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借古喻今的历史剧

借古喻今的历史剧

时间:2022-02-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屈原》作者郭沫若,原名开贞,号尚武,笔名沫若、鼎堂、麦克昂等,四川乐山人,现当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学家、社会活动家。这一时期创作了以《屈原》为代表的6个历史剧。《屈原》一剧中穿插了相当数量的抒情诗和民歌。

《屈原》作者郭沫若(1892—1978),原名开贞,号尚武,笔名沫若、鼎堂、麦克昂等,四川乐山人,现当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学家、社会活动家。

1918年初夏写的《死的诱惑》是他最早的新诗。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在日本福冈发起组织救国团体夏社,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槃》《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1921年6月,他和成仿吾、郁达夫等人组织创造社,编辑《创造季刊》。1923年,他在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回国后继续编辑《创造周报》和《创造日》。1924年到1927年间,他创作了历史剧《王昭君》《聂莹》《卓文君》。1928年流亡日本,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参加“左联”东京支部活动。1938年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这一时期创作了以《屈原》为代表的6个历史剧。

《屈原》剧照

1942年1月,郭沫若以10天时间完成了他的杰作《屈原》。《屈原》取材于战国时代诗人屈原的事迹,但剧本并未拘泥于实事,而是把屈原与楚怀王为首的统治集团的矛盾集中在一天之内,以南后对屈原的引诱不成,阴谋陷害为主线,以屈原的弟子宋玉变节攀附权贵,而侍女婵娟却代屈原误饮毒酒而死为陪衬,生动地表现出伟大诗人忧国忧民、不畏强暴、磊落坚贞、大义凛然的崇高品质。屈原在暴风雨中的悲愤呼号“雷电颂”,借用“道义美的化身”和“诗的魂”的婵娟之死,控诉了旧中国的黑暗,道出了广大人民的心声,引起当时观众的强烈共鸣。这是中国话剧史上的光辉一页。

《屈原》全剧以楚王对秦外交上两条路线斗争构成的戏剧冲突,通过屈原与南后一伙的激烈斗争,成功地塑造了屈原这一光辉的文学典型以及其他人物形象。

屈原是作者用浓笔重彩着力刻画的主要人物,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诗人的典型。在战乱年代忠于祖国和人民,看清秦吞并六国的野心,力主联齐抗秦,遭到亲秦投降派和一些腐败贵族的反对和陷害。在蒙冤受害之时,还念念不忘祖国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与投降卖国之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屈原这一形象较完美地把有理智与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品格,与激情充沛的诗人气质结合于一身。这一人物形象深刻地表现了为祖国和人民不畏暴虐、坚持斗争的主题。

《屈原》一剧中穿插了相当数量的抒情诗和民歌。著名的有《桔颂》、《雷电颂》等。全剧开始时,屈原朗诵了《桔颂》,结合屈原对于其内容的阐发,展露了屈原的人生理想、抱负。婵娟死后,《桔颂》再次出现,首尾呼应,以强调“不屈不挠,为真理斗到尽头”的主题。《雷电颂》的出现把全剧推向高潮,它“不仅是刻画屈原典型性格最重要的一笔,也使剧本的主题异常鲜明突现出来”,“那是郭老把自己胸中对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忿恨,借屈原之口说出来的。《雷雨颂》是郭老代表国统区人民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控诉!”

郭沫若创作《屈原》的目的在于借古喻今,一方面借古代昏庸的统治者卖国投敌、陷害忠良的历史事实影射现实中国民党统治者扼杀言论自由、摧残进步力量的倒行逆施,以达到戏剧为政治服务的目的。另一方面作者借屈原之口,唱自己的歌,倾泻对现实的愤懑之情。《屈原》一剧产生于抗日战争最艰难的岁月里;有力地配合了现实的政治斗争,在国统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中我们不难看出郭沫若历史剧的现实主义特点和时代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