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环流背景和主要影响天气系统

环流背景和主要影响天气系统

时间:2022-11-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寒潮、大风、台风、暴雨甚至雹暴,往往都是大范围天气,是在一定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通过影响天气系统的活动而造成的。另外尚有西来槽,这是河北省常见的以降水为主的天气系统,但是一般单一的西来槽不致造成河北省太严重的天气,仅在此作一交待。除寒潮冷锋外,冷锋一般需要与其他低涡系统配合才能使河北省产生比较大的降水天气。回流实际上也是一种冷锋,但它对河北省天气的影响有其特殊之处。

寒潮、大风、台风、暴雨甚至雹暴,往往都是大范围天气,是在一定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通过影响天气系统的活动而造成的。即使是中小尺度天气,也常常与大尺度环流背景密切相关。而大尺度环流的建立、维持和转变则往往由某些大尺度关键系统所决定。例如,冬季东亚寒潮爆发常与乌拉尔山地区阻塞形势的崩溃以及与东亚大槽的破坏和重建相联系的,而在乌拉尔山地区阻塞形势的崩溃或者东亚大槽的重建时期,整个北半球的环流通常发生一次调整,长波的数目由四个减成三个,造成这种变化的关键系统就是乌拉尔山地区阻塞形势和东亚大槽。关键系统的演变常导致整个环流形势的变化和调整,对它们应特别注意。

一、大尺度关键系统

对此,我们只着眼于冬季寒潮和夏季暴雨作一简要介绍。

寒潮是冬季带有特征性的大范围天气,主要受中高纬环流的影响。暴雨是夏季带有特征性的大范围天气,不仅受中高纬环流的影响,低纬环流的影响也很大,尤其是一些大暴雨和特大暴雨,与低纬环流关系更为密切,通常是低纬环流和中高纬环流相互作用的产物。因而后者的环流形势比前者要更复杂,与环流形势具有密切关系的大尺度系统也是如此。

寒潮的大尺度关键系统主要是乌拉尔山地区阻塞高压和东亚大槽。从因果关系来说,寒潮的形成和爆发过程常表现为乌拉尔山地区阻塞形势的建立和崩溃导致东亚大槽的破坏和重建。另外,寒潮还有一种比较重要的大尺度关键系统,就是东亚横槽。

暴雨的大尺度关键系统比较复杂。西风带环流以长波系统或阻塞系统为主,这种系统移动缓慢,变化很小,因而可使中高纬度的环流形势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使造成暴雨的天气系统在同一地区停滞或多次出现并进行相互作用,雨日持久。另外有些长波系统,当它们强烈发展时,经向度很大,能产生冷暖空气的交换和相互作用,北方的冷空气能达较低纬度和暖空气发生作用造成南方暴雨,同时较低纬度的系统(如西南涡、台风)也可能北上,造成北方的暴雨。长波槽越深,移动越慢,引导较低纬度系统北上的可能性越大。

副热带系统对暴雨的形成十分重要,尤其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进退、加强和减弱以及维持与暴雨关系更为密切。它的位置和强度决定着暴雨的落区和强度,它在有些位置时西风带槽东移速度减慢或停滞,尤其是位于日本海附近的高压对华北的暴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副热带高压西侧和南侧的西南和东南气流能从海洋上输送大量的水汽到暴雨区,特别是达到低空急流强度的时候。青藏高压的活动对暴雨的影响也很显著,它的东移与副高打通可阻挡南来系统的北上,使其停滞或少动。另外,青藏高压的向北发展,能导致冷空气南下,与南来暖湿气流结合,从而促使暴雨加强。

热带环流是暴雨的主要水汽来源。在一次大暴雨过程中经常发生热带环流系统的北推,尤其是盛夏,北方暴雨的出现经常与热带辐合区及其有关的台风环流北上有关。热带辐合区的活动情况还影响着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和强度。孟加拉风暴或低压与西南地区的暴雨关系最密切,可促使水汽大量向北输送,有时这种水汽也可伸入到北方地区。

二、影响河北省的主要天气系统

影响河北省的主要天气系统大体上可分为五种类型:冷锋类,包括冷锋、回流和华北锢囚锋;气旋类,包括蒙古气旋、江淮气旋和黄河气旋;高空低涡类,包括东蒙冷涡、西北涡和西南涡;高空切变线类,包括冷性切变线和暖性切生线;热带涡旋类,即台风和台风倒槽。另外尚有西来槽,这是河北省常见的以降水为主的天气系统,但是一般单一的西来槽不致造成河北省太严重的天气,仅在此作一交待。

1.冷锋类

冷锋对河北省影响最严重的是在冬季,强烈的冷空气活动称为寒潮,冬季寒潮冷锋常造成以大风、降温为主,有时伴有降雪的天气。

寒潮是一种大型天气过程,河北省地处中纬度欧亚大陆的东岸,河北省寒潮与东亚寒潮是密切相关的。寒潮天气过程可归纳为三类:第一类是不稳定的短波槽发展为强大的寒潮,这一类的冷高压路径以西北类为主,也有先自北而南,然后转向东南的;第二类是阻塞形势崩溃时的强寒潮,冷高压路径以北方类为主,有西北路径的,还有东北路径的;第三类是纬向气流盛行时随移动性槽脊东移的寒潮,冷高压的路径自西向东。

根据河北省情况统计,造成河北省寒潮冷空气路径主要有四条(也是河北省一般冷空气活动的路径):第一条从西西伯利亚经蒙古国西部侵入河北省;第二条从贝加尔湖以西经蒙古国东部侵入河北省。上述两条路径的冷空气比较常见,势力较强,以大风降温天气为主;第三条从咸海经我国新疆侵入河北省,此条路径强度不大,以降雪天气为主;第四条从贝加尔湖以东,移至我国东北平原,后经渤海侵入河北省,使海上及东部平原降温幅度较大,并易出现东北大风和较大的降雪天气。

(1)冷锋。

冷锋是一年四季经常出现的天气系统。对河北省天气的影响,冬季以大风、降温为主,有时伴有降雪;夏季以降水为主,多数为不稳定性降水,有时有雷雨大风。

除寒潮冷锋外,冷锋一般需要与其他低涡系统配合才能使河北省产生比较大的降水天气。例如,冷锋与台风倒槽结合,冷锋与低空涡旋结合,带冷暖锋结构的地面气旋等。值得注意的是,河北省气旋降水常表现为暖锋比冷锋强,大暴雨往往出现在暖锋前。

(2)回流和华北锢囚锋。

回流是指冷空气从东北平原南下,经过渤海以偏东路径侵入河北省。回流实际上也是一种冷锋,但它对河北省天气的影响有其特殊之处。

对于河北省,回流一年四季都可出现,而以冬半年,特别是春、秋季影响严重。

回流往往造成渤海和东部平原的偏东大风。如果高空气流分支,回流与河西东移的高空槽结合,或则形成华北锢囚锋(华北锢囚锋前期多为回流,以春季为多),常会造成河北省降水天气。尤其是一旦与西北涡或西南涡结合,则会使降水加强。河北省冬季比较大的降雪,春、秋季比较大的降水或连阴雨绝大多数与回流或华北锢囚锋有关,特别对太行山南段和平原南部影响严重。

现在以1957年4月9日的一次华北中性锢囚过程为例来阐明华北锢囚锋的形成和降水特征。

华北锢囚锋发生在东亚大陆纬向环流背景下,有两支锋区,北支在北纬40°以北,有一短波槽从乌拉尔山快速向东移动。当槽线经过我国东北时,其尾部扫过河北省北部,引起中低层大量冷空气经渤海侵入华北平原(一般认为这对降水起“冷垫”作用)。南支锋区在北纬40°以南,也有一个小槽或低涡从新疆、河西走廊缓慢东移,冷空气亦随着东移。这一切,表现在地面图上,是一条冷锋从渤海向西移动(锋后为偏东风),同时另一条冷锋从河西走廊向东移动,两者在华北相遇,形成锢囚锋。

华北锢囚锋的形成,还与地形有密切的关系。主要一点是冷锋中段在遇到阴山以后,移速减慢,几乎静止下来。

锢囚锋过程的总雨量(4月8日08时至11日02时),有三个雨量中心:一个在阴山附近,一个在吕梁山,另一个在河北省西部与太行山东麓。阴山雨量中心,主要是由于东西向冷锋滞留所造成;吕梁山雨量中心,是由于锢囚过程的强烈降水所造成;河北省西部与太行山东麓的雨量中心,是冷锋后部偏东风,而高层是低涡低槽前部西南气流所造成。强劲的偏东风,又使太行山东麓迎风坡雨量加大,这也正是华北地区回流降水的典型形势。偏东风大体上有三个作用,第一,与高空槽前的西南风形成斜压不稳定;第二,与太行山的迎风坡作用;第三,东风气流本身形成倒“V”式的东风扰动流场。

要做好这种过程下华北平原的降水预报,不仅要预报锢囚锋,更重要的是预报与其相伴的高空低槽低涡。一般说来,700百帕低槽低涡过后,降水可以结束,但由于锋区稳定层变为水平稳定层,云层仍广布华北地区。所以华北锢囚形势又是造成连阴雨的—种天气形势。要预报华北连阴雨结束,应该考虑三个条件:①河西走廊有槽东移,伴随新的强冷空气向东南下,华北地面风向转偏北;②水平稳定层以下的冷空气堆变性;③江淮气旋出现,整个锋区南压,云幕升高。

2.气旋类

影响我国的气旋分类包括五类气旋和三个副型,其中对河北省影响大者有:①东北类中产生于蒙古国一带的气旋,一般称为蒙古气旋;②淮河类和长江类一般称为江淮气旋;③黄河类一般称为黄河气旋。

(1)蒙古气旋。

蒙古气旋是指产生于蒙古国一带的锋面低压系统(多发生在蒙古中部和东部高原上,约在北纬45°~50°、东经100°~115°)。一年四季均有出现,以春秋两季最为常见,尤以春季最多(约占40%)。也以春季影响河北省比较严重。

蒙古气旋一般影响河北省坝上地区和北部山区的西部以及太行山北部山区。它是北支锋区上的天气系统,因而影响河北省上述地区以大风天气为主,也常产生降水天气,但降水量小,且带局部性。降水一般多出现在发展较强的气旋中心偏北的部位。

但是东移到我国东北地区或渤海一带加深发展为东北低压的蒙古气旋,则对河北省的影响要加重,主要表现在降水方面,降水区扩大到燕山地区,甚至扩大到沿海平原北部,而且降水在上述地区加强。

蒙古气旋路径基本上有三条:

向东经过内蒙北部、黑龙江省移去,对河北省影响不大;

向东略偏南经过内蒙锡林郭勒盟西部沿东北平原、松花江下游移去,这条路径最为常见;

向东南经过华北、渤海、绕长白山经朝鲜移去。显然,此路径对河北省影响最大。

(2)江淮气旋。

江淮气旋是指发生在长江下游,淮河流域及湘赣地区的锋面气旋。以春夏两季出现较多,特别是在6月份活动最盛。

江淮气旋是南支锋区上的天气系统,但有时与北支西风槽的活动也有一定关系。它常与低空西南涡配合,是造成江淮地区的暴雨的重要天气系统之一。只有向东北方向移动能进入黄海以北的江淮气旋才可能对河北省有影响,一般影响太行山南段和平原南部,有时也会影响到整个平原地区。绝大多数情况下,降水量不会太大。江淮气旋造成河北省降水,多数为气旋北部偏东风与高空槽前西南风结合。另外,江淮气旋北部的偏东风影响到渤海海面,可能造成偏东大风。

(3)黄河气旋。

黄河气旋是指在黄河流域产生的气旋,常见的产生地区有三个,即河套北部,晋陕地区和黄河下游(豫、鲁两省)。这里,我们只介绍对河北省影响大的产生在黄河下游的黄河气旋,并且就把这种气旋称为黄河气旋。它以初夏为多,盛夏明显减少。

黄河气旋是河北省主要暴雨系统之一,以影响平原地区以及燕山和太行山区为主,暴雨中心一般出现在平原地区。另外,黄河气旋向渤海移动时,常造成渤海大风。

以向北北东方向移动的黄河气旋对河北省影响最大。暴雨中心一般出现在气旋中心前方,暖锋前部。冷锋附近可出现局部暴雨。

现在,将黄河气旋的形成和高空环流形势作一介绍。黄河气旋的高空500百帕形势特征是,乌拉尔山以西和雅库次克地区为阻塞高压,在东经115°常形成阻塞形势,气流在北纬45°、东经100°附近分支,贝加尔湖西侧是大低压槽。中纬环流较平直,有利于西风槽东移。副高脊线在北纬26°附近,稳定控制我国东部沿海,康藏高原为低压区,印缅地区常有明显的低压。低空(700百帕或850百帕)急流明显,以偏南急流为主,有低涡(西南涡或西北涡)或三合点形势出现。由于西风气流分支,由贝加尔湖西侧大低槽中分裂东移的短波槽在过高原时或过高原后常加深,使冷空气到达黄淮地区。同时太平洋副高后部西南气流把来自南海的暖湿空气输送到黄淮地区与西北来冷空气交绥于黄河中下游,在冷暖平流和槽前辐散作用下,黄河气旋发生发展。如果这种形势稳定,可有气旋接连发生,造成连续性暴雨天气。

预报黄河气旋生成主要考虑从河西东移低槽的加深,其次考虑副高的位置。据统计,副高脊线在北纬25°~27°或588位势什米线在北纬30°~35°时,黄河气旋生成的机会最多。

1971年6月23~29日,三次西南涡或西北涡东移,其中有两次产生黄河气旋,造成河北省大面积的暴雨和严重的连阴雨。这两次黄河气旋皆为河西经河套东移的低槽冷锋侵入其前部在黄淮一带的低压(范围约300~500千米)而发生发展,暖锋锋生在于南海的暖湿空气向北输送与原在华北的变性冷空气交绥,表现在低空则是西南与东南风的暖式切变线。低空西南风急流明显,急流带上有20米/秒以上的风速中心。其中25日08时在河南南阳以南生成的黄河气旋是比较典型的。

3.高空低涡类

下面将要介绍的三种高空低涡(东蒙冷涡、西北涡和西南涡)主要在高空较低层(一般在700百帕)表现明显。是河北省夏季的强对流天气和暴雨的主要影响天气系统。

(1)东蒙冷涡。

东蒙冷涡是指高空发生在(或经过)蒙古国中东部的西风带冷性低涡,一般以高空较低层的700百帕上表现明显。从春末到秋初都会出现,而以夏季,尤其初夏为多且影响严重。

东蒙冷涡是河北省最主要的强对流天气系统,常造成午后到傍晚的雷阵雨伴大风天气,同时经常伴有降雹,且多强冰雹。据统计,河北省降雹将近一半为东蒙冷涡影响所造成。东蒙冷涡带来的天气具有日变化明显、时间短、强度大、局部性明显且可能持续数日等特点,个别地点降水量可达暴雨程度。

东蒙冷涡的天气主要出现在冷涡的东南方。它对河北省的影响程度和范围主要决定于冷涡产生的位置,强度和移向。东蒙冷涡一般影响坝上和山区,但要注意有少数影响到平原地区,而且可能影响很严重。

通常以向东南方向移动的东蒙冷涡对河北省影响大;但是如果东蒙冷涡的位置偏南,则向东移的对河北省影响也大。有时东蒙冷涡产生后不到24小时就影响河北省,所以提前预报出东蒙冷涡的产生相当重要。另外若东蒙冷涡移动缓慢或则停滞少动,可造成河北省连续数日的冷涡天气。

东蒙冷涡常形成于亚洲高空经向阻塞形势下,常见的有贝加尔湖阻塞,西西伯利亚阻塞和雅库茨克阻塞,而以贝加尔湖阻塞为多。

冷涡的生成在于西风槽内冷空气被“切断”出来,预报时要注意槽后北部有暖平流切入,南部有较强的冷平流存在,即要求一个较深的冷舌稍落后在槽线后方。

冷涡的移向受周围系统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受两旁高压脊区气流的牵引更明显。当西边的脊从南向北伸展时,冷涡向东南移;从西南向东北伸展时,则向西南或南移。当东边脊从南向北伸展时,冷涡向东北或东北偏东方向移。若东边脊并入鄂霍茨克海高压,合并后的脊线呈南东南——北西北走向,则冷涡常有打转现象。

(2)西北涡。

西北涡是指中低空(主要700百帕图上)在青海湖附近的低涡(常为由柴达木盆地的低涡东移),一般在夏季影响河北省,是河北省主要暴雨系统。

西北涡形势特征主要是东高西低。乌拉尔山是长波脊,贝加尔湖以西是低槽,以东为高压脊(东经120°附近),华北受高压脊控制。

该形势的建立在于华北高压脊的建立和稳定。过程前期,高压脊在贝加尔湖以西,环流形势是移动性的,当高压脊东移到东经120°附近时,如下游槽加深,可使高压脊稳定在华北地区。脊后低槽受阻,北段移走,南段残留在江淮或山东半岛一带,构成东西向的切变线。由于高压脊和副高同相迭加,使副高北挺西伸,暖切变也北抬,另—方面从高压以西大低槽分裂出的低槽东移时,可把西北涡带出,以后也受阻于河套地区,结果在原暖性切变线西端与西风槽相衔接,构成人字型低涡切变线,且常有较强的西南气流配合。由于槽后冷平流和槽前暖平流强,在地面多有气旋(多为河套气旋)生成。

(3)西南涡。

西南涡是指低空700百帕或850百帕上,在川西北纬27°~33°、东经99°~105°形成,发展向东北方向移动的低涡。降水主要发生在低涡移动路径的前方。常在夏季影响河北省。

西南涡是河北省最重要的暴雨系统之一,常造成河北省大范围的暴雨。“63.8”太行山特大暴雨就是一种特殊的西南涡所造成。

造成河北省暴雨的西南涡大体上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西风带在亚洲基本为纬向环流,西太平洋副高西伸到我国东南大陆,脊线在北纬26°附近。在我国东北经华北(晋中南一带)伸向四川有东北—西南向低槽,西南涡随低槽向东北方向移动。

第二种,西风带在亚洲基本上为经向环流,贝加尔湖东部有暖高压脊与西太平洋副高迭加,西太平洋副高西伸到我国东南大陆,脊线在北纬26°附近。西风带有明显的低糟东移(常为从巴湖大槽分裂低槽),越过青藏高原北部到达河套西部(东经100°~105°附近),低槽牵引西南涡向东北偏北方向移动。多数在地面上有黄河气旋发生发展,与西南涡共同影响河北省。如:1971年6月25~26日、1973年7月1~2日和1976年7月19~20日(其中前两次为低空西南涡,地面黄河气旋)等等。

以上两种类型有其共同点:①影响时间主要在初夏;②高空500百帕上西太平洋副高一般西伸到我国东南大陆,脊线在北纬26°附近,西南涡一般沿副高西北侧向东北方向移动;③还有一点,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点,造成河北省暴雨的西南涡,常与低空偏南急流配合。第一种类型,通常在河北省暴雨前期较长时间,低空偏南急流带已相当明显,—般在700百帕上黔东南经湘西鄂西到豫中一带附近(可参考贵阳、芷江、宜昌和南阳的700百帕上的风)。该急流带随西南涡向东北移动并向北发展;第二种类型,通常在河北省暴雨前期较长时间,还未形成明显的低空偏南急流带,一般在700百帕上仅表现为在黔东南到湘西一带附近少数偏南风急流核,在随低涡向东北移动过程中而迅速发展为偏南风急流带并东移向北发展。此外,通常低空偏南急流随高度是西倾的。

第三种,稳定经向阻塞环流,副高很偏北,热带辐合带北抬,西南涡从副高西南侧向东北——偏北方向移动。这是一种出现在盛夏的特殊西南涡活动,可能造成河北省特大暴雨。

该形势总的特点是环流稳定,中高纬度经向度大,欧洲高压脊下游的乌拉尔山以东大槽深,贝加尔湖阻塞强;西太平洋副高常达最北位置(脊线在北纬35°~40°,中心在日本海附近),康藏高压稳定少动;热带辐合带常在北纬15°~20°附近,海上有台风活动(北纬30°附近),另外在东经105°~110°有深槽。

贝加尔湖阻塞高压在东经110°附近形成阻塞形势,从稳定的乌拉尔山以东大槽中不断分裂出低槽来,由于气流分支,冷空气可以到达华北和黄淮地区。另外,冷空气也以超极地路径从东北流入华北。这种冷空气较弱,地面冷锋弱(有时有锋面气旋),但对降水加强起明显作用。海上一环高压,位于日本海附近上空,常达副高最北位置(北纬35°~40°),由于东部大洋中部槽加深,南侧有台风北上(北纬30°附近),使日本海高压稳定少动,对西来槽起阻挡作用,使低槽在东经110°附近不断加深。这种深槽与低空南北向切变线可引导西南涡北上,低空急流明显,尤其是偏南急流。副高南侧的偏东急流也很明显。“63.8”太行山特大暴雨是其典型的特殊个例。

注意,若副高比较强大,台风与热带辐合区位置偏南,在北纬20°附近。偏东急流位置多在北纬35°以南。这时冷暖空气主要交绥于黄河中下游或淮河流域,大暴雨区偏南约5个纬度,在黄淮地区。

4.高空切变线类

(1)冷性切变线。

冷性切变线是指高空低层700百帕或850百帕上偏北风与西南风的风场不连续线,通常为西风带低槽倒卧于副高的北侧。一般在盛夏到秋季影响河北省。

冷性切变线是河北省重要暴雨系统之一,且常可造成持续数日的阴雨天气。1978年8月24~29日河北省持续阴雨过程是由冷性切变线所造成,其中最严重的26~28日,部分地区出现暴雨或大暴雨,其中兴隆27日降水量达219毫米。

乌拉尔山地区是一个稳定的阻塞高压或长波脊,下游是宽槽,槽底是平直环流,中纬度西风气流中不断有短波槽东移。海上副高西伸北抬控制我国内陆地区,轴线呈东西向,较稳定;南部有热带辐合区,常有台风活动。东移的小槽受副高阻挡逐渐转变成东北——西南向切变线(冷性切变线)。相应地面上有明显的冷锋过程,锋后冷高压常以偏北或偏东路径南下,冷锋移动缓慢或趋于静止。冷空气随短波槽东移与来自南海地区的暖湿空气汇合于黄淮地区(若在江淮地区汇合,则为江淮切变线,对河北省影响不大)。雨区呈准东西向位于锋面与切变线之间。如果形势维持稳定,这种过程可以重复几次,造成较长时间的阴雨天气。如果切变线上有低涡活动(常为西北涡或河套涡),可使降水加强。

一般造成河北省大暴雨的冷性切变线,在500百帕上副高588位势什米线要西伸到东经110°以西,脊线达北纬30°以北(或我国大陆中部北纬30°以北有588位势什米以上的高压中心);副高南侧常有台风活动;且西风带在东经100°~115°、北纬40°~45°范围内存在较强的纬向锋区或急流,常有18米/秒以上的强风速中心。

一般自盛夏到秋季副高缓慢南撤,冷性切变线对河北省影响造成的降水带也向南推。

(2)暖性切变线。

暖性切变线是指高空低层700百帕或850百帕上西南风与东南风所构成的风场不连续线。多在盛夏影响河北省。它是河北省暴雨系统之一。通常降水具有阴显的阵性,分布不均匀。

华北低槽减弱,副高连续北进。高纬地区为两脊一槽,西风带主要在北纬50°以北。亚洲中纬度地区为纬向环流,多短波槽活动。华北和东北地区有槽后小高压。副高呈东西向,脊线稳定且偏北。在华北高压和副高之间形成东南风与西南风的横切变线,以后副高连续北抬,其西侧暖湿空气加强北推(低层偏南急流强),使切变线北抬。雨带准东西向,随暖湿空气加强而北推,有强对流性暴雨,雨区在切变线附近。切变线有低涡(通常为西北涡或河套涡)配合,可使降水加强。

5.热带涡旋类——台风和台风倒槽

台风为形成于热带洋面上的气旋性涡旋。一般在盛夏期间(7月下旬到8月上旬)影响河北省。

与西南涡一样,台风也是河北省最主要的暴雨系统(约占河北省暴雨过程的1/4),常会造成大范围大暴雨或特大暴雨。如1956年8月2~6日太行山特大暴雨,1984年8月8~10日燕山南麓特大暴雨就是分别为3号,7号台风所造成。这种台风皆为在闽浙沿海登陆,北上深入内陆的强台风。台风还会造成河北省东部沿海,尤其是造成渤海的偏东大风,如1972年7月27~28日的3号台风造成渤海8~9级的偏东大风。这种台风多为经黄海或山东半岛北上的强台风。

台风直接影响河北省的为数很少,多为台风倒槽与西风带弱冷空气结合(常见的为与冷锋、西来槽或切变线结合)影响河北省,如1962年7月24~26日台风倒槽与西来槽结合造成燕山南麓特大暴雨。另外,台风外围偏东急流水汽输送与影响河北省的降水系统结合,对降水的加强也有一定作用,这里不再多述。

台风对河北省的影响程度除与路径和强度有关外,副热带高压的位置也很值得注意(当然,副热带高压位置与台风路径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1956年8月2~6日的3号台风北部副高脊线比1975年8月5~8日的5号台风北部副高脊线偏北约2个纬度,对河北省影响程度大不一样。

对河北省影响大的台风,500百帕副高脊线通常在北纬33°以北,中心一般在日本海附近。

这里,介绍两种对河北省影响大的台风活动——台风深入内陆和台风经沿海北上或转向及其环流形势特征。要注意到康藏高压的活动。

第一种,台风深入内陆500百帕特征,乌拉尔山长波槽其槽底有弱冷空气不断东移,鄂霍茨克海是阻塞高压,副高中心稳定在日本海上空,康藏高压移出与副高打通,阻挡台风北上或转向,台风在内陆停滞、打转。

鄂霍茨克海地区阻塞高压与其南侧或东南侧的太平洋副高同相迭加,使副高中心稳定维持在日本或日本东南海面上空,并且有时加强西伸,这使阻塞高压以西大低压底部西风带东移的西风槽受阻、减速。在低纬热带辐合区北推到北纬25°~30°,台风活动多,常有2~3个台风或低压活动(形成台风群)。台风登陆闽浙后,多以西北路径深入内陆。此时如与西风槽结合,槽后西北气流与台风外围偏东急流辐合,则台风北侧倒槽附近产生大暴雨。如果康藏高压或河西高压东移,在台风北侧与西伸的副高成反气旋打通,则台风不能在西风槽前北上或转向而受阻于高压带之南,在其停滞打转期间可形成大暴雨或特大暴雨。由于海上另有台风或低压存在,使副高南侧维持强低空偏东急流,从海上输送大量水汽,有利于低压环流和暴雨的维持。1956年8月的3号台风,1975年8月的5号台风特大暴雨就类似此种情况。

第二种,台风北上或转向500百帕特征,乌拉尔山为一高压脊,雅库茨克高压强大,东经115°附近有较深的低槽。副高中心在日本附近,成块状。西侧偏南气流强,引导台风北上。康藏高压东移至西南地区。

雅库茨克阻塞高压和日本上空的副高环流迭加形成稳定的形势。海上副高西侧偏南气流强,引导台风北上。冷空气从东经115°附近深槽后部东南下,侵入台风环流西部。西面是从康藏高原东伸的较稳定的高压,构成北面低槽,西面康藏高压,东面副高,南面台风的鞍形场形势。一般西风带可有两个较深的低糟东移,第一个移过后,太平洋副高脊西伸使台风登陆,并且副高有高压坝从台风后部西伸,在副高西侧形成强偏南急流,台风北上;当第二个槽移过来加深时,使得副高东撤。台风自闽浙登陆后北上到北纬30°~35°,在后一个西风槽前转向出海。如果副高主体稳定不退,甚至西进,则台风可北上到东北或折向华北。暴雨区为南北长条形,位于台风东侧偏南低空急流与低空槽线间,最强暴雨在倒槽附近。例如,1984年8月8~10日造成河北省特大暴雨的7号台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