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与发展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与发展

时间:2022-12-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建立在效率能够通过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运作得以提高的信念之上。最终顾客的需求是供应链中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驱动源,顾客满意是供应链管理的出发点。供应链的构建及供应链的优化围绕核心企业展开。供应链管理对上下游企业关系的优化和资源的整合,是在保留各企业产权独立的基础上展开的。供应链管理成为21世纪企业适应全球竞争的一种有效途径。

第一节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与发展

一、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

所谓供应链(Supply Chain,SC),是指围绕核心企业,从原材料采购开始到制成中间产品,再到制成最终产品,最后到销售给最终顾客的所有产权独立的参与者,即供应商、制造商、经销商、最终顾客、物流服务提供商乃至供应商的供应商、经销商的经销商等形成的网链结构(见图15-1)。

图15-1 供应链示意图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则是从系统、合作的观点出发,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设计、规划和控制,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供应链中各成员的内耗和浪费,通过整体最优来提高全体成员的竞争力,实现全体成员的共赢。

上述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强调了以下内容:

(一)开展整体最优的集成化管理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建立在效率能够通过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运作得以提高的信念之上。供应链管理使上下游企业之间摒弃了传统的单纯竞争的方式,实现了有效的竞合。上下游企业之间通过建立相互信任的伙伴关系,以供应链的整体最优为目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强化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实力,使供应链中所有的成员企业都从中受益。供应链管理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未来的竞争不光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更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二)实施鲜明的顾客导向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目标被概括为“7R”,即将合适的产品或服务(Right Product or Service),以合适的数量(Right Quantity)及合适的成本(Right Cost),按照合适的状态或包装(Right Condition or Packaging),在合适的时间(Right Time)、合适的地点(Right Place),送到合适的顾客(Right Customer)手中。最终顾客的需求是供应链中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驱动源,顾客满意是供应链管理的出发点。

(三)围绕核心企业展开管理

供应链的构建及供应链的优化围绕核心企业展开。核心企业是供应链中的领导企业,是构建供应链和实施供应链管理的推动力量,一般是供应链中实力最为强大或市场号召力最强的企业。核心企业所建立的一套管理技术和管理办法在其上下游企业中逐步应用和推广,是供应链建立和健全的基础。由于与核心企业直接相邻的上下游企业大多不只是一家,因此,实际运作中的供应链往往呈现出以核心企业为交汇点的发散式网链结构(见图15-2),而并非如图15-1所示的简单串联模式。

(四)节点企业之间不涉及产权关系

供应链管理对上下游企业关系的优化和资源的整合,是在保留各企业产权独立的基础上展开的。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之间不存在产权关系,是彼此独立的企业。

图15-2 以制造商为核心企业的供应链示意图

二、供应链管理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为了进一步明确供应链管理的内涵与外延,有必要将供应链管理与相关的一些概念进行比较:

(一)供应链管理与战略联盟、虚拟企业

战略联盟(Strategic Alliance)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着共同利益和对等经营实力的独立企业为达到占领市场、减少风险等目的而通过长期协议的形式所结成的优势互补或优势相长的利益共同体。而虚拟企业(Virtual Enterprise)是指为实现对某种市场机会的快速反应,通过Internet技术将拥有相关资源的若干独立企业集结起来,以及时地开发、生产、销售多样化、客户化的产品或服务而形成的一种网络化的临时性利益共同体。

无论是供应链管理,还是战略联盟、虚拟企业,都强调企业之间以合作代替对抗,通过在企业之间重新进行资源整合,协调运作,以提高所有协作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所不同的是,供应链管理关注的是处于上下游的企业之间的纵向整合,而战略联盟和虚拟企业整合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纵向整合,还包括横向整合,如不同企业利用各自的科研优势合作开发新产品;战略联盟更强调企业之间合作的长期性,而虚拟企业则强调对快速多变的市场机会的把握,企业之间的合作具有临时性的特点。

(二)供应链管理与纵向一体化

供应链管理与纵向一体化(Vertical Integration)虽然涉及的都是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但在企业之间的产权关系上,两者是不同的。纵向一体化是指在商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处于上下游关系的企业之间的并购,涉及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产权交易;而供应链管理本质上是一种纵向限制(Vertical Restriction),上下游企业之间通过签订具有约束力的协议,以确保其交易关系的稳定,降低交易费用,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在产权上处于独立的地位,不涉及企业之间的产权交易。

(三)供应链管理与一体化物流

一体化物流(Integrated Logistics)是物流的高级形式,指不同企业之间通过物流上的合作,达到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费用的效果。虽然一体化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均贯穿于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顾客消费的全过程,但不同的是,一体化物流侧重研究的是物质资料运动过程及相关信息流动的优化,而供应链管理不只是研究物质资料运动过程及相关信息流动的优化,还研究供应链成员企业采购、生产、销售等决策的优化以及与物质资料相关的资金流动过程。因此,供应链管理的内涵和外延要比一体化物流更大。

三、供应链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1985年,侯里翰(Houlihan)第一次提出了“供应链”的概念,指出供应链是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顾客等组成的系统,在这个系统内,物质从供应商向最终顾客流动,信息流动则是双向的。[1]人们开始关注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价值合作与协调问题。

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全球制造的广泛开展,供应链管理在生产企业中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国际上一些著名企业,如通用电气、惠普、IBM、戴尔、通用汽车、福特可口可乐等公司纷纷引入供应链管理,重新设计了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等业务流程,显著提高了企业的运行效率,形成了新的竞争优势。沃尔玛等流通企业亦凭借供应链管理而实现了快速发展。供应链管理成为21世纪企业适应全球竞争的一种有效途径。美国PRTM咨询公司对汽车、家电、化工、计算机、医药、半导体、电信等行业225家公司的研究表明:供应链管理做得好的公司与一般公司相比,其供应链管理的成本占总销售收入的比例要低3~7个百分点。[2]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企业为维持正常生产,从主营产品向上下游产品无限延伸。因此,普遍出现了“大而全”、“中而全”、“小而全”的“全能”企业,企图万事不求人,上下游企业之间专业化协作程度较低。时至今日,中国工业专业化协作的生产经营体系尚未得到充分发育,大中小企业之间没有形成合理的分工体系,大多数企业以自我配套生产为主,较少加入到社会化生产协作当中,在不同规模的企业之间没有建立起联动机制,多数中小企业并不是围绕着为大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其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以机械工业为例,约有80%的企业属于这种“全能”企业,自制件和自铸锻件所占比例为80%~90%,而在发达国家,机械制造企业零部件的自制率一般只有20%左右。因此,引进供应链管理的先进思想和方法,提高企业竞争力,成为摆在我国企业面前的迫切课题。事实上,海尔等企业在这方面已经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