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示范基地选择与规划

示范基地选择与规划

时间:2022-11-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按照有机农业标准基地选择及规划建设的要求,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研究所选择并规划建设了有机枸杞生产示范基地2000亩,从事有机枸杞生产,获得了有机认证。因此,基地规范化选择及严格按照有机农业作业方式进行生产,是本所有机枸杞生产顺利进行的保证。示范基地于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研究所,土地经营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联合进行有机枸杞生产。

第一节 示范基地选择与规划

有机枸杞生产基地的选择及规划、产地环境及基地农场范围要符合有机农业种植的要求。不仅地点应该选择远离城镇、工厂、交通干线、垃圾处理场等存在污染源的地方,而且要对产地环境进行监测,并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按照有机农业标准基地选择及规划建设的要求,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研究所选择并规划建设了有机枸杞生产示范基地(以下简称示范基地)2000亩,从事有机枸杞生产,获得了有机认证。

一、基地概况

示范基地位于贺兰山东麓,东南距银川市区20公里,四周远离工矿区10公里,距离交通主干线5公里,没有三废污染。地理位置处于东经106°06′~106°10′,北纬38°37′~38°40′。属于中温带干旱气候区,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点:气候干燥,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冬季长,夏暑短,秋凉早。年日照时数2935.5小时,年平均气温8.5℃,年平均降水量192.8毫米,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8、9月,占降水量的65%。土质主要以冲积物为主,地形起伏较小,较平坦,土质为淡灰钙土,有机质含量0.8%。灌溉采用黄河水自流灌溉。经过多年种植和土壤改良,该基地土壤条件特别适合枸杞的生长种植。

该所整个生产试验基地作物布局主要以枸杞和酿酒葡萄为主,其中枸杞栽培面积1万亩。在规划有机枸杞生产前,基地枸杞全部以绿色食品枸杞标准要求进行生产,因此要实现有机枸杞生产,必须要经过必要的有机枸杞转换生产后,才能达到有机枸杞生产的条件,并且进入有机枸杞生产后,整个基地始终存在着常规生产和有机生产两种方式。因此,基地规范化选择及严格按照有机农业作业方式进行生产,是本所有机枸杞生产顺利进行的保证。

示范基地于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研究所,土地经营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联合进行有机枸杞生产。企业(研究所)负责基地农户生产技术服务、技术培训工作及有机生产全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农户主要按照企业制定的有机枸杞生产技术进行田间的落实和执行,保持完整的有机生产田间记录。通过基地农户和企业之间有效地运行,基地已建立严密的组织质量管理体系,为有机枸杞生产示范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基地环境质量监测

按照有机枸杞种植的要求,研究所制定相关文件,明确规定对有机枸杞基地环境质量包括土壤、灌溉水、大气等监测的周期不超过3年,遇到特殊事件(附近新建项目、意外气候及地质灾害、疑似物质及违禁使用物质等)要及时增加监测次数,对有可能存在对环境质量造成危害倾向的因素,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杜绝污染,从而维护了示范基地的环境质量,保证有机枸杞生产的正常进行。自2002年至今,委托当地环境质量监测部门进行了基地环境监测,监测结果反映:基地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15618-1995二级标准,农田灌溉水水质符合GB5084的规定,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1996二级标准和GB9137的规定,示范基地环境质量完全符合有机农业生产的要求,可以从事有机枸杞生产。

1.灌溉水质检测结果及评价

(1)灌溉用水水质监测布点灌溉用水水质检测布点的原则为,以反映生产区域内地表水状况为主兼顾生产区域可能受到的外部环境的污染影响。示范基地灌溉水引用黄河水自流灌溉,在灌溉用水水源—干渠和支渠引水口处设一个采样点,为灌溉用水水质检测点。水样采集、实验室内分析按照《地表水和污水检测技术规范》(HJ/T91-2002)的要求进行。

(2)评价标准依据GB5084《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进行评价,主要对农田灌溉水有害元素进行测定分析,看其含量是否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如果在规定的范围之内,评价其为合格,反之不合格。

(3)评价结果评价结果见表10-1。

表10-1 灌溉用水水质监测及评价

img51

由评价表可以看出:产地灌溉水质Pi<1,未污染,产地灌溉水质适宜有机枸杞食品生产。

2.地面用水水质检测及评价

有机枸杞生产喷肥、喷药和枸杞加工清洗所用的水均为生活用水,对其生活用水主要有害元素等进行检测分析。确保所用水源水质达到国标GB/5749地下水卫生二级标准,见表10-2。

表10-2 地表用水水质监测及评价

img52

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生活饮用水检测的各项数值和允许值(国标允许的标准值)对比,其各项数值均小于国标规定的标准值。因此,有机枸杞生产示范区的生活饮用水符合要求,可以用于有机枸杞生产、加工、清洗的需要。

3.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及评价

(1)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布点环境空气质量布点的原则为,以反映生产区域内的大气状况为主并兼顾生产区域内可能受到的外部环境污染的影响。经实地调查,选择性的设置一个环境空气监测点,对生产区的空气样品进行采集,室内分析按照《环境监测规范大气、废气部分》要求进行分析监测。

(2)评价标准依据GB3095-1996和GB9137《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进行评价,主要对硫化物、氮化物等含量标准检测分析,衡量各含量是否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如果在规定的范围之内,评价该项指标未污染,反之则污染。

表10-3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及评价

img53

(3)环境空气质量结果及评价从表10-3可以看出:检测的各项值均小于浓度极限(国标规定标准值),P综<1符合二级规定,因此,评价为未污染状态。

4.农田土壤监测及评价

(1)土壤监测布点土壤监测原则以反映生产区域内的土壤背景状况为主并兼顾生产区域可能受到的外部环境污染影响。在种植区域分别设置土壤监测采样点,采用网状布点,设多个采样点,对示范基地及周边土壤环境进行监测。每个土样在采样点的周围梅花点法采集5个土样混合,采样深度0~40厘米,按照土样分析测试方法进行土样质量监测。

(2)农田土壤质量监测及评价依据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进行评价,主要对土壤中的有害元素测定分析,看其是否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及评价结果见表10-4。

表10-4 土壤环境检测评价结果

img54

续表10-4 土壤环境检测评价结果

img55

由评价表可以看出,检测的各项元素数值均小于国标规定的标准值,有机枸杞示范种植基地土壤Pi<1,未污染符合二级规定。产地土壤适宜发展有机产品的生产。

三、有机枸杞生产基地规划改造

规划建设示范基地面积2000亩,其中有机生产区600亩,有机转换生产区1400亩。有机枸杞示范基地以前为沙丘荒地从未开发生产,1999年开始规划治理,经平整基地总体高差≤20厘米,规划8条地条,地条宽约58米,南北方向;8条作业路,路宽约4米;5条农沟,沟宽3米,深1.5米;4条农渠,渠宽2.5米(沟、渠、路宽度包括基坝),形成“#”字状,配套支沟、支渠、作业干路、防风林带,降低并保持地下水位低于1.2米,支渠、农渠、地块、农沟、支沟依次形成层级高差,预防、杜绝沟水倒灌。2002年制定有机生产计划,并建立有机枸杞生产体系。当年定植枸杞,定植前用平地仪进行了平整,保证同一地条高差≤5厘米,种苗为常规种苗,定植株行距1米×3米,枸杞行与地条平行为南北向,实行机械化田间作业。基地以作业路、防风林带、支沟、农沟、农渠、支渠与四周隔离10~30米,具有较好的缓冲隔离作用和天敌栖息地。当时市场没有有机枸杞种苗,采取从常规生产—有机转换生产—有机生产的发展模式来实现有机枸杞种植。2002年以来,按照有机种植的相关要求,结合对有机枸杞基地规划建设技术的研究,分别从缓冲带建设、基地配套设施、基地土壤培肥改良、基地病虫害无污染控制等方面开展大量工作。示范基地设置了隔离沟、缓冲带、防风林带、支渠及农渠,增进沟渠路畅通;尤其在缓冲带的设置上,除了将林带作为隔离带,为了进一步增加缓冲隔离效果,有目的的将有机枸杞基地范围内,四周边缘15米宽的枸杞规划为缓冲区。缓冲区枸杞在管理上,按照有机生产方式进行,但其产品作为常规枸杞,不作为有机枸杞产品;利用林带内及沟渠路边空地,种植紫穗槐树篱、紫花苜蓿堆等灌木,扩大了有机枸杞生产的肥源基地;增加并改进有机枸杞生产的制干、拣选、包装、仓储的场所及设施设备。通过执行有机农业相关标准,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落实组织生产,产品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建立可追溯制度及记录,有机生产体现初步成熟,达到种植环境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