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企业转型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企业转型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时间:2022-11-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针对改革方案产生了分歧,一度出现僵局,三一重工的控股股东三一集团的创业者最终同意流通股股东的方案,多支付了300万股,按当时的股票市值,相当于5 700多万元人民币。三一重工HBT90CH型超高压混凝土泵将混凝土输送至香港国际金融中心406米的垂直高度,创下新的世界纪录收购北京市三一重机,将产品组合扩大至桩工机械。

  三一集团自成立以来,一直以“创建一流企业、造就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贡献”为使命,注重企业社会价值的实现,在追求经济效益、保护股东利益的同时,本着“公正信实、心存感激”的理念,切实关注和保护供应商、客户、员工等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三一集团始终践行“国家之责大于企业之利”的价值观。2010年,三一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获得“最具持续成长能力上市公司”、“最受投资者喜爱的上市公司”以及“最富社会责任感上市公司”等荣誉称号。

一、为股东创造价值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三一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1994年成立,2003年上市,2005年是国内第一家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实现全流通的上市公司。

  从2003年上市之初,三一重工就积极改善公司治理,在2005年国家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计划时,三一重工上市时间不到3年,比三一重工更具上市公司历史与经验的公司大有人在,但证监会选择三一重工作为股权分置改革的第一批试点企业,就是看到三一重工在公司治理方面的优势,三一重工是三一集团的主体企业,由公司的高层管理团队共同持有,股权结构清晰、公司管理层参与股权改革的意愿强烈,因此上市不到3年的三一重工就被证监会选定为首批试点改革的企业之一。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针对改革方案产生了分歧,一度出现僵局,三一重工的控股股东三一集团的创业者最终同意流通股股东的方案,多支付了300万股,按当时的股票市值,相当于5 700多万元人民币

  三一重工经过股权分置改革,其经营业绩大幅改善:全流通后的第一年,即2006年净利润比2005年增长160%,2007年比2006年增长213%,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净利润出现下降,2009年和2010年公司业绩恢复了金融危机前的增长速度。公司实现全流通后,企业管理层原来持有的非流通股可以进入市场交易,改善了公司管理层的激励机制,也为企业长期发展打下基础,同时,为广大中小投资者在股权改革过程中获得了优惠的对价,取得了较好的回报率,兑现了为股东创造价值的承诺(见表7-3和表7-4)。

表7-3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数据单位:亿元

年度

资产总计

营业总收入

净利润

净利润增长率

2003

26.81

20.88

3.25

2004

43.24

26.56

3.405

4.7%

2005

47.58

25.37

2.34

-31.2%

2006

59.17

45.74

6.09

160.3%

2007

111.79

91.45

19.06

213.1%

2008

139.67

137.45

14.74

-22.6%

2009

158.37

164.96

23.70

60.7%

2010

313.41

339.55

61.64

160.1%

  资料来源:资料来自上市公司年报。

表7-4三一重工与竞争对手的财务指标对比单位:亿元

会计期间

公司名称

总资产

营业总收入

净利润

2009

三一重工

158.37

164.96

23.70

中联重科

340.06

207.62

24.19

徐工机械

150.72

206.99

17.12

2010

三一重工

313.41

339.55

61.64

中联重科

629.95

321.93

45.88

徐工机械

248.01

252.14

29.18

  资料来源:资料来自上市公司年报。

  2002年8月,三一重工第一家海外子公司在印度设立。随后,公司两台平地机分别从国内发往印度和摩洛哥,三一重工跨国经营的序幕由此拉开。从2006年开始,三一重工先后在美国、印度、德国全资投资建设产业园区,投入了大笔资金,尽管如此,公司仍然每年坚持为股东分派现金红利,兼顾了企业的长期发展与股东的短期回报。国际化投资是公司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潜在市场,鉴于目前公司海外营业收入的比例不到10%的现状,国际化市场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通过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拓展,公司的发展潜力也获得市场的认可,2011年7月1日,2011年英国《金融时报》全球500强排行榜(FT Global 500)出炉,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215.8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 395亿元)的市值首次进入全球500强,位列第431位,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也是中国机械行业第一家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2010年,三一重工两次分派现金红利5.7亿元,自2003年上市以来,共累计现金分红11.52亿元。2010年9月,世界著名的波士顿咨询集团发布报告称,2005~2009年期间,三一重工股东回报率位居全球企业第五,在全球工程机械企业中排名第一。2010年12月,《投资者报》“最佳管理公司”排行榜发布,三一重工以33.19亿万元的EVA(经济增加值)高居530家上市民营企业之首。公司的管理层为股东创造了经济增加值。

  三一集团旗下另一家控股子公司“三一国际重装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于2009年在中国香港H股上市,公司从事煤矿、矿山所需的大型工程机械的研发与生产,公司2010年营业收入为26.8亿多元人民币,比2009年增长41.4%,是三一集团国际化经营的另一个重要平台。公司自上市以来,凭借良好的经营业绩和发展潜力,为股东创造了优良的投资回报(见表7-5)。

表7-5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历程

年度

发展历程

1994

三一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成立

1995

成功开发并开始销售混凝土输送泵

1998

成功开发并开始销售混凝土输送泵车

2000

三一重工有限责任公司重组,成立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三一重工混凝土输送泵、泵车实现中国市场份额第一

2002

三一重工HBT90CH型超高压混凝土泵将混凝土输送至香港国际金融中心406米的垂直高度,创下新的世界纪录

2003

三一重工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为600031(后两位数字“31”代表公司名称“三一”)

2005

成为中国第一家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

2006

在广州建立首家6S中心;投资6 000万美元在印度马哈拉斯特拉邦浦那建设制造基地

2007

收购北京市三一重机,将产品组合扩大至桩工机械。投资6 000万美元在美国佐治亚州建设研发制造基地;三一重工66米臂架泵车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评定为世界最长臂架泵车

2008

三一重工HBT90CH型超高压混凝土泵将混凝土输送至上海金融中心492米的垂直高度,刷新其2002年创下的混凝土泵送世界纪录

2009

投资1亿欧元在北威州建设研发制造基地,这是中国企业在欧洲的最大一笔工业投资。三一重工72米臂架泵车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评定为世界最长臂架泵车

2010

收购三一重机,将产品组合扩大至挖掘机;收购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和湖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将产品组合扩大至汽车起重机和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业务;投资2亿美元在巴西圣保罗建设制造基地

2011

以215.84亿美元市值入围英国《金融时报》全球上市公司500强,排名第431位;获评亚洲品牌500强的第48位(全行业),名列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第一;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入选“亚洲品牌十大领军人物”

  资料来源:根据公司网站资料整理。

二、一切为了客户

  “帮助员工成功”与“品质改变世界”、“一切为了客户”并列为三一集团的三大核心经营理念。彼得·德鲁克曾说,从财务的角度来看企业管理,只有市场营销、为客户服务才创造收入,而其他的管理职能都表现为成本。一切为了客户、为客户创造价值是企业持续经营的核心。

  三一集团的管理者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到“技术研发与服务质量”是三一集团的核心竞争力,三一集团在进入工程机械制造行业早期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竞争过程中,就是依靠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而从竞争对手那里抢占了大量的市场份额。客户购买工程机械是希望该产品在自己的项目建设中发挥作用,一旦产品出现故障,客户的工程建设就会停工,直接的后果就是经济损失,因此工程机械产品的营销中,售后服务质量是客户非常看重的因素,而三一集团当时正是利用外资企业产品售后服务的劣势,建立起自己的优质服务,从而获得了竞争优势。三一集团主要通过以下多种方式来提高公司的服务质量:(1)树立“一切为了客户、一切源于创新”的经营理念;(2)公司将80%的人力资源配置在服务和研发部门,如果说服务是一种补救措施,那么技术研究就是从源头上提高产品的质量,保证产品不出故障、少出故障,也为售后服务部门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3)在具体的售后服务管理措施上,提供了包括设计、开发、售前、售中、售后、回访、反馈等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全员化的服务,建立确保99%的客户满意度标准;(4)参考汽车销售的4S店的销售模式,在工程机械制造行业内首家建立工程机械6S店服务模式;(5)为客户“代培机械操作能手”,公司自己挑选员工并进行全面培训,使其成为工程机械操作能手后,再将该员工派往客户的工程现场操作机械,帮助客户完成工程项目;(6)不定期地举办员工客户服务活动,使员工在客户服务这项工作上任何时候都不松懈,并坚持每年举办,如2009年“见证品质、感恩客户”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公司的品牌影响力以及在客户心目中的品牌价值也得到了提升。如今三一品牌已经入围亚洲品牌500强的前50位。

  三一集团在跨国经营中,同样重视产品的售后服务,避免出现类似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售后服务的失败。三一集团在国际化经营的早期主要是产品出口,这是主要依靠当地的代理商承担售后服务工作,但代理商对产品的技术指标并不能完全掌握,因此企业在外销达到一定规模之后,就及时在东道国设立了售后服务工程师办公室,并承担一定的销售工作。如今三一集团在海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的子公司,不仅仅为客户提供售后服务,还开展销售与技术研发的工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坚持“品质改变世界”的品牌形象。公司在湖南、上海、北京、昆山以及印度、美国、德国和巴西建有研发和生产基地,运用精益六西格玛方法,不断提升产品性能,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

  二是坚持自主创新,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在机械研究技术水平处于世界领导地位的美国和德国建立研发基地,吸引当地的技术人才加盟,并给予充分信任,通过网络实现国外与国内技术人员同步进行产品研发。三一重工的产品屡创世界纪录。

  三是开创6S店模式,为客户和消费者提供“一专全能、一站无忧”式服务。从2006年开始,公司在工程机械行业内率先引入6S店概念,提供产品整车销售、零配件供应、售后服务、产品展示、培训等六位一体的销售服务模式。

  四是在海外生产基地自主开展专门针对当地市场需求的产品研发,获取美国、德国等机械制造强国的技术优势,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覆盖率(见表7-6)。

表7-6三一集团的企业文化

三一使命

品质改变世界

三一愿景

创建一流企业、造就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贡献

企业精神

自强不息、产业报国

核心价值观

先做人、后做事

三一作风

嫉慢如仇、追求卓越

经营理念

一切为了客户、一切源于创新

企业伦理

公正信实、心存感激

三一信条

人类因梦想而伟大;金钱只有诱惑力,事业才有凝聚力;竭尽全力、实现三一,依托三一、实现自我

  资料来源:资料来自公司网站。

三、造就一流人才:员工

  “帮助员工成功”与“品质改变世界”、“一切为了客户”并列为三一集团的三大核心经营理念:“品质改变世界”是三一集团的最高目标,“一切为了客户”是企业生产与发展的基础,而“帮助员工成功”是二者的基本条件,前两者都必须依靠优秀的员工去实践,员工的成功促进了企业的发展,而企业的发展又为员工的成功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在三一集团“帮助员工成功”有两层含义:一是让员工过上富足的生活,二是让员工受到尊重。

(一)帮助员工成长

  从2007年开始,三一集团就明确规定三一集团的员工本科学历起薪3 000元、研究生起薪6 000元,工程师与部门主管的月工资不低于7 000元,另加项目奖励,工人按件计酬、营销员工除基本工资外还有销售提成。2008年三一集团召开庆祝“销售额过亿”的奖励大会,公司对20名从企业创业早期就在企业任职的老员工人均奖励3万元,还向公司的研发、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给予了一亿多元现金和数额不等的股权激励,如今三一集团内部拥有几百名资产超过百万、千万、甚至上亿元的员工。在满足职工物质财富的同时,企业更重视员工的职业发展、综合素质与全面发展。在三一集团,各类员工都有畅通的职业发展通道,包括管理通道、技术通道、营销通道。一名新员工在管理通道上可以逐步成为主管、科长、部长、总监、总裁助理及以上的职位。同时三一集团还实行了畅通的轮岗、转岗和竞争上岗制度,让员工在不同岗位上得到专业技能的全面提升,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轮岗制度也为员工提供多样化的工作岗位,不会让员工在一个岗位长时间工作后轻易产生职业倦怠。多种职业发展通道为每个员工提供了成长成才的计划,将“帮助员工成功”、“造就一流人才”的理念落到实处。从2000年,三一集团就实施了“送读计划”,一批又一批的管理人员、研发骨干、营销精英等优秀员工被送往各大院校研读MBA、EMBA、工程硕士,同时生产一线的优秀工人也被送往高校学习,至今已有几百人次接受了在职深造。尤其是从2004年开始,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步伐明显加快,企业对跨国经营方面的人才需求非常大,在选送去深造的优秀员工中就有一部分人是从事国际化经营方面的学习,在员工自身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

(二)人才国际化

  在开拓国际市场的过程中,三一集团管理层深刻体会到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最大障碍是国际化人才的短缺,早期产品出口的国际化经营只是需要懂国际贸易的人才以及能适应国外生活并从事技术服务的工程师,但如今公司的国际化经营已经是以对外直接投资为主,因此对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就尤为迫切。三一重工采取了人才国际化的策略,只从国内派遣少量管理人员,主要是从东道国当地招聘本土化人才。三一重工2006年投资印度、2007年投资美国、2009年投资德国、2010年投资巴西,如今三一重工在印度的子公司拥有500多名员工,其中印度员工占到了80%,而且印度公司已经能够研发适应印度本地市场需求的工程机械产品,三一重工美国公司有员工100多人,其中70%是美国本地人员,主要是技术研发人员、履带起重机专家、挖机专家等,美国公司的研发技术人员已经具备自主研发专门针对北美市场的工程机械产品的能力,如SR550/350/750越野起重机,SCC8300/8200/8100履带起重机,SMG系列平地机、挖机与煤机等。其中,SCC8300履带起重机在2011年3月22日的美国拉斯维加斯工程机械博览会上获得了美国同行的好评,而这台专门针对欧美高端市场的产品正是由美国专家John Lanning指导研发的。在展览会上,美国四季设备公司当场签署了20台履带起重机采购订单。另外,三一集团通过长沙市“313计划”引进日本技术团队,将日本企业精细化管理引入三一集团,提高其创新管理能力,自主研发新产品。“313计划”是指“长沙市引进国际高端人才三年行动计划(2009~2011年)”,规定3年内引进100名国际高端人才、30个国际高端人才团队,故简称“313”计划。

四、竞争对手

(一)国内竞争对手

  在工程机械制造业领域,三一集团国内的主要竞争对手有:(1)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联重科);(2)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徐工集团)。这两家公司的产品线与三一集团的重合度比较高,是直接的市场竞争对手。

  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2年,2000年10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简称“中联重科”,股票代码为000157),2010年12月在中国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代码01157),是中国工程机械装备制造的领军企业、全国首批创新型企业之一。主要从事建筑工程、能源工程、环境工程、交通工程等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所需重大高新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公司注册资本59.28亿元,拥有员工22 000余人。2010年,中联重科下属各经营单元实现收入超过508亿元,利税超过76亿元。

  徐工集团成立于1989年,目前位居世界工程机械行业第7位、中国500强企业第123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53位,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规模最大、产品品种与系列最齐全、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其下属企业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于1996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为000425,2010年营业收入为252亿多元人民币,净利润为33.9亿多元人民币。

  中联重科和徐工集团的产品线与三一集团有限公司以及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基本类似,因此在国内市场上形成了直接的竞争关系。中联重科是整体上市,而徐工集团和三一集团都是下属的子公司上市,即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和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因此在总资产上中联重科(000157)排在第一位,2010年总资产接近630亿元人民币,三一重工(600031)是313.4亿元人民币,徐工机械(000425)是248亿元人民币,如图7-2所示。但在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两项指标上,三一重工明显优于另外两家公司,如图7-3和图7-4所示。

Image

  资料来源:上市公司年报。

图7-2 三一重工与国内竞争对手总资产比较

  资料来源:上市公司年报。

图7-3 三一重工与国内竞争对手营业收入比较

  尽管在主要经营指标上优于竞争对手,但三一重工在维护行业市场的稳定性方面发挥了领导者角色,从不率先打价格战,相反在同类产品上,三一重工的产品价格总是保持高于竞争对手,三一重工通过技术创新、客户服务为顾客创造附加价值,从而与国内竞争对手维持了较好的关系,也为稳定行业整体市场起到领导作用。全国近几年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呈稳定增长的态势,对工程机械的需求也稳步增长,因此,工程机械行业的总体发展有了稳定的需求,行业内企业间的公平竞争也就能为企业创造价值。

Image

  资料来源:上市公司年报。

图7-4 三一重工与国内竞争对手净利润比较

(二)国际竞争对手

  三一集团在国际上的竞争对手主要有美国的卡特比勒公司(Caterpillar)和日本的小松公司(Komatsu)。其他的竞争对手有美国的迪尔、英格索兰,日本的日立、神钢、加滕、多田野,德国的利勃海尔、SCHWING、ABG、Putzmeister、福格勒、宝马,英国的JCB,意大利的马连利等跨国企业。

  总部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卡特比勒公司(NYSE:CAT)成立于1925年,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工程机械和矿山设备生产厂家、燃气发动机和工业用燃气轮机生产厂家之一,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柴油机厂家之一。经营业务及工厂设施遍及世界六大洲,2010年销售收入为425亿美元,美国境外的营业收入占比68%。从地域上看,美国是最大的工程机械市场,其次是欧洲和日本。近两年,“金砖四国”(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工程机械市场规模迅速扩张,这要归功于这些国家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业投资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为拓展中国市场,卡特比勒在无锡设立多功能研发中心,在南京生产小型液压挖掘机,在苏州开设新的核心产品生产设施,在无锡生产中小型柴油发动机。此外,随着无锡零部件生产基地正式启动、卡特比勒路面机械(徐州)有限公司投产、亚太运营总部迁至北京、为中国客户推出租赁店业务、成立卡特比勒(中国)融资租赁公司、与中国4所大学签署战略伙伴协议等,卡特比勒初步完成在中国的国际化布局。

  日本小松公司是仅次于美国卡特比勒的另一工程机械行业巨头,1990年小松发起的改革运动还制订了另一个计划,就是将小松塑造成为一个能够与世界商业环境动态保持同步的全球性公司。1990年左右,世界经济一体化加速,小松公司加快了对国外市场的开发,以出口为中心加速对外扩张的过程。在加速的同时,小松公司完成了为快速改变市场而制定全球性策略的任务。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小松公司积极走向海外,围绕以下重点项目开展其国际化战略:完善小松公司国际化组织架构、提高产品品质至国际水平、建立“产品支持体系”(主要指零部件后续供应、售后服务等,小松公司有一个口号:第一台设备由营销卖出,第二台设备由产品支持体系卖出)、培育海外代理商网络。

  随着国际化经营的步伐加快,三一重工在国际市场上势必会与国际跨国公司形成直接的竞争。三一集团创业早期,就已经从跨国公司手中夺走了一部分国内市场,今后将不仅仅在国内市场继续与这些跨国公司公平竞争,还将在全球市场公平竞争。因此,三一重工选择了直接投资的方式,做一名东道国的企业公民,不仅仅为扩大公司的国际市场份额,更是为东道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创造就业机会和增加当地政府税收。三一集团通过直接投资,与东道国地方政府找到了共同的利益,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三一集团获得了当地优秀的研发人才与制造技术,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而地方政府通过吸纳海外直接投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与就业,三一集团也为参与国际竞争获得了较为宽松的经营环境。

  2010年,三一重工的海外营业收入的比例不足10%,而卡特比勒、日本小松的海外营业收入的比重都远远高于三一重工,从跨国经营的历史与经验来看,三一重工与主要国际竞争对手的差距不言自明,三一重工的国际化经营的前景仍然充满诸多不确定性因素。这主要表现在:(1)产品技术含量的差距。尽管三一重工在自主研发上的投入很大,而且公司管理层也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的战略来看待,但与美国和日本这些高端装备制造强国相比,三一重工的技术水平与之还有一定的差距。三一重工制造的工程机械产品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关键零部件是从其他公司采购的,如部分产品的发动机是康明斯制造,底盘是德国奔驰制造,因此产品的整体技术水平仍然较低。(2)营销策略的差距。三一重工在国内市场上大部分产品是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销售的,即客户不是一次性地付款买断产品的所有权,而是由三一重工的合作银行介入,客户分期支付产品余款给银行,由银行提供一定的信用担保。在工程机械行业,这种销售方式已经非常普遍,但在国际市场,是否有银行愿意提供这样的服务给三一重工仍然是个问题,而我国本土银行在海外的营业网点有限,难以满足大量客户的需求。三一重工可选择的营销策略很有限,与竞争对手相比明显处于不利地位。(3)跨国经营的管理经验。卡特比勒与日本小松公司都有上百年的经营历史,参与跨国经营的历史也有几十年,而三一重工从成立到现在也就20多年的时间,其跨国经营的历史更短,只在最近几年才开始实施“全球本土化”的跨国经营模式,跨国经营的经验不足,应对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有限,因此与竞争对手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见图7-5和图7-6)。

  三一重工的跨国经营也有其优势:(1)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处在高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率仍然较低,因此未来中国国内市场对工程机械的需求仍然强劲,而这是三一重工继续成长的保证,也为跨国经营奠定了基础。如果没有国内市场的成功,跨国经营就没有了基础,但三一重工的主要国际竞争对手也把中国市场作为它们的战略方向。因此,与竞争对手在中国国内市场上仍然存在激烈的竞争,正如大家常说的,“中国市场即国际市场”。(2)中国政府的政策支持。中央政府把实施“走出去”战略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支持国内企业开展跨国经营。2011年10月19日召开的“2011全球工程机械产业大会暨50强峰会”上,工业与信息化部提出,我国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目标是,在2020年前,力争使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销售收入在装备制造业中的比例提高至25%,并支持我国工程机械企业加快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进一步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技术水平的集中体现,而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以高新技术为引领、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核心环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引擎。

  资料来源:上市公司年报。

图7-5 三一重工与国外竞争对手营业收入对比

  资料来源:上市公司年报。

图7-6 三一重工与国外竞争对手海外营业收入比例

五、自主创新:品质改变世界

(一)自主创新

  哲学家用思想改变世界,修身治国平天下;革命家用暴力改变世界,创造性破坏;政治家用变革改变世界,三一集团的创业者以及管理团队坚持“品质改变世界”的伟大实践,创造了企业的辉煌业绩。

  1994年,大多数的中国企业都面临着技术更新换代的问题,与国外企业合资,“以市场换技术”是比较通行的做法,或者支付较高的价格购买国外企业已经成型的技术专利,即技术转让。三一集团也做过这些尝试,但都没有成功,一方面公司没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可以花高价格购买国外技术,另一方面外资企业对刚成立不久、在市场上毫无地位的三一集团的实力存在疑问。因此三一集团决定走自主创新的道路,从北京自动化研究院聘请了液压领域的专家易小刚为技术研发负责人,每年用营业收入的5%~7%作为技术研发费用,开始自主创新之路。从1998年起,三一集团核心企业三一重工陆续编制出台《三一重工研发体系规划》、《产品“数一数二”战略》、《知识产权工作规划》、《三一研发变革手册》、《三一研发核心能力建设规划》,在集团内建立了“技术创新平台”。在研发的组织结构上建立了三一集团研究总院、产品事业部研究院、企业研究院的三级研发体系(见表7-7)。

表7-7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历程

时间

发展历程

1994

第一台大排量、高压力混凝土拖泵研制成功,此后在中国市场全面替代进口产品

1998

三一重工成功研制出37米泵车,是中国国内企业能生产的最长的长臂泵车

2000

全液压平地机下线,属世界首创,代表了平地机未来发展方向

2003

黑色路面成套机械全面进入市场,开创了中国路面施工的新工艺

2004

三级配混凝土输送泵在三一重工研制成功,破解了三级配混凝土不能泵送的世界难题;自行研制出中国最大的60吨水平定向钻

2005

拥有四个“中国独创”的三一重工路面铣刨机问世

2007

微泡沥青水泥砂浆车亮相京津高铁,结束了中国高铁施工中沥青砂浆灌注使用外国设备的历史,打破了德国博格公司独家拥有该项技术的格局;自主研制的66米臂架泵车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

2008

亚洲最大吨位全液压旋挖钻机在北京三一重机下线;亚洲首台1 000吨履带起重机研制成功

2009

72米臂架泵车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再次实现了对混凝土超长泵送技术的超越;自主研发出中国第一台混合动力挖掘机

2010

研制出中国最大的1 000吨级汽车起重机

2011

三一重工SCC86000TM(3600T)履带起重机成功下线,被业界誉为“全球第一吊”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2002年被国家发改委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下设泵送机械、路面机械、起重机械、挖掘机械、桩工机械等产品研究院,分布在中国的长沙、上海、北京、昆山以及印度马哈拉斯特拉邦、美国佐治亚州、德国北威州等地,其中北京桩机、上海科技、昆山重机三地的企业研究院被当地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目前,三一重工共拥有2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拥有湖南省工程机械物联网重点实验室、湖南省混凝土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履带式工程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高性能挖掘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三一重工工业设计中心等一批创新平台。

  截至2010年底,三一重工共拥有各类研发工程师5 443人,其中博士32人、硕士2 300余人,是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研发团队之一。三一集团在自主创新上获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成功研制出中国首台37米泵车、世界首创全液压平地机、世界最长臂架72米泵车、世界首创微泡沥青水泥砂浆车、亚洲最大吨位1 000吨履带吊、国产最大200吨全液压履带挖掘机、亚洲首台大吨位旋挖桩机等创新产品。2010年全年申请专利704件,其中发明261件。目前,三一重工共拥有授权有效专利1 200余项。2010年,三一重工的“一种混凝土输送泵的节能控制方法”发明专利获得中国专利最高奖——中国专利金奖。

  三一重工先后主持和参与了54项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制定与修订工作;2次荣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项目6项,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7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7项及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项目、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专项、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国家级课题近30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励34项,其中“混凝土泵送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获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一重工工程机械技术创新平台建设”获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实现工程机械行业和湖南省“企业技术创新工程”类国家科技进步奖零的突破,也是我国工程机械行业获得的国家最高科技奖励。公司先后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评为“全国专利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示范单位”。

(二)全球品牌传播

  三一集团坚持自主创新,坚持为市场提供高品质产品的策略也获得了国内以及国际市场的肯定,其品牌价值不断提升。“2010年亚洲品牌500强排行榜”三一重工排名第91位,排名位列中国工程机械第一,董事长梁稳根先生同时荣获“亚洲品牌年度人物”,这是三一重工第四次跻身亚洲品牌前100强,品牌价值再次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

  2007年,三一重工的一台72米臂架的履带式吊车在德国参加展会时发生了断臂事故,公司深刻吸取了这次教训,重新打造全球品牌传播策略。2011年,三一重工把工程机械开进了“宝马(BMW)汽车展”,与宝马等顶级品牌的汽车同一展台展出,改变了人们心目中工程机械脏、笨、差的品牌形象。2009年三一重工赢得了与拥有“三叉星”奔驰商标的戴姆勒公司的关于商标侵权的诉讼,三一重工的“三一”商标没有侵犯奔驰汽车的“三叉星”商标,由此戴姆勒公司将不能在欧盟任一个成员国家再就商标侵权提出诉讼,这为三一重工的国际化经营与全球品牌传播扫清了障碍。

  2010年8月5日,位于智利北部阿塔卡马沙漠中的圣何塞铜矿发生塌方事故,33名矿工被困于700米深的地下,智利政府随即制订救援计划,选取吊装设备承担起吊救援舱的重任,并展开救援,三一重工的合作伙伴——智利最大的吊装公司BURGER公司——提出的以三一重工生产的SCC4000履带起重机作为主要设备的现场救援方案胜出,三一重工生产的SCC4000履带吊装机良好的运行记录是此次成功夺标的关键。救援成功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对三一集团的产品以及员工参与智利矿难的事件给予高度肯定,新华社也撰文报道此事,智利政府也给三一集团发来了感谢信,正因为三一集团产品拥有高品质,才能在矿难等重大事件发生的关键时刻成为参与救援的设备。

  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泄露,需要向核电机组注水降温,此前,由于消防车、军用直升机注水命中率不高,于是考虑用泵车参与救援,这时寻找世界上性能最为可靠、臂架最长的泵车就成为紧迫的问题,虽然日本的工程机械制造技术在世界上也处于领先地位,但三一集团的泵车一直保持着臂架最长的世界纪录,而且相关技术水平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于是三一集团的产品进入了日本方面的采购清单。3月19日,三一集团收到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的来函,要求购买三一集团的型号为SY5502THB的62米臂架的泵车,三一集团立即启动相关准备工作,决定免费向日本方面捐赠该型号的泵车,8天后泵车顺利抵达日本,在核电站救援工作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无论是参与智利矿难救助,还是支援日本核电站抢险,都为三一品牌在世界范围内的认可起到了促进作用。尽管这些都是偶然事件,但正是公司在日常管理上、在技术创新和产品服务上的良好运营,才能使其产品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也无意中为品牌的国际传播提供了契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