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茶园管理技术

茶园管理技术

时间:2022-11-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但必须与肥水管理密切配合,与采留叶相结合,并注意病虫害防治,才能达到茶树修剪后恢复快、生长好的目的。在幼龄茶园管理上要力求避免这两种倾向。修剪后应加强茶园肥培管理。如果秋末进行深修剪的,则第二年春茶应留养一季,夏茶再开始采茶。这样有利于在全年茶园最佳修剪期完成此项工作,不误农时。机剪可使采面平整,便于茶园管理和采摘,因此机械采摘茶园必须先机剪。

第二节 茶园管理技术

一、茶树修剪

茶树修剪是在茶园土、肥、水综合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各地自然条件、树龄、品种生长习性,对茶树树体营养物质的分配和运转进行适当的控制和调节,使养分得到合理的利用和分配的一种措施。但必须与肥水管理密切配合,与采留叶相结合,并注意病虫害防治,才能达到茶树修剪后恢复快、生长好的目的。

1.修剪基本方法

(1)定型修剪。幼龄茶树的第一次定型修剪,其高度和枝条粗度,对以后分枝强弱、多少关系密切。依照灌木型茶树分枝习性,二足龄茶树苗高在30厘米以上,主茎粗达3~4毫米,并有一两个分枝时,即可进行第一次定剪,修剪高度以离地15~20厘米为宜(见图2-1)。生长较差的茶苗,虽有二足龄,但长势未达到标准,应考虑推迟定型修剪。部分土层深厚、管理水平较好的茶苗,在一足龄时已达标准,也可提前一年定剪。第一次修剪必须仔细,只剪主枝,不剪侧枝,剪位应离下位叶较近,不要留桩太长。剪口向内侧倾斜,尽量保留外侧的芽位。经第一次定型修剪后,只要加强管理,茶苗很快会抽发旺盛的新枝。第二次定型修剪高度可在第一次剪口上提高15~20厘米。第三次定型修剪高度在第二次剪口上提高10厘米左右。这样连续通过三次定型修剪,茶树骨架枝高度就可达到40~50厘米。连同主茎形成4~5层分枝,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轻修剪,结合打顶轻采,进一步培养树冠和采摘面。

img3

图2-1 定型修剪示意图

乔木型茶树顶端优势强,茶树新梢伸长较旺、节间长,不宜采用灌木型茶树的定型修剪方法,而应尽可能采用分段修剪的方法。当茶苗生长符合以下三个标准之一者即可进行定型修剪:①主茎粗4~5毫米,长度20厘米以上;②长叶7~8片;③枝条木质化或半木质化。

具体做法是:第一次定剪仍在苗高30厘米左右,枝粗4毫米以上时,从离地12~18厘米处剪去,第一次剪后,长到20厘米以上并有2~3个分枝时,开始分段修剪,每隔20~40天剪一次,一年内剪5~7次(实际上同一枝条可达2~3剪次)。每次只剪符合标准的枝条数1/3~1/2,修剪枝留桩长度从分枝杈口延长8~12厘米,中心枝要强剪,只留8~10厘米,旁侧枝要轻剪,留10~12厘米,压主扶侧、剪强养弱,如此进行两年,离地高度达60厘米左右,这时再剪一次,剪子树冠面。此后只剪顶端优势特强的枝条,同时结合留叶采摘,清理无效枝,养成平衡、较密的蓬面生产枝层。

幼龄茶树树冠养成过程中骨干枝和骨架层的培养主要靠三次定型修剪。在采摘技术上应实行“分批留叶”,要多留少采,做到以养为主,采摘为辅,实行打顶轻采。

在生产实践中应注意两种倾向:一种是只顾眼前利益,不考虑茶树长势和实现高产稳产的基础,急于求成,不适当的早采、强采,造成树势早衰,产量始终上不去,茶树难以封行;另一种是该采的不去采,实行封园养蓬,结果也达不到目的。在幼龄茶园管理上要力求避免这两种倾向。

(2)轻修剪。轻修剪是在定型修剪的基础上进行的整形修剪,目的是继续培养树冠和采摘面。剪位一般在上年剪口上提高4~8厘米,春茶留叶采摘的,留春梢,剪去夏、秋梢;春茶不留叶而夏茶留叶的,剪去夏、秋梢所留真叶以上的梢位;如春、夏茶都留叶的,则以树冠面净增高度为准,不宜留桩过高。轻修剪用水平剪一次剪平,剪口要平滑,修剪时期宜在秋末或早春地上部休眠期进行。修剪后应加强茶园肥培管理。

近年来,为了提早春茶开采,增加春茶产量,各地茶区改以往的每年轻修剪为隔年或隔两年以上轻修剪,春茶留鱼叶采,使春季名优茶大幅度增加,以提高经济效益。

(3)深修剪。主要是剪除鸡爪枝、冗生枝、枯枝,促使萌发新枝,组成新的生产枝层,提高育芽能力。一般深修剪周期常在5年以上,进行一次深修剪后若干年,当树冠面生产枝层再次出现衰老情况时,则应再次进行深修剪。深修剪剪度较深,一般降低冠面15~25厘米。修剪常在春茶采后进行,这样可获得一季春茶。剪后当年须停止采摘,养蓄树势,待次年树冠生产枝重新组成后才可采茶。如果秋末进行深修剪的,则第二年春茶应留养一季,夏茶再开始采茶。深修剪常用台刈铗进行,也可用较锋利的篱剪,但剪口一定要平滑(见图2-2)。

img4

图2-2 深修剪示意图

(4)重修剪。适用于衰老茶园中主枝尚强壮,一、二级分枝也较壮实,而上层分枝零乱细弱的茶园和未老先衰的茶园(见图2-3)。重修剪的剪位一般离地40厘米左右,剪后只剩下主枝和一、二级分枝。茶丛中个别特别衰老的枝条,可先用台刈铗将其从根部剪去;同时剪去自然更新枝中的细弱枝条,保留健壮的更新枝。一般在春茶采摘后的休止期进行重修剪,用锋利刀具或台刈铗逐枝切割,切口必须光滑平整略呈斜面,剪后必须重施肥料。

img5

图2-3 重修剪与台刈

(5)台刈。主要是针对树势严重衰老的茶树,从根茎处(离地5厘米内)割去全部树冠,使根颈处的不定芽萌发组成新的树冠。留桩不能过高,不然发芽不壮,新枝纤细。台刈用锋利的刀割除,粗大的枝条用锯锯断,切忌破损,避免桩口腐烂,影响发育。有的衰老茶树从根颈部已萌生许多自然更新枝,如这些枝条较粗壮,而同株其他枝条已十分衰老,可用抽刈办法,剪老留壮,利用留下的更新枝条进行定型修剪,组成新的树冠。台刈时间最好在春季进行,使新枝通过一年生长达到木质化,在次年便于进行定型修剪。台刈必须结合改良土壤和重施有机肥,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2.茶园机械化修剪技术

近年来,随着农村人口向城镇和第二、三产业方面转移,部分茶区农业劳动力越来越紧张,因此推广茶园机械化修剪技术已迫在眉睫。现将其技术总结整理如下。

(1)茶园机械化修剪的好处。与手工修剪相比,机剪的主要优点:①提高功效,不误农时。手工修剪1公顷成年茶园需用工30个,而1部机械两人操作日修剪量为0.7~1公顷,可提高功效10倍以上。这样有利于在全年茶园最佳修剪期完成此项工作,不误农时。②可明显改变园相。机剪可使采面平整,便于茶园管理和采摘,因此机械采摘茶园必须先机剪。③节约修剪成本。机剪直接成本(人工工资、维修费、油耗等)约150元/公顷,是手工修剪的30%。④降低劳动强度。可以把茶农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

(2)机械化修剪应选择的机种。轻、深修剪可选择国产的双人抬式修剪机或日本进口川崎双人抬式修剪机。国产机价格适中,易配件,但耐用性差;进口机价格高,耐用,配件难配,两种机型使用效果基本相同。台刈和半台刈修剪应选择茶园台刈专用机。

(3)适宜机剪的茶园类型。现有茶园修剪机适合对茶园进行一年一度的轻修剪和3~5年一次的深修剪。轻修剪是每年整齐茶树、采摘蓬面,促进腋芽形成和生长,便于采摘和减少花果的一种轻度修剪方法。要求修剪程度要轻,仅剪去蓬面突出枝,以剪平为度,且剪口每年需提高2~3厘米,以便保持一定厚度的绿叶层。茶树经过几年采摘和轻修剪后,树冠上会形成很多浓密的细小衰退分枝(俗称鸡爪枝),影响产量和品质。深修剪是每隔4~5年剪去蓬面上10~15厘米深的一层“鸡爪枝”。要求修剪量大,不留或少留绿叶层,剪面平整、整齐,以达到恢复树势,提高育芽能力的目的。

(4)茶园机剪的时间。轻修剪的最佳时间为停采封园后的9月底至10月中旬,一般以剪后伤口能愈合、腋芽能形成但不萌发为最适时,过早腋芽萌发,过迟伤口愈合均不好,会推迟春茶萌芽时间;春茶结束后的4月下旬至5月也可进行轻修剪。深修剪最佳时间为高、中档春茶采后的谷雨至小满,也可在春茶前的立春到惊蛰期间修剪。台刈和半台刈的最佳时间在春茶萌发前的2月中旬至3月上旬进行,还可在春茶采后及时进行。

(5)茶园机剪的方法。对需机剪的茶园应先清除直径在1厘米以上的茶枝和枯桩,以防损坏修剪机械。机剪操作手应全面了解机械性能,熟练掌握使用方法;副手要求身体强壮、技术熟练。使用的汽、机油不得含有害物质,如铅等。修剪时深度要适宜,运行要平稳,速度要均衡。

(6)茶园机剪后的配套管理。茶园机剪后需要进行以下的配套管理:①增施肥料,促发新梢。对深修剪或台刈茶园必须迅速补充肥料,一般配合浅耕除草松土每亩施尿素20~30千克或者有机生物肥30~40千克。②可用修剪的枝梢就地覆盖或用作物禾秆覆盖茶园空行,保水增肥,促进新梢萌发生长。③注意防治病虫害。修剪后及时喷一次浓度较高的杀虫药剂,避免害虫危害新梢。④深修剪的茶园萌发新梢后要留3~5厘米再进行一次轻修剪方可正常采摘。

二、肥培管理

肥培管理主要为松土和施肥两项工作。一般每年浅耕三次,在每季茶开采前进行,结合除草,深度为10~15厘米;每年入冬前深耕一次,结合施基肥,深度为15~20厘米。施肥分追肥和基肥,追肥每年三次,在每季茶开采前结合浅耕进行,以速效性氮肥为主,数量视茶园产量而定;基肥在10~11月施用,以农家肥为主,一般每亩施枯饼100千克、磷肥或复合肥50千克。无论追肥或是基肥,均应开沟施入,盖土。

1.幼龄茶园

追肥时间与用肥量依苗龄而定,一般一龄茶树全年亩施标准氮肥5千克左右,于春茶前或春茶后一次施入;二龄茶树全年施标准氮肥10千克左右,春茶前施60%,春茶后施40%;三四龄茶树全年亩施标准氮15千克左右,可于春茶前、春茶后、夏茶后分别施50%、30%、20%;五六龄茶树则根据开采后产量,每生产干茶100千克则施用纯氮20千克左右。

2.采摘茶园

施肥要推广“一基”、“三追”的方法。“一基”即在每年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茶树地上部生长休眠时,在茶棚垂直下方开深20~30厘米的施肥沟,也可结合秋冬茶园深耕时开沟施肥,施入全年施肥量的40%~50%氮肥和全部磷、钾肥,肥料以有机肥为主,如饼肥、猪牛栏肥、堆沤肥、人粪尿、茶叶专用肥等,配合施用磷、钾肥。“三追”即在春茶开采前一个月,春茶采摘后及秋茶采摘前15~20天,分别追施速效性化肥,春茶前的催芽肥用肥量约占三次追肥总用量的40%~50%,其余夏、秋茶各占追肥量的25%左右。

3.春茶期间肥培管理

(1)巧施春肥。常言道:“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冬肥是全年增产的基础,春肥是当年增产的关键,施春肥必须因地制宜,适时进行,用量时间及要求,应视其不同茶园灵活掌握,一般幼龄茶园亩施专用肥、复合肥15~25千克,成龄茶园亩施专用肥、复合肥50千克,肥料以速效氮含量高的专用肥为主,春芽肥在2月下旬完成为好,最迟不超过3月中旬。施肥方法必须是开沟施入,防止挥发肥效损失。

(2)浅耕松土。加强茶园田间管理,冬季久旱不雨会对茶园田间管理造成一定影响,待下雨过后,各茶区应抓住有利时机,在3月上中旬以前,对茶园普遍进行一次浅耕松土,这是春茶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浅耕松土使土温回升快,有利于春茶提早萌发。同时及时清除茶园周边杂草,减少杂草滋生,降低虫源,确保茶园生态环境。

4.合理施肥

农谚说:“百斤茶,千斤肥”,“作物像枝花,全靠肥当家”。据分析,从茶树上采下的50千克鲜叶,就要从土壤中带走氮0.6千克、五氧化二磷0.15千克、氧化钾0.285千克。我们施下的肥料并不能完全被茶树吸收,有的肥料气态逸失,也有的在土壤中被其他金属离子固定和流失。肥料在红壤中的利用率是氮约50%、磷约20%、钾约45%,由此推算出每生产50千克干茶需要纯氮5~6千克、五氧化二磷2~5千克、氧化钾2~5千克。随着单产提高,茶园施肥量就要相应增加,但也要注意施肥方法不当或单位面积上施肥过多,也会造成肥害,降低茶叶产量。

茶园施肥要推广“一基、三追、多喷”的好办法,在每年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茶树地上部生长休眠时,在茶棚垂直下方开深20~30厘米的施肥沟,也可在秋冬茶园深耕时开沟,结合施肥;施入全年施肥量的40%~50%氮肥和全部磷、钾肥。这次施肥对翌年春茶增产关系很大,肥料以有机肥为主,如饼肥、人粪尿、堆沤肥、猪牛栏肥、土杂肥、塘河泥等,配合施用磷钾肥、复合肥等。

“三追”是在春茶开采前一个月,春茶采摘后及秋茶采摘前15~20天,分别追施速效性化肥,这三次施肥量占全年氮肥用量的50%~60%。要重点施好春茶前的催芽肥,催芽肥用量约占三次追肥总用量的40%~50%,其余夏、秋茶各占追肥量的25%左右。在秋茶产量多的地区,也可分四次追施,夏、秋茶间也可用尿素等进行根外追肥;施追肥时,也应在茶行间挖15厘米左右的浅沟,施肥后要立即复土,以防养分流失。

“多喷”是指在茶树生长季节,尤其在夏、秋茶季节,用化肥及其他抗菌肥等作根外喷施。常用的有1%硫酸铵、0.5%尿素溶液等,效果良好。一般都在晴天早晨露水干后、傍晚或阴天喷施,一定要喷湿叶面叶背,以便吸收,喷施时间以茶树一芽一叶初展期效果最好。

当前,我国茶园施肥水平普遍偏低,重要的是开辟肥源,采取“养、种、积、施”多路并举的方法。

“养”就是提倡茶园办畜牧场,因地制宜地在茶园养殖羊、猪、兔、鸡等,用猪羊兔鸡栏肥园,增施肥料改造茶园。

“种”就是在幼龄茶园,在茶行未封园前配套种植冬季或春、夏季绿肥,适时翻埋,这样连种数年,就能大大提高茶园肥力。

“积”就是积土杂肥,通过沤制,肥效更好。还可割茅草、树叶覆盖茶行,腐烂后埋施;也可冬春空闲时间挑塘泥、阴沟泥、积垃圾、肥泥客土回园。

“施”是根据各种茶园科学地施用化肥,同时以推广有机肥为主,科学地交换施用不同种化肥。以复合肥(复混肥)和复合有机肥为主施用,以保证生态平衡和生产茶叶的绿色和有机。

5.土壤耕作

茶园土壤耕作能够疏松土层、减少根系生长过程中的机械阻力,增强土壤通透性和蓄水能力,切断土壤毛细管道,降低土壤水分蒸发。耕除杂草、避免杂草与茶树争水争肥及茶园病虫害的滋生蔓延。耕作中配合施有机肥,利于土壤熟化,为高产优质创造基础条件。同时,应注意不当耕作会造成坡地茶园土壤的冲刷,加速土壤有机质的消耗,在损伤较多根系的情况下,还会严重影响茶叶产量,这样就失去了耕作的意义。

在耕作技术下应掌握:(1)彻底除去杂草、力求把杂草埋入土中做肥。(2)根据茶树根系的生长情况,选择合适的耕作深度和范围,少伤根系,并结合施肥使伤根快愈。(3)选择适当的耕作时间,配合铺草覆盖等管理措施,防止水土流失,让耕作发挥最大效益。

土壤耕作具体分浅耕和深耕两种。

(1)浅耕。一般耕深10~15厘米,茶行中部土壤可耕深些,而靠近茶头部分则应浅些,幼龄茶树由于根系分布浅则更应浅些。浅耕目的是疏松土壤、耕除杂草,大约每年进行2~4次。若每年进行3次的可在二三月春茶萌发前(惊蛰至春风)、五六月春茶采后(小满至芒种)和七八月夏茶采后(小暑至大暑),选择晴天结合施追肥进行。多雨季节,浅耕锄下的杂草容易再生复活,把草分堆埋入土中效果好。一般选雨后旱前进行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耕除后吸收更多的雨水供茶树利用,可以达到抗旱目的。茶园梯壁上的杂草一般以拔除或刈除为宜,不宜削除,否则会导致梯壁逐年内移或崩塌。同时对于一些匍匐性藤蔓植物要加以保护,以免土壤侵蚀。耕作时,用四齿耙可以少伤根,采用机械耕除的可选用C-12型茶园耕作机。

(2)深耕。深耕结合施有机肥,有利于土壤熟化、根系下扎,增加土壤孔隙,提高蓄水力。一般每年只进行一次或隔年进行一次,也可用隔行深耕的方式,两年完成。在每年茶季结束后早进行深耕,配合施有机肥,可使受伤根系在翌年春茶萌发前基本恢复。一般耕深20~30厘米,结合开基肥沟。幼龄茶园深耕部位应距茶树远些,近茶头的土壤耕浅些。衰老茶适当地多除去部分粗老侧根、多施肥,可促进新根再生,更新茶树。

茶园覆盖时应注意:①茶园铺草是项简单易行的土壤管理措施,凡有草料来源的地方都可采用。如山野青杂草、稿秆、芦苇、树皮、木屑、落叶等均可就地取材。茶园铺草可以防止土壤冲刷,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来源,防止杂草生长,保蓄土壤水分和稳定土温等作用,能提高茶叶品质和产量。铺草厚度应达10厘米以上,每亩用干草1000千克以上,如草料不足,也可在幼龄茶园及增产潜力大的茶园上应用,铺草腐烂后也可埋入土壤增加有机质。②地膜覆盖特别对幼龄茶园的保苗全苗有一定作用。早春地膜可提高土温,利于茶树萌发生长;此外,地膜可防止杂草生长,集中养分供应幼树生长;地膜还能提高茶叶品质,但因地膜价格高,成本高较难全面推广。

三、病虫防治

绿色食品茶园的病虫防治,要本着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天敌、控制病虫草害、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可采用农业、生物及物理等各种综合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害孳生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以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的多样性,减少各类病虫草害所造成的损失。

1.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主要是通过合理采摘、适度修剪、中耕除草、秋冬季深翻晒土、清洁茶园、技术施肥、适当间作、苗木检疫、选用抗病虫性强的良种等农业综合措施来改变茶树生长环境,增强茶树“体质”,控制或减少病虫发生与危害。

(2)物理防治。采用人工或机械捕杀,减轻茶叶害虫危害,还可利用害虫的趋性进行灯光诱杀、色板诱杀或异性诱杀。

(3)生物防治。保护和人工繁殖释放茶树害虫天敌或采用微生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进行防治。微生物源农药有多抗霉素、井冈霉素、农抗120、浏阳霉素、苏云金杆菌除虫菊素、鱼藤根、烟草水、大蒜素、苦楝等。矿物源农药有石灰硫合剂、波尔多液、硫酸铜等。作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利用天敌防治害虫,如利用食虫昆虫、蜘蛛、捕食螨、寄生蜂、食虫鸟和两栖类动物等。二是“以菌治虫”,即利用昆虫病原微生物来防治害虫,如利用白僵菌871防治茶丽纹象甲,利用韦伯虫座孢菌防治黑刺粉虱、椰园蚧,利用茶毛虫病毒制剂防治茶毛虫等。三是“以菌治病”,即利用某些微生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拮抗作用来防治病害,如利用农抗101防治茶云纹叶枯病等。

(4)化学防治。生产AA级绿色食品茶叶,禁止使用各类有机合成的农药及生物源、矿物源中混配有机合成农药的各种制剂,根据需要允许使用的农药有除虫菊素、鱼藤根、烟草水、大蒜素、苦楝等以及石硫合剂和波尔多液,但这两种药剂应在封园后使用,不宜在茶叶采收季节使用。允许限量使用的农药有苏云金杆菌、井冈霉素、农抗120、多抗霉素、浏阳霉素等。生产A级绿色食品茶叶,允许限量使用限定部分低毒和中等毒性的有机合成农药,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或具有三致毒性(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农药,如:滴滴涕、六六六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甲胺磷、乙酰甲胺磷、氧化乐果、五氯酚钠、杀虫脒、克百威、三氯杀螨醇、水胺硫磷、氰戊菊酯等。

(5)植物检疫。通过检疫,防止外地有而本地没有的病虫侵入本地,或本地有而外地没有的病虫向外地蔓延的做法,称为植物检疫。植物检疫可防止当地发生新的病虫,防止病虫随苗木调运而传播、蔓延。

(6)综合防治。把以上各种防治方法作为一个整体,在因地制宜的前提下,掌握重点,取长补短,密切配合,力求达到“防重于治”,安全有效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

2.科学用药

(1)茶园用药的特点。

第一,茶树是一种多年生的叶用经济作物,全年要求分批多次采摘鲜叶,采摘间隔期短,一般春茶3~5天,夏秋茶10天左右采摘一次。所以要求所用化学农药的残留期要短,一般为7~10天。

第二,茶树的收获部位(嫩芽、嫩梢)就是药剂的主要接触部位,采收的鲜叶未经任何洗涤处理便直接加工成茶,以及成茶饮用时直接用开水连续多次冲泡,其中的农药残留成分均有较多机会直接被提取到茶汤中。此外,农药的残留、异味等也可能影响到茶叶的色、香、味,所以必须科学用药。

(2)科学用药主要措施。

一是正确选择农药品种。根据不同的防治对象,合理选用农药,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见表2-1)。茶小绿叶蝉:主要为害幼芽,可用赛丹、功夫、吡虫啉、白僵菌制剂等药剂防治。茶丽纹象甲:主要以成虫咬食叶片,严重时全园残叶秃脉,可用白僵菌、杀螟丹、联苯菊酯药剂防治。茶黑刺粉虱:主要以幼虫在茶树中下部叶背,固定吸汁为害,其排泄物诱发煤烟病,致使被害枝叶发黑,可用吡虫啉、粉虱真菌防治。茶毛虫、茶尺蠖:以蚕食叶片为主,为害高峰期为春、秋两季,可用功夫、Bt制剂、除虫脲、天王星等防治。茶天牛、吉丁虫:可用锐劲特悬浮剂对茶茎、秆喷雾。茶叶螨:主要以成若螨吸食成叶及嫩叶汁液,可用克螨特、四螨嗪、天螨灵防治。茶小卷叶蛾、茶细蛾、茶刺蛾:可用苦参碱、溴氰菊酯、氯氰菊酯等防治。茶树病害主要有茶芽枯病、茶白星病、茶饼病、茶云纹叶枯病、茶炭疽病,可用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苯菌灵、甲基托布津、百菌清、多抗霉素、多菌灵进行防治。

二是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准则。尽量少用有机合成农药或轮换使用有机合成农药,提倡使用生物源农药和矿物源农药。一种农药一年中最多允许使用一次,并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其安全间隔期不得低于10天。

三是掌握农药使用技术。农药的使用不可随意加大用药量和药液浓度,喷雾防治应全面、均匀、周到,有些害虫如叶蝉、螨类、黑刺粉虱均在茶叶叶背为害,喷药时务必喷湿叶背。

表2-1 茶园常用农药的用量及安全间隔期

img6

四是适时用药。做好病虫预测预报,掌握病虫发生情况,确定病虫防治适期。如小绿叶蝉应掌握在若虫盛期,茶毛虫、茶尺蠖宜在3龄幼虫前期,黑刺粉虱应在卵孵化盛末期,茶小卷叶蛾、茶细蛾、茶刺蛾、茶黑毒蛾掌握在1~2龄幼虫期,茶丽纹象甲在出土盛末期,茶螨类、茶蚜在发生高峰期前(一般5月上、中旬和9月中、下旬)。病害宜在发病初期用药。

五是实行轮换、混合用药。一种农药连续多次使用,易使病虫产生抗药性,导致防治效果下降。实行农药的轮用、混用,不仅能起兼治或增效的作用,而且能延缓抗药性的产生,若能与生物农药混用,则效果更佳。如防治茶丽纹象甲用巴丹与白僵菌871菌粉混用,防治茶毛虫用低浓度敌敌畏农药与茶毛虫病毒制剂混用,防治茶黑刺粉虱用扑虱蚜与韦伯虫座孢菌粉混用等。

六是保证喷药质量。正确掌握用药量和药液浓度,一般在树冠大、高山、阴天、气温低、虫龄大或病情重的茶园应适当增大浓度,反之则小些,一般亩用药液量在50~70千克。正确掌握药剂的配制稀释方法,宜采用“二次稀释法”,如配制1000倍液,应先配成50倍“母液”,搅拌均匀后再加入其余的水配至1000倍。注意用药的均匀周到,叶蝉、螨类和黑刺粉虱幼虫均在茶树叶背为害,喷药时务必喷湿叶背。

七是严格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如三氯杀螨醇、甲胺磷、水胺硫磷、六六六、滴滴涕等。目前茶园限量使用的农药有:乐果、辛硫磷、马拉硫磷、敌敌畏、螨酮、灭螨灵、克螨特、灭扫利、溴氰菊酯、氯氰菊酯、功夫、天王星。

要正确看待防治效果,不要片面追求防治百分率,要从生态学观点和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上去看待防治效果,不要单纯依赖化学药剂,不要片面追求高的防治百分率。

3.茶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1)主要病害防治。

①叶枯病。加强茶园管理,增施肥料,搞好抗旱、防冻及治虫工作,冬季清除并深埋落叶;在发病初期可选用50%多菌灵或75%百菌清1000倍液、多抗霉素100ppm进行喷雾防治。在停采园、幼龄园或萌芽前可喷洒0.6%~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

②叶斑病。增强树体抗性,增施肥料,清沟排水,合理采摘,搞好防冻、抗旱,有条件的夏季实行茶园灌溉、铺草、遮阴等,增强土壤保水性;在停采和休眠期可喷施0.6%~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发病初期喷25%灭菌丹4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

③炭疽病。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树势培养管理,雨季做好排水降湿工作、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可选用75%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50%苯莱特1500倍液喷雾,有较好的治疗效果;75%百菌清1000倍液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④巨星病(赤星病)。加强树体管理,增施磷、钾肥,可明显减轻发病,及时合理地进行采摘可减少病菌侵入寄主。历年发病重的茶园可在萌芽至鱼叶展开期喷药防治,药剂可选用80%代森锌800倍液、50%多菌灵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发病严重的茶区,7~10天后再喷一次,共2~3次,效果较好。

⑤茶饼病。病区加强茶园管理,勤除杂草,砍代遮阴树,分批多次及时采摘,增施有机肥,促使树势健壮。在病害发生期,可选用15%粉锈宁800~1000倍液喷雾或5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2%多抗雾素100ppm及75%百菌清600~1000倍液喷雾;非采摘园或休眠期可使用0.6%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非病区在调运苗木时,须严加检查,防止病害进入新区。

(2)主要害虫防治。

①茶尺蠖。第一,捕杀成虫。每天上午9时前人工捕杀静栖在茶园周围树干、墙壁和茶丛间的成虫,效果很好;结合耕作深埋或拣除虫蛹;烧杀产在树皮裂缝和墙壁裂缝中的卵堆。第二,生物防治。在1、2龄幼虫期,每亩喷施100亿多角体(或30~50头虫尸)的核型多角体病毒或每毫升含孢子1亿的杀螟杆菌。第三,药剂防治。抓住3龄前幼虫喷洒10%二氯苯醚菊酯、2.5%溴氰菊酯、20%杀灭菊酯、5%灭打利、10%天王星各4000~6000倍液,或80%敌敌畏、90%敌百虫、50%辛硫磷、50%杀螟硫磷、90%巴丹各1000~1500倍液。

②茶毛虫类。第一,捕杀防治。每年11月至翌年4月,人工摘除越冬卵块;摘除各代初孵幼虫群;成虫发生期点灯诱蛾或利用性激素诱杀雄蛾;结合耕作深埋结茧虫蛹。第二,生物防治。利用茶毛虫黑卵蜂和绒茧蜂防治卵块和幼虫,幼虫期喷洒苏芸金杆菌或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第三,药剂防治。幼虫期喷施90%敌百虫、80%敌敌畏、50%马拉硫磷、50%杀螟松、50%辛硫磷各1000~1500倍液,或10%二氯苯醚菊酯、20%杀灭菊酯、2.5%溴氰菊酯各5000~6000倍液,或25%灭幼脲1000倍液。

③刺蛾类。第一,捕杀防治。结合茶园耕作击碎枝干上的虫茧;灯光诱杀成虫。第二,生物防治。幼虫期用每毫升含0.5亿孢子的青虫菌液喷杀,也可与白僵菌混用。在病毒流行期,可收集病死的虫尸,直接用水研碎加水喷施。第三,药剂防治。幼虫期用90%敌百虫、50%辛硫磷、50%马拉硫磷、50%杀螟松、25%亚胺硫磷、80%敌敌畏等1000~1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20%杀灭菊酯等5000~6000倍液喷施。

④茶蓑蛾类。第一,捕杀防治。及时摘除有虫护囊,带出园外集中消灭;发现危害中心及时剪除,严防扩散。第二,药剂防治。在幼龄幼虫期喷洒90%敌百虫、80%敌敌畏、50%杀螟松8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2.5%天王星4000~6000倍液。喷药时注意将护囊喷湿。

⑤叶蝉类。第一,除草防治。加强茶园管理,及时清除杂草;分批多次及时采摘,可除去大量产在嫩梢内的卵粒,恶化成、若虫的食料。第二,药剂防治。可选用40%乐果、50%马拉硫磷、80%敌敌畏1000~1500倍液或25%优乐得1500~2000倍液;也可用20%杀灭菊酯、10%天王星5000~6000倍液喷布。喷药宜选择发生高峰前,即若虫数量上升时进行。最好间隔7~10天,连喷2~3次。该虫分布在茶丛上层,宜采用低容量蓬面喷雾法。

⑥蚧壳虫类。第一,生物防治。对苗木进行检疫,有蚧虫寄生的苗木实行消毒处理;加强茶园管理,清蔸亮脚,促进茶园通风透光,对发病严重的茶树枝条及时剪除;保护天敌,清除的有虫枝条宜集中堆放一段时间,让寄生蜂羽化飞回茶园;瓢虫密度大的茶园,可人工帮助移植,瓢虫活动期应尽量避免用药。第二,药剂防治。在若虫盛孵期喷药,可用25%亚胺硫磷、25%喹硫磷、50%马拉硫磷、40%水胺硫磷、25%扑虱灵800~1000倍液;秋末可选用波美0.5度石硫合剂、10~15倍松脂合剂、25倍蒽油或机油乳剂。第三,人工剥除。红蜡蚧、角蜡蚧、龟蜡蚧均蜡质厚、个体大,多数寄生在枝干上,被害目标明显,从冬季至成虫产卵前逐丛检查,徒手剥除或用竹片刮除。

⑦黑刺粉虱。第一,加强茶园管理。疏枝清园,中耕除草,促进茶园通风透光。第二,生物防治。长角广腹细蜂和粉虱黑蜂寄生率很高,在黑刺粉虱老龄若虫和蛹期要控制用药,以保护天敌。第三,药剂防治。在各代成虫盛发期和若虫孵化末期,选喷50%辛硫磷、25%优乐得、40%乐果、25%亚胺硫磷、80%敌敌畏1000倍液或10%天王星5000~6000倍液。

⑧害螨类。第一,加强茶园管理。冬季清除落叶烧毁,根际培土壅根,铲除茶园杂草,减少虫源,盛发期亦应及时清除落叶;加强肥水管理,防旱抗旱以增强树势。第二,药剂防治。发生高峰期前,喷施20%杀灭菊酯4000~5000倍液,或25%喹硫磷、25%双甲脒800~1200倍液,或10%天王星5000~6000倍液、73%克螨特4000~5000倍液,或喷40%乐果、50%马拉硫磷、50%辛硫磷、80%敌敌畏1500~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20%杀灭菊酯6000~8000倍液;秋茶结束后,可立即喷波美0.5度石硫合剂或50%乙硫磷1000~1200倍液;分批多次及时采摘,可抑制蚜虫大发生,如被害梢多,宜分开制茶,或弃之不要。第三,生物防治。蚜虫天敌很多,食蚜蝇、草蜻蛉、瓢虫等对茶蚜抑制很大,宜加以保护利用,可按瓢蚜比1∶250人工移植,释放异色瓢虫、七星瓢虫等。

4.茶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茶树作为一种多年生常绿作物,在其年生长周期中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根据年生长规律进行的茶树管理及茶叶采摘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结合一年中的主要茶事活动,可将茶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分为五个阶段。

(1)越冬休眠期(10月至次年2月)。随着气温下降,各种病虫先后潜伏越冬。结合茶园冬季管理,不失时机地开展病虫害的越冬防治,对减轻来年的病虫害作用显著,是综合防治病虫害的重要环节。

①茶树主要病虫的越冬场所。

虫害。假眼小绿叶蝉以成虫在茶树或茶园内外的杂草、作物上越冬;茶毛虫、茶黑毒蛾以卵,茶小卷叶蛾、蓑蛾类、黑刺粉虱、黄梨蚧以幼(若)虫,茶细蛾以蛹,茶橙瘿螨以幼、成螨,均在茶树叶片上越冬;茶梢蛾、茶枝镰蛾、茶枝木蠹蛾、茶堆砂蛀蛾、茶吉丁虫以幼虫,长白蚧以若虫,龟蜡蚧以雌成虫,均在茶树枝梢表面及茎干内越冬;茶丽纹象甲、茶芽粗腿象、黑足角胸叶甲以幼虫,茶尺蠖、油桐尺蠖、茶蚕以蛹,茶刺蛾、茶扁刺蛾以茧,均在表土或枯枝落叶中越冬。

病害。茶白星病、茶圆赤星病、茶芽枯病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茶轮斑病、茶云纹叶枯病、茶炭疽病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均在茶树叶片上越冬;茶膏药病以菌膜,茶黑痣病以菌丝体或子座,均在枝上越冬;茶紫纹羽病以菌丝、菌索和菌核,茶苗白绢病以菌核和菌丝体,茶根癌病以病原细菌,均在病根及土壤中越冬。

②茶树越冬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人工防治。对虫体较大,目标明显,易于捕捉的害虫,如大蓑蛾、茶蓑蛾、褐蓑蛾的护囊,茶毛虫、茶黑毒蛾的卵块,可组织人工摘除,同时,随手捏茶小卷叶蛾等的虫苞,对茶膏药的菌膜用竹片刮除。

剪除病虫枝。茶枝镰蛾、茶枝木蠹蛾、茶堆砂蛀蛾、茶吉丁虫、茶黑痣病等,可人工剪除被害枝。

清园除草。及时清除茶园的枯枝落叶,铲除茶园内及周围的杂草,集中做堆肥,可消灭多种叶面病害(如茶炭疽病、茶轮斑病等)的菌源,破坏多种害虫(茶刺蛾、假眼小绿叶蝉等)的越冬场所,降低其越冬成活率。

冬耕培土与施肥。秋茶结束后,有冬耕习惯的茶区,可把部分茶尺蠖、油桐尺蠖、茶丽纹象甲、茶芽粗腿象、黑足角胸叶甲等,翻到地表或深埋杀死;也可在施肥开沟后,将茶丛根际的表土及落叶扒入沟内,然后施肥盖土,以消灭表土层的虫蛹及减少次年茶云纹叶枯病等叶面病害的初次侵染菌源。冬季培土,对茶蚕、茶刺蛾等的防治,效果会更好。

实行种苗检验。对尚未发现茶根癌病的茶区,在调运茶苗时,必须进行种苗检验,以防传入。

喷药封园。对病害发生严重的茶园,可喷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茶橙瘿螨等螨类发生严重的茶园,喷0.5度波美石硫合剂封园。

(2)早春期(3月份)。随着气温的回升,茶树病虫以各种形态过冬存活下来的病虫,相继开始复苏,也是新一年的茶芽萌动伸展期。此时,绝大多数茶园尚未开始采茶,农事尚闲,在冬季未进行防治的茶园,抓住这一时期进行防治,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①早春期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

害虫。第1代茶蚕幼虫3月上旬开始为害,这代前期也为害老叶,有明显的发虫中心;第1代茶黑毒蛾幼虫3月上、中旬开始为害,初期群集在茶丛中、下部两侧老叶背面取食,食量很小;第1代茶毛虫幼虫3月下旬开始为害,2龄前幼虫常数十头至百余头聚集在叶背取食叶肉,也多在茶丛中、下部两侧,食量也很小;第1代茶尺蠖3月底开始为害,这代幼虫发生整齐,也常有发虫中心;茶蓑蛾、大蓑蛾等开始为害,发生中心明显;越冬代黑刺粉虱幼虫3月至4月上旬继续生长发育,刺吸茶树汁液。

病害。茶白星病的病菌3月下旬开始侵害新梢和嫩叶;茶芽枯病的病菌在气温上升至10℃左右时,孢子即成熟,随雨水溅泼传播。

②早春期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人工防治。在冬季未进行人工防治的茶园,此时仍可根据茶黑毒蛾低龄幼虫期群栖于老叶背面咬食叶肉,茶白星病、茶芽枯病等病菌在叶片组织中越冬,蓑蛾带护囊取食的特点,摘除病虫叶和护囊。

修剪。结合早春茶树的轻修剪,剪除有茶白星病、茶芽枯病、黑刺粉虱等病虫梢、叶,并将剪下的枝叶连同枯枝落叶一同清除出园,妥善处理。

施肥与削草。早春3月茶园的施肥、削草,可直接或间接地消灭在土中栖息的茶丽纹象甲、茶芽粗腿象、黑足角胸、叶甲等害虫的部分幼虫和蛹。

保护和利用天敌。在自然界,天敌对病虫的控制作用是长期存在的。充分发挥并利用天敌对病虫的自然控制作用,是病虫害生态调控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合理处理害虫。人工摘除带害虫卵块、幼虫的枝叶及扩囊等,均潜伏有不少天敌,宜分别放入寄生蜂保护器内或堆放于适当的地方,等寄生蜂、寄生蝇等天敌羽化飞回茶园后,再作处理;茶园修剪、台刈下来的茶树枝叶,先集中堆放在茶园附近,让天敌飞回茶园后再处理。

人为释放天敌。利用茶园生态环境较稳定,温、湿度适宜,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和流行的条件。有条件的茶园,可将各种害虫的病原真菌、细菌、病毒等有益微生物人为培养后,散放到茶园中去,使其侵染有害生物,并造成重复侵染和流行。

用农业技术措施保护天敌。许多寄生性天敌昆虫(寄生蜂、寄生蝇)和捕食性天敌昆虫(食蚜蝇)羽化后,需要吮吸花蜜进行补充营养,然后觅找寄主产卵繁殖。因此为了延长天敌昆虫的寿命和提高寄生、捕食率,可在茶园周围种植一些不同时期开花的蜜源植物,作为天敌昆虫的补充营养基地,同时也美化了茶园环境。

给天敌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茶园周围造林,路旁种行道树,或采用茶林间作、茶果间作,幼龄茶园间种绿肥,均可为天敌提供大批中间寄主和猎物,为鸟类提供更多的栖息场所。

(3)春茶期(4月至5月15日前)。春茶季节是茶叶的重要采收期(产量一般占全年的45%,产值占50%以上),也是茶园病虫的初发阶段。经过冬季或早春防治的茶园,此时通过茶叶的分批多次采摘,一般为害不重,无须用药防治,但应尽可能采用其他措施来控制各种病虫的发生量,以减轻对夏、秋茶的威胁。若个别种类为害较重,则可采用生物制剂挑治有病虫的茶树。

①春茶期主要病虫的发生特点。

虫害。第1代茶黑毒蛾、茶毛虫、茶尺蠖、茶蚕及蓑蛾类的幼虫继续取食,食量渐增,茶黑毒蛾、茶毛虫开始逐迁于茶丛表面为害新梢嫩叶;4月下旬至5月上旬第1代茶小卷叶蛾幼虫发生,初期潜入芽尖缝隙内,初展嫩叶端部或边缘吐丝卷缀潜藏,啃食叶肉;2龄开始吐丝卷叶成苞,居中啃食叶肉;3龄后老嫩叶均为害;4月初茶芽粗腿象成虫开始为害幼嫩芽叶,4月中下旬成虫盛发;5月上旬第1代黑刺粉虱幼虫开始为害,以茶丛中下部叶背较多;假眼小绿叶蝉、绿盲蝽、茶蚜、茶细蛾等也相继开始为害。

病害。茶芽枯病通过再侵染,于4月中旬至5月上旬达到发病盛期;茶白星病经过多次的再侵染,平地、丘陵在4~5月间,高山茶园在5月至6月中旬盛发;茶圆赤星病4月下旬至5月中旬也盛发。

②春茶期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应分批及时采茶,茶叶采摘对象主要是树冠表面的嫩梢,标准一般为一芽二叶,春茶每隔4天左右采摘一批,共要采10批次左右。因此,少数具趋嫩习性,分布在采摘部位的病虫,均能被及时采除,如假眼小绿叶蝉、茶蚜、茶小卷叶蛾(初龄幼虫)、茶细蛾(卵、幼虫)、茶白星病、茶圆赤星病、茶芽枯病等。分批及时采茶,对在幼嫩芽叶上为害的病虫,除直接予以消灭外,还由于幼嫩梢(叶)是它们的最适宜为害部位,因被大量采去,遂出现了病虫寄主(食料)的严重恶化现象,而使其为害减轻。

性引诱剂诱杀。对历年茶小卷叶蛾、茶毛虫和茶毒蛾为害较重的茶园,可在4~10月大面积连片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成虫,三种性诱剂可共同诱捕器同时放置。

生物制剂防治。对虫口密度高必须用农药防治的茶园,对茶黑毒蛾、茶蚕等鳞翅目类害虫可选用Bt制剂或2.5%鱼藤酮乳油300~500倍液防治,安全间隔期均为3~5天。对茶苗白绢病发病重的茶园,可用哈次木霉处理有病茶园的土壤。

(4)夏茶期(5月15日后至7月底)。夏茶是病虫的上升阶段,各茶场要按地块做好病虫的田间调查,绝不可疏忽大意。否则,某些病虫就有可能发生成灾。

①夏茶期主要病虫的发生特点。

虫害。茶尺蠖第4代幼虫开始为害,以后世代重叠,从历年的发生情况来看,7月份若环境条件适宜,个别年份有的茶园也会暴发成灾;茶黑毒蛾、茶小卷叶蛾的第2、3代幼虫均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7月上旬至8月上旬发生,虫量以第2代幼虫发生较多;茶毛虫第2代幼虫于6月下旬开始发生,该世代多数年份虫量不大;茶丽纹象甲、黑足角胸叶甲以成虫嚼食嫩叶,盛发期均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假眼小绿叶蝉以若虫和成虫吸食茶树幼嫩芽叶汁液,5月下旬至6月上旬出现为害高峰;茶蚕、油桐尺蠖、黑刺粉虱、长白蚧、茶叶螨类等害虫的虫量部分茶园也在上升。

病害。属高温、高湿型的茶轮斑病、茶云纹叶枯病、茶炭疽病等病害,夏茶期有一个发病高峰;属高温干旱型的茶赤叶斑病,在夏茶后期有时也会流行。

②夏茶期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增施有机肥。研究表明,施用有机肥可以改变茶芽叶中氨基酸的种类,而氨基酸组分的改变会影响螨类的生长和繁殖,在非有机茶园、AA级茶茶园增施有机肥可减轻螨类的为害。增施有机肥还可减少茶苗根结线虫病及一些叶部病害的发生。

浅耕削草。采摘茶园春茶结束后的浅耕(10厘米左右)削草,可消灭部分在土中栖息的虫蛹,如茶尺蠖、油桐尺蠖、茶蚕的蛹,黑足角胸叶甲的幼虫等。

强采茶叶。头号吸汁害虫——假眼小绿叶蝉5月底形成虫口高峰,此阶段进行强采茶叶,实践证明是控制其种群数量的有效措施,对在茶幼嫩部位为害的其他病虫同样有抑制作用。

注意排水。对地下水位高的茶园,开沟排水尤为重要,可减轻喜阴湿病虫(如茶长绵蚧、茶藻斑病等)的为害。

人工捕杀。第一,利用茶丽纹象甲、黑足角胸叶甲成虫的假死性,先在树冠下用塑料薄膜等物承接,而后振动茶树,将坠落的成虫快速收集杀死。第二,利用油桐尺蠖成虫多栖息于茶园和附近高大树木或建筑物上,以及受惊落地假死的习性,在各代成虫期组织人工捕杀,见到卵块将其拍碎或刮除。

树干涂白。油桐尺蠖的卵多成堆产于树木主干的裂皮缝隙、孔洞内或茶丛枝丫处,将茶园周围的树木用石灰水涂白,可阻碍雌蛾产卵。

药剂防治。对假眼小绿叶蝉、茶尺蠖、茶小卷叶蛾等害虫,虫口密度超过防治指标的有机茶园、AA级茶茶园,可在卵盛孵高峰期或低龄幼虫盛发期用2.5%鱼藤酮乳油或Bt制剂300~500倍液防治,安全间隔期3~5天;对茶丽纹象甲、黑足角胸叶甲等可在成虫盛发初期用每克100亿个孢子白僵菌500倍液防治,安全间隔期3天;非有机茶园、AA级茶茶园,假眼小绿叶蝉也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00~5000倍液防治,安全间隔期7~10天;茶尺蠖、茶小卷叶蛾等也可选用1004氯氰菊酯乳油6000~8000倍液(安全间隔期7天),或8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安全间隔期6天,对茶小卷叶蛾效果特佳)防治;茶丽纹象甲、黑足角胸叶甲等也可选用98%杀螟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安全间隔期7天),或2.5%联苯菊酯乳油750~1000倍液(安全间隔期6天)防治。

天敌的保护和利用。同早春期病虫的防治措施。

(5)秋茶期(8月至10月)。自夏茶开始,虫口数量逐渐上升,病害传播侵染频率开始加大。秋茶时,由于气温高,害虫历期和病菌侵染所需时间短,繁殖发育快,为害加剧,常易暴发成灾,所以说秋茶是病虫暴发阶段。假使秋茶发生病虫害严重而不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不仅秋茶的产量和质量会受到损失,而且对次年春茶产量,也会带来不良影响。

①秋茶期主要病虫的发生特点。

虫害。第4~6代茶尺蠖,若环境条件适宜,常暴发成灾;第2代油桐尺蠖幼虫开始为害,发生先后参差不齐;第3代茶毛虫开始为害,部分山区茶园为害重;茶小卷叶蛾、茶黑毒蛾第4、5代幼虫开始发生,茶小卷叶蛾幼虫低龄期仅为害嫩叶,多在茶丛树冠表面,茶黑毒蛾幼虫低龄期仅为害老叶,多在茶丛中下部两侧;假眼小绿叶蝉种群数量8月下旬后常出现一次高峰,少数年份为害重;刺蛾类、蓑蛾类害虫,有的种类在一些茶园虫口密度也较高;茶丽纹象甲、茶芽粗腿象、黑足角胸叶甲等害虫的幼虫在表土中取食有机质和茶须根。

病害。茶轮斑病、茶云纹叶枯病、茶炭疽病等仍为盛发期,一些茶园为害较重;茶褐色叶斑病属低温高湿型病害,一般在晚秋盛发;高山茶园茶饼病开始流行。

②秋茶期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合理采摘。秋茶期继续及时采去符合标准的芽叶,一可增加收入,二可消灭在树冠表面幼嫩芽,叶上为害的部分病虫,还可采去潜伏期较长,已侵入嫩叶,只是未表现出症状的茶网饼病、茶炭疽病等。

深耕与割磅萆。各茶区秋茶期(8月份)的深耕(25厘米左右),不仅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茶树生长发育,而且还可以改善土壤环境,恶化一些病虫的生存条件,如茶毛虫、茶尺蠖、茶蚕的蛹、茶丽纹象甲、茶芽粗腿象、茶籽象、黑足角胸叶甲等的幼虫及蛹均生活在浅土中,通过中耕可以把幼虫、蛹翻到地面使其暴露在不良气候或天敌易侵袭下,增加死亡率,也可直接杀死一些。割除梯坎上的杂草是秋茶期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可以减轻茶园茶绿鳞象、苔藓、地衣、茶叶斑病等的为害,此时若进行药剂防治假眼小绿叶蝉,还可提高防治效果。深耕后,在茶丛从根颈部四周培土,可使表土的某些病菌、害虫无法出土侵害。例如,培土10厘米,可使70%以上的茶尺蠖成虫不能羽化出土;将茶云纹叶枯病的病残组织埋入较深的土层内,可增加其腐烂程度和降低病菌存活率,减少次年的初次侵染源。

重修剪和台刈。衰老茶树在秋茶期通过重修剪和台刈可达到增强树势,更新复壮的目的。同时,对分布在茶树离地5厘米附近或30厘米以下的茶尺蠖、茶小卷叶蛾、茶毛虫、长白蚧、茶枝镰蛾、茶枝木蠹蛾、茶红颈天牛、茶吉丁虫等所有枝叶害虫,以及茶轮斑病、茶枝梢黑点病、茶粗皮病、茶毛发病等所有枝叶病害,可全部被剪下清除出园。但重修剪、台刈后,茶蔸上还会有蚧、粗皮病等病虫残存,宜及时施药。

人工防治、天敌的保护和利用,同早春期病虫的防治措施;药剂防治,同春茶期生物制剂防治和夏茶期药剂防治方法。

5.无公害茶叶生产中病虫害的防治

茶园的病虫害防治,主要是实施以农业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同时也进行适宜限量的化学防治。

(1)加强农业防治。农业防治是应用栽培技术,定向改变环境条件,使之有利于茶树生长发育,提高对病虫的抗性,而不利于病虫的生存、繁殖,以达到压低病虫种群数量的目的。因此,农业防治是无公害茶园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根本。它贯穿于茶树生长的全过程。

①选准品种。茶树品种间由于形态结构、生化成分以及生物学特性的差异,对病虫害的抗性亦不相同,选择抗病虫性强的茶树品种是农业防治的基础。

②严格检疫。选用无检疫病虫害的苗木,自繁或外地调进的苗木均要严格检疫,防止未检疫病虫害进入茶园。

③科学施肥。每年施足基肥,用少量的化肥作追肥,要注意氮、磷、钾和微量元素肥料的配合施用,提高茶树抗病虫能力,减少螨类发生和减轻茶饼病、炭疽病的危害。

④及时排灌。干旱时及时灌水可调节园内温、湿度,能控制短须螨虫口密度;茶园排渍,对茶长绵蚧、藻斑病、膏药病、白绢病等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⑤合理修剪。修剪不仅可以恢复和增加树势,而且对茎干病虫害如长白蚧和钻蛀性害虫有明显的防治效果,茶园去除徒长枝、内膛枝、拖地枝后,茶园通风透光,可以防止黑刺粉虱等发生。

⑥适时采摘。茶树新梢是茶饼病、牙枯病、茶小绿叶蝉、茶橙瘿螨等多种主要病虫活动、危害和繁殖的场所。分批多次采摘既是保证茶叶品质的主要措施,也可直接摘除病虫。

⑦诱杀捕杀。冬季摘除茶毛虫越冬卵块、蓑蛾越冬袋(护囊)和各种病叶。茶季抓住害虫发生少、小的阶段,及时组织人工捕捉幼虫,刮除卵块和采用灯光诱杀成虫。

(2)实施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无公害茶园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关键,生物防治具有对人畜植物安全、不污染环境,以及效果持久等优点。目前茶树病虫害生物防治主要为病毒防治。现介绍茶小卷叶蛾、油桐尺蠖、茶毛虫的病毒防治方法。

①茶小卷叶蛾。茶小卷叶蛾颗粒体病毒,田间常用量187.5~300毫克颗粒体/米2(相当于375~660头老熟病虫尸的含量),兑水900千克,于第1代或第2代幼虫盛孵期作蓬面喷雾,当代幼虫发病率达95%、96%,持效8~9年以上。

②油桐尺蠖。油桐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每公顷用30×1011个多角体病毒,兑水1500千克,于第1代幼虫1~2龄高峰期喷雾,当年幼虫发病率80%,持效3年以上。

③茶毛虫。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每公顷用(7.5-15)×1011个多角体病毒,兑水750千克,于越冬代幼虫2~3龄高峰期对茶丛作低位倾向喷雾,当代幼虫发病率80.5%。

由于天敌本身是一种生物,受环境影响较大,繁殖饲养比较复杂,而且与化学防治有一定矛盾。为提高生物防治效果,第一,要协调好与化学防治的关系。使用对天敌杀伤力较小的化学农药品种,减少化学防治次数。改进农药使用技术,如用低容量喷雾代替高容量喷雾,对芽叶害虫如茶小绿叶蝉、茶黄蓟马等进行快速叶面喷雾,对有“发生中心”特点的病虫如螨类、茶尺蠖等进行局部喷洒,以减少对天敌的杀伤,保护天敌资源。第二,改善天敌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一般天敌,尤其是真菌和病毒要求在较高的湿度下生长、繁殖、感染昆虫,病毒对阳光很敏感,不宜在高温干旱季节应用。

(3)化学防治。化学防治具有见效快、效果好、使用简便、受环境条件影响小等优点。科学进行化学防治是无公害茶园病虫害防治技术的重要手段。但化学农药使用不当,会在茶叶和茶园环境中残留引起人体慢性中毒和污染茶园环境;化学农药在防治病虫害的同时,也杀死了天敌,导致害虫的再度猖獗;单一、长期使用化学农药还会使害虫产生抗药性,降低农药防治效果。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化学防治必须严格执行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茶园农药首先必须符合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原则,再根据茶叶生产特点,病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选定。防治刺吸新梢汁液的害虫如茶小绿叶蝉、蓟马等,应选用具有一定的内吸作用,有较强触杀毒性的药剂,如敌敌畏、乐果等;对取食叶片的害虫如茶毛虫、茶尺蠖类、刺蛾类等,应选用具有胃毒兼触杀毒性的药剂,如拟除虫菊酯类、杀螟松等;对茶园螨类害虫应选用具有较强杀卵作用的杀螨剂;防治粉虱和蚧类害虫要选择触杀性强、对蚧壳有强渗透性或腐蚀力的药剂,如马拉硫磷和亚胺硫磷等;防治叶部病害应选用既有保护效果,又有治疗效果的杀菌剂,如75%百菌清、70%甲基托布津等。

6.有机茶叶生产中茶树虫害防治

有机茶的生产、储运及加工过程中禁止使用包括化学农药在内的各类化学合成品,因而有机茶实际上是非化学的茶叶生产。它要求在有机茶生产中发生的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防治必须利用无污染、无残留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

(1)农业防治。根据害虫、作物、茶园环境三者间关系,结合整个茶园操作过程中各种农业技术措施,有目的地创造有利于茶树生长发育、不利于害虫发生发展的环境条件,抑制或消灭害虫为害。

农业防治的特点是大多可结合采剪、耕作、施肥等技术进行,不必另增投资;防治方法有效、安全,易于推广,防治规模大;农业措施多样,对害虫的抑制作用多样、持久、综合。农业防治的局限是常作用在害虫大量发生前,见效缓慢,不易觉察,易被忽略;防治效果常是相对的,或仅能在某种程度上减轻虫害,某些措施有时可能与防治害虫矛盾。

农业防治的途径是改变害虫的环境、营养条件、小气候条件和天敌关系,以抑制害虫大量发生,例如修剪、除草、耕作、间作等;创造有利于茶树生长发育的条件,增强其抗害能力,如施肥与合理灌溉等;选育不受害虫为害或能耐害的品种;直接消灭害虫,如结合修剪去除有虫叶,土壤深耕或翻耕等。

农业防治的常用措施有采摘、修剪和台刈,耕翻整地,合理种植,适当间作,合理施肥,科学除草。

(2)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指利用生物及其产物控制害虫的方法,包括传统的天敌利用和近年出现的昆虫不育、昆虫激素信息素的利用等。据粗略估计,我国茶园的天敌昆虫有500~600种。

生物防治的途径有天敌保护,天敌的大量繁殖释放,天敌的引种。

生物防治的特点是高效、经济、安全,与农业、化学、物理防治等结合成综合防治体系,效益更好。其不足处是一种天敌只能防治一种或少数几种害虫,寄生性天敌显效慢,防治效果常因环境条件变化而不稳定,不易贮运等。

(3)微生物防治。利用害虫的病原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防治害虫的方法,用于防治害虫的病原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的制剂被称为微生物杀虫剂。

微生物防治的应用途径有长效性持久防治,速效性短期防治。

微生物防治的优点是多数昆虫病原专化性较强,对其他生物一般无害,不伤害天敌昆虫,无残毒;易感寄主对病原不产生抗性或发展慢;病原可通过选择而增强致病力;病原可在寄主虫体上增殖,作为再浸染源,通过寄主及其环境传播扩散;某些病原可在人工培养基础上或虫体内繁殖,生产简便价廉;多种微生物制剂可以混用,或可与多种低剂量化学杀虫剂混用,使作用增效。

微生物防治的缺点是病原制剂施用后到发病前有一段潜育期,效能发挥较化学农药慢;多数病原须经口服侵染,无触杀性能,往往只对害虫生活史中的一个阶段有侵染作用;在病原制剂未被昆虫食入或接触前,须维持病原活性和稳定状态;多数病原制剂防治效果的发挥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较高;有些病原制剂难以大量生产,价格较贵;微生物杀虫剂产品的标准化较难。

(4)物理机械防治。利用各种物理因子、人工或器械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最简单的人工直接或间接捕灭害虫,或破坏害虫的正常生理活动,或使环境条件变成不能为害虫接受和容忍的程度。物理机械防治既可用于预防害虫,也可在已经发生虫害时作为应急措施。

主要措施有捕杀,诱杀(利用昆虫有趋光性、性外激素诱杀),应用新技术(应用辐射可直接杀死害虫或影响其生殖生理引起其不育)。

(5)其他的措施。病虫检疫,抗虫品种利用等。

四、不同生产期管理

1.春茶前生产管理技术

春茶提早开采、提早上市,从而提高春茶产量产值,是茶业增效茶农增收的关键。结合茶叶生产实际,春茶开采前主要抓好浅耕施肥、茶树修剪、冻害预防、茶机配置与维护的工作。

(1)浅耕施肥。通过浅耕,可疏松土壤、提高土温,促进春茶早发,浅耕时间一般在2月底至3月初进行。浅耕时结合施春茶催芽肥,上年秋冬未施基肥的茶园,春茶催芽肥和基肥同时施入,施肥量视茶叶产量而定,一般全年亩产100千克名优茶的茶园施用300千克菜饼作基肥,加50千克尿素作追肥。施肥时间:早生品种茶园在2月底前施入,中、晚生品种茶园在2月底至3月初施入。施肥方法:以茶园浅耕后开沟(沟深3~5厘米)施入并覆土为宜,以防肥分挥发流失。过于密集茶园,如采用抛施,须在阴天以及下雨天前进行,否则易灼伤茶树叶片及使肥分流失。

(2)茶树修剪。早采、多采的名优茶,一般成龄茶园将春茶前修剪改为春茶后修剪,修剪时间一般在5月20日前进行,宜早不宜迟,否则影响茶树生长。

对无性系良种幼龄茶园,春茶期间要抓好茶树定型修剪,并在定剪基础上辅以打顶,以快速培养树冠,形成平整采摘面。

修剪方法:第一次定型修剪在茶苗移栽定植时进行,离地15~20厘米处剪去主枝;第二次定型修剪是茶苗栽后第二年2月底至3月初进行,一般离地30~35厘米处剪平;第三次定型修剪是栽后第三年进行,离地45~50厘米剪去,春茶辅以打顶采,一般春茶以留二叶采为好。

(3)冻害预防。谨防春季冻害的办法是:

①覆盖防霜。在低温寒潮来临之前用稻草、杂草、遮阳网、地膜等覆盖蓬面和茶行地面,促进茶园地温上升,减少茶园霜冻作用;铺草量每亩1500千克以上,以不露地面为宜;茶园蓬面覆盖在气温0℃以上或有太阳的天气要及时揭去覆盖物。

②熏烟防冻。方法是在晚霜来临之前,在无雨晴朗的傍晚,点燃设置在内向、地势得当的茶园边际的草皮堆,使烟雾弥漫,减少夜间辐射散热,可有效预防晚霜对茶园的危害。

③土壤保温。加强茶园肥培管理,施足基肥,增加客土,增厚活土层,以及在茶园迎风口建立防护林带。

(4)茶机配置与维修。春茶前要做好茶厂机械配置、茶机维修、厂房清洁卫生等工作,确保茶叶加工有一个清洁环境,以防在茶叶炒制过程中受到污染。

2.春茶期间的茶园管理

(1)浅耕。春茶期间茶园耕作可分春茶前浅耕和春茶后浅耕各一次。春茶前浅耕一般在3月份进行,是增产春茶的重要措施之一。茶园经过冬季几个月的雨雪,土壤已经板结,此时土温较低,通过3~5次浅耕,可以疏松土壤,使表土易于干燥,使土温升高,有利于春茶提早萌发。同时浅耕能铲除杂草,对茶树生长有利。

(2)追肥。在茶园追肥的施用上,应十分重视春茶前追肥的施用。由于茶叶产量在季节分布上,以春茶的产量最高,一般占全年总产量的50%左右,自然品质亦以春茶最佳,春茶季节也是名优茶的生产季节,抓好春茶是全年茶叶生产的重点。

春茶期间茶树新梢长势旺盛,生长速度快,消耗养分也相对较大,根系吸收能力强,单靠上年秋季的基肥尚不能满足春梢生长的需要,易造成茶园土壤养分“脱节”。

春茶前追肥的使用显得尤为重要,施肥的数量一般以按亩产100千克名优茶配施用300千克菜饼作基肥,加100千克尿素追肥,以满足茶树阶段发育及名优茶生产的需要。根据施肥与茶树发芽需要养分的时间差,即平常我们常说的隔季效应来追肥。这次追肥最好在上年10月份茶园施基肥时同时施入。如一时无法做到,追肥施入时间也是愈早愈好。

(3)修剪。春茶前期修剪,一般不在成龄茶园中进行,因茶树一经修剪就要推迟茶芽萌发,故应将春茶前期的修剪推迟到春茶的采制结束后,修剪程度应根据茶树生长势强弱和衰老程度不同,采取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台刈四种。

3.夏秋茶叶生产管理

(1)结合浅耕清除杂草。6月份结合浅耕,在疏松行间土壤的同时,及时清除茶园杂草,并埋入土中。以减少杂草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消耗,特别是茶树长势弱和缺株断行多的茶园,更须重视。

(2)铺草。要注意铺草的时间、厚度和方法,应在出梅之前进行铺草,茶园铺草以铺盖后不见土面为好,一般厚度为8~10厘米。铺草之前,茶园应先行中耕除草,以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和蓄水能力。对平地或梯级茶园,可进行散铺;而坡地茶园,则应采用顺坡向横铺的方式,并稍加泥土压盖。铺草对防治高温、干旱、水土流失及抑制杂草滋生有良好的效果。

(3)养蓬。春茶结束后应重修剪等改造的茶园,夏茶要进行养蓬,一般要留养夏茶,重点为明年春茶生产打下基础。

(4)除虫。6~8月是各种病虫害发生的高峰期,必须及时掌握虫情,根据害虫发生情况加以防治,根据无公害茶叶生产标准,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喷施农药可与根外追肥配合进行。

4.冬季茶园管理

(1)茶树适时修剪。投产茶园停止采摘后,对茶树蓬面不整齐和树株边沿应及时进行人工修剪,一般以轻修剪为好,修剪高度3~5厘米即可,以保持完好的伞形树冠蓬面,为机械采茶提供良好的弧形树冠和增大采摘指数密度打下基础。

(2)及时深耕翻土。茶园深翻土壤一般以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较好,翻土深度掌握在20厘米左右为好;方法是沿茶行顺势距茶树15厘米左右用山锄人工挖掘,有条件的茶区也可使用机械耕作,在深翻时应尽量避免损伤茶树根系。

(3)施好冬季基肥。时间一般以11月上旬至12月中旬施下为好,以施经无害化处理后的农家肥和有机肥、茶树专用肥、生物肥为主,也可施氮、钾二元复合肥,一般亩施农家肥1~1.5吨,有机肥、专用肥60~80千克,生物肥100千克,氮、钾二元复合肥65~75千克即可。

(4)喷施药剂防治。在茶树休眠之前(气温小于10℃以下),要求茶园全面喷施石硫合剂或松碱合剂一次封园,喷施浓度严格按药剂说明书规定。

(5)做好防寒防冻。要充分利用稻草、秸秆、耕锄后的杂草等进行茶行间铺盖,铺草厚度一般以3~5厘米为好,平铺后用细土压盖并浇好一次水;有条件的茶区也可用地膜覆盖,用细土或土块压盖地膜,以防风吹。

(6)老茶园技术改造。通过建立防灾减灾设施、肥培土壤、整形树冠、改种换代、美化园貌等技术手段拔高改造标准,做到技改一亩成效一亩,分期分批地改造好现有的老茶园,切实提高茶园的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

5.名茶园的秋冬季管理技术

(1)深翻。茶树经过春、夏、秋三个季节的生长和采摘,树体已消耗了大量的养分,行间土壤变得很板结。

秋冬季深翻有利于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促进茶树根系的生长发育和土壤的通透性,对恢复茶树生机十分重要。

深翻一般应在每年10月初至11月上旬进行,深度为15~20厘米,过深易伤根系,影响茶树正常生长。

(2)施肥。秋冬季不施肥的茶树,入春后表现长势较弱、叶片小而薄、品质差、产量明显下降。而秋冬季每亩深施优质土杂肥3000千克或饼肥200千克加上尿素10千克,入春后表现生长旺盛、叶片厚、品质佳,单产明显提高,一般亩产增加15%以上。

茶园秋冬季施肥通常应以塘泥、人畜粪肥、垃圾等农家肥或土杂肥为主,每亩施用量为2000~3000千克。也可用饼肥每亩150~200千克、尿素10~15千克在茶树行间开沟深施。施后应覆土,以防肥料流失。对梯级茶园,肥料应施在梯级内侧。

秋冬季施肥一般要在10月底前施毕,最迟不能超过11月15日。过迟施肥由于气温低,根系吸收能力弱,影响肥效。但也不能施得过早,否则会使迟发的秋梢受冻,影响茶树的正常生长。

(3)修剪。茶树冬季修剪是夺取春茶优质高产的技术环节。长势较强、生长旺盛的茶树一般只能剪去蓬面突出部分,达到树冠面平整。对于有较多细弱枝、鸡爪枝,产量开始下降的茶园,应进行深修剪,可将超出树冠面9~12厘米的枝条剪除,并将全部鸡爪枝剪掉,以利于下年发芽粗壮整齐。

对于树势已呈衰弱,生产水平严重下降的老茶园,应采用重修剪,将树冠高度的1/2以上的部分剪掉,以促茶树树冠全面更新,使尽快恢复生产能力。

冬季修剪一般应在12月中旬前后完成。

(4)封园。秋冬季,茶树行间的杂草及枯枝落叶均是害虫、病菌隐藏的地方,及时进行清园有利于减少茶园内越冬病虫的基数。

茶树越冬病虫可分别用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40%乐果1000倍液,50%马拉松1000倍药液及0.3~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进行防治。

喷药时要将茶丛上下、内外,叶片正面背面都喷到,地面的杂草及蓬内的枝条也要喷及,以提高防治效果。

封园工作要在11月底之前结束。

(5)防冻。在寒潮来临之前,要及时做好翻耕培土、及时施肥和行间铺草等工作。在茶园行间多施一些牛栏粪、焦泥灰、磷钾肥等暖性肥料有利于提高土温。

施肥后应及时进行培土,在茶树基部培8~10厘米厚的新土层,以防根系外露造成冻害。水土流失严重的梯级茶园,更要做好培土工作。

培土后可就地取材,利用柴草、稻草、厩肥等铺盖茶树行间及根部,以利于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湿度。

在寒潮来临前,还可用稻草、杂草或薄膜等进行蓬面覆盖,开春后及时揭去覆盖物,以期达到防止茶树受冻,促进茶树春季早发芽、发壮芽,实现春茶优质高产。

6.茶园早采优质高产管理

(1)喷施根外追肥。可在3月中下旬开始每7~10天叶面喷施一次根外追肥。茶农可选用市场上优质的磷酸二氢钾,每50千克水中加磷酸二氢钾0.1~0.15千克进行叶面喷施。根外追肥宜在晴天上午10时前、下午3时后喷施,茶叶反面也要喷湿。

喷施“中茶早”。“中茶早”可使茶早采、优质、产量高,是理想的叶面肥。喷施时间一般为当地春茶正常开采期前的30~45天,大棚茶园需适当提前施用。

(2)使用绿色茶生产专用肥——“保得”微生物土壤接种剂。该接种剂施用后可提高茶树的抗病能力和土壤肥力,提早采摘期。

使用方法是①可与有机肥、细土或草木灰拌匀作追肥、基肥使用。②兑水浇根。③幼茶树在移植前按每亩60克作基肥穴施,或在新梢萌动前兑适量水淋施一次,15天后再淋施一次。④成龄茶园秋施越冬肥每亩40~60克(有机茶园60~80克/亩),春茶萌芽前每亩再追肥40~60克(有机茶园60~80克/亩)。

须注意的是勿与杀菌剂混用。要使茶叶早采,切忌使用含有激素的催芽素等农药。盲目使用该类农药,会增加茶叶的农药残留量及激素含量,从而降低茶叶的品质,得不偿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