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初论苜蓿病虫害及其对苜蓿泌蜜情况的影响

初论苜蓿病虫害及其对苜蓿泌蜜情况的影响

时间:2022-11-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人从事蜂业管理、技术推广及基础性工作十多年,确实忽视了对苜蓿病虫害的调查研究,尤其是对苜蓿病虫害的种类以及对苜蓿泌蜜情况究竟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更是知之甚少。成蚜、若蚜常群集于苜蓿嫩茎、花序和叶背危害。此虫大量发生时,对苜蓿种子质量影响严重。以幼虫危害最重,多集中于苜蓿嫩枝上,取食叶肉。

十六、初论苜蓿病虫害及其对苜蓿泌蜜情况的影响

(刊登于《养蜂科技》2002年第2期)

苜蓿(俗称紫花苜蓿),豆科多年生栽培草本植物,是一种蛋白质含量相当丰富(占干重4.6%~18%)、饲用价值极高的优良牧草。在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中是一种良好的水土保持植种,同时也是该地区夏季优良蜜源植物之一,其花期长,泌蜜稳定,单产高。无论在畜牧业生产、生态建设、饲草料产业开发等方面,还是在种植业结构调整方面都具有非常显著的位置和开发利用前景,尤其在西北养蜂业生产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和利用价值。每逢6、7月间,正值苜蓿花期,引得各地养蜂者不辞辛劳地携蜂而至,竞相采集,给养蜂者以丰厚的回报。也正因如此,每年赶来西北地区牧蜂者数以万计,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该地区苜蓿草的结实率及品质,使得苜蓿在当地畜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中身价倍增,成为不可多得的首选优良品种和改土蓄水植种。

本人从事蜂业管理、技术推广及基础性工作十多年,确实忽视了对苜蓿病虫害的调查研究,尤其是对苜蓿病虫害的种类以及对苜蓿泌蜜情况究竟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更是知之甚少。2001年8月,有幸参加了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林科学院、科技厅和固原地区农牧局与科技局邀请美国爱德华州农业大学罗博特教授在固原举办的苜蓿病虫害防治技术讲座,对苜蓿的病虫害以及一些较为先进的防治技术有了初步地了解,进而对病虫害与苜蓿泌蜜的相关性进行了一些初步调查和理论上的探讨。可能仅是一管之见,还不成熟,更不足以深入揭示和证明苜蓿病虫害对国家生态和农牧业生产究竟会造成何等巨大的损失,但身为一名养蜂科技工作者,更多的是期望能抛砖引玉,以引起各地同行和专门从事牧草病虫害研究工作的广大科技工作者来关注苜蓿病虫害,而或深入研究之。

1.苜蓿的主要病虫害

1.1苜蓿主要病虫害:据笔者初步调查,在同一块苜蓿地里,各种昆虫种类有近千种之多,但大多数是益虫,在气候、温湿度、光照、降雨等因素处于正常值时,苜蓿的生长是非常好的。但在各种气象因素出现反常时,往往会给苜蓿虫害的发生、发展、危害营造出适宜的条件,于是各种害虫滋生、发展、蔓延,对苜蓿的生长和开花泌蜜构成极大的威胁。

1.1.1苜蓿象甲:苜蓿主要害虫之一,有根象甲、叶象甲之分。从地里挖出的幼虫是黄色的,头黑色,孵化5周后开始化蛹,蛹期2周左右便开始羽化了。当一个苜蓿枝条上有30%的危害状时,就要进行及时防治,但若发现一块地里有大量的寄生蜂(像甲天敌)存在,就没有必要再进行防治了。

1.1.2苜蓿斑蚜:该虫体躯仅为豆蚜的1/3大小,但其危害程度远比豆蚜大得多。一般地,苜蓿苗期每个枝条上有20头,生长期每个枝条上有50~70头,春季每个枝条上有40头,夏季每个枝条上有20头斑蚜时,都需要及时防治。

1.1.3苜蓿盲蝽(又称天狗蝇):成虫体长7.5~9mm,宽2.6mm,黄绿色,对种子苜蓿危害严重,因其常可咬掉苜蓿的花。该虫的成虫和若虫均以刺吸苜蓿嫩茎、芽、叶及花的液汁为食,以卵在苜蓿茎内越冬,年可发生3~4代。

1.1.4苜蓿蚜(又称豌豆蚜):苜蓿主要害虫之一,该虫繁殖力强,分布广泛,密度较高。成蚜、若蚜常群集于苜蓿嫩茎、花序和叶背危害。西北地区以卵在苜蓿根茎部位越冬,次年5~6月份危害最为严重,一只雌虫一日内可繁殖3~5代。

1.1.5大青叶蝉:成虫、若虫群集于叶背及茎干上,刺吸苜蓿汁液,尤其是成虫产卵器常将苜蓿枝干划出裂口,使裂口处汁液外流,组织枯死。

1.1.6潜叶蝇:分布普遍,卵常产于苜蓿叶背,可见针状小孔,因其破坏了叶绿素而出现小白点,幼虫可在叶内迂回取食叶肉而形成隧道。

1.1.7苜蓿广肩蜂:成虫体长约1.8mm,黑色。常以幼虫在苜蓿籽实内越冬,羽化后咬开种皮飞出。此虫大量发生时,对苜蓿种子质量影响严重。

1.1.8叩头虫甲(幼虫又称金针虫):为苜蓿主要地下害虫之一,幼虫生活在土壤中,以苜蓿根及种子为食,可随气温变化在土壤中作垂直运动,以春、秋两季危害较严重。

1.1.9苜蓿夜蛾:成虫翅展30~35mm,成虫体色变化大,以蛹在土壤中越冬。第一代成虫春末夏初时节活动频繁,主要危害苜蓿的叶、花蕾、花、幼嫩种子及幼苗,嫩叶被害常呈孔网状。

1.1.10苜蓿芫菁:能分泌芜菁素,受其危害的苜蓿不可用来喂马,因为马对芜菁素非常敏感。

1.1.11粘虫:喜中温高湿气候条件,成虫产卵最适温度为19℃~22℃,适宜相对湿度在60%以上。该虫成虫羽化后以花蜜作营养补充方可正常发育和产卵繁殖,因此当苜蓿泌蜜一开始,粘虫便随之趋于茎干及枝条上,待傍晚爬上花序,取食花蜜。

1.1.12草地螟(又称扑灯蛾):世界性害虫之一,分布极广,具杂食性。体长10~12mm,翅展18~25mm。以幼虫危害最重,多集中于苜蓿嫩枝上,取食叶肉。白天潜伏在草丛中,夜间活动、取食、交尾、产卵。一年可发生2~3代,于9月左右入土化蛹越冬。

1.1.13红蜘蛛(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不属于昆虫类):雌虫在土壤裂缝的枯枝败叶中越冬,春天在苜蓿叶背产卵繁殖。幼虫和成虫均可咬破叶背表皮吮吸液汁,甚至危害花序,结成蛛网。在气温29℃~32℃、空气干燥时,发育只需8~10d。

除上述外,还有少量的蝗虫、草原毛虫以及蓟马、蝼蛄、金龟甲幼虫蛴螬、地老虎(切根虫)、甜菜叶蛾、斑叶豆粉蝶等等。

1.2苜蓿的病害

1.2.1锈病:世界广为分布的真菌病害之一,苜蓿生长期在叶两面、茎、花柄及荚果上出现棕色锈色粉末状小斑点(即夏孢子堆);生长季后期,产生深色、黑色椭圆形、近圆形病斑(冬孢子堆),并以冬孢子堆在病残组织上越冬。此病可使苜蓿叶面皱缩、卷曲、脱落,使幼嫩枝条枯萎。

1.2.2褐斑病(又称普通叶斑病):此病属世界性最具毁灭性的苜蓿叶部病害。可在苜蓿生长期使叶片大量脱落。凉爽潮湿的气候条件利于该病的发生。

1.2.3霜霉病:在苜蓿叶部发生黄绿色、形状不规则的病斑,受害苜蓿叶绿素不能正常形成,幼嫩茎干扭曲变粗,节间缩短,生长停滞。花期推迟,小花和花序数目极大减少,落花严重。幼苗染病,往往难以越冬。

1.2.4菌核病:病株萎蔫、凋谢、腐烂后贴伏在地面上形成鸡窝状凹陷,在根茎和根部形成坚实的、形状不规则的黑色菌落。秋季潮湿、冬季积雪的条件下对病害发生有利。

1.2.5白粉病:在相对湿度较低的条件下,比锈病、霜霉病更易流行。病株叶片、茎、叶柄、荚果上都可见到白色粉状霉层,后期呈小黑点(即病菌的闭囊壳)。可降低苜蓿光合作用机能,使植株代谢紊乱,体瘦小。

1.2.6根腐病:是由多种病菌引起的综合症,多发于冬、春之交。春季可见苜蓿不能正常返青,不生新枝,或地上部分凋萎,易拔起,根茎至根部变褐,根部皮层稍开裂,偶见根内有白色菌丝体。

除上述而外,苜蓿病害还有:壳二孢叶斑病、炭疽病、葡柄霉叶斑病、尾孢霉斑病、轮纹病、黄斑病、病毒病、蛙眼病、线虫病等等。另外,还有菟丝子等寄生性植物也对苜蓿的生长发育造成障碍

2.苜蓿病虫害的防治

2.1虫害的防治

对于苜蓿虫害的防治,传统方法不外乎通过改进耕作技术、改变土壤条件、焚茬、调整播期、提前刈割、烧荒处理、药物薰(喷)杀等。但据罗博特教授介绍,在美国西爱德华州,苜蓿种植者多以抗性品种和早割(现蕾或初花期刈割)的方法来防治苜蓿的各类病虫害。由于美国种植苜蓿主要是为满足发达的奶牛业饲草的需求,人们出于健康用奶的考虑,对奶质要求是非常严格和挑剔的,对药物即化学防治苜蓿病虫害是非常敏感的,尤其注意杀虫剂的化学残留问题。不过,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也使用一些杀虫剂,但必须是低毒、高效、无残留或残留期短且对害虫天敌尽可能是安全、无毒副作用的(当然对蜜蜂也是安全的)。另外,他们在苜蓿抗性品种培育、选择性杀虫剂研究开发、监测预报、天敌应用研究、生物技术研究等诸多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尤其是在高选杀虫剂研制方面取得成功,已投入批量生产。这可能是世界各国当前和今后在苜蓿病虫害防治方面主要的研究课题和唯一的发展方向。

2.2病害的防治

对于苜蓿各种病害,目前主要采取抗病品种利用、种子处理、提高栽培技术、改善耕作条件、生物药品(小范围使用)、微生物制剂、加强检疫、化学防治等综合措施来防治,以尽可能地减轻和降低病害损失。

3.病虫害与苜蓿的开花泌蜜

开花泌蜜是一切有花植物重要的生命过程之一。凡正常的生长发育条件对花蜜的分泌都是非常必要和有利的,反之则不然,如病虫害猖獗危害就与开花泌蜜过程呈密切相关。

3.1病虫害对苜蓿出苗率的影响

病虫害对苜蓿出苗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侵害苜蓿种子而实现,因此,对受病虫害严重的种子必须进行科学处理,以保证种子质量及其出苗率。

3.2病虫害对苜蓿生长发育的影响

3.3病虫害对苜蓿花蕾孕育的影响

病虫害的发生会使苜蓿一出苗就不能很好地进行光合作用,体液常被害虫吸食,细胞组织受损,营养代谢不良,不能正常供给花蕾所需养分,甚至在花蕾形成后也常被害虫咬掉,使小花及花序的数量大大减少。

3.4病虫害对苜蓿泌蜜的影响

病虫害首先对苜蓿植体内糖分的合成、积累和转移造成障碍和损失,从而使植株营养发育不良,矮小,枯萎,既是有少量的花和花序形成,但也没有过剩的碳水化合物供分泌,或者花和花序极度稀薄,相对增大了蜜蜂的采集强度,进而严重影响蜂群在苜蓿花期的生产能力和产品收益。导致苜蓿营养生长不良、泌蜜不好的另一因素是,由于病虫害肆虐,破坏了苜蓿的蜜腺组织,从而严重影响体液的正常转移。

3.5病虫害与苜蓿蜜源场地的选择

无须多言,病虫害的发生与否,危害程度轻重与否,皆与苜蓿花期的迟早、长短及泌蜜的多与少呈正相关。除温湿度、日照时数、土壤、水肥、雨量、生长环境、地形地貌、海拔、昼夜温差等外部条件而外,病虫害情况的调查,也是养蜂者放蜂场地选择及蜜源路线勘察工作中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因为这项工作直接关系到一个蜜源场地产量的丰歉与收入的高低。所以,要赶苜蓿蜜源,务必十分注意这个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