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平川区常见优良牧草资源

平川区常见优良牧草资源

时间:2022-11-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适口性、营养价值、经济特性、地上部分生物量、抗逆性以及在人工草地建设中的特殊作用等,对平川区常见的一些优良牧草种质特征做简要描述:多年生草本植物;须根常具砂套;杆直立,细弱。短花针茅几乎在平川全区都有分布,它是构成干旱草原和半荒漠草原的主要草种。短花针茅草质较好,此类草原是优良的放牧场,尤其适宜放牧羊和马。幼嫩时为优良牧草,各种家畜均喜食,尤其适于放牧小畜。

根据适口性、营养价值、经济特性、地上部分生物量、抗逆性以及在人工草地建设中的特殊作用等,对平川区常见的一些优良牧草种质特征做简要描述:

一、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 Griseb.

多年生草本植物;须根常具砂套;杆直立,细弱。高30~50cm,叶长9~15cm,宽2~3mm,边缘内卷,呈线状。叶鞘光滑,叶舌膜质,三角形,长约1.5mm;圆锥花序狭窄,长10~20cm,下部为叶鞘所包藏,颖膜质,尖端细长,外稃5.5~7毫米,包卷紧密,背部具有排列成纵行的短毛,先端具4~9cm的芒,芒两次膝曲,内稃外稃等长。

短花针茅几乎在平川全区都有分布,它是构成干旱草原和半荒漠草原的主要草种。多生长在灰钙土、淡栗钙土、暗棕钙土上。

短花针茅为喜温暖的多年生旱生丛生禾草,耐旱性强,是半荒漠草原的代表种,在群落中占一定优势,相对盖度常达50%以上。常见的伴生种有糙隐子草、蒙古芯芭、猪毛蒿、冷蒿、狗哇花、赖草、红花岩黄芪、油蒿、隐子草、委陵菜、驴驴蒿等。

短花针茅草质较好,此类草原是优良的放牧场,尤其适宜放牧羊和马。群落生产力虽不高,但质量较高,群落中大部分植物都是优良牧草,为家畜抓膘的上等饲草。短花针茅枯草保存率高,有利于冬季放牧。短花针茅的利用强度较大,不少地段逐渐退化为冷蒿群落,应该注意合理利用和保护。

二、克氏针茅Stipa capillata L.

多年生禾草;杆高40~60cm,叶片卷折成细线形,基生叶片长10~20cm,圆锥花序狭窄,下部包藏于叶鞘内,颖尖披针形,长2.5~3.5cm,先端成细丝状;外稃长为10~12mm,与芒的关节处无毛;芒两回膝曲,无毛,芒针卷曲,长6~12cm;基盘尖锐,长约3mm。

克氏针茅是一种广旱生密丛型下繁禾草,是荒漠草原、草原和草甸草原的建群种。在壤质、沙壤质和砂砾质的暗栗钙土、栗钙土、淡栗钙土、棕钙土上都能生长。根系发达,抗旱力强。在降雨量多的年份,分蘖增加。

克氏针茅营养价值较高,春季萌发与秋季再生的嫩叶适口性极好,马最喜食,其次是羊、牛。在该类草地上放牧,马的体质很快恢复,而且马的产奶量较高;开花结实时,适口性迅速下降;深秋后适口性有所提高,冬季枯枝保存良好,牲畜易采食,各类家畜喜食。克氏针茅利用时间长,再生力强,耐牧,属优等牧草。

克氏针茅的种子具有尖锐的基盘,粘在绵羊身上降低皮、毛品质;遇湿能自行扭转,刺入绵羊皮肤,甚至穿透羊皮,刺伤内脏,引起羊急躁、站立不安、不采食等不正常反应,时间久了,会使牲畜消瘦,严重时引起死亡,有的牲畜食入种子后刺伤食道,引起食道发炎。因此,克氏针茅草地不宜在夏末秋初放牧绵羊,应在其拔节后早期放牧。

三、长芒草Spita bungeana Trin.

多年生密丛型禾草,根坚韧,外具沙套;杆密丛生,基部膝曲,高20~60cm;叶鞘光滑或边缘具纤毛,基生叶鞘内有隐藏的小穗;叶片纵卷成针状,茎生叶长3~15cm,分蘖者长可达10cm;圆锥花序常为叶鞘所包,成熟后可伸出鞘外,长10~20cm,分枝细弱,2~4枚簇生,直立或斜升;小穗灰绿色或浅紫色,颖具膜质边缘,先端延伸成细芒,外稃顶端关节处具一圈短毛;基盘尖锐,长约1mm,密生柔毛;芒两回膝曲扭转,光亮,边缘微粗糙;内、外稃等长,具二脉;颖果细长圆柱形,但隐藏在小穗中的则为卵圆形,被其无芒无毛的稃体紧紧包裹。

长芒草喜温,耐旱性很强。幼嫩时为优良牧草,各种家畜均喜食,尤其适于放牧小畜。长芒草草地一般容易利用过度,很容易引起土壤沙化和水土流失,应注意合理利用。据有关资料知:长芒草果期的营养成分为粗蛋白12.01%、粗脂肪4.85%、粗纤维24.59%、粗灰分11.17%、无氮浸出物47.38%、钙0.69%、磷0.086%。

四、羊草Aneurolepidium chinense(Trins)Kitag

羊草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非常发达的下伸或横走的根状茎,根深可达1.0~1.5m,主要分布在20cm以上的土层中。茎秆直立,呈疏丛状,具3~7节,株高30~90cm。基部叶鞘残留呈纤维状;叶片质地较厚且硬,扁平或内卷,长7~19cm,宽3~5mm,灰绿或灰蓝绿色。穗状花序顶生,长12~18cm,直立,每节有1~2个小穗,小穗孪生,在花序上下两端常多单生,小穗长10~20mm,小花5~10朵。小穗轴无毛;颖锥状,具1脉,边缘有微纤毛,不正覆盖外稃;外稃披针形,无毛,5脉不明显,第一外稃长8~11mm;子房上端有毛;颖果长椭圆形,深褐色,长5~7mm。种子细小,千粒重2千克左右,每千克种子约50万粒。

羊草抗寒、抗旱、耐盐碱、耐土壤瘠薄,适应范围很广。多生于起伏的低山丘陵、河滩及盐碱低地。在冬季-40.5℃可安全越冬、年降水量250mm的地区生长良好。羊草喜湿润的沙壤质栗钙土和黑钙土,在pH5.5~9.4时皆可生长,最适于pH6~8。在排水不良的草甸土或盐化土、碱化土中亦生长良好,但不耐水淹,长期积水会大量死亡。羊草在湿润年份,茎叶茂盛常不抽穗;干旱年份,草高叶茂,能抽穗结实。羊草根茎发达,根茎上具有潜伏芽,有很强的无性更新能力。早春返青早,生长速度快,秋季休眠晚,青草利用时间长。生育期可达150天左右。

羊草叶量多、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各类家畜一年四季均喜食,有“牲口的细粮”之美称。牧民形容说:“羊草有油性,用羊草喂牲口,就是不喂料也上膘。”花期前粗蛋白质含量一般占干物质的11%以上,分蘖期高达18.53%,且矿物质、胡萝卜素含量丰富。每千克干物质中含胡萝卜素49.5~85.87mg。羊草调制成干草后,粗蛋白质含量仍能保持在10%左右,且气味芳香、适口性好、耐贮藏。羊草产量高,增产潜力大,在良好的管理条件下,一般每公顷产干草3000~7500kg,产种子150~375kg。

羊草根茎穿透侵占能力很强,且能形成强大的根网,盘结固土作用很大,是很好的水土保持植物。羊草的茎秆也是良好的造纸原料。

五、赖草Aneurolepidium dasystachys(Trin.)Nevski

多年生草本,具有下伸横走的根状茎,杆疏丛生,高45~90cm,上部密生柔毛。基部叶鞘残留呈纤维状;叶片长8~40cm,宽4~7mm;穗状花序直立,长10~15cm,宽8~10mm,穗轴被短柔毛,灰绿色;小穗通常2~3枚或1~4枚着生于1节,长10~15mm,含4~7个小花,颖锥状,长8~12mm,具1脉,不正覆盖小穗;外稃披针形,被短柔毛,顶端渐尖,或具1~3mm的短芒,第一外稃长8~10mm;子房上端有毛。

赖草本喜湿暖,是一种中生根茎型上繁禾草,由于能耐盐、耐寒,是盐化草甸的建群种和主要伴生种。对土壤要求不严,既可在有机质含量5%以上的盐化草甸土上生长,也可在有机质含量0.5%以下的灰棕荒漠土上生长,因而赖草是一种生态适应性较广的牧草,但对水肥反应敏感。

赖草植株较高,叶量丰富,并且春季萌发早,生长较快,营养生长期长,春季草质柔软,各类家畜均喜食,抽穗后适口性降低,马、牛仍乐食、羊采食;冬季残留好,牛喜食全株,马乐食,羊少量采食。另外,赖草的侵占性强,种子成熟好,易采集,亦可利用根系无性繁殖建立半人工割草场。

六、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Trin.)Nevski

多年生密丛型禾草;根粗而坚韧,外被砂套;杆直立,坚硬,丛生,高50~250cm,粗3~5mm。节多聚于基部,叶片坚韧,纵向卷折,长30~60cm,上面脉纹显著凸起,下面光滑。杆通常光滑无毛,基部宿存枯萎的黄褐色叶鞘,叶鞘无毛质坚韧。圆锥花序长40~60cm,开花时呈金字塔形开展;小穗长4.5~6.5mm,灰绿色或带紫色或草黄色,含1小花;颖膜质,披针形兼椭圆形,第一颖被第二颖短1/3,外稃厚纸质,长4~5mm,背部密生柔毛,顶端2裂齿;基盘钝圆,有柔毛;芒自外稃齿间伸出,直立或微曲,但不扭转,长5~10mm,易落;内稃2脉而不脊,脉间有毛,成熟后多少露出。

芨芨草是一种旱中生密丛型高禾草,生态适应幅度较广,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带内盐化低地草甸草原的主要建群种。它的出现总是与地下水和坡面径流汇积的地面水有一定的关系。土壤呈轻度或中度盐渍化。纯芨芨草群落分布于排水良好、质地轻的河岸阶地或洼地周围的中度盐渍化草甸土上。

芨芨草春季萌发早,它并不依赖自然降水而开始生长。它能很好地把过去一年,甚至前几年的枝条残留在根部。因此株丛能保持茎杆的颜色。在早春焚烧残株,能促进绿色株叶的发育,提高其饲用价值。在及时刈割的条件下,也能获得更柔软、更富含营养成分的饲草。其适口性为:牛全年喜食,骆驼全年乐食,马、驴、绵羊、山羊春季乐食、夏季采食,秋冬季采食较差。开花后茎叶粗糙,采食量明显下降,枯茎只在荒歉年份才有饲用意义。此外,芨芨草可以做造纸、纤维、编制、扫帚等原料,也是水土保持的优良草种。

七、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L.)Gaertn.

多年生,根须状,密生,外具砂套,杆成疏丛,直立或基部枝节微膝曲,高30~60cm,具2~3节;叶鞘紧裹茎,叶舌膜质,叶片长5~20cm,宽2~5mm,边缘内卷;穗状花序直立,长2.5~5.5cm,宽8~15mm,小穗水平紧密排列成两行,整齐成篦齿状,长7~13mm,顶生小穗不孕或退化;颖舟形具脊,被刺毛,第一颖长2~3mm,第二颖长3~4mm,具芒;外稃长6~7mm,舟形,顶端具2~4mm的芒;子房上端有毛;内稃约与外稃等长,窄矩形,先端二裂,颖果长4mm。

冰草抗旱、抗寒、抗盐碱、耐贫瘠,对土壤的适应性广,在降水量250~500mm的地区生长良好,适口性好,生活力强,耐牧,是长寿性禾草,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最有发展前景的草种之一,可用于人工草地播种、天然草地补播、三荒地种草,对人工草地的建立、饲草生产、水土保持都有重要作用。

八、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Trin.)Keng

多年生,疏丛;杆高10~30cm,干后左右弯曲。叶鞘长于节间,无毛,内有隐藏的小穗;叶舌为一圈短纤毛;叶片通常内卷,糙涩,长3~6cm,叶片条状披针形,基部宽1~2mm,易自叶鞘脱落;圆锥花序狭窄,长4~7cm,分枝稀疏;小穗长5~7mm,含2~3小花,绿色或带紫色;颖狭披针形,边缘宽膜质,通常具1脉;外稃披针形,具5脉,顶端有短于外稃本身的芒,内稃狭窄,与外稃等长或稍长,其脊延伸成长约1mm的短芒。

糙隐子草广泛分布于典型草原带,是草原群落中的伴生种或亚优势种,往往只是在草地放牧过度时,才形成以糙隐子草为建群种的演替次生群落。

糙隐子草生长地的土壤为栗钙土,砂壤质至壤质,在砂砾质乃至有一定砾质化的土壤上也能生长。糙隐子草被认为是优良饲用植物,青鲜时牛、羊、马喜食,骆驼乐食,牧民把它看成是马的催肥饲草。冬季各种牲畜仍能较好采食,唯干枯株丛,存留不多,营养价值也大大下降。据有关资料知:糙隐子草成熟期粗蛋白含量11.53%,粗脂肪3.36%,粗纤维23.57%,粗灰分13.23%,无氯浸出物48.31%,钙0.60%,磷0.127%。

九、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 songorica(Roshev.)Ohwi

多年生草本。秆丛生,直立或稍倾斜,高15~40cm,基部具密集枯叶鞘;叶鞘长于节间,无毛,鞘口有长柔毛,内有隐藏的小穗;叶舌边缘具短纤毛,长0.5mm;叶片条状披针形,长2~6cm,宽1.5~2.5mm,上面粗糙,扁平或边缘稍内卷,易自叶鞘脱落。圆锥花序开展,长2.5~8.5cm,宽4~7mm,分枝开展或稍斜上,分枝腋间具柔毛;小穗长4~8mm,含3~8小花,绿色,成熟时带紫色;颖卵状披针形,近膜质,先端尖,具1脉,第一颖长2~3mm,第二颖长3~4mm;外稃卵状披针形,边缘膜质,第一外稃长3~4mm,上部边缘宽膜质,具5脉,先端无芒或具短尖头,主脉及边脉疏生长毛,无芒或仅有小尖头;内稃短于外稃,脊具长纤毛;花药黄色或紫色,长1.2~1.6mm。颖果长约1.5mm。花果期7~9月。

无芒隐子草喜生于壤质土、沙壤质土及砾质化土壤,不耐土壤盐渍化和碱化。其茎叶柔嫩,适口性良好。从5月返青到9月枯黄,羊和马最喜食。由于株丛多成斜升状态,因而牛和骆驼采食较差,但也乐食。营养价值较高,含有较高的粗蛋白质,即使到结实期其含量仍不降低。耐干旱,被利用的时间较长,干枯后残留较好,不易被风刮走,能为家畜充分利用,为优等放牧型小禾草。

十、虎尾草Chloris virgata Swartz.

一年生草本。秆直立或基部膝曲,高20~60cm,径1~4mm,光滑无毛。叶鞘背部具脊,包卷松弛,无毛;叶舌长约1mm,具微纤毛;叶片条状披针形,长3~25cm,宽3~6mm,两面无毛或边缘及上面粗糙。穗状花序4~10余枚,长1.5~5cm,指状簇生于茎顶,常直立而并拢成毛刷状,有时包藏于顶叶之膨胀叶鞘中,成熟时常带紫色;小穗排列于穗轴的一侧,无柄,长3~4mm,含2小花,第二小花不孕并较小;颖膜质,具1脉;第一颖长约1.8mm,第二颖等长或略短于小穗,中脉延伸成长0.5~1mm的小尖头;第一小花两性,外稃纸质,两侧压扁,呈倒卵状披针形,长2.8~3mm,具3脉,沿脉及边缘生长长柔毛而生于上部的约于外稃等长。两侧边缘上部1/3处有长2~3mm的白色柔毛,顶端尖或有时具2微齿,芒自背部顶端稍下方伸出,长5~15mm;内稃膜质,略短于外稃,具2脊,脊上被微毛;基盘具长约0.5mm的毛;第二小花不孕,长楔形,仅存外稃,长约1.5mm,顶端截平或略凹,芒长4~8mm,自背部边缘稍下方伸出。颖果纺锤形,淡黄色,光滑无毛而半透明,胚长约为颖果的2/3。花果期6~10月。

十一、三芒草Aristida adscensionisL.

三芒草为一年生植物,株丛分蘖节接近地表,侧枝由主枝成锐角方向发出,在地表形成不太紧密的林丛,属疏从型禾草。其根系浅,根深22cm,秆高15~80cm;叶舌短小具纤毛;叶片纵卷成针状。圆锥花序狭窄,长10~20cm;分枝细弱,通常贴生;小穗条形,含1小花;颖膜质,具1脉;第一颖长4~9mm,第二颖长6~10mm;外稃质较硬,长6~10mm,具3脉,中脉粗糙,顶端具3芒,主芒长1~2cm,侧芒较短;基盘尖,长约0.7mm。

三芒草为旱生禾草,主要生长在荒漠草原和荒漠地带,也进入半干旱乃至半湿润地区。生于干旱的石质低山丘陵坡地、砂砾质浅沟、干河床以及戈壁低地,也生长在干旱区灌溉农田边沿、路旁。比较喜生于较轻松的沙质和沙壤质土壤或多砾石的砂砾质粗骨土上,是天然草场植物群落的正常成分,也是干旱地区灌溉农田和退化草场的一种杂草。在自然植被中它的多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气象条件。在多雨的年份它即可繁茂地扩展开来,成为群落中一年生植物层片的主要成分。生长在低平地棕钙土上的三芒草,须根纤细,一般不超过8条,有细沙套保护。

山羊、绵羊、骆驼和马均喜食三芒草,在夏、秋、冬季各种牲畜均采食,但在其颖果成熟期,带芒的颖果外稃变硬,基盘尖锐,会钻入放牧羊只的毛中,刺伤皮肤和口腔黏膜,也会钉入骆驼和羊蹄中,故在三芒草集中生长的牧地放牧时,应避开这个时期,以防家畜受其伤害。三芒草在较幼嫩的抽穗期营养价值较高,含有丰富的粗蛋白质和胡萝卜素,这对幼畜的生长至关重要。缺点是粗纤维含量较高,而钙和磷偏低。到果熟期,粗蛋白质迅速降低,而无氮浸出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倍增。果熟期所含能量也偏低,三芒草应属于中等饲用植物。

十二、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

多年生,具细根状茎。秆丛生,光滑,高50~80cm,具2~4节。叶鞘平滑或糙涩,长于其节间,并较其叶片为长;叶舌膜质,长1~2mm,蘖生者较短;叶片条形,柔软,扁平或内卷,长30cm左右,宽2~4mm,顶端渐尖,平滑或边缘与上面微粗糙,蘖生叶片较狭长。圆锥花序开展,金字塔形或卵圆形,长13~20cm,宽3~5cm;分枝开展,每节3~5枚,微粗糙或下部平滑,二次分枝,小枝上着生3~6枚小穗,基部主枝长5~10cm,中部以下裸露;小穗柄较短;小穗卵圆形,绿色至草黄色,含3~5小花,长4~6mm;颖卵圆状披针形,顶端尖,平滑,有时脊上部微粗糙,第一颖长2.5~3mm,具1脉,第二颖长3~4mm,具3脉;外稃纸质,顶端稍钝而多少有些膜质,脊与边脉在中部以下有长柔毛,间脉明显隆起,基盘具白色稠密绵毛;第一外稃长3~3.5mm;内稃较短于外稃,脊粗糙具小纤毛;花药长1.2~2mm。颖果纺锤形,具3棱,长约2mm。花期5~6月,7~9月结实。

草地早熟禾喜光耐荫,喜温暖湿润,具很强的耐寒能力而耐旱较差,夏季炎热时生长停滞,春秋生长繁茂;是典型的冷季型草种,在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湿地生长良好;根茎繁殖能力、再生性好,较耐践踏。3~4月返青,11月上旬枯黄,有地下根茎。耐旱性和耐热性较差,在缺水情况下或在炎热的夏季生长缓慢或停滞,叶尖变黄,绿度较差。在含石灰质的土壤上生长更为旺盛,最适宜pH值为6.0~7.0。

草地早熟禾是牲畜重要的放牧草。从早春到秋季,放牧采食的饲料常为幼嫩植物,营养丰富,马、牛,羊、驴、骡、兔都喜采食。是马最喜食和有营养价值的草。在种子乳熟期前,马、牛,羊喜食;成熟后期,茎秆下部变粗硬,适口性降低,牛,羊仍喜食上部茎叶。夏秋青草期是山羊的抓膘草,冬季为马的长膘草,干草为牲畜优良的补饲草。

十三、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 Turcz.

多年生。秆疏丛,直立,高70~140cm,基部膝曲。叶片扁平,线形,上面粗糙,下面光滑,有时呈粉绿色,宽5~9mm;叶鞘光滑无毛;穗状花序直立,较紧密,长14~17cm,粗5~10mm;小穗通常成对,长10~15mm,穗轴边缘具小纤毛,中部各节具2小穗而接近顶端和基部各节只具1小穗;小穗绿色,成熟后变为草黄色,含3~5小花;颖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8~10mm,先端长达5mm的短芒,有3~5个明显而粗糙的脉;外稃披针形,上部具5条明显的脉,全部密生短小糙毛,第一外稃长9mm,先端延伸成芒,芒粗糙,长10~20mm,成熟后向外展开;内稃与外稃等长,先端截平,脊上具纤毛,至基部渐不明显,脊间被稀少短毛。颖果长椭圆形,褐色。

披碱草属旱中生牧草,适应性广,特耐寒抗旱,在冬季-41℃的地区能安全越冬。根系发达,能吸收土壤深层水分,叶片具旱生结构,遇干旱叶片内卷成筒状,以减少水分蒸发,增强抗旱能力,从而在干旱条件下仍可获高产。较耐盐碱,在土壤pH值7.6~8.7的范围内,生长良好。具有抗风沙的特性,适于风沙大的盐碱地区种植。分蘖能力强,分蘖数一般可达30~50个,条件好时分蘖数达100个以上。性喜肥,氮肥供应充足时,分蘖数增多,株体增高,叶片宽厚,产量和品质也显著提高。生育期120~130天。寿命短,可利用4~5年,通常利用四年就应酌情予以更新。

披碱草开花后迅速衰老,茎秆较粗硬,适口性不如其他禾本科牧草。但在孕穗到始花期刈割,质地则较柔嫩,青绿多汁,青饲、青贮或调制干草,均为家畜喜食。其再生草用于放牧,饲用价值也高,一般每亩干草200~400kg,有灌溉条件时可达500kg。结实性好,亩产种子60kg左右,其鲜草,干草的营养成分都较丰富。披碱草除饲用价值外,其抗寒、耐旱、耐碱、抗风沙等特性是相当突出的,有其他禾本科牧草不能比拟的经济价值。

十四、驴驴蒿A.dalailamae Krasch

小半灌木,高10~25cm。茎短缩,多分枝,当年生,枝圆柱状,具纵条棱,带红色,密被白色短柔毛,基部有多数鳞片状残叶基。茎生叶矩圆形无柄,长10~15mm,宽6~10mm,一至二回羽状全裂,裂片棒槌状细条形,长2~5mm,宽0.5~1mm,两面密被白色短柔毛。头状花序卵形,直径约2.5mm,无梗,直立,单生或2~5个聚生,排列于枝端呈穗状或复穗状,总苞片背部深褐色,边缘宽膜质,无毛,有光泽,外层为卵圆形,内层披针形,边缘小花雌性,花冠管状,中央小花钟状,结实,花托凸起,裸露,瘦果长楔形,长约1.5mm。

驴驴蒿属强旱生植物,为荒漠草原的伴生种、亚优势种,个别情况下是建群种。群落比较密集,总盖度可达30%~60%,层次不明显,种类组成比较贫乏。

驴驴蒿因与适口性较好的禾草、灌丛、杂类草组成群落,具有较高的放牧利用价值,尤其利于山羊、绵羊的放牧。驴驴蒿鲜时气味较重,适口性较差,但霜后气味大减,羊和骆驼更加喜食。因草群盖度较大,植被分盖度约占7%~12%,所以相对产草量较高,每公顷鲜草产量在1000~2000kg之间。据有关资料报道,该草的营养成分比较全面,粗蛋白质含量较高,钙磷比为3.3~3.8∶1;灰分含量中等偏高,在微量元素分析中,其钾,钠元素含量在同生境植物中最高,而铁,镍元素的含量也很高,属氮—碳营养型植物,是一种较好的天然饲用半灌木。

该草对土壤基质条件要求较严,一般多发育在具黄土母质的淡灰钙土、暗棕钙土和含有沙砾的贫瘠土壤上,抗寒、抗旱性较强,并具有一定的耐盐力。

十五、冷蒿Artemisia frigida Willd.

多年生草本,株高40~70cm;茎基部木质化,丛生,基部以上少分枝,枝短,斜向上;茎、枝、叶及总苞片背面密被淡灰黄色或灰白色、稍带绢质的短绒毛,后茎上毛稍脱落。茎下部叶与营养枝叶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1cm,稀达2cm,宽1cm,二至三回羽状全裂,每侧有裂片2~4枚,小裂片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叶柄长0.5~2厘米;下部裂片常2~3裂,顶部裂片又常羽状或掌状分裂,小裂片又常3~5裂,裂片多少条形,顶端稍尖,基部的裂片抱茎成托叶状;上部叶小,3~5裂。头状花序较少数,排列成狭长的总状或复总状花序,有短梗及数个条形苞叶,下垂;总苞球形,直径2.5~3mm,花黄色,或有时直径在3~3.5mm而花深紫色或黄色;总苞片3层,外层、中层总苞片卵形或长卵形,背面密被短绒毛,有绿色中肋,边缘膜质,内层总苞片长卵形或椭圆形,背面近无毛,半膜质或膜质;花序托有白色托毛;花筒状,内层两性,外层雌性,雌花8~13朵,花冠狭管状,花柱伸出花冠外,上部2叉,叉枝长,叉端尖;两性花20~30朵,花冠管状,花药线形,先端附属物尖,长三角形,基部圆钝,花柱与花冠近等长,先端2叉,叉端截形。瘦果矩园形,长近1mm,无毛;花果期7~10月。

冷蒿是一种多年生轴根小半灌木。春季返青早,生长快。根系发达,在草场正常利用的条件下,主根可伸入100cm的土层中,侧根和不定根多,大量集中在30cm以内的土层中。利用过度,生境干旱程度加剧,主根作用减弱,不定根大量出现,甚至发展到以不定根代替主根的作用。冷蒿属于温带旱生小半灌木,性耐干旱和严寒,平原、山地、丘陵、沙地或撂荒地的沙质和砾质土壤上,均能繁盛地发育生长,但不能进入低湿的盐渍化生境。一般在干草原和山地草原常与多种禾本科植物,如针茅、赖草、隐子草等组成群落,并在群落中占优势地位。

冷蒿被认为是抓膘、保膘与催乳的植物之一,生长冷蒿之多少成为选择草场的条件之一。羊及马四季均喜食,而极喜食其营养枝及生殖枝。秋季可食率达80%以上,采食后尚有驱虫之效。产羔母羊采食后,下奶快而多,羔羊健壮。牛喜食且上膘快。夏季适口性降低至中等,家畜主要采食其生殖枝。冷蒿对冬季家畜尤其产羔母畜的放牧具有很大价值,在霜冻之后或冬季内,营养枝尚保存良好,柔软而多汁,保持其原有色泽,因此家畜,特别是绵羊、马极喜采食。骆驼终年喜食。干草也为家畜喜食。

十六、红花岩黄蓍Hedysarum multijugum Maxim

半灌木,高可达1m。茎有白色柔毛。羽状复叶;小叶11~35,宽椭圆形,长6~12mm,宽3~6mm,上面无毛,下面有白色短柔毛;小叶柄短,与叶轴均有柔毛;托叶三角形,膜质,长约3毫米。总状花序腋生,连花梗长10~35cm;花9~25朵,疏生;苞片早落;花梗长2~3mm,有毛;花萼斜钟状,萼齿5,三角状,萼齿比蕚筒短,长5~6mm,外面被短柔毛;蝶形花冠红色或紫红色,旗瓣倒卵形,无爪,长15~20mm,翼瓣狭长,长约6mm,耳与爪近等长,龙骨瓣有爪,与旗瓣近等长;子房有柔毛。雄蕊10,二体,花柱丝状,弯曲。荚果扁平,2~3节,近圆形,长宽均约4毫米,表面有横肋纹和白色柔毛,中部常有l~3个极小针刺或边缘有刺毛。花期6~7月,果期8~9月。

主要生于荒漠地区的砾石质洪积扇、河滩,草原地区的砾石质山坡以及某些落叶阔叶林地区的干燥山披和砾石河滩。

十七、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Laxm.)Schindl.

小灌木,高达1米,枝有短柔毛。茎单一或数个簇生,通常稍斜升。三小叶,顶生小叶披针状矩形,羽状三出复叶,小叶披针状长圆形,长2~3cm,宽7~10mm,先端圆钝,有短刺尖,基部圆形,全缘,上面无毛,下面密生短柔毛;托叶条形。总状花序腋生,较叶短,花梗无关节;无瓣花簇生于下部枝条之叶腋,小苞片条形;花萼浅杯状,萼齿5,披针形,几与花瓣等长,有白色柔毛;花冠蝶形,黄绿色,旗瓣矩圆形,长约1cm,翼瓣较短,龙骨瓣长于翼瓣;子房有毛。荚果小,包于宿存萼内,倒卵状矩形,长约4mm,宽约2.5mm,两面凸出,伏生白色柔毛。

达乌里胡枝子在干草原与荒漠草原丘陵缓坡的沙质地上,主根入土深度可达1.3m,侧根根幅约30cm,具斜向呈弧形下伸,在茎枝的基部接近表土处常生长许多不定根。达乌里胡枝子属于温带中旱生小半灌木,较喜温暖,性耐干旱,适生于年积温1700℃~2750℃及降水量300~400mm的气候条件范围内。主要分布于森林草原和草原地带的干山坡,丘陵坡地、沙质地,为草原群落的次优势成分或伴生成分。随着海拔的升高及纬度的北移,它在群落中的作用逐渐消失。当草场沙化或旱化时,本种能较快的侵入,可成片生长。它再生性弱,故耐牧力不强。

达乌里胡枝子为优等饲用植物,根据在草场上观察,在开花前为各种家畜所喜食,尤其马、牛、羊、驴最喜食,花期亦喜食,其适口性最好的部分为花、叶及嫩枝梢,开花以后,茎枝木质化,质地粗硬,适口性则大大下降,故利用宜早,过了开花期则家畜采食较差。据研究,达乌里胡枝子在现蕾以前叶量丰富,可占地上全部风干重的64.3%,茎占35.7%,此时地上部分产量主要集中在距地5~20cm处。达乌里胡枝子的化学成分中,粗蛋白质的含量由营养期至开花期逐渐降低,而粗纤维的含量有逐渐增高的趋势。这种营养成分的动态是和它的适口性相吻合的。达乌里胡枝子为耐旱耐瘠薄土壤的优良牧草,适于放牧或刈割晒制干草之用,也可作为改良干旱、退化或趋于沙化的草地的草种,如果作为山地、丘陵地、沙地的水土保持植物也比较适宜。

十八、花苜蓿Trigonella ruthenica L

直立草本,高30~100cm;枝、茎四棱,有白色柔毛。叶具3小叶;中间小叶卵形、狭卵形或倒卵形,长5~12mm,宽3~7mm,先端圆形或截形,微缺或有小尖头,边缘有锯齿,侧生小叶略小;叶柄长约5mm,有白色柔毛;托叶披针形。总状花序腋生,有花3~8朵;花小,花梗长约1mm;蕚钟状,长约3mm,蕚齿三角形,被白色柔毛;花冠黄色,具紫纹。荚果扁平,矩圆形,长7~10mm,宽约5mm,表面具横纹,先端短尖;种子2~4个。它是一种多年生轴根牧草,性耐寒,抗旱能力较强。

在淡栗钙土上,花苜蓿主根可深入土层80~110cm。花苜蓿植株分枝较多,每株可达15~20个,叶量也较丰富,叶大小以及繁茂程度常随水分条件及土壤肥力而差异很大,在水肥条件好的地方,叶肥大,旱薄地则细小。

花苜蓿适于高寒地区生长,春季返青晚,生长缓慢,夏季较快。花苜蓿为广幅旱生多年生牧草,野生状态可见两个类型:半匍与直立丛生。前者分布于水分较好的湿润地区,后者则多见于干旱坡地及沙质地。为典型草原及沙生植被的伴生植物,偶见于草甸草原及草原化草甸。多生于沙质地、丘陵坡地、河岸沙地、路旁等处。

花苜蓿为优等的牧草。它的适口性好,各种家畜均喜食。家畜采食此草后,15~20天便可上膘,喂乳畜食后,乳的质量均可提高,孕畜所产仔畜较肥壮。花苜蓿的营养价值良好,含有较多量的粗蛋白质,但在开花至结实期则下降较多。因此,花期及时刈割具有重要意义。从它的经济性状来看,是极有栽培前途的牧草之一。由于其抗旱能力较强,在干草原的沙质地、丘陵坡地及地下水位较高的沙窝子地均能生长,除进行人工栽培外,也可选作天然草场的补播材料。对它进一步引种驯化,推广栽培是有意义的。

十九、天蓝苜蓿Medicago lupulina L.

草本,高20~60cm,有疏毛。主根浅,须根发达。茎平卧或上升,多分枝,叶茂盛。羽状三出复叶,小叶宽倒卵形至棱形,长、宽7~20mm,先端钝圆,微缺,上部具锯齿,基部宽楔形,两面均有白色柔毛;小叶柄长3~7mm,有毛;托叶斜卵形,长5~10mm,宽2~7mm,有柔毛。花10~15朵密集成头状花序;花萼钟形,长约2mm,有柔毛,蕚筒短,萼齿长,萼齿线状披针形;花冠黄色,稍长于花萼。旗瓣近圆形,顶端微凹,冀瓣和龙骨瓣近等长,均比旗瓣短:子房阔卵形,被毛,花柱弯曲,胚珠1粒。荚果弯呈肾形,具纵纹,无刺,长3mm,宽2mm,表面具同心弧形脉纹,被疏柔毛,熟时变黑;有种子1粒。种子卵形,黄褐色,平滑。花期7~9月,果期8~10月。

天蓝苜蓿对于温度的适应性较广,耐寒性较苜蓿及红三叶强,干旱时,虽生长不良,但耐性强。一般土壤都能生长结籽,耐瘠薄,较耐酸性土壤。耐荫蔽,在荫蔽环境下,茎较细弱、分枝少、趋于直立、植株较高、结实性差。在开阔地,茎多平卧、结实性好。

天蓝苜蓿是一种下繁性放牧型的豆科牧草,草质优良。是草地改良补播较理想的草种,可与中上繁性牧草混播建植永久性草地。它可以作为人工草地的主要组分,既能固氮,又可给禾草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还可增加草地的豆科牧草成分,天蓝苜蓿还可作为草甸草原草地的改良补播草种。天蓝苜蓿产草量不高,但草质优良,适口性好,营养丰富。具有粗蛋白含量高、粗纤维含量低的特点,是牲畜的优质饲草。

二十、野豌豆Vicia sepium L

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根茎匍匐,茎柔细斜升或攀援,具棱,疏被柔毛。偶数羽状复叶,叶轴顶端卷须发达;托叶半戟形,有2~4裂齿;小叶5~7对,卵状矩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7~20mm,宽5~10mm,先端急尖,有短尖头,基部圆形,两面被稀疏短柔毛,下面较密。叶轴有疏毛;托叶戟形,边缘有4个粗齿。总状花序,花2~6朵腋生,密生,总花梗短;花梗有黄色疏毛;花萼钟状,萼齿披针形或锥形,短于萼筒;花冠红色或近紫色至浅粉红色,稀白色;旗瓣近提琴形,先端凹,翼瓣短于旗瓣,龙骨瓣内弯,最短;子房线形,无毛,具短柄,胚珠5,花柱与子房联接处呈近90°夹角;柱头远轴面有一束黄髯毛。荚果矩圆形,长1.5~2.5cm,宽0.5~0.7cm,棕褐色,两端尖,基部具短柄;先端具喙,微弯。种子2~4,扁圆球形,表皮黑色,种脐长相当于种子圆周2/3。花期6月,果期7~8月。

野豌豆茎枝细软,适口性较好,现蕾期出现较早,这时分枝甚少,茎枝低矮、细嫩柔软,其营养成分粗蛋白质高达26.9%,而此时产草量也高。开春以后,随着气温升高,植株开始迅速生长,4月中旬进入结荚期,植株高达83.5cm,茎叶虽尚为绿色,这时产草量高,但营养成分却降低了,粗纤维增加,粗蛋白质则降低为18.55%。最适宜收刈时期应在结荚期。野豌豆茎叶含钙、磷比较丰富,用作青饲、青贮和调制干草。

二十一、多茎委陵菜potentilla multicaulis Bunge

多年生草本,高约20cm。直根圆柱形,粗壮,木质化,有残余棕褐色托叶;根状茎短,多头。茎常倾斜或弧形上升;茎、总花梗与花梗都被灰白色长柔毛和短柔毛。羽状复叶,基生叶和茎下部叶具长柄有伏生短柔毛,连叶柄长5~15cm,基生叶有小叶6~8对,矩圆形或矩圆状卵形;小叶片羽状深裂,上面深绿色,散生柔毛,下面密生灰白色绒毛和柔毛,小叶无柄;叶柄上有长柔毛,托叶膜质;茎生叶小叶3~5对,叶柄短,托叶披针形。聚散花序,总花梗和花梗密生灰白色长柔毛和短柔毛;花直径约1.2cm,黄色。花萼密被长柔毛与短柔毛,副萼片条状披针形,长2~3mm(开花时),先端稍钝,萼片三角状卵形,长约4mm(开花时),先端渐尖;花萼各部果期增大,花柱近顶生,基部明显增粗。瘦果褐色,包被在宿存的花萼内,椭圆形,稍具皱纹。花果期7~9月。

二十二、二裂委陵菜Potentilla bifurca L.

矮小多年生草本,根茎木质化。高5~20cm,茎多平铺,稀直立,自基部多分枝;茎和叶柄有长柔毛。羽状复叶,基生叶有小叶5~8对,椭圆形或倒卵状矩圆形,长6~10mm,宽3~6mm,先端钝圆或常二裂,全缘,上面无毛,下面微生柔毛;小叶片无柄;茎生叶小叶通常3~7片;叶柄短或无,托叶草质,绿色。最上面2~3对小叶基部下延与叶轴汇合,叶柄长3~8cm,叶柄密被疏柔毛或微硬毛,小叶片无柄,对生,椭圆形或倒卵椭圆形,长0.5~1.5cm,宽0.4~0.8cm,顶端常2裂,稀3裂,基部楔形或宽楔形,两面绿色,伏生疏柔毛;下部叶托叶膜质,褐色,外面被微硬毛。聚伞花序顶生,疏散,有花3~5朵;花梗生柔毛;花黄色,倒卵形,顶端圆钝,比萼片稍长;心皮沿腹部有稀疏柔毛;花直径1~1.5cm;花托密生柔毛。萼片卵圆形,顶端急尖,副萼片椭圆形,顶端急尖或钝,比萼片短或近等长,外面被疏柔毛;花柱侧生或近基生,棒形,基部较细,顶端缢缩,柱头扩大。瘦果小,无毛,表面光滑。花果期5~9月。

该植物多生于山坡草地中。幼芽密集簇生,形成红紫色的垫状丛,为中等饲草植物,羊与骆驼均喜食。

二十三、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 L.

多年生草本,又名山高粱,茎直立,高10~40cm,不分枝,根状茎肥厚,紫褐色;通常2~4条自根状茎发出。基生叶有长柄;叶矩圆形或披针形,长3~6cm,宽8~25mm,革质,顶端急尖,基部圆形或楔形,两面无毛,边缘微向下反卷;具长叶柄;茎生叶较小,披针形,有短柄或近无柄;托叶鞘筒状,膜质,下部绿色,上部褐色,偏斜,开裂,无缘毛。总状花序呈穗状,顶生,紧密,中下部生珠芽;苞片宽卵形,膜质,每苞内具1~2花;花梗细弱;花被5深裂,裂片宽椭圆形,长2~3mm;花淡红色。雄蕊8枚,花丝不等长;花柱3个,基部合生,柱头头状。瘦果卵形,具3棱,深褐色,有光泽,长约2mm,包于宿存花被内。花期5~7月,果期7~9月。

茎叶青鲜时绵羊、山羊乐食,马、牛可食,骆驼不食。珠芽蓼是高山、亚高山草甸的主要植物成分之一,草质柔软,营养较好,特别是果实成熟后富含蛋白质,是家畜催肥抓膘的良质饲料。

二十四、地肤Kochia scoparia(L.)Schrad.

一年生草本,高50~100cm。根略呈纺锤形。茎直立,圆柱状,多分枝。淡绿色或浅红色,有多数条棱,生短柔毛;分枝稀疏,斜上。叶为平面叶,互生,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长2~5cm,宽3~7mm,两面生短柔毛,先端短渐尖,基部渐狭入短柄,通常有3条明显的主脉,边缘有疏生的锈色绢状缘毛;茎上部叶较小,无柄,1脉。花两性或雌性,通常单生于上部叶腋,构成疏穗状圆锥状花序,花被片5,基部合生,果期自背部生三角状横突起或翅;花下有时有锈色长柔毛;花被近球形,淡绿色,花被裂片近三角形,无毛或先端稍有毛;翅端附属物三角形至倒卵形,有时近扇形,膜质,脉不很明显,边缘微波状或具缺刻;花丝丝状,花药淡黄色;雄蕊5;柱头2,线性,紫褐色,花柱极短。胞果扁球形,包与花被内;果皮膜质,与种子离生。种子横生,扁平,卵形,黑褐色,长1.5~2mm,稍有光泽;胚环形,胚乳块状。花期6~9月,果期7~10月。

多生于宅旁隙地、园圃边、荒地中。种子含油量约15%,供食用和工业用。又种子和全草供药用,为利尿剂,能清湿热;嫩茎嫩叶可食。本种有一变型为扫帚菜,分枝多而紧密,叶片条形;植株全形呈卵形或倒卵形。

二十五、珍珠猪毛菜Salsola passerina Bunge

半灌木,高15~30cm,植株密生丁字毛,茎粗壮,多自基部分枝;老枝木质,灰褐色,伸展;小枝草质,黄褐色,短枝缩短成球形。叶片锥形或三角形,长2.5~3mm,宽约2mm,肉质,密生鳞片状丁字形毛。顶端急尖,基部扩展,背面隆起,通常早落。花序穗状,着生于枝条的上部;苞片卵形或锥形,肉质,有毛;小苞片宽卵形,顶端尖,两侧边缘为膜质,长于花被;花被片5,长卵圆形,生丁字形毛,背部近肉质,边缘为膜质,果时自背面中部生翅;翅3个为肾形,薄膜质,黄褐色或淡紫红色,密生细脉,2个较小为倒卵形,全部翅包括花被直径8~10mm;花被片在翅以上部分,生丁字毛,向中央聚集成圆锥状,在翅以下部分,无毛;花药矩圆形,自基部分离至近顶部;顶端有附属物,花药附属物披针形,顶端急尖;柱头锥形。胞果倒卵形;种子圆形,横生或直立;胚螺旋状。花期7~9月,果期8~9月。

多生于山坡和沙质滩地上。种子含油量约17%,供工业用油。

二十六、合头草Sympegma regelii Bunge

直立小灌木,高30~70cm。多分枝,老枝灰褐色,通常有条状裂纹;当年生枝黑绿色。叶互生,肉质,圆柱形,长4~10mm,直径1~2mm,先端略尖,黑绿色,两性,无小苞,常3~4朵聚集成顶生或腋生的小头状花序。花被片5,革质,果时变坚硬且自顶端横生翅。胞果扁圆形,果皮淡黄色;种子直立,直径1.2mm。合头草的根系较发达,主根粗壮,入土深约20~25cm,在主根上分生有许多侧根。7月开花,8月结实,10月上旬种子熟。若遇夏季干旱,雨季推迟的年份,合头草的花果期则相应地推迟到9月中旬,则种子不能成熟。是组成荒漠草地的主要建群种,有时也出现在半荒漠地区。喜生于石质残丘、碎石坡地和丘顶,也见于壤质碱化的土壤上。

合头草是荒漠地区骆驼的三大抓膘植物之一,具有催肥作用,早春乏弱的骆驼采食合头草后能很快复壮。骆驼在合头草青鲜时采食一般,秋末结实期及干枯后嗜食;羊在青鲜时仅雨后稍食,干枯后喜食;马在干枯后少量采食;牛不食。合头草在营养期含有较高的粗蛋白质和矿物质,而粗纤维的含量较低,是品质中等的小半灌木饲料。合头草亦为固沙植物,有良好的固沙性能。

二十七、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Pall.)Maxim.

小灌木,高10~25cm;老枝灰棕色。叶肉枝,圆柱形,上部稍粗,长1~5mm,宽1毫米,顶端钝,常4~6枚簇生。花单生叶腋或为少花的穗状花序,无梗,直径4mm;蕚钟形,质厚,5裂,下部一半合生;花瓣5,张开,白色略带淡红,矩圆形,长3~4.5mm,近中部有两个倒披针形附属物;雄蕊6~8,少有12;子房椭圆形,花柱3个,分离。蒴果纺锤形,3裂瓣;种子全部有淡褐色毛。

红砂是荒漠草原的重要建群种,生于荒漠地区的山间盆地,山前冲积、洪积平原和戈壁侵蚀面上,亦生于低地边缘,基质多为粗砾质戈壁,砂砾山坡,也生于壤土上。土壤都有不同程度的盐渍化。在盐土和碱土上可以延伸到草原区域。红砂群落可用作荒漠区域的良好草场,供放牧羊群和骆驼之用。

二十八、藏锦鸡儿Caragana tibetica Kom.

丛生矮灌木;高约15~30cm。枝条短而密集,树皮灰黄色。托叶卵形或圆形,膜质,无针尖;叶轴很密,宿存,全部硬化成针刺,长2~3cm,幼时密生长柔毛;小叶6~8枚,羽状排列,条形,长7~16mm,宽约1mm,先端尖,具针尖,密生银白色平伏长柔毛。花单生,几无梗,花萼筒状,长10~16mm,宽约5mm,密生长柔毛,基部稍偏斜,萼齿近披针形,无针尖;花冠黄色,长为萼的2倍或更长,旗瓣椭圆形,先端凹,翼瓣的耳短,呈齿状;子房椭圆形,密生长柔毛。荚果短,椭圆形,外面密生长柔毛,内面密生柔毛。5~6月开花,7月结荚。

二十九、盐爪爪Kalidium foliatum(pall.)Moq.

小灌木,高20~50mm。茎直立或平卧,多分枝;枝互生,灰褐色。小枝黄绿色。叶互生,圆柱形,肉质多汁,长4~10mm,宽2~3mm,肉质,灰绿色,先端圆钝,基部下延,半抱茎。花序穗状,顶生,长8~15mm,直径3~4mm;每3朵花生于1鳞状苞片内;花被合生,顶端有4~5个小齿,上部扁平呈盾状,盾片宽五角形,周围具狭窄的翅状边缘;雄蕊2,花药矩圆形,伸出于花被外;子房卵形,柱头2,钻形。胞果圆形,果皮膜质,密被乳头状突起;种子直立,圆形,两侧压扁;胚马蹄形。花果期7~9月。

盐爪爪多生于盐碱地,它的产量在沙生植物中是比较高的。秋季是全年产量最高的季节。冬季地上部残存量保持较好,这对干旱地区畜群冬季放牧与补饲均有一定的意义。种子也可磨成粉,人可食用,也可饲喂牲畜。植株为肉质多汁含盐饲草,是骆驼的主要饲草。马、羊采食。盐爪爪灰分含量最高,粗纤维较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