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田间认地与识土(土壤剖面观察)

田间认地与识土(土壤剖面观察)

时间:2022-11-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要有比较稳定的土壤发育条件,即具备有利于该土壤主要特征发育的环境,通常要求小地形、平坦和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土壤剖面具有代表性。挖出的土堆于两则。土壤剖面的挖掘和格式见图6-1。对土壤剖面观察之前,要在观察面上用小刀修一毛面,观察土体构造,然后观察土壤的形态。湿时以拇指与食指搓捻不成条,呈断裂状。

实训六 田间认地与识土(土壤剖面观察)

任务单

一、实训内容

(一)选择土壤剖面点

选择原则:土壤剖面点的选择一定要有代表性,应选在一个地形部位的中心典型地段,使其能反映所研究的土壤的性态。

要有比较稳定的土壤发育条件,即具备有利于该土壤主要特征发育的环境,通常要求小地形、平坦和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土壤剖面具有代表性。

不宜在路旁、住宅四周、沟附近、粪坑附近等受人为扰动很大而没有代表性的地方挖掘剖面。

(二)土壤剖面的挖掘

土壤剖面一般是在野外选择典型地段挖掘,剖面大小自然,土壤要求长2m、宽1m、深2m(或达到地下水层),土层薄的土壤要求挖到基岩,一般耕种土壤长1.5m、宽0.8m、深1m(图6-1)。

图6-1 土壤剖面示意图

挖掘剖面时应注意下列几点:

(1)剖面的观察面要垂直并向阳,便于观察;

(2)挖掘的表土和底土应分别堆在土坑的两侧,不允许混乱,以便看完土壤以后分层填回,不致打乱土层影响肥力,特别是农田更要注意;

(3)观察面的上方不应堆土或走动,以免破坏表层结构,影响剖面的研究;

(4)在垄作田要使剖面垂直垄作方向,使剖面能同时看到垄背和垄沟部位表层的变化;

(5)春耕季节在稻田挖、填土坑一定要把土坑下层土踏实,以免拖拉机下陷和折断牛脚。

土壤剖面要挖成长1.5m,宽0.8m,深1.5m(盐渍化土壤要挖到地下水,山区挖到基岩)。要使观察面阳,对面要修成阶梯状,以便上、下观察方便。挖出的土堆于两则。观察面上方不要堆土,亦不要在上面走动,保持土壤的自然状态。土壤剖面的挖掘和格式见图6-1。

(三)土壤剖面的观察和记载

对土壤剖面观察之前,要在观察面上用小刀修一毛面,观察土体构造,然后观察土壤的形态。观察记载土体分几层及其各层的厚度,此外要特别注意土层中有无障碍层次,及其位置和厚度。另外在冲积质上要注意土壤质地层次及其排列。

1.剖面层次的划分与深度

首先站在剖面坑上大致观察,依据土壤的颜色、质地、结构、根系的分布情况将剖面分成几层,然后再进入剖面坑内,详细观察,进一步确定层次,最后用剖面刀将各层分别划出,于剖面记载表上分别记出各层起止深度。

农业耕作土壤剖面一般分为四层。

(1)耕作层:经多年耕翻、施肥、灌溉熟化而成。颜色深、疏松、结构好,是作物根系集中分布的层次,一般深度在15~20cm。

(2)犁底层:长期受犁、畜、机械的挤压,土壤紧实,有一定的保水保肥作用。一般厚6~8cm。如果犁耕深度经常变化或质地较粗的砂质旱地,该层往往不明。

(3)心土层:此层受上部土体压力而较紧实,耕作层养分随水下移淋溶到此层,受耕作影响不深,根系分布较少,厚度一般为20~30cm。

(4)底土层:位于心土层以下,不受耕作的影响,根系极少,保持着母质或自然土壤淀积层的原来面貌,还可能是水湿影响的潜育层或冲积物形成的冲击层。

水稻土划分为淹育层、渗育层、潴育层和潜育层。

土层划分之后,用钢卷尺从地表往下量取各层深度,单位为厘米,以与残落物接触的矿质土表为零点,分别向上、向下量得,并写深度变幅。

2.土壤颜色

土壤颜色的命名法采用复名法,有主次之分。描述时主色在后,副色在前,如灰棕色,即棕色为主,灰色为副。还可加上浅、深、暗等形容颜色的深浅,如浅灰棕色。

3.干湿度

干湿度可分以下四级。

(1)干:放在手中丝毫无凉的感觉,吹之尘土飞扬。

(2)润:放在手中有微凉感觉,吹之无尘土飞扬。

(3)潮:放在手中挤压,无水流出,但有湿印,能握成团状而不散。

(4)湿:放在手中,微加挤压,水分即从土中流出。

4.土壤结构

土壤结构是指在自然状态下经外力掰开,沿自然裂隙散碎呈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单位个体。在各层分别掘出较大土块,于1m出落下,然后观察其结构体的外形、大小、硬度、颜色,并确定其结构名称。一般分为粒状、团粒状、核状、块状、棱柱状、柱状、片状等。

5.土壤质地

在野外鉴定土壤质地可用手测法。

(1)砂土:松散的单粒状颗粒,能够见到或感觉出单个砂粒,干时若抓入手中,稍一松手后即散落,润时可呈一团,但一碰即散。

(2)砂壤土:干时手握成团,但极易散落,润时握成团后,用手小心拿起不会散开。

(3)壤土:松软并有砂粒感、平滑、稍黏着。干时手握成团后,用手小心拿起不会散;润时握成团后,一般性触动不至散开。

(4)粉壤土:干时成块,但易弄碎,粉碎后松软,有粉质感。湿时成团和为塑性胶泥,干、润时所呈团块均可随便拿起而不散开。湿时以拇指与食指搓捻不成条,呈断裂状。

(5)黏壤土:破碎后呈块状,土块干时坚硬。湿土可用拇指和食指搓捻成条,但往往经受不住它本身的重量,润时可塑,手握成团,手拿时更加不易散裂,反而变成坚实的土团。

(6)黏土:干时常为坚硬的土块,润时极可塑,通常有黏着性,手指间搓成长的可塑土条。

6.松紧度

它是反映土壤物理性状的指标。野外鉴定时可根据土钻或木棍入土的难易度进行大致划分(表6-1)。

表6-1 松紧度等级划分

7.孔隙

指土壤结构体内部或土壤单位之间的空隙。可根据土体中空隙大小及多少表示(表6-2)。

表6-2 孔隙分级

8.新生体和侵入体

新生体是成土过程中物质经过移动聚积而产生的具有某种形态或特征的化合物体,常见的新生体有下列几种。

(1)石灰质新生体:以碳酸钙为主。形状多种多样,有假菌丝体、石灰结核、眼状石灰斑、砂姜等,用盐酸试之起泡沫反应。

(2)盐结皮、盐霜:由可溶性盐类聚积地表,形成白色盐结皮或盐霜,主要出现在盐渍化土壤上。

(3)铁锰淀积物:由铁锰化合物经还原,移动聚积而成不同形态的新生体,例如锈斑、锈纹、铁锰结核、铁管、铁盘、铁锰脐膜。

侵入体:例如砖块、石块、骨骼、煤块等,是土壤的外来物,非成土过程的产物。

9.根系

根系描述标准可分为四级(表6-3)。

表6-3 根系分级

10. 土壤剖面记载表(表6-4)

表6-4 剖面形态特征调查表

二、注意事项

(1)在野外工作一定要做好充分的物质准备,如工具、仪器、药品及表格等。

(2)挖剖面时尽可能减少对农作物的影响。

(3)对于生产中的问题,要注重向当地的种植户请教。

三、问题讨论

(1)当地的土壤有哪些特点?

(2)土壤剖面的选择和挖掘应注意哪些问题?

(3)试根据当地土壤剖面形态的观察结果对土壤性能进行综合评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