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遵义会议”扭转战局

“遵义会议”扭转战局

时间:2022-11-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此,我们茌平县人民政府代表全县56万人民对鲁青园艺研究所的全体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鲁青园艺研究所被我县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誉为可信赖的伙伴。按照冯锡鸿的建议,遵循着农业科技先试点后推广的路径,朱学东和他的同事们在南大吴村选了40个大棚种植小番茄,算是小范围试点。按照冯锡鸿与乐平铺签订的协议,冯锡鸿提供技术指导和市场信息协助,朱学东负责推广。

这是一封来自聊城市茌平县人民政府的感谢信:

济南市鲁青园艺研究所:

三年以来,贵所帮助我县4个乡镇种植的洋香瓜无籽西瓜均获得了全面丰收,650亩洋香瓜和1200亩大棚无籽西瓜每亩效益分别达到8000元和5000元,仅此一项全县农业增收500多万元。在此,我们茌平县人民政府代表全县56万人民对鲁青园艺研究所的全体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鲁青园艺研究所的全体同志,工作认真负责,从项目的考察、群众的宣传活动到技术指导、产品销售进行了全程优质的服务,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使我县洋香瓜、大棚无籽西瓜一次引进、一次成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县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农民群众思想意识的改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鲁青园艺研究所被我县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誉为可信赖的伙伴。希望在此基础上,贵所再给予大力支持,为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献计献策,共创美好未来。

为什么要写这封感谢信?冯锡鸿为茌平县带去了什么?改变了什么?

农业大镇的“当家人”之难

尽管过去了15年,但往事并不如烟,聊城市住房公积金中心主任朱学东还记得当初的细节。这位曾任茌平县乐平铺镇镇长的老人在谈到冯锡鸿的香瓜、小番茄、无籽西瓜时赞不绝口:“老冯帮了我们的大忙!”

“我是1991年调到乐平铺镇担任镇长职务的,从镇长干到书记,在那里待到1997年,而跟锡鸿合作大概是从1994年开始的。”

地处鲁西平原的乐平铺镇隶属聊城市茌平县,是一个传统的种植业乡镇。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的乐平铺长期以来却没有利用好这些优势。朱学东还记得,调研一圈下来,得出的结论让他头都大了。为什么?“没有工业企业,也没有什么高效农业,就是种大面积的玉米、小麦、棉花,就这三种作物。”

那时正值这些作物价格低潮的时期,当地的农民指着地里大片丰收的粮食却高兴不起来。“小麦、玉米价格都很低,棉花那时候也处于低价时期,我记得那个时候小麦四五毛钱一斤,一块冰糕都两毛钱呢。”

那个时期,从聊城市到茌平县,喊得最响的无疑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农业。乡镇经济工作主攻高效农业,朱学东当时主要考虑是要有好的品种。

这也是他压力最大的时候。“因为乐平铺镇只有种植业,当时我就是整天绞尽脑汁,想如何搞好农业。”

这件事让他辗转反侧,睡不好觉。一天去县里开会,会上有个挂职的科技副县长说姜楼温棚种洋香瓜效益不错。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会后朱学东让副乡长陪着去60里地之外的姜楼看了一圈,他们去给贤集村支书报了个名号。

不几天,冯锡鸿就找上门来。

冯锡鸿的“毛遂自荐”

1994年的冯锡鸿,虽然正处于创业之初,但通过进军姜楼取得了“香瓜之役”的胜利,正值布局莘县燕店第二战役之时,在聊城已小有名气。冯锡鸿毕竟是个有抱负的人,不会仅仅满足于农业扶贫的一乡一镇,他要将农业科技扶贫之手伸向整个“棋盘”。

这一天,朱学东的办公室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带着几页宣传纸,推销自己的宝贝品种。

“当时我还不认识他,也没有邀请他,他自己找到我们这里来的。”在那个民风淳朴的年代里,朱学东对眼前的这位陌生人并没有排斥,而是耐下心来听对方将带来的几个好品种讲了一遍。

这个“毛遂自荐”的来者便是冯锡鸿。他对朱学东推销的无非是当时自己手头“最火”的几个品种。种子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旦说起来,当然“刹不住车”。但朱学东也没有白听,对方近一个小时的宣讲听下来,他似乎抓到了根“救命稻草”。

“当时他推荐了一些好的品种,我就从中选了‘圣女红果’。这个东西虽然之前我从未见过,但我想,它作为蔬菜很受欢迎,转化成一种水果应该也不错。这个东西没有皮,也没有核,又富含维生素,我想宾馆、招待所肯定会考虑用这个东西。”

这是朱学东与冯锡鸿的初识,也是朱学东“好运的开端”。

自此以后7年间,朱学东和他的继任者从冯锡鸿手中拿到了小番茄,拿到了无籽西瓜,拿到了香瓜,并大面积地推广开来。他也从乐平铺镇日益兴旺的种植业中拿到了“政绩”,从镇长干到书记,再到副县长、常务副县长,再到聊城市住房公积金中心主任。

冯锡鸿的“毛遂自荐”不无道理,但是真要让新品种推广并且能迅速地大面积展开种植并不容易,他听集贤村书记说茬平来人了就主动出击,与政府合作。时任聊城市委书记陈延明,后来成为山东省分管农业的副省长。当时他就严令各县发展设施农业,全市上下“逼民致富”热情不减,各个区县使出浑身解数,跑贷款、落实项目、建大棚在聊城已经呈燎原之势。

谁不渴望发家致富

走“群众路线”,还是冯锡鸿的那一套:大参观和“万人大会”。

冯锡鸿毕竟有眼光,给了朱学东一些建议,布置了几个可供参观的点。

镇政府雇了4辆大客车,4辆大车跑了好几天。每个管区、每个村,他们自己组织,镇上统一安排车。今天哪个管区、哪几个村去,具体一天去多少人,一周后一计算,最后达到了8000人。“老百姓去了以后,直接和那里的种户对话,再出一个干部统一给讲讲。”

寿光、昌乐、姜楼……大棚里种植的作物五花八门、种类繁多,但无一例外,都是赚钱的。

毛永和还记得,在冠县的一个村:“那里种的都是大拱棚,种得好,我带上人去看看,扩大影响。因为那个东西投入少,好上规模,大家羡慕得不得了”。

对农民来说,大参观、长见识之后便是内心跃动,谁不渴望发家致富呢?

参观之后便是“万人大会”。

“找一处中学的操场,或在村里的一片树林里,搭上台子,四个角,每个角两个大喇叭,一共是八个大喇叭。那时候镇上的老百姓几乎都去了,人山人海的。”

不善言辞的朱学东滔滔不绝地讲了两个小时,草稿是前一天他写成的。“我不是很善于讲话,开会的头一天,我躲到下面一个村的大队部里,闭门不出一天。我说谁也别打扰我,中午给我送碗饭就行,我就列提纲,思考讲什么。”“讲讲市场,讲讲未来的好前景。说到激奋人心之处,大家全站起来鼓掌。”

南大吴试点

小番茄和洋香瓜一起上,涉及10多个村子,近6000人,毕竟不是小数目,要慎之又慎。

按照冯锡鸿的建议,遵循着农业科技先试点后推广的路径,朱学东和他的同事们在南大吴村选了40个大棚种植小番茄,算是小范围试点。而在毛永和看来,上马洋香瓜项目刚开始也是“六七百棚的规模”。

对此,冯锡鸿认为:“对这个东西,群众有一个认识过程,大面积不可能一下子就推开。毕竟,南大吴村并没有种植大棚的传统,乐平铺镇也没有。”

那时候半亩地大小的棚仅棚体建起来也得6000多块钱,再加上种子、苗子也得五六百。好在理顺了干部干劲的乐平铺镇士气正旺,“哪怕半夜睡不着觉也要出去筹款”,款项很快筹备齐全。

这给冯锡鸿的推广给了很大的助力。“我那几年感觉,工作一开始难推,但是推开以后每个环节还都比较顺利。”从供应种子、苗子,到培训技术员去做技术辅导,“乐平铺最多的时候3个技术员,在整个乡镇上轮流指导,而且有的村上都有技术员,整个种植环节没出现过问题”。老百姓也是配合的,叫用有机肥就用有机肥,那时候比较听话,觉得种出来肯定好。

有些是分内之事,有些却不是。

按照冯锡鸿与乐平铺签订的协议,冯锡鸿提供技术指导和市场信息协助,朱学东负责推广。这种模式从洋香瓜、小番茄一直延续到无籽西瓜。其中,朱学东看中的小番茄,还因为老百姓有顾虑,怕风险大,冯锡鸿甚至还提供了保护价收购的额外条款。

好酒也怕巷子深

农产品销售对农民兄弟来说是最重要的环节,产业调整的成败也系于此。

好酒也怕巷子深,种植出来的瓜菜怎么卖成为朱学东的心结。“刚开始搞高效农业,全市名次比较靠前的乡镇都出事了。贷款给老百姓,叫老百姓上项目,没成功,贷款怎么办呢?老百姓挣钱没成功,闹事了,或者是销售不出去,或者是还不上账,这些问题,县里也担心,几个拔尖的乡镇都乱了。”

可当县领导问起来,朱学东却拍着胸脯说:“我这儿没事,放心吧。”其实在内心深处,他也有些嘀咕。

冯锡鸿却不担心,他了解市场,也知道怎么去运作市场,他向朱学东说得一针见血:“其他乡镇品种不先进,基础工作不扎实,服务不行。”

说一千道一万,种出来销不出去还是服务问题,但关键是如何提供销售服务。

“这个事逼到你这儿了,你就得想办法。这么多大棚,这么大的产量,怎么办,只能想办法。”冯锡鸿说着,想着找市场的法子。

七天跑了八个省

政企联合既是“致富种子”的提供者,更应当是宣传销售的推动者,甚至践行者,这是冯锡鸿在长期市场沉浮中得到的经验。在他看来,需要发动广大干部群众走出去,才能达到宣传的最佳效果。

1995年春天的时候,乐平铺镇政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人去楼空”的现象,只有少数的几个值班人员维持着日常工作。

消失的人们干吗去了?他们带着一车车的瓜菜出现在全国各地。

“我们的乡镇干部和村干部出去卖瓜了。”怕老百姓的瓜销售不出去,冯锡鸿带着一群干部第一时间去感知市场,将瓜菜带到上海、杭州、苏州等地,将市场信息带回来。

毛永和还记得镇党委书记都亲自出马,带着一批干部用了7天时间跑了8个省:“天南地北都有,北京、天津、太原,甚至东北都去了。”

为了激发大家的积极性,冯锡鸿还提议将销售与干部的政绩挂钩,并且从每斤瓜中提取一分钱作为干部的销售费用

开头总是最难的。

到各地踩点的干部们虽然引进了一批批的瓜商,但这一年的市场行情却并不乐观,随着行情的低迷,甚至出现了瓜贩来了又空车走掉的情况。

但朱学东并不担心,因为冯锡鸿当初的保护价收购是当地农民们的底线,“总不至于折本”。

这是略显艰难的一年。冯锡鸿和镇政府并没有盈余,但老百姓却赚钱了。

走出去的效果是好的,但冯锡鸿又有了新的点子,他号召镇上开一个新闻发布会。

“乐平铺瓜菜”新闻发布会

近50个瓜商齐聚乐平铺,大车小车挤满了小镇的大街小巷,这是乐平铺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堵车”。

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出身的冯锡鸿是行家,怎么运作,请什么人,怎么请,这一套他轻车熟路。

1995年的时候,哈尔滨、广州、上海等全国各地的瓜菜批发市场上突然出现了一批操鲁北方言的山东人,他们人手一大摞“小广告”,贴遍了市场的宣传栏。这是冯锡鸿提供的策略之一。

“向全国推介茌平的瓜菜,邀请各地客商进军茌平”是广告的主要内容。

赶在4月份瓜菜上市之前,近50位客商云集茌平,他们好奇的是,横空出世的“乐平铺瓜菜”到底怎么样?

想当初,冯锡鸿的提议并没让朱学东放心,全国各地的发广告,介绍茌平瓜菜的品种和产量,人家能认可吗?来不了怎么办?或者客户少怎么办?当然,这里面老冯也用了心,在小广告上,他稍微夸大了当地的产量,并给出了不高于市场行情价格的承诺。

在接待外地客商的茌平县委招待所,茌平县给出的保证是:统一销售,统一定价,不能哄抬物价,不能漫天要价。“都哄抬物价把瓜贩子挤走了,我们就卖不出去了,所以我们根据全国的行情该3块钱就卖3块钱,都要这样卖。”

以行政命令的方式介入市场营销,向来利弊兼有。弊端是价格上不能实时随行就市,老百姓可能不愿意;但有利之处得从长期来看,茌平瓜菜不是一锤子买卖,它可以建立好在客户心目中的良好形象。照顾了乐平铺瓜菜的长期发展,也就照顾了老百姓的长远利益。

事实证明,朱学东的担心是多余的。当一辆接一辆大货车来到乐平铺的时候,朱学东彻底地放心了。而来自天南地北的客户也放了心,他们也惊喜地看到:无论他们要多少货,村干部和乡镇干部都给他落实,而且装货卸货,老百姓自发帮忙,分文不要,这是何等的好事!

没有卖过这么贵的东西

乐平铺的瓜菜卖疯了!

一车车的洋香瓜,一车车的小番茄,一车车的无籽西瓜,早上采摘完,在家门口卖掉,几千元到手,一天赚原先一年才能挣来的钱,朱学东和他的同事们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第一年可以,第一年就算成功了。这个镇真出乎意料,没有想到挣这么多钱。”毛永和算计着,小番茄、香瓜最贵都是4块钱一斤,两袋子香瓜就是七八百元,顶上一头牛钱,全镇老百姓都没有见过这么贵的东西,更没有卖过这么贵的东西,两袋子瓜一头牛,别忘了,一头牛就能养活老百姓好大一家子人。

小番茄也卖疯了。4块钱一斤,一个棚能产多少斤呢?万儿八千斤没问题。“这个东西,只要温度达到了,就是天天有,天天摘。南大吴村40个大棚都发财了。”

种洋香瓜发了,种小番茄发了,后来又发展了无籽西瓜也发了。朱学东高兴地宣布:“这些年我无论种什么没有卖不出去的。后来发展到,老百姓你叫他种啥他就种啥,因为他们信服了。”

实际上,从1994年到1998年,朱学东之后的三任党委书记从没有将冯锡鸿的这三种产业丢下,而是继续发展,甚至在1998年建起了每天交易额可达300万元的“鲁西瓜果蔬菜批发市场”。

赚了钱的老百姓看准了大棚蔬果。到第二年的时候,仅仅洋香瓜就从之前的五六百亩蹿升到几千亩,发展到第三年,甚至到了户均一个棚的规模。

不仅农民,乡政府也获得了收益:一亩大棚,一年收300元土特产税。这样,一年下来乡里也有上百万的收入,这块资金也解决了不少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