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灾害天气报道科学和人文属性的比较

灾害天气报道科学和人文属性的比较

时间:2022-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灾害天气事件同理。为此上海市中心气象台也多次发表声明,数次重申,媒体向社会传播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必须符合《气象法》的规定。根据我国《气象法》,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发布的专项气象预报只可以供本系统使用。

灾害天气报道科学人文属性的比较

img113

林依帆,做过4年的灾害性天气专业报道,亲身经历2006年超强台风“桑美”、2007年淮河大洪水、2009年南方暴雪等十余次各类自然灾害。同时亦涉猎气候变化、环境保护、沙漠化、水资源等与天气相关的新闻事件。对于灾害报道的软硬件准备、现场报道、节目形态等有一定的经验。目前就职于腾讯网。

摘 要:本文从灾害天气新闻特殊性、报道大环境和传播效果的差异三个方面,比较了灾害天气报道中的科学属性和人文属性,以及两者如何更好的协调融合,从而进一步完善报道。

如题所见,本文所探讨的,是灾害天气现场报道中的侧重点:应该侧重人文性还是科学性的问题。

对于灾害天气新闻而言,灾害天气有三个可供报道的侧面,即天气事件本身、灾难性天气事件的受害者、灾难性天气事件引发的政府或社会行为。

对于灾害天气报道者而言,如何选择报道的主体,集中体现了媒体的新闻价值观、媒体在社会中承担的角色和职能、甚至媒体与政府、政党的关系。

对于报道方式本身而言,因其内容的特殊性,我国采取了特别谨慎的态度。灾害报道中的以“人”为本位(即追求的是一种教化层面的意义)和以“事”为本位(即追求的是一种信息层面的价值)的讨论一直在进行,本文将对灾害报道的科学属性和人文属性进行比较,并探究这种特殊报道中,两者能否有机结合。

关键词:灾害性天气 科学属性 人文属性 差异化 媒体环境 报道方式

一、绪论

在社会生活中,灾害天气的出现往往非常突然,从传播学理论角度考量,表现为自然界、社会、社会中人的存在状态的恒常性的断裂或破坏:如自然界中的山崩海啸、台风洪水、雷电灾害、沙尘暴、霜冻强对流等突如其来的天气现象。

虽然略有别于一些纯粹的社会危机(也属于恒常性的断裂或破坏),灾害性天气可以通过科学的手段预知或预测,但是也和所有的灾害新闻事件一样,可以使人类社会群体或个人,在一定的可知性基础上建立的对自然界、社会、人类文化或价值观念的认知的确定性降低,破坏了社会群体或个人与其生活环境已有的和谐,使整个社会、社会中的个人对灾难性事件的表层信息(即发生了什么事)和深层信息(即为什么或有什么样的影响)产生强烈的需求。

对于新闻业务人员而言,可以理解为,灾害性天气新闻会最大限度的引发人们对信息的强烈需求,一如西方新闻界的名言所述:不是好消息就是好消息。灾害天气事件同理。

二、本论

(一)灾害报道的科学属性与人文属性

1.灾害天气报道的特点。突发事件往往是短时间甚至瞬间以内,在不可预知的情况下,事物、环境和人的生存状态的急剧变动。作为自然灾害的灾害天气是其中份额比较大的一项,且分布在全年期间,它和普通突发事件的区别和共同点在于:(1)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一样,具有影响力强,涉及面广,有时还具有持续性强的特点(2)在我国,由于有了先进的科技手段的保障,和一些社会实践比起来,灾害天气具有一定的可预见性。(3)天气事件不仅是气象本身,它会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生活在其中的大部分个体都会感受到它的影响;而且突发事件在基本结束后,仍能够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持续的影响作用力。往往不是单独存在,而是作为突发事件的大背景出现。

2.大众对于这类信息的需求。从传播的目的和效果来分析,灾害事件报道的目的是满足受众对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的关注、对灾难的认知等;有时需要有舆论环境达成一种宣传功效,即政府部门对人民的关心、对灾害的处理以及社会信心等理念。

另一方面,由于灾害天气具有一定的可预见性,所以公众对于它首要需求是信息公开、测报准确。对于一些重大的灾害天气,往往还涉及到相关测报部门是否“失职”的严重问题,比如近年来频频发生气象、地质部门因测报的准确率问题向公众“致歉”。这也从一定侧面反映出在传媒社会中,当科学问题涉及到大众利益,传媒手段的力量就不可忽视。

3.一个代表性的案例。这个案例是去年汛期中的一件真实事件。某年第二号台风“杰拉华”生成后,上海一家晚报报道,称“来自市中心气象台的消息,傍晚时上海将出现狂风大作、昏天黑地的景象。‘杰拉华’对上海的综合影响将是1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这与上海中心气象台的预报和实际情况出入较大。同时当天有多家报纸和网络转载,在市民中造成了较大影响。为此上海市中心气象台也多次发表声明,数次重申,媒体向社会传播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必须符合《气象法》的规定。

根据我国《气象法》,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发布的专项气象预报只可以供本系统使用。这种在政策法规层面明确有了保障,可以说权威性和独家性是毋庸置疑的。

对于气象系统而言,由于在灾害天气报道中肩负两重责任,因此在它身上,人文性和科学性的矛盾体现也是最为明显的。

4.报道方式的探讨。作为电视的视觉传播方式,同文字性的报道相比,过程性的叙述、背景的开掘和事件意义的记叙不是它的强项。在灾害天气报道中,视觉语言方式也有其自身固有的直观性、客观性、现场性等文字性报道缺乏的优势。就传播活动过程而言,以视觉形象符号为特征的摄影报道,主要是传播一种有关事件的叙述性信息。

然而,作为新闻信息的传播载体,一方面要报道新闻,同时作为“权威信息的发布源”,更肩负着科学引导之责。因此,怎样以自身的角色定位,报道好受众所关心的突发天气事件新闻,做到新闻传播与科学普及的有机统一,确实是气象系统在宣传报道灾害天气过程中必须直面的课题。

这一报道过程,首先是要满足公众的知闻需要,而保证新闻信息的真实、准确,这是社会与公众最基本的要求。在这一基础上,人文性和科学性的分歧才慢慢开始显露出来。灾害天气属于突发公共事件,相关信息及时、准确地向全社会告知十分必要,这是气象部门的职责所在,这是科学层面的;但是作为宣传报道而言,如何有效应对以及解读突发事件,比起平常时期更有效的把握话语权,此时也更加需要作出相应的行为调整与应对。

这种对于科学性与人文性的调整中,比较常用的解决办法是利用民众最关心的——政府的应对措施情况来实现。操作办法也简单易行,把政府有关应对措施的情况传递给民众即可。但是目前来看,作为气象系统,在传递政府措施的层面上是有效的,而在把民众的态度传递给政府的层面上,也就是在形成互动的领域中略显无力。这样的信息传达过程可以说是不对等的,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即便报道者有意关注人文层面,也会在向决策者传达的过程中被削弱。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报道方式,如在报道主体上,可以选择了灾难性事件引发的社会、政府行为作为报道的主体,主要反映抗灾救灾行为,执政党领导行为和政府行为——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和灾难性事件本身在报道中被淡化、弱化,报道中政府成为了主体,各级官员陪同下视察灾情、指挥抗灾的政府领导人作为报道的主体。体现出了以一般到个别,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方式。但是,以群体作为图片的画面主体,很难形成强烈的视觉中心,群体不仅没有最大限度地反映灾难性事件,没有反映个体,同时群体也没有得到多维度的、有效的反映。从传播的效果来分析,很难对受众产生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力。

另外一种就是以个体为报道的主体,而不是以群体或小群体的方式出现的抗灾救灾的人群,在报道主体的确立上以受害者为本,而且这个报道的主体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并不是以群体的方式存在的,而是以个体的方式而存在,以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的个体的生存状态来反映灾难性事件本身。以个别来反映、体现一般,由个别、具体到一般、抽象的思维方式。

这两种表现方式也是灾害天气报道的科学属性和人文属性的表现,极端一些的表述是:一个使用数字、数据来表现灾情的主体;一个使用血泪、灾民来表现灾情的个体。

(二)两种属性的比较

1.急躁的媒体情绪——科学精神的欠缺。这种急躁的外部媒体态度,这里仍以一段沙尘天气报道经历来分析,在灾害天气发生时,媒体是怎样的,是什么导致了急躁的媒体情绪,这种情绪如何排解。

近些年来,沙尘暴得到了社会上的明显关注,2006年两会期间北京出现了沙尘天气,包括当时“北京下土了”的报道都一时引起了轩然大波。回顾当时的报道,一种声音是媒体在急迫的追问“是谁制造了沙尘暴?”似乎找到源头,抓到了罪魁祸首就可以立即让沙尘暴停止;另一方面,在媒体的炒作下,感受到生态环境压力的政府,以大规模的植树造林、种草行动,回应人们对于生存环境的焦虑,回应媒体的或理智或急躁的质疑。而作为对政府的反馈,媒体愈加大肆报道一些地方在沙尘天气里官员带头、“全民动员”共同造林的壮观场面。

在媒体最初的反应中,就没有沙尘暴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解读。因而,铺天盖地的沙尘暴掀起的不仅仅是满天尘埃,被卷起的还有媒体关注生态环境的激情。甚至媒体上曾经出现一种论调:“杀掉山羊,保卫北京。”

媒体中大量充斥“保卫北京”的词语,着实让沙尘暴成了全民公敌!显然,这时急躁的媒体情绪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在自然问题中,新闻报道者的固有思维惯性,这直接的后果就是带出了一波又一波的炒作。至少,在沙尘暴起源问题上,有关沙尘暴发生的频率上,媒体从一开始就没有把它当成一种气象现象来处理。

媒体的责任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的。当我们极力宣扬造林面积的时候,这些地区极度缺水,地下水被采空,荒漠化加剧。这时,媒体有没有计算过我们所付出的代价?有没有把由此涉及的经济、社会、生态种种账目全部算清楚?

面对灾害性天气的时候,媒体的急躁情绪显现;沙尘暴之下,应有的理性、科学被媒体遗忘了。

2.只见救灾不见灾——人文精神的欠缺。由于一些国内媒体大环境的政治理念、社会文化结构、媒介功能等多方面的原因,往往出现只见救灾不见灾的情形。从广义的传播效果来分析,报道传播的信息的效果应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信息层面,一个是超越信息的层面即社会学或伦理学的层面。前者是受众的基本目的,其效果也是短期的;后者是受众在解读媒介提供的信息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附加的、从属性的效应,这种效应是深刻的,也是长期的。

从现有的有关灾害天气报道的效果来分析,大部分新闻报道的效果是单一层次、单向性的,只能满足受众接触媒介的信息层面的需求。所以,受众在接触到这一类报道时,获得的信息基本构成只能是:发生了什么样的灾难性事件,政府的救灾行为。

这种报道谨小慎微的好处在于,由于媒体想通过报道达到两个目的:报道事实;弘扬民族精神、政府英明,所以在传播者、图片、受众的互动关系中,一般会有一种保守的安全,也大多可以免责。媒体的心理反映到报道中往往会出现以下几种怪现象:

注重新闻的时宜性强于时新性。灾害报道,反映的总是人们不愿看到的事情。这些报道出来,总是会在人们的心中产生一丝不悦,尤其是那些造成重大损失的和那些人为的灾害,报道稍有不当,可能会给社会带来一些不稳定因素。

追求终极性结论。在报道一些重大灾害尤其是人为的敏感性的灾害时,这个阶段的报道不是见事件就报,而总是要对事件有了明确定性结论后再作报道,报道全篇使用通稿也不在少数。报道者过分重视权威数据的效果。

3.两者的结合和完善。2004年7月,北京、上海接连遭遇历史上罕见持续时间最长、降雨强度大的暴雨袭击,城市交通瘫痪。在检讨公共交通、排水系统等的同时,新闻媒体在其中的作用也被重点提及。在社会危机管理系统中,新闻媒体应担负起信息传播、情况通报的重要责任,相比告知结果的“灾后报道”,提前预警的“灾前报道”往往更为重要。

此事过后,当年许多媒体极力响应,无论报纸、广播、电视都纷纷推出了专门预警预报的报道。同时,许多新闻媒体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哪里溃了堤,哪里倒了房,哪里死了多少人,都如实报道,并开始对灾害天气做调查分析。

目前,我国的灾害报道还处在不断发展完善之中,发展态势就整体来说是好的,但也有一些不良现象值得注意。这主要是两点:一是灾害发生地的领导机关对此过于谨慎,甚至有些遮遮掩掩,使报道不能按应有的规律进行。如1999年11月烟台“大舜号”海轮沉没,270多人死亡。多家媒体虽然对此作了报道,但分量和重视程度显然不够。

另一不良现象是一些媒体,主要是一些都市报,也包括一些电视栏目对灾害报道过于热衷。一是这些报纸千方百计搜罗全国全世界的天灾人祸,满纸风暴水灾、机毁人亡,让人感觉世界末日似乎来临。另一种是,对灾害报道,尤其是人祸报道深入详细,连篇累牍,并配以大标题,大照片,悲惨惨、血淋淋,以刺激读者。应该说,对灾害报道遮遮掩掩和过于热衷的两极做法都是不正确的,这不可能取得好的社会效果,也不利于我国灾害报道的健康发展。

也许,还应当有一种提醒,那就是针对传播者的:面对自然问题,媒体首先要有理性、探索、平和的心态,才能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更好的结合起来

(三)如何以人文精神体现科学性

1.科学和人文的关系渊源。探究两者的渊源,不难体会到,科学精神就是对真理不懈的追求精神,科学精神的核心是“求真”。围绕求真,科学精神的内涵有二:理性精神与实证精神。而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它的核心是求善、求美。它表现为对人类尊严、价值、命运的关怀、追求和维护。

科学和人文知识、科学和人文精神并不是必然分离的,必然对立的,它们可以是和谐统一的。其实,科学知识何尝不是一种人类文化?科学精神何尝不是一种人类精神?如果没有人文情怀关照,科学主义只能是盲目的和莽撞的;如果没有科学精神融入,人文主义只能是蹩脚的和虚妄的。

2.“以小见大”如何把握报道比例。“以小见大”,就是见微知著,一叶落而知秋,明察秋毫,捕捉最细微的动人之处,为我们的大主题服务;“以小见大”,就是充分体现“人性化”,以情动人。

“以小见大”,就是采用小的事情来表现大的主题的写作方法。简言之,就是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由此看来,“以小见大”并非新闻报道的专利,它更多的在文学作品中得以广泛应用,而新闻报道不同于文学创作,事实是新闻的生命,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新闻报道只需要讲事实就能满足人们对于信息的要求。但现实远非如此。

“以小见大”,就是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这是第一个方面,另外就是关于“人性化”,就是从人的角度出发,关注人在事件中的状况,就是把抽象的数据化做普通人的家长里短,这是新闻价值中贴近性的具体体现。

三、结论

从传播学角度来论述。拉斯韦尔在《社会传播与结构》一书中指出,媒介的主要功能是监视环境,联系社会,传递遗产。赖特补充说,媒介还要提供娱乐。夸张一点说,在大众媒介包围中的人们,无不感受到,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不管我们承认不承认,我们都必须看到这样一个事实:新闻传递消息的功能,渐渐在弱化,硬性的新闻已不再受欢迎,软性的,带有人情味的新闻正大行其道。但是这个前提,我们要使用科学手段及人文立场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

【参考文献】

[1]刘琼秀.人文关怀是做好灾害事件报道的核心:经济与社会发展[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2]《社会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社会科学论坛Tribune of Social Sciences]刘毅《浅议突发事件中媒体的人文关怀》[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赵新利

[3]张晓春.灾难新闻呼唤人文主义关怀:[兰州学刊Lanzhou Academic Journa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