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郑风·褰裳

郑风·褰裳

时间:2022-02-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子惠思我,褰裳涉溱。◎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周幽王之际,郑桓公为西周司徒。《褰裳》是一首采自郑国的诗歌。郑国有此习俗,每年仲春,年轻男女汇聚于溱委河畔。郑地多水流,《褰裳》中的溱水、洧水两条河流是在郑国都城的西门和南门外。《褰裳》是《诗经》里纯朴本真的爱情诗,很狡黠的语势,却让人格外欣喜。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

子不思我,岂无他人?

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

子不思我,岂无他士?

狂童之狂也且!

注 释

褰(qiān)裳:提起裙子

溱(zhēn)、洧(wěi):水名。朱《传》:“溱,郑水名。”“洧,亦郑水名。”溱水源出今河南新密东,北圣水峪,东南流会洧水。

士:此指已达结婚年龄而未婚的男子。朱《传》:“士,未娶者之称。”

狂童:举止轻狂的少年。

释 读

《诗序》:“《褰裳》,思见正也。狂童恣行,国人之思大国之正己也。”盖本《左传·昭公十六年》:“子大叔赋《褰裳》。宣子曰:‘起在此,敢勤子至于他人乎?’”《左传》乃断章取义,《毛传》不察,朱熹已批。高亨说:“一个女子告诫她的恋人说,你不爱我,我就爱别人。”这是一首情人间的戏谑之词,也是我爱极了的一首,诗中讲出的语言自信而干脆,霸道又温柔。

◎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

周幽王之际,郑桓公为西周司徒。犬戎杀周幽王和郑桓公,郑武公继位,迁都新郑。新郑是当时的一个大都会,民间一直流行着年轻男女在溱河和洧河两岸春游并自由恋爱的习俗。《褰裳》是一首采自郑国的诗歌。郑国有此习俗,每年仲春,年轻男女汇聚于溱委河畔。有一首《溱委》诗说:“溱与委,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这些年轻男女除了来此游春踏青,当是为了能找到合适的恋人。

在中国古代男权社会里,女子的爱情大多是卑微的,故在《国风》同时代的歌谣中,怨妇诗、弃妇诗比比皆是。于是,便有了许多“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悲情女子,读之不免心有戚戚焉。而这首《褰裳》,却让人扬眉微笑,心思旷达。

这诗歌中,男女隔河相对。郑地多水流,《褰裳》中的溱水、洧水两条河流是在郑国都城的西门和南门外。那茜草繁盛的彼岸就是女子所在地方,在水之湄,一个曼妙女子裙纱轻飘,目光思慕,远眺对岸,而她倾心的男子正涉水而来,其中横亘的是她的爱意。也许是心花初绽的一见钟情,也许是想回复当初的甜蜜美满。在溱河洧水,美丽的女子在河水的对岸唱起了歌谣: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对面的男子,你要是真的想我呢,你就赶快掀起裤脚淌过河!

沉默……

彼女很率直、很自信。“子不思我,岂无他人。”倘若你不来爱我,难道就没有别人爱我吗?

依然沉默……

“狂童之狂也且。”你这厮简直是个傻瓜!

《褰裳》是《诗经》里纯朴本真的爱情诗,很狡黠的语势,却让人格外欣喜。在远古时代,一对恋人站在河水两岸,那时的阳光也如若新生般清澈鲜明,睁开沾满尘埃的双眼去回望那时古旧遥远的往事,却然让人心底浮现出一种纯粹剔透的喜悦。

爱情已然在那女子心中萌芽,在《褰裳》中,她的爱情没有一丝若即若离故作矜持,就连那怒骂的媚态也俏皮明朗,蕴含着人性的本初的色泽。也许率真天然是那个年代的特性,这般可爱的戏谑,其中影射的即是先秦古人原始淳朴的气息。《郑风》漫山遍野弥漫着天地自然的灵魂,已触动了生命的内质,维系着心性本初的朴正,那时的男女亦是这样淡定从容地相爱。如此爱情,无半点宗法观念的束缚,没有掺杂任何世俗功利的权衡,并表现出对女性价值的肯定以及人格尊重。诗中的女子,爱则爱矣,无须隐匿,率性之中透出几分刚烈与聪慧,不禁让人心生敬意。

你若爱我,就提衣涉水过河。你若不爱我,难道就没有别人爱我吗?这句说得绝好!语气强势又带点嗔怪的意味,难道天下好男人有的是,为什么偏偏在你这一棵树上吊死?你不爱我,自有爱我的人!我们已然可以看见这泼辣的小丫头指着男子的脑袋,语势拖靡,风度绝胜!

涉水渡河,爱之深切,却未见,则怨之深,因爱生怨,由怨示爱。其实,那女子并未看轻爱情,她并非不爱,而是爱得太深。经过辗转反复终归还是妥协,那么激烈的反应正是因为用情深刻,为爱妥协是多数女子的命运惯性,清亮而浓烈。然而,再细细赏悦这女子浓厚的爱意,我们分明发现,它隐藏着多少情不自禁的无奈和感伤。究竟要我怎么做,你才能回心转意接受我的深长情意呢?这是《褰裳》深藏于心的美丽,原来那些奋不顾身的勇敢,其实质竟是如此的沉潜与内敛。再畅快豪洒,大快朵颐的女子,也为所爱的人绽放出流光溢彩满目琳琅的花朵。

原来,我们都是如此的在用生命与爱融合,率性不改。思念,幽怨,难以自遣。“子不思我,岂无他士?”然念子实多,奈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