪概念的形成,以及六淫邪气的五行属性分别为风邪属木,寒邪属水,暑邪、火邪、热邪、温邪属火,湿邪属土,燥邪属金等,都与取象类比思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些邪气侵犯人体时多先伤及人体属性相同的脏腑组织,如风邪多伤肝与筋,火热邪气多伤心与血脉,湿邪多伤脾与肌肉,燥邪多伤肺及皮毛,寒邪多伤肾与骨骼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甚至以此总结出了五脏最易感染时令邪气而发病的规律,如认为春易感染风邪而发肝病,夏易感染暑热邪气而易发心病,长夏易感染湿邪多发脾病,秋易感染燥邪多发肺病,冬易感染寒邪易发肾病(《素问·金匮真言论》)等。即或在不同季节感染相同性质的外邪,也会引起形体不同层次发病,如“以冬遇此者(指风寒湿邪气,下同)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素问·痹论》)。这是因为五时的不同季节可以产生不同的外感六淫之邪,不同性质的邪气具有不同的致病特点,因而损伤人体不同的部位而形成季节性的多发病。《内经》所论诸如此类的发病规律,大多数内容都是在五行归类理论指导下形成的。

4.《内经》应用事物五行属性归类的理论解释病理 《素问·玉机真脏论》:“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此言气之逆行也,故死。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气舍于肾,至肺而死。心受气于脾,传之于肺,气舍于肝,至肾而死。脾受气于肺,传之于肾,气舍于心,至肝而死。肺受气于肾,传之于肝,气舍于脾,至心而死。肾受气于肝,传之于心,气舍于肺,至脾而死。此皆逆死也。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黄帝曰: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

这是《内经》在应用五行理论解释病理时,分别以肝、心、脾、肺、肾五脏相生为序,对各脏病证的一般传变规律进行阐述。

(1)相生关系失调之脏的病理传变:疾病在五脏之间传变不外乎在相生关系的脏之间按“子病及母”相传,所谓“子病及母”,是指疾病从子脏传到母脏的过程。如肝“气舍于肾”,心“气舍于肝”,脾“气舍于心”,肺“气舍于脾”,肾“气舍于肺”即是其例。所谓“母病及子”,是指疾病从母脏传到子脏的过程,如“肝受气于心”“心受气于脾”“脾受气于肺”“肺受气于肾”等即是。

(2)相克关系失调之脏的病理传变:疾病在五脏之间还可以按相克关系的脏之间按“乘其所胜”(相乘)传变,和“侮其所不胜”(相侮,又称反侮)而传两种类型。所谓相乘而传,是指疾病从 “所不胜之脏”传到“所胜之脏”的过程,如肝病“传之于脾”,心病“传之于肺”,脾病“传之于肾”,肺病“传之于肝”,肾病“传之于心”即是“相乘”而传。所谓相侮而传,是指疾病从“所胜之脏”反向传到“所不胜之脏”的过程,如肝病“至肺而死”,心病“至肾而死”,脾病“至肝而死”,肺病“至心而死”,肾病“至脾而死”等。由于“反侮”而传属于疾病的逆向传变,所以《内经》常常用“死”表达疾病的逆向传变,并非完全是疾病到了无法治疗的程度。

(3)病情变化的预测:至于“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这是应用干支纪时方法和五行“生克制化”理论对五脏病证预后的预测。五脏分别有木、火、土、金、水五行属性,一昼夜的十二时辰中的寅卯属木,巳午属火,申酉属金,亥子为水,辰戌丑未为土。于是在“五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理论指导下,就可以推测所病之脏在一日的哪一时段病情相对稳定,或者加重,或者病情缓解等。

(4)疾病在脏和腑之间的传变:《内经》认为疾病的变化是复杂的,不仅仅在脏和脏之间传变,脏和腑之间的传变也时有发生。因为相表里的脏腑的五行属性相同,加之其间又有经脉的相互络属,故而疾病极易在脏腑之间相互传变,例如五脏在其各脏所应季节感邪发生五脏咳病时,“五脏久咳不已,复感于邪”,就会传之于与其相表里的六腑而生六腑咳(《素问·咳论》);认为五脏有热,损伤五脏精气,可以引起与各脏相合的五个不同形体层次而生五体痿(《素问·痿论》)等。

5.《内经》应用事物五行属性归类的理论指导诊断 《素问·脉要精微论》:“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时为宜……是故声合五音,色合五行,脉合阴阳。”《素问·宣明五气》:“肝脉弦,心脉钩,脾脉代,肺脉毛,肾脉石,是谓五脏之脉。”《灵枢·五色》:“以五色命脏,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

《内经》还将五行归类理论用以指导疾病的诊断。临证中根据病人口腔的五味感觉,以及面部五色、五种脉象变化的不同症状进行脏腑定位,此即就是根据脉象变化进行定位诊断的;“以五色命脏,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灵枢·五色》),就是根据病人面部五色变化进行病证的脏腑定位诊断的。因此说,“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时为宜……是故声合五音,色合五行,脉合阴阳”(《素问·脉要精微论》)。还将这一方法应用于具体病证的鉴别诊断之中,如果“肺热者色白而毛败,心热者色赤而络脉溢,肝热者色苍而爪枯,脾热者色黄而肉蠕动,肾热者色黑而齿槁”(《素问·痿论》)即是其例。

6.《内经》应用事物五行属性归类的理论指导临床用药 《素问·至真要大论》:“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素问·脏气法时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

五行归类的理论还可用以分析归纳药物的性味功效,以及临证正确的组方用药。药物的酸、苦、甘、辛、咸五味在各脏腑的作用下产生不同的效应,每种不同滋味的药物作用的主要“靶器官”不同,从而发挥着不同的功效。就一般的规律而言,“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素问·至真要大论》),不同的药食之味在不同的脏腑之中分别发挥着“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不同的治疗作用,“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素问·脏气法时论》)。这是《内经》将五行归类理论应用于组方用药的基本思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