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时间:2022-02-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一、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特点上市公司是指经批准,可以通过证券交易所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而筹资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上述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公开及其内容的规定,决定了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在财务分析上的差别。总之,每股收益作为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的一个核心指标,具有引导投资、增加市场评价功能、简化指标体系的作用。

第三节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一、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特点

上市公司是指经批准,可以通过证券交易所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而筹资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公司必须将其主要会计报表经注册会计师审核出具证明后交证券管理机构向社会公布,即会计信息公开披露制度。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形式,它要在金融市场集资,首先必须公开自己的会计信息资料,使潜在的投资者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发展远景有一个详细的了解。投资者对企业进行投资无非是为了获取利润、增加收入或者有利于自己经营,如果他们对自己所投资的企业一无所知,他们根本不会进行投资,企业也就无法筹集到自己所需要的资金。另外,上市公司另一筹集资金的渠道是发行债券。作为债券购买者,虽然主要关心的是企业偿债能力,但是企业偿债能力最终还是取决于企业盈利能力,因此,债券购买者也非常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为了维护自身的信誉,证明自己的能力,也愿意并要求公开企业的会计信息资料。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试行)》中规定:公司在提供对外财务分析报告时,将每股收益、每股红利、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一起,作为年度报告正文的开头来披露。上述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公开及其内容的规定,决定了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在财务分析上的差别。这些差别不仅表现在进行财务分析的角度、深度、广度和形式上,还表现在分析的内容和指标上。上市公司财务分析内容和指标,除了上述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分析外,还需要进行每股收益的计算分析、市盈率的计算分析和股利支付率的计算分析等。

二、每股收益的分析

每股收益(Earning Per Share,EPS)是企业净收益与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的比率。

它是评价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基本指标之一。在美国,早在1969年就要求企业的损益表上载明每股盈余,作为损益表整体内容的一部分。在我国,实行《财务通则》、《会计准则》后,也要求企业必须把每股盈余作为损益表的一部分内容予以列示,这都说明了每股收益的重要性。每股收益具有连接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的功能,作为这两张主要会计报表间的“桥梁”,通过综合数值的“压缩”使财务评价简便易行;每股收益在被用于不同公司间、同一公司不同时期间、经营实绩与预测数值间的比较,可以较好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每股收益作为评价公司经营业绩的基本指标,它还是衍生市盈率、股利支付率等重要盈利能力指标的依据。总之,每股收益作为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的一个核心指标,具有引导投资、增加市场评价功能、简化指标体系的作用。

在实际工作中,每股收益计算公式中的分母,即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的计算方法,取决于企业的资本结构类型。资本结构类型有两种:一种是“简单”的资本结构;另一种是“复杂”的资本结构。确定资本结构属于简单的还是复杂的,要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的产权证券的组成情况而定。

如果企业的产权证券只包括普通股股票,就是简单资本结构。这里又包括两种:一种是一家企业仅发行普通股,而无优先股,其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就可以直接按其加权平均法来计算;另一种是一家企业既发行普通股,又发行不可转换的债券及优先股股票和可转换债券和优先股股票,虽然这种资本结构下,由于优先股可能是非累计优先股,也可能是累计优先股,从而影响每股收益数额的多少,但是它却并不影响普通股在外股数的计算,即使在计算期内有可转换债券或优先股转换为普通股,也属于普通股正常增减变动之列,也不影响普通股在外股数的计算,也是简单资本结构。普通股发行在外股数可用上例中加权平均法计算就可以了。

如果产权证券中包括普通股和普通股股票的等同权益,资本结构就可能是简单资本结构,也可能是复杂资本结构。所谓普通股的等同权益是指某种证券被赋予其持有者可以通过转换或行使认股权而获得普通股股票的权利,如认股权、认股权证及其等同物通常被看作是普通股的等同权益,可转换债券和可转换优先股票,如果它们经测算符合条件的话,也可能是普通股的等同权益。当有条件充分说明不符合归属于普通股的等同权益时,那么普通股等同权益就是“潜在稀释证券”。所谓“稀释性证券”是指具有减少每股收益额效果的证券。如果稀释性证券的总稀释效果为每股收益的3%以上,资本结构为复杂资本结构;反之,如果稀释性证券的总稀释效果在每股收益的3%以下,资本结构则为简单资本结构。

在复杂资本结构条件下,公司必须反映这些可能稀释的程度,并同时列示两个每股收益数据,即未充分稀释前的“原始每股收益”和“充分稀释的每股收益”。原始每股收益又称基本每股收益,是指将能够真正稀释的证券加入普通股,一并计算确定的每股收益;而充分稀释的每股收益,即稀释的每股收益,是指将所有可能影响(而非真正稀释)的因素都加计到普通股股权中去,从而计算出的每股收益值。

1.基本每股收益

企业应当按照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除以当期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计算基本每股收益。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

(1)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按下式计算:

发行在外时间、报告期时间和回购时间一般按照天数计算,也可以按月份计算。按月计算的,发行在外时间是指普通股发行的次月份起至报告期末的月数,回购时间是指普通股回购的次月至报告期末的月数。

新发行普通股股数,从应收对价之日(股票发行日)起计算确定:

①为收取现金而发行的普通股股数,从应收现金之日起计算;

②普通股股利再投资而发行的普通股股数,从再投资时起计算;

③因债务转资本而发行的普通股股数,从停计利息之日或结算日起计算;

④作为收购非现金资产的对价而发行的普通股股数,从确认收购之日起计算;

⑤企业合并发行的普通股股数,从合并日或购买日起计算。

(2)企业派发股票股利、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拆股或缩股等,将引起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发生变动,应当对所有列报期间发行在外普通股的股数进行调整,按调整后的股票计算每股收益。

(3)在上市股份公司中,有些公司的权益结构比较复杂,除包含有普通股之外,还发行一些特别股,如优先股等。优先股股利一般是按固定比例、在支付普通股股利之前支付的,其支付方式与长期负债的利息支付方式相似。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优先股股东来说,计算每股收益是毫无意义的,而对于普通股股东来说,他们最为关心的是其享有的权益所能获得的报酬。此时,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应为

每股收益高,一般来说该企业的获利能力就高,说明企业的经济效益好;每股收益还是反映或确定该企业股票价格的主要参考指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每股收益愈高,该种股票市价则愈高;反之,每股收益愈低,该种股票市价也就愈低。

[例5-28] 大伟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末在外发行普通股为48 800股,同时在外发行不可转换优先股为3 200股(该优先股为非累计优先股,固定股利率为6%,每股面值为10元);2004年末在外发行普通股为74 300股,其中25 500股为9月份发行,持有3个月;2004年末净利润额为420 000元。则每股收益计算如下:

在外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年初发行在外股数×12+年内新发行股数×(12-发行月份)]/12

             =[48 800×12+25 500×(12-9)]/12=585 600+76500=662 100(股)

每股收益=(420 000-3 200×10×6%)/662 100=(420 000-1 920)/662 100=0.63(元)

2.稀释的每股收益

企业存在具有稀释性的潜在普通股的情况下,应当根据具有稀释性的潜在普通股的影响,分别调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以及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并据以计算稀释的每股收益。

潜在普通股,指赋予其持有者在报告期或以后期间享有取得普通股权利的一种金融工具或其他合同,主要包括可转换公司债券、期权、认股权证等。潜在普通股转换为普通股将减少每股收益的,称为具有稀释性的潜在普通股。

(1)计算稀释的每股收益时,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应当根据下列事项进行调整:

①当期已作为费用确认的具有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利息;

②具有稀释性的潜在普通股转换时将产生的收益或费用。

(2)计算稀释的每股收益时,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应为以下两项之和:

①计算基本每股收益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②假定具有稀释性的潜在普通股已转换为普通股,将要发行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3)以前发行的具有稀释性的潜在普通股,应当视为已在当期期初转换为普通股;本期发行的具有稀释性的潜在普通股,应当视为发行日转换为普通股。

具有稀释性的潜在普通股当期转换成普通股的,从期初至转换日,应当将其计入计算稀释的每股收益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转换完成后,从转换日至期末,应当将其计入计算基本每股收益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4)期权和认股权证的行权价格低于平均市场价格时,具有稀释性。

计算稀释的每股收益时,具稀释性的期权和认股权证不影响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只影响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需要调整增加的普通股股数按下式计算:

(5)计算稀释的每股收益时,只考虑具有稀释性的潜在普通股的影响,不考虑不具有稀释性的潜在普通股。

(6)存在不同程度的稀释性每股收益的情况下,稀释的每股收益应当选取稀释性最大者。

[例5-29] 假定大伟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净收益为20 000万元,年初发行在外普通股为60 000万股,4月1日增发普通股4 000万股,另外年内又发行500万股可转换为普通股的优先股,可转换率为1∶1,固定股利为每股0.2元,其中有200万股符合约当普通股(即具备真正稀释标准的)的标准。则其每股收益和稀释的每股收益计算如下:

原始每股收益=(20 000-300×0.2)/(60 000+4 000×9/12+200×1)=19 940/63 200=0.315 5(元)

充分稀释每股收益=20 000/(60 000+4 000×9/12+500×1)=20 000/63 500=0.315 0(元)    

在充分稀释每股收益计算后,有时还需要计算其稀释程度。有两种计算方法:一是稀释程度指标,即用充分稀释的每股收益减去原始每股收益,如上例稀释程度为0.000 5(0.315 5-0.315 0)。二是稀释幅度指标,即用稀释程度除原有每股收益,如上例稀释幅度为0.001 6(0.000 5/0.315 5)。

在计算每股收益时,计算公式中的分子在简单资本结构下,是以净利润减去优先股股利(含积欠数)而计算的;在复杂资本结构下,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上例,在计算原有每股收益时,则以净利润减去不可转换优先股股利及非真正稀释可发放优先股股利而计算的;在计算充分稀释每股收益时,则以利润减去不可转换优先股股利而计算的。若有非常损益(尤指重大火灾损失、外国政府没收及政府开征新税等),则其影响每股收益的数据应明确列示。在做趋势分析时,非常损益的影响应予剔除。

我国上市公司2002年至2004年每股收益变化情况如表5-13所示。

表5-13 我国上市公司2002年至2004年每股收益分析表

资料来源:中联财务顾问有限公司等编:《中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报告(2005)》,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4页。

从表5-13看出,我国上市公司每股收益逐年增加,2003年和2004年平均增长率为31%,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经济效益和投资效益有明显提高。

三、市盈率的分析

市盈率(Price Earning Ratio,P/E)是以普通股每股市价与普通股每股收益的比率,意思是说投资者究竟愿意按每股盈余的几倍购入或售出其股票。其计算公式为

式(5-63)中普通股每股市价通常采用年度平均价格,即全年各日的收盘价格的简单平均数,从证券市场(指证券交易所)所发布的证券交易资料即可获得,也可采用收盘价格,但是收盘价格代表性较差。为简单起见,也为了增强其适时性,亦可采用报告日前1日的现时股价。每股收益按前述每股收益计算方法确定。

市盈率习惯用倍数表示。市盈率反映普通股股票的市场价格与当期每股收益之间的关系,说明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上获取对企业本年利润的要求权所愿意付出的代价。市盈率越高,说明股票的市价越高,投资者认为该企业发展前景较好,发展前景不佳的企业市盈率较低。从理论上来看,市盈率越低的股票越具有投资价值。

[例5-30] 前述甲上市公司2004年每股收益为0.309元,同期每股市价为4.69元,则市盈率为

市盈率=4.69/0.309=15.18(倍)即15.18∶1

说明投资者每年要取得1元的投资收益,需要投资15.18元。

四、股利支付率的分析

股利支付率又称股利发放率,是指普通股每股股利与普通股每股收益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普通股每股股利是指普通股股利总额与发行在外股数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普通股发行在外平均股股数参见每股收益中的股数计算办法。

股利支付率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净利润额中股利发放程度的一个指标。在股票持有者中,一部分投资者投资于企业的主要目的,有时并不是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特别是短期投资者和散户,更不是为了操纵企业,而是为了获取股利,在企业净收益中有多少用于即刻就发放的股利,特别是现金股利,是他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他们希望这一比率越高越好;而对于那些长期投资者来说,虽然他们也希望企业发放股利,但是他们并不希望这一比率过高,因为发放股利,特别是发放现金股利,常常影响企业的支付能力、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他们希望这一比率最好维持在既能维持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形象和信心,又能够不影响企业的支付能力、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

每股收益表明企业每一普通股所能获得的利润,但是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往往不会全部用于分派股利。因为企业的净利润必须根据国家规定以及董事会的决议,要扣除公积金、公益金、优先股股息以及保留盈余后,才能派发股利。

[例5-31] 甲上市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决定支付普通股股利总额为39 882 414.10元,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为1 196 472 423股,普通股每股收益为0.309元。则计算该企业每股股利及股利支付率如下:

普通股每股股利=39 882 414.10/1 196 472 423=0.033 3(元)

股利支付率=0.033 3/0.309×100%             

     =10.78%                    

股份公司除了支付现金股利外,还可将股利转作股本而发放股票股利,即送股。

[例5-32] 甲上市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决定支付普通股股利总额为159 529 656.00元,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为1 196 472 423股,普通股每股收益为0.309元。则计算该企业每股股票股利及股利支付率如下:

普通股每股股利=159 529 656/1 196 472 423=0.133 3(元)

股利支付率=0.133 3/0.309×100%            

     =43.15%                   

甲上市公司2004年合计发放股利为199 412 070元(39 882 414.10+159 529 656),则计算该企业中的每股股票股利及股利支付率如下:

普通股总的每股股利=199 412 070/1 196 472 423=0.166 7(元)

股利支付率=0.166 7/0.309×100%              

     =53.95%                     

在计算股利支付率时,普通股每股股利通常指现金股利总额(剔除优先股股利及积欠股利后的数额)。当年度现金增资股票,应依其实际流通期间的比例折算,例如,6月1日的增资股,对当年的股利仅有7个月的股利分配权。另外,企业年度内将资本公积或法定盈余公积金,转增为资本配股,不论何时发放,这些新股票对当年度的现金股利分配权,均回溯至当年初有效,即对全年股利有分配权。

五、股利收益率分析

股利收益率又称股利率,它是指每股股利与每股市价的比率。对旨在使其投资的股利收益极大化的投资者而言,股利收益率极为重要。因为对股东来说,收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为了赚取定期的现金股利,另一类投资者则期望股票市价上涨,而赚取资本利得。对于前者来说,他们期望能获得较多的现金股利,这一比率越高越好,意味着按市价计算的股票投资的现金报酬高,投资者的现实利得多;对于后者来说,他们并不希望这一比率过高,而更希望每股账面价值更高些;对于企业来说,如果企业在普通股每股市价不变的情况下,要提高股利收益率,就必须增加普通股每股分派股息,结果企业留存收益减少,从而减少企业所能营运的现金数量。在通常情况下,如果企业提高股利收益率是为了提高企业普通股股票价值,则必须多派股息。这时股利率高,必然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从而使股票市价上升,相应又会使股利收益率下降。当然这期间公司还可以选择发放股票股利,它既分派了股利,又不减少企业现金,还增加了稳定资本来源,当然发放过多的股票股利又可能对股票市价产生不利影响,因为股票股利具有股票分割的某些作用。但是不管怎样,企业每股账面价值、股利收益率等持续降低,特别是股票市价持续降低,无论是对股东,还是对企业都是无法接受的,因此,企业还是应尽可能地多派股利,以维持或提高股票市价。

股利收益率又称股利报酬率,其计算公式为

[例5-33] 甲上市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末平均每股普通股市价为4.69元,普通股每股股利为0.166 7元,则计算其股利收益率如下:

股利收益率=0.166 7/4.69×100%=3.55%

为进一步分析股利发放率及股利收益率变动原因,可按下式进行分解:

从公式可以看出,股利发放率取决于市盈率和股利收益率。通常长期投资者比较注重市盈率,短期投资者则比较注重股利发放率。

六、留存盈利率分析

留存盈利率是指企业利润净额减去全部已宣布分派股利后的数额与利润净额的比率。留存收益或称留存利润是指企业利润净额中除了支付股利外,还常常留用一部分用于扩大企业再生产或公益事业。从投资者的长远利益出发,企业留存收益(包括法定盈余公积、公益金、任意盈余公积及未分配利润等)愈高,一般表明企业对未来充满信心。而从投资者眼前收益来看,留存盈利率又是直接关系到分发股利的多少,因此希望这一比率低一些。

留存盈利率计算公式如下:

[例5-34] 甲上市公司2004年实现净利润额为369 435 583.36元,合计发放股利为199 412 070元,则该企业2004年留存盈利率计算如下:

留存盈利率=(369 435 583.36-199 412 070)/369 435 583.36×100%

     =170 023 513.3/369 435 583.36            

     =46.05%                       

七、每股账面价值分析

每股账面价值又称每股净资产(Book Value Per Share,BVPS),它是指股东权益总额减去优先股权益后的余额与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例5-35] 甲上市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末股东权益总额为5 718 519 046.65元,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为1 196 472 423股,则每股账面价值计算如下:

每股账面价值=5 718 519 046.65/1 196 472 423=4.78(元)

每股净资产越高,说明该股票内在质量越高,累计的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越多。

八、净资产倍率

净资产倍率又称市净率,是普通股每股市场价格与每股账面价值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净资产倍率反映了普通股本身价值的大小以及市场投资者对企业资产质量的评价。一般而言,该比率越高,股票价值越高,通常该比率保持在3倍以上时,企业具有较好的市场形象。

[例5-36] 甲上市公司2004年普通股每股市价4.69元,每股账面价值为4.78元,计算该企业净资产倍率如下:

净资产倍率=4.69/4.78=0.98(倍)

九、托宾Q

托宾Q是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与其重置成本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托宾Q是Tobin于1969年首先提出的而得名。如果该比率大于1,表明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大于其资产的重置成本,企业能够赚取超额利润,即企业的投资收益大于资本成本。

十、每股经营现金流量比率

每股经营现金流量比率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减优先股股利)与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数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该比率是对“每股收益”的修正,反映企业利用权益资本获得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能力。该比率越高越好,通常应大于每股收益。每股经营现金流量比率还表明企业对每股普通股具有的分红(发放现金股利)的能力。

[例5-37] 甲上市公司200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738 258 023.16元,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为1 196 472 423股,则每股经营现金流量比率计算如下:

每股经营现金流量比率=738 258 023.16/1 196 472 423=0.617(元)

计算结果表明该企业每股经营现金流量(0.617元)比率大于每股收益(0.309元)。

上述净资产收益率、每股净资产、每股收益、市盈率、每股经营现金流量比率等比率也统称为股票市价比率,当投资人在股票市场上进行股票交易决策时,常使用这些比率作必要的评价。在国外,注册财务分析师对各种证券发表买卖决策和评价等级就常用这些比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