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其他葱蒜类蔬菜生产

其他葱蒜类蔬菜生产

时间:2022-11-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项目可任选其中的几种葱蒜类蔬菜进行生产,重点掌握生产方案的制订,并能按生产方案进行生产。一户菜农,有一块闲置的菜地,面积667 m2,2012年欲生产葱蒜类蔬菜,且要求在蔬菜淡季上市,请制订一份葱蒜类蔬菜的生产方案,并按生产方案进行葱蒜类蔬菜生产。葱蒜类蔬菜是百合科葱属的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包括大蒜、洋葱、大葱、分葱、韭菜及藠头等。

项目17 葱蒜类蔬菜生产

项目描述

葱蒜类蔬菜种类较多,包括大蒜、韭菜、洋葱、葱、分葱、藠头等,其中以蒜、韭菜、洋葱、葱栽培最为普遍。本项目可任选其中的几种葱蒜类蔬菜进行生产,重点掌握生产方案的制订,并能按生产方案进行生产。

学习目标

了解葱蒜类蔬菜生产中田间管理措施的基本原理;认识田间管理措施的重要性;掌握葱蒜类蔬菜生产中科学合理的追肥、灌排技术、中耕、除草、培土、病虫防治技术。

能力目标

熟练掌握葱蒜类蔬菜生产中田间管理的各种技术方法。

素质目标

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创新吃苦的意识。

项目任务

任务17.1 葱蒜类蔬菜生产

活动情景

一户菜农,有一块闲置的菜地,面积667 m2,2012年欲生产葱蒜类蔬菜,且要求在蔬菜淡季上市,请制订一份葱蒜类蔬菜的生产方案,并按生产方案进行葱蒜类蔬菜生产。

工作过程设计

续表

工作任务单

任务相关知识点

葱蒜类蔬菜是百合科葱属的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包括大蒜、洋葱、大葱、分葱、韭菜及藠头等。由于它们具有特殊的辛辣气味,因此也称为香辛类蔬菜;又因其形成或大或小的鳞茎,也称为鳞茎类蔬菜。大蒜、韭菜、大葱、分葱、藠头在我国具有相当悠久的栽培历史,而洋葱和韭葱栽培历史不长。

葱蒜类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碳水化合物及各种矿物质,其中以硫、磷、铁居多。在植株中含有一种挥发性的硫化合物——硫化丙烯,可以增进人的食欲,同时也是一种抗菌物质,在医学上可用来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因此,葱蒜类蔬菜深受群众的喜爱,在蔬菜生产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同时也是出口创汇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

17.1.1 大 蒜

大蒜,原产于亚洲西部中纬度高原地区,引进我国栽培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大蒜对气候条件的适应性较强,全国各地均有种植。

大蒜的幼苗(蒜苗、青蒜)、鳞茎(蒜头)和花茎(蒜薹)各具特有的辛香风味,都是经济价值较高的蔬菜产品。其鳞茎(蒜头)和花茎(蒜薹)均耐贮藏,较易做到周年供应,是主要外销蔬菜之一,在蔬菜生产和人民生活中部占有重要的位置。

1)大蒜品种类型

大蒜种类品种繁多,以蒜瓣大小分为大瓣类型和小瓣类型;以蒜苔发达程度分为有蒜苔类型和无蒜苔(苔退化不发达)类型;以带状叶片软和硬分为软叶类型和硬叶类型;以蒜皮颜色分为白皮类型和紫皮类型等。

(1)紫皮蒜类型品种

①桐子蒜 又名迟蒜,地方品种。植株生长势较强,株高60 cm,直立。叶剑形,深绿色,蜡粉较多,长35 cm,宽2.2 cm,蒜苔粗长,绿色,尾尖总苞较大。蒜头圆球形,外皮紫红色,后变白,每头9~10瓣,重146 g。耐寒,耐热,抗病,适应性强。抽苔率高,辛辣味浓,品质优,宜作蒜苗、蒜头栽培。

②四月蒜 地方品种。植株生长势强,假茎粗大,叶宽厚,长30~40 cm,宽1.5 cm。蒜头近圆形,个较大,每头4~6瓣,皮紫红色,苔嫩脆,味辣清香,品质佳,宜作蒜苔、蒜头栽培。

③软叶子 又名楼子蒜、莲花蒜,地方品种。植株生长势强,株高50~55 cm,叶长30~37 cm,半直立,剑形,绿色,蜡粉较少。蒜头长圆形,有13~15瓣,外皮紫红色,干后灰白略带紫色。易出芽,不易抽苔,叶柔嫩,质地细,不易黄尖,遇霜变青,辣味较淡,香味浓,单个蒜头重150 g,宜作蒜苗、蒜头栽培。

(2)白皮蒜类型品种

①贵州白蒜 蒜头大,外形正,每头有8~10瓣,外皮3层,白色,辛辣味浓,迟熟,耐寒,宜栽培在海拔1500 m山区黄泥土。8月中下旬玉米行间套播,翌年5月收苔, 100 kg/亩,6月中下旬收获蒜头,干蒜头150 kg/亩,适销东南亚国家。

②无苔大蒜 上海地方品种。植株高大,生长势强,不抽苔,蒜头较大,每头8~10瓣,辣味少,香味浓,质优耐贮藏,作蒜苗速冻出口倍受欢迎。

2)大蒜的生物学特性

大蒜属百合科葱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通常不结种子,用蒜瓣进行无性繁殖。一株完整的大蒜植株包括根、鳞茎、叶鞘、叶身、花茎、总苞及气生鳞茎。

(1)大蒜的形态特征

①根 大蒜的根是从蒜瓣基部的茎盘上发生的,为弦线状须根,称为不定根,没有主根。蒜瓣背部(外侧)的茎盘边缘发根较多,腹部(内侧)发根较少。主要根系分布在深5~25 cm的土层中,横向分布范围为30 cm,属浅根性蔬菜。须根上的根毛少,吸水力弱,因此喜湿,喜肥,不耐旱。大蒜的全生育期有两次发根高峰,第一次在发芽期,发根数20~30 条;第二次在“退母”后,发根数50~80条,总发根数为100条左右。蒜薹采收以后,根系不再增长,并逐渐衰亡。

②茎 通常所称的蒜头,植物学名词是鳞茎;构成鳞茎的各个蒜瓣,植物学名词叫鳞芽;蒜头和蒜瓣的基部都有一个扁平的盘状致密组织,称茎盘。它与植物正常的茎不同,属于茎的变态,又称变态茎。蒜头成熟以后,茎盘木质化,有保护蒜瓣、减少水分散失的作用,因此大蒜贮藏时要用完整的蒜头。

鳞芽是由大蒜植株叶片叶腋处的侧芽发育而成,因此又称“鳞腋芽”。鳞芽由2~3层鳞片和1个幼芽构成。外面1~2层鳞片起保护作用,称为保护鳞片或保护叶;最内一层是贮藏养分的部分,称贮藏鳞片或贮藏叶。在鳞茎肥大时,保护叶中的养分逐渐转运到贮藏叶中,最终形成干燥的膜(俗称蒜衣),贮藏叶则发育成肥厚的肉质食用部分。贮藏叶中包藏1个幼芽,称发芽叶。

鳞芽发生的位置因品种而异,蒜瓣大而少、分两层排列的品种,蒜瓣多发生在花茎外围第一至第二层的叶腋中;蒜瓣小而多、呈多层排列的品种,多发生在花茎外围第一至第五层的叶腋中。

③叶 大蒜的叶片包括叶鞘和叶身两部分。最先长出的一片叶,称初生叶,只有叶鞘,没有叶身。叶鞘呈圆筒形,着生在茎盘上。每一片叶均由先发生的前一片叶的出叶口伸出,许多层叶鞘套在一起,形成直立的圆柱形茎秆状,由于它不是真正的茎,故称“假茎”。叶与叶之间的叶鞘长度随叶位的升高而增加。一般在花茎伸出最后一片叶的叶鞘口以后,叶鞘停止生长。叶鞘的长短和出叶口的粗细,与抽取蒜薹的难易有关,叶鞘越长、出叶口越细的品种,蒜薹越难抽出。

大蒜的叶片互生,对称排列。叶片的排列方向与蒜瓣的背腹连线垂直。因此,播种时应将蒜瓣的背腹连线与播种行的方向相平行,则出苗后叶片的排列方向就和播种行的方向垂直,叶与叶间的遮阴少,增强叶片的光合作用。大蒜叶片的颜色多为绿色至深绿色,叶面常具白粉。叶片的特征可用来区别品种。

④花薹 蒜茎也可作为蔬菜食用。通常,凡能形成多个鳞芽的植株,都能产生蒜薹,有的可以伸出叶鞘,有的还在叶鞘内就停止伸长(无薹蒜);独头蒜,形不成花薹。花薹的顶端是鼠尾状的总苞。蒜薹抽出叶鞘以后,总苞逐步膨大,直至总苞成熟,苞叶裂开露出花器。但是大蒜花器发育不良,不能开花结籽,只是花序上会长出许多小鳞茎,俗称“天蒜”或“气生鳞茎”。小鳞茎的数量有多有少,多者几十个,少者几个。小鳞茎的构造与蒜瓣的构造相一致,可以用来作种,但由于它本身个体较小,下一年形成的蒜头也小,易形成小独蒜,继续栽种后第三年才可以得到较大的辨蒜。另外,在天蒜之间还伴生许多紫色小花,但花器发育不全,不能形成种子。

(2)大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①温度 大蒜是喜冷凉,耐寒能力较强的蔬菜,南方地区可露地越冬栽培。适应温度范围-5~25℃,在3~5℃低温下即可萌发,蒜瓣萌发适温12℃以上,幼苗期生长适宜温度12~16℃,花芽及鳞茎发育的适宜温度15~20℃。当气温超过26℃以上,植株生理失调,茎叶逐渐干枯,鳞茎便会停止生长。

②光照 无论是春播或是秋播,大蒜通过春化阶段后,都要经过夏季长日照和较温暖的外界条件,才会长成蒜头。大蒜品种不同,对日照时数的要求也有一定差异。北方品种对日照时数要求严格,至少14 h以上的日照;南方品种对日照时数的要求要低一些,一般在13 h左右。在12 h以下日照的温暖环境条件下栽培大蒜,适宜叶片生长,不形成鳞茎(蒜头),可以作青蒜苗供应市场。无光照条件下,大蒜产品为蒜黄。

③水分 大蒜是喜湿润怕干旱的蔬菜。湿润、肥沃的土壤环境,有利于大蒜的生长发育。播种后,土壤含水量适宜,蒜瓣萌芽发根迅速,出苗整齐;幼苗期适当减少浇水数量,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根系吸收肥水能力;种瓣是幼苗生长重要的养分来源,种瓣养分耗尽后,加强水肥管理,促进大蒜生长发育;花茎伸长和鳞茎膨大期是大蒜生长发育最旺盛阶段,需水量多,注意水肥施用;蒜薹接近成熟时,控制施水量,防止采收蒜薹时折断;蒜薹收获后,适当浇施水肥,促进蒜株生长,使养分顺利地运送到鳞茎中去,使鳞茎充分膨大;即将采收鳞茎(蒜头)之前,控制水肥,使蒜头尽快老熟,提高品质和耐贮能力。

④土壤及营养 大蒜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肥沃、保水保肥力强、排水性能好、有机质丰富、pH值5.5~6.0的壤土为好。大蒜吸收养分的能力较弱,需氮磷钾齐全的肥料供给植株生长发育。苗期不施速效肥,以充分腐熟的迟效性农家肥作基肥。叶片生长和鳞茎膨大的前、中期需较多的养分,少量多次,适时追肥。在土壤选择上,不能与同类蔬菜连作,避免土壤养分不足和减少病害危害。

(3)大蒜的生长发育周期

大蒜生育期长短差异很大,春播大蒜90~100 d,秋播大蒜长达220~240 d。大蒜生长发育过程,一般可分为萌芽期、幼苗期、花芽及鳞芽分化期、花茎伸长期、鳞茎膨大期和休眠期6个时期。

①萌芽期 从播种至幼芽伸长、出鞘、长出第1片真叶。春播大蒜需7~10 d;秋播大蒜多数品种因休眠或高温影响,需15~20 d,才能完成萌芽期的生长过程。

②幼苗期 从第1片真叶展开至花芽、鳞芽分化开始为幼苗期。植株根系由纵向生长转入横向生长,侧根逐渐增加,根长增长,种瓣内的养分消耗完之后,根系吸收土壤养分的能力逐渐增强,叶生长数约占总叶数的50%,叶面积占总叶面积的40%。花芽和鳞芽即将分化,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大蒜生长,若供应不足,蒜叶就会依次出现黄尖现象,在生产上,必须提前追施水肥,满足大蒜生长需要。

③花芽及鳞芽分化期 从大蒜的花原始体出现开始到花苔伸长为止便是大蒜花芽、鳞芽分化期。这期间,大蒜生长点长出许多小的突起物,顶芽分化成花芽,逐渐形成花苔,围绕花茎的周围叶腋间长出鳞芽,每个叶腋可形成2~5个副芽,鳞芽越多,蒜瓣也越多。花芽鳞芽分化一般需10~15 d。花芽鳞芽分化为大蒜产品器官形成奠定了基础,分化结束后,新叶继续长出来,株高和叶面积迅速增加,为花茎伸长和鳞茎膨大创造条件,加强水肥管理,便能获得较高的青蒜苗产量。

④花茎伸长期 从蒜薹开始伸长到采收蒜薹为止称为花茎或蒜薹伸长期,一般需30~35 d。这段时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分化的叶片全部长出,叶面积、株高达到旺盛生长时期,植株体内养分向蒜薹转移,由于生长量大,要求水分供应也多。

⑤鳞芽膨大期 从鳞芽开始膨大至鳞茎(蒜头)成熟收获为止称为鳞芽膨大期。早熟品种需50~60 d(其中蒜薹采收后20~25 d为鳞茎膨大盛期),中晚熟品种需60~65 d(其中蒜薹采收后20~25 d为鳞茎膨大盛期)。蒜薹采收后,植株生殖生长的顶端优势被消除,营养物质转移到鳞芽上,供鳞茎膨大的需要。

鳞茎(蒜头)的大小,除品种特性和植株营养生长状况外,还与蒜薹采收时间有关。采收适时,消耗养分较少,鳞茎膨大所需的养分充足,鳞茎膨大快而重;蒜薹采收过迟,则消耗养分多,供鳞茎膨大的养分少,其膨大就缓慢而轻。因此在大蒜生产上,有薹品种栽培时,必须适时采收蒜薹,既保证蒜薹产量和品质,又不影响鳞茎(蒜头)的膨大,使蒜头大而均匀,产量亦高。鳞茎(蒜头)接近成熟时,根系逐渐死亡,叶片迅速干枯,应及时采收;否则,假茎倒伏枯烂,蒜头散瓣,影响品质而减产。

⑥休眠期 从采收蒜头之后至蒜瓣萌发之前是大蒜的生理休眠时期,称为休眠期,一般约3个月。在这期间,即使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氧气,也不会萌芽发根。早熟品种如紫皮蒜,休眠期较长,65~75 d;晚熟品种如狗牙蒜,休眠期较短,35~45 d。

17.1.2 韭 菜

韭菜,原产于我国,是栽培利用历史悠久、分布很广的重要蔬菜作物之一。韭菜的嫩叶和由叶鞘组成的假茎可供食用,风味辛香鲜美,可炒食、做汤。北方地区常用其做蒸饺(包)、水饺和菜饼馅儿。韭青和韭黄风味尤佳,被人们视为上品。此外,嫩韭薹也是一种美味蔬菜。韭花和嫩果可供腌制加工。韭菜可在春夏秋露地栽培,冬季适合保护栽培,宿根可多年生长,在蔬菜周年供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韭菜品种类型

(1)按食用部位分

①根韭 根韭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贵州、四川、西藏等地,又名苤韭、宽叶韭、大叶韭、山韭菜、鸡脚韭菜等。主要食用根和花薹。根系粗壮,肉质化,有辛香味,可加工腌渍或煮食。花薹肥嫩,可炒食,嫩叶也可食用。根韭以无性繁殖为主,分蘖力强,生长势旺,易栽培。以秋季采收为主。

②叶韭 叶韭的叶片宽厚、柔嫩,抽薹率低,虽然在生殖生长阶段也能抽薹供食,但主要以叶片、叶鞘供食用。我国各地普遍栽培。软化栽培时主要利用此类。

③花(薹)韭 花(薹)韭专以收获韭菜花薹供食。它的叶片短小,质地粗硬,分蘖力强,抽薹率高。花薹高而粗,品质脆嫩,形似蒜薹,风味尤美。

④叶花兼用韭 叶花兼用韭的叶片、花薹发育良好,均可食用。目前,国内栽培的韭菜品种多数为这一类型。该类型也可用于软化栽培。

(2)按叶片宽窄分

①宽叶韭 叶片较宽肉肥厚,叶色浅绿或绿色,纤维少,品质好,产量较高,但香味稍淡,易倒伏,抗寒性不如窄叶韭,耐肥水性强,栽培时应适当稀植,适于大棚栽培。

②窄叶韭 叶片细长,叶色深绿,纤维稍多,直立性强,分蘖多,不易倒伏,耐寒耐热能力强,适于露地栽培。

2)韭菜的生物学特性

(1)韭菜的形态特征

①根 弦线状须根,根毛少,分布浅,吸收能力弱。根具有吸收和贮藏养分的作用。韭菜根系具有比较独特的分蘖和跳根现象。

分蘖是韭菜一个重要生物学特性。靠近生长点的上位叶腋形成蘖芽,腋芽和原有植株包被在同一叶鞘内,后来由于分蘖的增粗,涨破叶鞘而形成分蘖。春或夏季播种的韭菜,当长有5~6片叶时,即开始发生分蘖(株)。每年分蘖次数1~3次,但多为1~2次,以春季和夏季为多。韭菜的分蘖与品种、栽植密度、管理水平密切相关。一般窄叶的品种分蘖能力强,宽叶韭菜则分蘖力稍差,一年分蘖2~3次,水分和营养充足时,一年可分蘖4~5次。

跳根是由于不断分蘖所致。分蘖是靠近生长点的上位的叶腋,因此所形成的分株必然位于原来植株的上方,新形成的须根一定出现在原有根系的上方,随着分蘖层层上移,新的根系逐渐接近地面,这便是韭菜的“跳根”。韭菜跳根的高度与每年分蘖次数、收割次数密切相关。一般一年收割4~5刀时,每年跳根1.5~2 cm。对一次播种多年采收的,必须注意到韭菜的跳根特性,适时加强培土。培土的厚度要随跳根的高度而定,一般以3~4 cm为宜。

②茎 分为营养茎和花茎。一、二年生的茎短缩呈盘装,称“茎盘”。茎盘下部生根,上部由功能叶和叶鞘包裹着,呈半圆球形白色的部分是鳞茎。随着植株的生长,根茎不断地向地表延伸,形成杈状分枝的“根茎”。根茎的生活年限2~3年,老根茎逐渐腐烂解体。花茎为生殖生长,顶芽变成花芽,抽生花薹,花茎顶端着生伞形花序而开花结实。

③叶 韭菜成株叶有5~9片,叶生长在茎盘上。叶片条形,呈扁平叶,深绿色或浅绿色。叶鞘闭合呈环状,互相包被,基部稍膨大,形成鳞茎(假茎),叶鞘白色、淡绿或微紫红色,可保护生长点,亦能贮积营养物质。腋芽为隐芽,当生长点停止生长后萌发,进行分蘖,形成新株。伞形花序,花序上着生20~30朵小花,属两性花,花冠白色。蒴果,分成3室,每室有种子2粒。千粒重4~6 g,寿命1~2年,生产上主要用当年的新种子。

(2)韭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①温度 韭菜耐寒,不耐高温。发芽适温为15~18℃,生长适温为15~25℃。叶丛能耐-5~-4℃的低温,气温降至-7~-6℃甚至-10℃时,叶片才开始枯萎。地下根茎在土壤保护下可露地安全越冬。气温超过24℃时,植株生长缓慢,叶片纤维增多,质地粗硬,品质差。一定大小的韭菜苗需要感受低温才能通过春化分化花芽,抽薹开花要求较高的温度,一般为生长适温的上限。

②光照 韭菜较耐阴。叶片生长要求光强适中,光照过强过弱均影响韭菜的品质、产量。韭菜为长日照植物,植株通过低温春化后,在长日照条件下通过光照阶段才能抽薹开花结实。

③水分 韭菜的生长要求较低的空气湿度,一般为60%~70%,并要求较高的土壤湿度,一般为80%~95%。因此,栽培时应充足供水,使土壤保持湿润。

④土壤及营养 韭菜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在砂壤土、壤土、黏土上均可栽培,但以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保水力强的土壤为宜。韭菜对盐碱土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成株能在含盐量0.25%的土壤中正常生长。韭菜喜肥耐肥,栽培时要求基肥充足,春秋两季要分期追肥,以氮肥为主,配施磷钾肥,有助于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3)韭菜的生长发育周期

①营养生长阶段

a.发芽期 从种子萌发到第1片真叶长出,一般需历时10~20 d。发芽适温15~18℃,最低温为2~3℃,超过20℃不发芽。幼芽出土为钩状弓形出土,全部出土后子叶伸直,因此造成韭菜出土能力弱。

b.幼苗期 从第1片真叶显露到开始分蘖前为幼苗期,一般需要60~80 d。可长出5~6片叶,苗高18~20 cm,伸出10~15条根。育苗移栽定植时期应以充分长大但尚未分蘖为宜。

c.营养生长盛期 韭株从分蘖开始到休眠前为营养生长盛期。随气温逐渐凉爽,植株进入迅速生长时期,春播韭菜,植株长到5~6片叶时便开始分蘖,植株生长点由1个变成2个或3个,即开始分蘖。以后逐年进行,一年生以上的韭菜,以春夏季为主。

d.休眠期 入冬以后,当最低气温降到-7~-6℃时,地上部叶片枯萎,营养贮存于鳞茎和须根之中,植株进入休眠期。翌春气温回升,韭菜返青,根量和叶数增多,为生殖生长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生殖生长期 从花芽开始分化到授粉受精后种子发育成熟的一段时间为韭菜的生殖生长期,此期又可分为花芽分化期、抽薹开花期和种子发育成熟期3个阶段。

韭菜是绿体春化型作物,需要在一定生长量的基础上,经低温和长日照后在夏季才能进行花芽分化。当年4月播种的韭菜,当年很少抽薹开花,因此韭菜的花芽分化期一般在第二年的5月,抽薹开花期在第二年的夏秋季节,种子发育成熟期在第二年的秋季。完成第一个生长发育周期后,多年生的韭菜植株已有足够大的营养体,以后每年只要经历充足的低温和长日照条件,都可以抽薹开花结籽。

17.1.3 洋 葱

洋葱,又称圆葱、葱头,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及中亚,欧洲栽培利用最早。近代引入我国,先在南方沿海地区种植,逐渐推广到北方。洋葱产量高、耐贮运,可在缺菜季节供应。具有独特的辛香风味,营养价值和大葱相似。由于其具有一定的降压作用,消费者食用量逐渐增多,从而种植面积也在逐渐增加。

1)洋葱品种类型

(1)按鳞茎的植物学特征分

分为普通洋葱、分蘖洋葱和顶生洋葱3种。分蘖洋葱和顶生洋葱很少栽培;世界各国栽培较为广泛的是普通洋葱类型,而且栽培品种也较多。

(2)按鳞茎的形成和膨大期对日照长短要求分

分为长日型和短日型两大类,短日型品种只需11~13 h的日照条件即可满足其形成鳞茎的要求。南方地区主要栽培短日型和中日型品种,一般生长期短,表现为早熟性;长日型品种必须在14~15 h的日照条件下才能形成肥嫩的鳞茎,我国北方地区品种大多属于此类型,生长期较长,表现为晚熟性。

(3)按鳞茎皮色分

分为红皮洋葱、黄皮洋葱和白皮洋葱3类。白皮类型栽培较少;南方栽培的品种主要是红皮洋葱和黄皮洋葱两大类。

①黄皮洋葱 多数鳞茎都较大,呈圆球高桩型或扁圆形,外皮呈淡黄色至铜黄色,肉质较白、细软,辛辣味淡而带甜味,水分多,品质中等。其叶片开展,叶色浅绿,蜡质较少。多数品种属早熟中短日照类型,适合于南方低海拔热区、次热坝区冬春早熟洋葱主产区栽培,不受冬春短日照条件的影响。如太阳牌系列品种的太阳一号、太阳玉皇、天堂、维克得、手托牌、尼加拉、格内拉、金矿牌等。

②红皮洋葱 又称紫皮洋葱,植株生长势强,叶直立,叶色深绿,葱头外皮紫红色,内部鳞片淡红色。鳞茎扁球形,辛辣味浓郁,组织致密,耐贮藏和运输,深受东北客商的青睐。云南栽培较多的品种有呈贡红皮、通海红皮和东川红皮等。

2)洋葱的生物学特性

洋葱具有完整的生活周期,即从种子萌发形成植株,鳞茎膨大,然后抽薹开花,结出种子。因此,繁殖主要采用种子播种。

(1)洋葱的形态特征

①根 洋葱的根为弦线状须根系,着生于短缩茎盘的下部,无主根,分枝力弱,须根根毛欠发达,吸水吸肥力较弱。根群主要集中在20 cm的表土层中,属浅根性根群。因此,洋葱吸收肥水能力和耐旱力较弱。

②茎 营养生长时期,洋葱的茎短缩成扁圆锥形的茎盘,由一些致密组织构成。上部着生叶片及由叶柄基部膨大形成的鳞茎。鳞茎内部由一个至数个鳞腋芽构成。到生殖生长时期,由茎盘的中央鳞腋芽分化出花芽,抽薹开花形成花茎。

③叶 洋葱的叶有普通叶和鳞叶两种。普通叶具有叶身和叶鞘,叶身呈暗绿色,圆筒形中空,或称“管状叶”,表皮有一层较厚的蜡质,叶身腹部有明显的凹沟,是洋葱幼苗期区别于大葱的主要形态特征之一;叶鞘上部抱合而成假茎,基部肥厚称为鳞叶,鳞叶抱合并与内层叶身退化的鳞腋芽共同构成鳞茎。

④花 洋葱经过一定的生长阶段后形成鳞茎,在满足花芽分化的环境条件下,迅速抽生花薹开花,一般中等大小的鳞茎可以抽生4~8只花茎。每一个花薹顶端形成一伞形花序,每一花序可形成小花200~800朵。子房基部有蜜腺。洋葱是天然异花授粉作物,但自花授粉也能结实。

⑤种子 果为两裂荫果,授粉后每果有种子6粒。种子外形呈盾形,断面呈三角形,种皮坚硬多皱纹,黑色。千粒重3~4 g,种子寿命较短,常规贮藏条件下,发芽力可以维持两年,但生产上应尽量用当年采收的新种子,不用陈种。

(2)洋葱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①温度 洋葱的生长适温为12~26℃。种子和鳞茎可在3~5℃低温下缓慢发芽,温度高于12℃发芽迅速。幼苗生长适宜温度为12~20℃。鳞茎膨大时期要求20~26℃,当温度超过26℃时,鳞茎便停止生长,进入生理休眠。温度较低时,根系的生长发育比叶部快,当温度升高到10℃时,叶部生长快于根。

②光照 日照12 h以上,能加速鳞茎的形成。鳞茎是洋葱为了保护幼苗度过不良环境的一种保护组织,其膨大是植株在高温、长光照下进入休眠前进行养分积累的表现。

③水分 洋葱根系小而浅,吸收能力弱。因此,要求经常保持较高的土壤湿度和肥料浓度,以便为根系吸收创造良好的条件。尤其在发芽期、幼苗生长盛期和鳞茎膨大期,供给充分的水分是夺取高产的重要手段。但在鳞茎采收前,要逐步减少灌水,提高贮藏性能。

④土壤及营养 洋葱要求肥沃、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土壤。土壤过于黏重,会妨碍根系和鳞茎生长。洋葱对土壤营养要求较高,其中幼苗期吸收氮素较多,鳞茎膨大期施磷钾肥,能促使鳞茎肥大和提高品质。

3)洋葱的生长发育周期

(1)营养生长时期

营养生长时期指从育苗播种到产品鳞茎收获为止。

①发芽期 从种子萌动到第1片真叶出现,约需15 d。洋葱种子种皮带角质,坚硬不易裂开,因此发芽缓慢。种子发芽时,子叶首先伸长,使得胚根、胚轴被顶出发芽孔,但子叶先端仍留在种子内,继续吸取胚乳养分。胚根下扎后子叶成钩状出土,俗称“拉弓”,子叶伸直全部出土后称“伸腰”。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一个星期即可“拉弓”, 10~15 d后“伸腰”。

②幼苗期 从第1片真叶出现到大田定植,植株在苗床中渡过幼苗期。此期的长短与播种期、定植期、品种、播种季节等有关。一般,幼苗期必须培育出适龄壮苗。冬春早熟洋葱栽培,育苗及苗床管理是栽培成败的关键。幼苗适宜生长在12 h左右的日照长度和12~20℃温度条件下。一般正常生长需45~60 h,滇中一带在白露—寒露节令播种,由于日照和温度都适宜幼苗期的生长要求,而且苗龄亦适中,因此可以培育出适龄壮苗,适合于生产春用型早熟洋葱。在冬季早熟洋葱栽培中,选用早熟黄皮洋葱类型,在7—8月播种,通过恰当的管理技术,亦能育出适龄壮苗。

③叶片生长期 由幼苗返青至鳞茎开始膨大,需30~40 d。此期生长特点是根系先迅速生长,继而进入发叶盛期,叶数增多,叶面积加大,同化作用加强,同时根的活动也非常旺盛,不断地更新复壮。

④鳞茎膨大期 指从鳞茎开始膨大到产品采收为止。鳞茎形成时,先进行纵向生长,横向生长慢,从而形成椭圆或卵圆形的小鳞茎。随着气温的升高,日照时数加长,叶的生长受到抑制,养分开始下运,贮存于叶鞘的基部和幼芽中,使鳞片迅速增厚。当根、叶生长处于停滞状态时,进入鳞茎膨大盛期。到鳞茎膨大末期,叶身开始枯萎,假茎松软而倒伏,最外边1~3层鳞片中的养分内移干缩成膜状,便进入收获期。

(2)鳞茎休眠期

洋葱鳞茎在高温到来时进入生理性休眠状态,一般为60~70 d。采用低温贮藏可以适当提前萌动。在鳞茎膨大后期叶面喷施青鲜素,可以延长贮藏期。

(3)生殖生长时期

采种的母鳞茎,在自然休眠解除后开始萌动,待定植后鳞茎内的各个鳞腋芽萌发形成新的植株。在满足花芽分化条件后,春季迅速抽薹开花,每个鳞茎抽生4~8个花薹,形成伞形花序。种子在夏季成熟,一般采用大株采种,从播种到种子成熟需3年时间。

17.1.4 其他葱蒜类蔬菜

葱蒜类蔬菜,除了上述大蒜、韭菜和洋葱外,还有大葱、藠头、分葱、香葱和胡葱等蔬菜。因大葱和藠头种植面积广,需求量大,具有特色,故将其介绍如下:

1)大葱

大葱为百合科葱属二、三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我国西部及中亚、西亚地区。可以周年供应,产量高,栽培较容易,病虫害相对较少,既耐贮藏又耐运输。对气候和土壤的要求不严,适应性强,是一种很受欢迎的蔬菜和重要的调味品。

(1)大葱品种类型

依据大葱分蘖习性的不同,可分为普通大葱和分蘖大葱。

①普通大葱 植株高大,营养生长期间无分蘖,按假茎形态又可划分为长白型、短白型和鸡腿型。

a.长白型 假茎高大,长/粗比值大于10,产量高,需较好的栽培条件。如章丘大葱、谷葱、盖平大葱、高脚白大葱等。

b.短白型 叶片排列紧凑,叶和假茎都比较粗短,假茎长粗比值小于10,栽培较易。如寿光八叶齐等。

c.鸡脚型 假茎短,基部膨大呈鸡腿状或蒜头状,对栽培条件要求不太严格。如莱芜鸡腿葱、隆尧大葱等。

②分蘖大葱 在营养生长期间,每当植株长出5~8个叶时,发生一次分株,由1株形成2~3株。营养生长时间充足时,一年可分蘖2~3次,共形成6~10个分株。通过春化后,每个分株可同时抽薹、开花、结实。植株大小接近普通大葱,南方多数种植的是该类型,如角葱、四季葱。

(2)大葱的生物学特性

①大葱的形态特征 根呈白色弦丝状,为浅根性须根系。发根力强,有100~200条, 长30~40 cm主要分布在30 cm土层中。次生根发生在茎基部,随着茎盘的长大,不断发生新根,葱根无形成层,增粗不明显,而加长生长较快。茎为变态的短缩茎,顶部各节着生1片叶,底部各节着生不定根。大葱的叶有叶身和叶鞘两部分组成。叶圆筒形中空绿色,表面有蜡质物。绿叶下部白色的葱白为叶鞘,因品种不同而长短不一,层层包裹形成假茎。假茎基部略肥大包裹着短缩茎。春夏季抽生花枝,先端形成圆头状的花苞,花苞破裂出现伞形花序。花序上着生小花150~600朵,花白色或紫红色,虫媒花。结实后老叶枯黄,种子成熟。种子黑色,三角形,千粒重3~5 g,发芽率一般只能保持一年。

②大葱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大葱对环境条件要求不太严,适应性较广。

a.温度 大葱是耐寒性蔬菜,耐寒能力较强,幼苗和种株在土壤积雪和保护物覆盖下,可在-40~-30℃低温露地越冬,但耐热性较差。种子在2~5℃条件下能发芽,在7~20℃内,随温度的增高,种子萌芽出土所需的时间缩短,但温度超过20℃时不萌发。在13~15℃下叶片生长旺盛,10~20℃下葱白生长旺盛,温度超过25℃,则生长迟缓。

大葱为绿体通过春化的植物,3叶以上的植株于2~5℃下经60~70 d可通过春化阶段。因此,大葱成株在露地或贮藏窖内越冬时就可感受低温,通过春化。

b.光照 大葱对光照强度要求不高,光补偿点是1 200 lx,饱和点是25 000 lx。光照过低,光合作用弱,有机物质积累少,生长不良;光照过强,叶片容易老化。大葱对日照长度要求为中光性,只要在低温下通过了春化,不论在长日照下或短日照下都能正常抽苔开花。

c.水分 大葱叶片管状,表面多蜡质,能减少水分蒸腾,耐干旱。但根系无根毛,吸水力差,因此大葱各生长发育期,都需供应必需的水分才能保证出苗齐、生长壮、葱白粗、结实率高、籽实饱满。大葱不耐涝,炎夏高温多雨时,应控制灌水防涝,以免沤根死苗。大葱抽薹期也应控制水分,使花苔生长粗壮,防止倒伏。

d.土壤营养 大葱对土壤适应性广,但根群少,无根毛,吸收能力较弱。因此,种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疏松壤土为好,便于大葱培土、软化。大葱在砂性土中栽培,嫩茎洁白,美观,但质地松,耐藏性差;在黏性土中栽培,假茎质地紧密,辛辣味浓,耐贮藏,但色灰暗;壤土下栽培则产量高,品质好。

大葱对土壤酸碱度要求以pH值7.0~7.4为好,对土壤中的氮肥最敏感,但仍需施以磷钾肥料才能生长良好。

③大葱的生长发育周期 大葱从播种到收获新种的整个生长发育时期分为营养生长时期和生殖生长时期。以鲜嫩的葱叶、葱白上市的大葱主要在营养生长时期采收。

a.发芽期 从播种到第1片真叶出现时为发芽期。在适宜发芽条件下,种子吸水,种胚萌动,胚根及子叶尖端生长,到第1片真叶生长,主要依靠种胚贮藏的养分供发芽期生长需要,一般发芽期历时9~15 d。

b.幼苗期 从第1片真叶出现到定植大田时称为幼苗期。在秋播条件下,从第1片真叶出现,气温逐渐降低,植株生长缓慢,但有利于根群生长。第二年春气温转暖后生长旺盛,施提苗肥,及时间苗除草,促进幼苗生长。一般幼苗出土至定植需80~90 d。

c.葱白形成期 大葱定植后,经10 d左右的短时期缓苗就能进入葱白形成期。定植后,勤施肥水,能促进植株生长和营养物质的积累,使假茎迅速伸长和增粗,充实假茎,促进葱白生长,提高大葱品质和产量。

2)藠头

藠头,又名薤、荞头、火葱、三白、菜芝、莜子、鸿荟、野韭,百合科葱属植物,是我国传统出口蔬菜。藠头的主要食用器官为鳞茎,富含蛋白质、可溶性糖、氨基酸以及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具有一定的食疗与保健作用。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藠头有清除亚硝酸盐、改善脂质代谢、抗血小板凝聚、抑制肿瘤和抗菌等多种效能。藠头是家常餐饮和高级宴席上的菜肴之一,其产品直接出口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中国江西、福建、浙江、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地都有种植。

(1)藠头品种类型

①大叶薤 又名南薤。叶较大,分蘖力较差,一般每个鳞茎分蘖5~6个。鳞茎大而圆,产量高。薤柄短,叶多倒伏于地。以鳞茎供食。

②细叶薤 又名紫皮薤、黑皮薤。叶细小,分蘖力强,一般每个鳞茎分蘖15~20个。鳞茎小,薤柄短。叶长30 cm左右,倒伏。叶和鳞茎均供食用。

③长柄薤 又名白鸡腿。分蘖力较强,每一鳞茎分蘖10~15个。薤柄长,形似鸡腿。白而柔嫩,品质佳。叶直立,产量高。

④三白荞头 分蘖力较弱,每株有鳞茎7~11个。早熟,耐瘠薄,耐旱,不耐涝。单球重16 g,高者达62 g。

根据各产地的不同,民间也命名了藠头的一些品种。如开远甜薤头,在云南开远市种植较多;产于湖北省武昌县的梁子湖畔薤头,包括大叶薤、长柄薤、细叶薤;江西薤头,多在江西省新建县栽培。

(2)藠头的生物学特性

①藠头的形态特征 根为弦状,一般有6~16条。茎为盘状短缩茎。叶片丛生,长50 cm左右,细长,中空,横断面呈三角形,有3~5棱,不明显。叶色浓绿色,稍带蜡粉。膨大的鳞茎为短纺锤形,长3~4 cm,横径1~2 cm,着生在短缩茎上,白色或稍带紫色。生长期分蘖力很强,一个鳞茎栽植后可分生5~20个,多达10~20个。用鳞茎繁殖,通常是秋季栽翌年夏季收,春季鳞茎膨大,初夏抽蔓开花,顶生伞形花序,花紫色,有雌雄蕊,但不易结籽。

②藠头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a.温度 藠头适应性广,对气候要求不严格,适宜凉爽,在冷凉的气温下生长良好。生长发育适温为15~19℃,30℃以上的高温则休眠越夏,10℃以下生长缓慢,不能忍受0℃以下长时间的低温。

b.光照 藠头属长日照作物,长日照条件下有利于鳞茎发育。较耐弱光,耐阴,适宜间套作栽培,在较强的光照下也能生长。

c.水分 藠头生长期内要求较高的土壤湿度和较低的空气湿度,怕涝,怕旱。生长前期过湿分蘖减少,后期过湿鳞茎减产。

d.土壤营养 藠头对土壤要求不严格,耐瘠薄,适于多种土壤栽培,但以排水良好的疏松壤土、砂壤土为佳。吸肥力强,在砂壤土中生长产量最高,品质最好。适于间套作,忌连作。

③藠头的生长发育周期 藠头一般需要300 d左右完成全生育周期。

a.苗期 从播种后20 d出苗直到第二年初春,叶片达18片左右时为苗期。苗期叶片数和须根数不断增加。

b.鳞茎形成期 苗期结束后一个月内为鳞茎形成高峰期。此期种鳞茎内原鳞芽和冬前分化的鳞芽形成7~11个单个小鳞茎。

c.鳞茎膨大期 从春末至初夏,温度升高,叶片生长受抑制,叶鞘增厚,老化加快,同化产物大量转入鳞茎。

d.开花期 仲夏抽蔓开花,一般不结籽。

案例17.1 大蒜生产

生产情景

一户菜农,有菜地667m2,2012年欲生产大蒜,于4—6月上市。

生产方案

17.1.1 生产季节安排

大蒜播种期分春播和秋播两个大的播期,长江以南地区以秋播栽培为主,早熟品种一般在立秋(8月上旬)至处暑(8月下旬)前后播种,当年可抽生蒜苔,收获上市;中熟品种在白露(9月上旬)至秋分(9月下旬)前后播种;迟熟品种秋分(9月下旬)至寒露(10月上旬)播种,年前长蒜苗,经越冬低温通过春化阶段,于3—5月抽苔,4—6月收蒜头。春播大蒜一般2—4月播种,6月前后抽苔,6—7月收蒜头。

17.1.2 生产准备

1)种子准备

蒜苔、蒜头品种较多,应选用地方品种或与本地区生态环境相似的适应性广、抗逆能力强、丰产稳产、品质好、符合栽培目的的品种进行栽培。例如,以蒜苗生产为主的,可选用早熟蒜瓣小、用种量少、萌芽发根早、叶肥嫩、蜡粉较少、适宜密植的品种,如四月蒜、软叶子、二水早等品种。用种量每亩150~200 kg。

2)粪肥准备

充分腐熟的人畜粪水3 000~4 500 kg、尿素20~30 kg、氯化钾10~15 kg。

3)农药准备

根据大蒜常见的病虫害发生情况,准备40%大富丹可湿性粉剂50~100 g、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100~150 g、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30~100 g、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60~100 g、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200~300 g等药剂。

17.1.3 定植前准备

1)整地、作畦、施基肥

大蒜根系浅,分布在表土层,吸收养分能力弱,在生产上应选疏松肥沃、土层深厚、保水保肥力强、排水性能良好的壤土栽培。深翻土壤后稍整平,按2 m开厢作畦,沟深20 cm。厢面施充分腐熟的人畜粪水1 000~1 500 kg/667m2,隔1~2 d后耙平整细。

2)种蒜处理

将蒜瓣包好放在井水中浸24 h后播种;或放在地窖中,保持15℃温度和一定湿度,比较密闭的条件下,约10 d大部分蒜瓣发根后播种;或将蒜瓣喷湿后,放在冷藏库或冰箱的冷藏柜中,2~4℃低温处理15~20 d,促进种瓣内酶的活动而及早出芽发根,然后再播种。这样可使种蒜出苗早而整齐,早熟丰产。播种前把经过低温处理的蒜种先进行去皮、分辨、摘底盖(老茎盘)等处理,然后按大、中、小分级待用。播种前用清凉水浸泡6~12 h,沥干,用50%多菌灵粉剂拌种处理(多茵灵用量为浸泡种子重量的0.2%~0.3%),可以杀灭种子表面可能携带的病菌。然后即可播种。

17.1.4 定 植

1)定植方法

(1)点播法

施肥、整地、作畦以后,在畦面上用木桩点孔,深3~4 cm,放入1瓣大蒜,根部向下,按一定的株行距点播。点完后畦面盖1 cm厚的细土或用扫把扫一下畦面,达到盖种目的。

(2)铲播条播法

用板锄铲出深3.5 cm、宽15~20 cm的播种沟,然后按一定株行距排播种子于沟内,注意蒜辨不能倒置。再铲下一播种沟的土盖在前一沟蒜种上,这样第二播种沟同时开好,又可摆放种子,如此不断进行,直至播完整畦。又排下一畦,农户称为“铲播”或“翻书播”。播种深度一般以微露蒜瓣尖为宜。保水性差的地块可以深一些,但也有的地方采用较深的播种方法,如大理的洱源县播种深度达5~8 cm,他们认为深播独蒜比例较高而且鳞茎外观商品性较好。

2)种植密度

早熟品种植株较矮,叶片数较少,生长期较短,种植密度可适当增大,一般行距14~ 17 cm,株距7~8 cm,每亩种植5万株较为适宜,亩用种150~200 kg;中晚熟品种生育期较长,植株较高,开展度较大,叶片数较多,应适当稀植,一般行距16~18 cm,株距10 cm,亩植4万株左右,用种量约150 kg比较适宜。如以生产蒜苗为主,则播种密度适当加大。

17.1.5 定植后管理

1)水肥管理

催芽肥,大蒜出苗后,施清淡的人畜粪水提苗,保证幼苗正常生长;蒜苗旺盛生长之前,即播种后60 d左右,母瓣营养耗尽烂母时,重施一次腐熟人畜肥1 000~1 500 kg、尿素8 kg、氯化钾5 kg,促进幼苗旺盛生长,茎粗叶肥厚而不黄尖;花芽、鳞芽分化,花茎伸长时,追施孕苔肥,每亩施腐熟人畜粪1 000~1 500 kg,氮、钾肥8 kg,促秧催苔;蒜苔采收前,以追施钾肥为主,适量拌施腐熟人畜粪水,进行最后一次追肥,保证蒜苔采收后,供蒜苗返青生长,促进蒜头膨大成熟。蒜苔采收前追肥不宜过多、过浓,否则会引起已形成的蒜瓣发芽,降低蒜头产量。

2)病虫防治

主要病害有大蒜紫斑病、大蒜叶枯病及大蒜煤斑病等,基本没有虫害。大蒜紫斑病可用40%大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大蒜叶枯病可选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喷雾处理;大蒜煤斑病可用1∶100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

17.1.6 采 收

以蒜苗生产为主,当蒜苗长到20 cm以上,叶肥厚嫩绿时可分期分批陆续选收,或隔株采收蒜薹,在大蒜花薹总苞伸出8~10 cm,稍微弯曲,即农户形象地称之为“招手”时,采用铲薹法、划假茎取薹法、夹塞法、扎薹法等及时采收。采薹后20 d即可挖蒜头,此时叶片泛黄,大部分开始倒伏(倒苗),蒜头膨大趋缓,即是采挖适期,采挖过程中应避免损伤蒜头,收获后轻微晾晒,即可去根叶上市出售。

案例17.2 食花品种莲花韭菜生产

生产情景

一户菜农,有菜地667 m2,2012年欲生产台湾新品种莲花韭菜,于3—4月上市。

生产方案

17.2.1 生产季节安排

韭菜适应性很强,主要是根据市场需求和定植时间进行安排。莲花韭菜在南方地区全年均可生长发育,收获期向前推7—8个月即为播种期。

17.2.2 生产准备

1)种子准备

莲花系类品种种子1 kg,品种可选择莲花11号和莲花13号。

2)粪肥准备

腐熟农家肥4 500~9 000 kg、复合肥50~80 kg。

3)农药准备

根据芹菜常见病虫害发生情况,准备以下农药:

①杀菌剂 高锰酸钾5~10 g、生石灰50~100 kg、40%乙磷铝、50%瑞毒霉、25%甲霜灵、58%瑞毒猛锌、64%杀毒矾、40%菌扑脱、12.5%斑粉脱、20%三唑铜、25%敌力脱、25%锈病白粉净和50%卡苯等。

②杀虫剂 64%毙杀乳油1 500~2 000倍液、5%高效大功臣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和1.8%爱福丁乳油2 000倍等。

17.2.3 育 苗

1)种子处理

选用饱满、无杂质、无虫口的种子,先将种子用1 000∶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4 h消毒后,再用冷开水洗净,放入容器浸泡24 h,中间换水3次,然后捞起凉干播种,可促进发芽率。

2)育苗场地准备

播种地应选择水源充足、排水良好的大田,以砂壤土最好。先将土地每亩用50~100 kg的生石灰消毒,然后深翻耙碎,再用石灰撒施一次以杀菌消毒。每亩施腐熟农家肥1 500~3 000 kg,然后起畦,畦宽1.2m左右,高15 cm即可。畦面要浇水,淋足水,以备播种。

3)播种

将沟(畦)普踩一遍,踩实,顺沟(畦)浇水,水渗后,将已催芽的种子混2~3倍的砂子撒在沟畦内,上覆细土1~2 cm,播种后覆盖薄膜或稻草,70%幼苗出土时撤除床面覆盖物。

4)苗期管理

播后水肥管理。出苗前需2~3 d浇水一次,保持土表湿润,从齐苗至苗高16 cm,7 d左右浇水一次,结合浇水,每次亩施氮肥3 kg,高湿雨季排水防涝。立秋后,结合浇水追肥2 次,每次亩施氮肥4 kg,定植前一般不收割,以促进壮苗养根。天气转凉,应停止浇水。另外,要及时除草。

17.2.4 定植前准备

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耕层深厚肥沃的地方。先将土地深翻,不需耙碎,栽前先用石灰(每亩50~100 kg)消毒。每亩施腐熟农家肥2 000~3 000 kg作基肥,然后起畦覆土,畦宽1.2~1.4m,畦高因地制宜,一般高15 cm。

17.2.5 定 植

当幼苗株高长到18~20 cm时为定植期,定植时要错开高温高湿季节。定植方式主要有单株密植、小丛密植、小垄丛植、宽垄大撮等。将韭菜苗起出,剪去须根先端,留2~3 cm,以促新根发育,再将叶子剪去一段,以减少叶面蒸发,维持根系吸收和叶面蒸发平衡。株行距(30~36)cm×20 cm,每穴定植2~3株,栽植深度以不埋住分蘖节为宜。

17.2.6 定植后管理

1)水肥管理

韭菜移栽后3~4个月即可见花苔,花苔长25~30 cm时即可采摘。旱天时每天下午或隔1~2 d淋水一次,看畦面干湿而定。有条件的采用机械化淋水,没有条件的可放跑马水,把畦面浸湿后将剩余的水放去一大半或全放。需定时施肥,有机肥约占85%以上,无机肥约占15%,施用沤制人畜粪或尿液配合低氮型氮、磷、钾复合肥或微生物有机活性复合肥更佳。中耕,人工除草。莲花韭菜播种一次可以连续收4~5年时间,不需年年播种,到第5年后开始衰老减产,盛产期在第二至第四年。当年一般平均亩产1000 kg左右,第二至第四年2 000~3 000 kg。

2)病虫防治

危害韭菜的常见病虫有疫病、灰霉病、锈病、菌核病、葱蚜、韭菜迟眼蕈蚊等。韭菜疫病可选用40%乙磷铝、50%瑞毒霉、25%甲霜灵、58%瑞毒猛锌、64%杀毒矾等药交替使用喷雾防治;锈病可选用40%菌扑脱、12.5%斑粉脱、20%三唑铜、25%敌力脱、25%锈病白粉净、50%卡苯得等药剂交替使用防治;韭菜迟眼蕈蚊应采用64%毙杀乳油1 500~2 000倍液,或5%高效大功臣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1.8%爱福丁乳油2 000倍液喷施,交替使用喷雾或灌根,隔5~7 d用药一次,严重时连续用药3~6次。

17.2.7 采 收

一般,花茎的花蕾刚从假茎突出后6~8 d,花茎长度与叶片长度大体相等,花蕾胀满形状在冬季稍圆、夏季较尖时便要采收。最关键是掌握花茎基部纤维化程度,轻轻一弯便折断的花茎适宜采收。

案例17.3 绿色蔬菜(洋葱)生产

生产情景

一户菜农,有菜地667 m2,2012年欲生产洋葱,于夏季上市。

生产方案

17.3.1 生产季节安排

洋葱受温度和光照的影响较大,不同区域同时种植,采收期不同。如在元谋地区黄皮洋葱7月播种,9月定植,11月下旬鳞茎迅速膨大,12月下旬即可陆续采收上市,产量、品质都很好;而同期同品种在昆明或通海种植,鳞茎要到次年5—6月才成熟。因此,生产季节安排一定要考虑当地气候和市场情况。

17.3.2 生产准备

1)种子准备

选用优质、抗病、早熟的品种,如黄皮洋葱(太阳1号、玉皇、迪斯、赛特一号、太阳6 号)、红皮洋葱(红冠、红太阳1号)等种子30~50 g。

2)粪肥准备

腐熟有机肥4 600~6 000 kg、普钙100 kg、草木灰150 kg、复合肥40 kg、硫酸钾20 kg、硫酸锌5 kg和尿素25~30 kg等。

3)农药准备

①杀菌剂 2%春雷霉素、10%多抗霉素(宝丽安)和2%抗霉菌素水剂(农抗120)。

②杀虫剂 2.5%多杀霉素悬浮剂(菜喜)和5%云菊。

4)地膜准备

厚度0.015mm的聚乙烯高压膜7 kg。

17.3.3 育 苗

1)种子处理

采用当年新种经清水漂洗,去掉秕种子后,在播种前晒种2~4 h,每平方米苗床用种量5~10 g。

2)育苗场地准备

选择地势较高、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壤土或砂壤土,前茬2~3年内未种过葱、蒜类作物的田块作育苗地。育苗前对苗床地进行深翻炕晒,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 000~3 000 kg、普钙50 kg、草木灰150 kg,均匀撒施,耕翻2~3次,把肥和土壤充分掺拌均匀,然后做宽1m、高0.2m的平整畦面。

3)播种

冬洋葱一般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播种;小鳞茎早春洋葱在1月下旬至2月中旬播种,5月下旬至6月上旬收获倒苗,小鳞茎保存,9月中旬至10月上旬移栽。播种前苗床浇足底水,然后撒一薄层细粪土再播种,播种后用营养细土覆盖0.5~1 cm,盖土要均匀。覆土中拌入多菌灵10 g/m2,防治立枯病。覆土后盖稻草,用喷壶浇透水,出苗揭草后用遮阳网搭建小拱棚遮阴。

4)苗期管理

幼苗出土前应保持土壤湿润,促进顺利出苗;当出苗达到70%左右时,于傍晚揭掉覆盖的稻草;齐苗后一周,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一次,防治苗期病害;苗高5~6 cm时要间苗、除草;苗龄掌握在35~40 d,移栽前15 d每亩喷施磷酸二氢钾400 g。

17.3.4 定植前准备

洋葱种植地前作一般为玉米、烤烟、水稻等,在前作收获后要及时进行耕翻晒陇。将已耕犁炕晒待植的田块,清除残茬,一次性施足基肥,每亩施腐熟农家肥2 500~3 000 kg、复合肥40 kg、普钙50 kg、硫酸钾20 kg、硫酸锌5 kg,均匀撒入土壤,耕耙一次后,以1.3m开沟理墒,净墒面宽1m左右,沟深0.3m,沟宽0.3m,做到墒平、沟直、土细。

17.3.5 定 植

移苗前一天苗床浇透水,以利起苗,减少伤根;移栽时视苗情分级带土移栽,以便田间管理和确保成熟一致(用小鳞茎种植也应按鳞茎大小分级定植);定植时苗要现起现栽,当天起当天栽完,边栽边浇定根水。定植深度3~4 cm为宜,沙土地可稍深,黏土要稍浅一些。栽植时按行距开沟,按株距摆苗,然后覆土,也可按株行距刨穴栽植。冬洋葱每亩基本苗1.2万~1.3万株(株距20 cm,行距20 cm),春洋葱每亩1.1万~1.2万株(株距20 cm,行距25 cm)。具体种植密度视品种的特性、土壤肥力状况及生产目标而定。

17.3.6 定植后管理

1)水肥管理

定植后灌一次透水,以后视天气情况和土壤墒情适时灌缓苗水,以小水勤灌,防止大水漫灌,并且灌后即排,防止沟内时常积水。在茎叶生长前期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宜,鳞茎膨大旺盛期正值冬春旱季要充分灌水,收获前半个月应停止灌水,提高洋葱品质。适时中耕除草、盖膜。定植后15 d进行浅中耕除草,晒2~3 d,结合中耕每亩施入尿素25 kg,然后进行覆膜。覆膜时地膜要紧贴墒面,四周压紧压实,破膜理出葱苗后及时用土封严膜口。当发现抽薹植株时,应在其形成花球之前将花苞打掉,以防止开花消耗养分影响鳞茎膨大而造成减产。

2)病虫防治

选用生物农药2%春雷霉素500倍液、10%多抗霉素(宝丽安)600倍液防治灰霉病和霜霉病;生物农药2%抗霉菌素水剂(农抗120)200倍液防治紫斑病;生物农药2.5%多杀霉素悬浮剂(菜喜)1 000倍液、5%云菊1 500倍液防治蓟马、葱须鳞蛾。以上所选药剂均在收获前30 d停止用药。

17.3.7 采 收

当洋葱叶片大部分枯萎、假茎变软开始倒伏、鳞茎停止膨大、鳞茎外层鳞片变干时,选择晴天挖收,收获前10~15 d撕掉地膜,停止灌水,提高洋葱品质;为了提早上市,也采用强制性倒苗提前采收。如在鳞茎膨大后期人为将洋葱假茎扭转压倒,促使地上部分枯黄和鳞茎成熟。采收时连根带叶在田间晾晒3~4 d,丧失一定水分,促使外层鳞片干燥成膜质状,再剪去须根和假茎,即可上市出售。

案例17.4 其他葱蒜类蔬菜生产

生产情景

一户菜农,有菜地667 m2,2012年欲生产除大蒜、韭菜、洋葱外的其他葱蒜类蔬菜,如藠头。

生产方案

17.4.1 生产季节安排

藠头生长发育适宜温度为15~20℃,30℃以上则休眠越夏,10℃以下生长缓慢,能耐-6℃左右的低温,但长时间处于0℃以下叶片易受冻害,在南方地区可安全越冬。一般8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种,翌年5—6月采收,种藠7月采收或在大田越夏,生长期300 d左右。前茬可为玉米、水稻、马铃薯、大豆等,避免与百合科作物连作。

17.4.2 生产准备

1)种子准备

目前,各地种植的藠头品种一般以当地常规品种为主,出口藠头可根据外商要求选择适宜品种。应选择形状整齐端正、大小适中、无病虫、无伤口、无霉烂、当年收获的鳞茎作种藠,一亩地备种量250~300 kg。

2)粪肥准备

腐熟有机肥2 500~3 000 kg、钙镁磷肥30~40 kg、尿素40~60 kg、硫酸钾10 kg和钾肥10 kg。

3)农药准备

①杀菌剂 40%的禾枯灵可湿性粉剂、60%的乐果、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等。

②杀虫剂 2.5%菜喜、2.5%辉丰菊酯乳油、2.5%鱼藤酮乳油、48%乐斯本乳剂和25%蚜虱绝等。

17.4.3 定植前准备

1)整地施基肥

深耕,精细整地,做到土层疏松、土壤细碎、地面平整,按带沟2.5m作畦,并开好三沟。为防地下害虫,在最后一次整地前用10%辛硫磷颗粒剂撒墒面,亩用量3 kg。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2 500~3 000 kg、钙镁磷肥30~40 kg、尿素20 kg、硫酸钾10 kg。

2)种子处理

选用无病虫、无伤口、无烂根的鳞茎,拆蔸去掉枯叶以备种用。播前将种藠晾晒1~2 d 后,用40%的禾枯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60%的乐果1 000倍液,或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乐果1 000倍液浸种1min,取出晾干后即可播种。

17.4.4 定 植

先开挖10 cm左右宽的种植沟,沟距18~20 cm,沟深7~10 cm;再按8~10 cm的株距,将鳞茎沿沟边一侧排列,每穴1~2个;然后将第二沟的土挖起覆前沟鳞茎,并填平沟面,以不见芽为度(种茎小应适当浅播),如此顺序播种,每亩3万穴左右,用种量250~300 kg。播后用稻草覆盖畦面,覆草厚度0.5~1 cm。天旱时,播后及时浇水。在墒足的情况下7~10 d即可出苗,盖草不必去掉。

17.4.5 定植后管理

1)水肥管理

(1)肥料管理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施好追肥,追肥分为3个阶段进行:一是提苗肥,8月中下旬播种的田块,齐苗后亩施尿素7 kg;二是分蘖肥,10月中下旬亩施尿素10 kg;三是重施膨大肥,3月下旬至4月上旬,亩施尿素10 kg加钾肥10 kg。推迟播种的田块,追肥时间顺延。

(2)水分管理

藠头是较耐旱的蔬菜作物之一,一般不需浇水;但若遇连续干旱,应适当灌水以促进鳞茎膨大,防止空心;雨季则应及时排水,预防渍害。藠头生长期间禁用除草剂,可结合中耕培土,进行人工除草。藠头生长中后期要进行培土,不使藠头鳞茎露出地面,以免影响品质。

2)病虫防治

藠头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疫病、紫斑病和病毒病等。霜霉病可选用1∶1∶(240~300)的波尔多液、5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紫斑病、疫病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72.7%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病毒病发病初期可喷1.5%植病灵Ⅱ乳剂1 000倍液,或抗毒丰250~300倍液,连续用药2~3次,7~10 d一次。藠头主要虫害有葱蓟马、茶褐螨、刺足根螨、蚜虫及根蛆。葱蓟马可用2.5%菜喜3 000倍液,或2.5%辉丰菊酯乳油2 000倍液处理;茶褐螨、刺足根螨可选用48%乐斯本乳剂1 000倍液、2.5%鱼藤酮乳油250~5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可用25%蚜虱绝2 000~3 000倍液等喷雾防治。采收前10 d内禁止使用任何农药。

17.4.6 采 收

商品藠头采收期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藠头鳞茎充分成熟、地上部叶片有1/3枯黄时即可收获。收藠头时将藠头连叶一并拨起,抖掉泥土,在离鳞茎3~4 cm处割掉藠柄以上绿叶即可销售。

项目小结

葱蒜类蔬菜主要包括大蒜、洋葱、韭菜等香辛类植物。在栽培时要根据所要产品进行科学的管理,如花产品和茎叶产品在其植株的管理上差异很大。除韭菜外,大多产品收获后都能贮藏。

复习思考题

1.简述韭菜的分蘖和跳根现象。

2.如何安排播种期和管理才可以在春节期间供应韭菜?

3.藠头如何育苗?

4.什么是洋葱的先期抽薹?生产上应该怎么避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