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平川区主要饲用植物资源

平川区主要饲用植物资源

时间:2022-11-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不同的饲用植物家畜采食的部位不同。但无论价值高低,只要可饲用就要列入饲用植物名录。平川区域内草地饲用植物有46科184属298种,分别占总科、属、种的95.8%、94.3%、94.6%。灌木是组成平川区温性荒漠化草原、温性草原化荒漠、温性荒漠草地类的主要生活型,在草甸草原和温性草原也有分布。其中小半灌木型3个,相应草原面积约5260公顷,占灌木草地型总面积的5.43%。全区共有25科119属172种,分别占饲用植物总数的54.3%、64.6%、86.7%。

植物的地上部分——茎、叶、花、果都是家畜的采食对象。不同的饲用植物家畜采食的部位不同。所以要对比衡量它们的饲用价值没有统一的标准。茎、叶、花、果实都能被家畜采食的禾本科、莎草科、豆科牧草,被称为是连续性供给型牧草,在保证草地生产能力方面比家畜只采食其某个部位的短期供给型牧草的经济价值要高得多。比如,风毛菊、蒲公英等,家畜主要采食其花;有些灌木家畜只采食其新枝;而珠芽蓼、一些蒿属植物,果实成熟期的饲用价值相当于精料。但无论价值高低,只要可饲用就要列入饲用植物名录。平川区域内草地饲用植物有46科184属298种,分别占总科、属、种的95.8%、94.3%、94.6%。其中数量最多的为禾本科(28属39种);依次还有菊科(31属53种),藜科(16属33种),豆科(10属20种),蔷薇科(4属10种),蓼科(3属9种),莎草科(1属1种);其余39科91属133种。适口性在“中”以上的饲用植物有20科87属144种,分别占总科、属、种的39.6%、44.1%、45.4%。其中占比重最多的是禾本科28属39种,藜科11属18种,菊科10属20种,豆科8属18种,蔷薇科3属6种,百合科2属10种,蓼科1属6种。

下面就各饲用植物生态生活型及其科属种组成做简要说明:

一、乔木

是具有明显主干的高大木本植物。在平川区的荒漠、半荒漠草原里分布有榆科榆属的榆树,所占比重并不大。

二、灌木

是没有明显主干而成丛生的矮高位芽木本植物,一般均比乔木低矮。灌木是组成平川区温性荒漠化草原、温性草原化荒漠、温性荒漠草地类的主要生活型,在草甸草原和温性草原也有分布。据统计,分布在不同类型草原上的灌木饲用植物约有14科、36属、66种,占可饲用植物总数的30.4%、19.6%、22.1%。以灌木为优势层片的草地型20个,占草地型总数的62.5%,相应的草原面积约96952.9公顷,占草原总面积的78.7%。其中小半灌木型3个,相应草原面积约5260公顷,占灌木草地型总面积的5.43%。依其生态生活型的不同有下列各类:

1.中生灌木

是温带草原区最常见的典型落叶灌木,是组成山地灌丛的主要生活型。平川区常见的主要有沙棘、小檗、金露梅、高山绣线菊、山生柳、鬼箭锦鸡儿等。

2.具刺旱生灌木

具有明显的旱生结构和形态特征,叶片退化,蒸腾面积缩小,保护组织发达,托叶退化形成硬刺。有枝刺、皮刺、叶轴和叶柄退化成刺等不同类型。主要有小叶锦鸡儿、狭叶锦鸡儿、柠条锦鸡儿、藏锦鸡儿等。

3.肉质叶旱生灌木

是一种典型的荒漠旱生植物,叶片具有不同程度的肉质化特征,内有贮水组织,是适应干旱条件而形成的一种生态生活型植物。主要有霸王、念念、泡泡刺、白刺、红砂等。这类植物不仅有极强的耐旱性能,而且还有一定的耐盐性。如红砂即为泌盐植物。

4.旱生小半灌木

是介于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之间的一类植物,大多属地上芽越冬。这类植物地上枝条每年大量零落,但也有一部分带芽枝条(近基部的枝条)可以越冬。分布在天然草地上的小半灌木的生活型基本与灌木雷同,也有旱生、具刺、肉质叶和退化叶等生活型。

(1)旱生叶小半灌木。是适应半干旱和干旱生境条件下组成草原、荒漠和某些岩漠草地植被的重要生活型。一般均具有明显的旱生结构,叶片多为深裂,使叶面缩小,而且多有毛茸或气孔下陷。如菊科蒿属的冷蒿、铁杆蒿、亚菊属的灌木小甘菊,唇形科的百里香,藜科的地肤、驼绒藜等。还有分布在高山带的垫状驼绒藜。

(2)具刺旱生小半灌木。在平川区分布最多的有旋花科的刺旋花、豆科棘豆属的猫头刺等。这类植物小叶片狭窄成线形,秋季凋落后叶轴宿存,变成坚硬的针刺。

(3)肉质叶小半灌木。是一组超旱生耐盐植物,是组成荒漠及盐生草地的主要生活型。代表种主要有珍珠、松叶猪毛菜、短叶假木贼、合头草、各种盐爪爪等。

(4)退化叶半灌木。是强旱化的一类植物,最具典型的有沙拐枣等比较高大的半灌木。叶片退化,幼枝为绿色同化器官。是沙漠稀疏植被的特征植物种。

5.中旱生小半灌木

主要有达乌里胡枝子、甘草、百里香等。

三、多年生草本植物

是草原和草甸植被的基本生活型。其特点是地上茎叶在冬季全部枯死,保持地下器官越冬,在渡过寒冷季节后,再由地面芽或地下芽萌发形成新枝、新叶,完成一年一度周而复始的再生产。是饲用植物科、属、种数量最大的放牧或打草利用的主要牧草生活型。全区共有25科119属172种,分别占饲用植物总数的54.3%、64.6%、86.7%。覆盖面积约占草地总面积的21.32%。依据其生活型可分为以下几种:

1.须根丛生草本类

根系没有明显主根,地上枝条形成多数分蘖,密集成丛。更新芽生于分蘖节处,属地面芽植物。这类生活型多为单子叶植物,多年生丛生禾草最具代表性,是组成草原草地植物的主要生活型,在草甸草地植被及其他草地类型牧草组成中也占有相当比重。在草原类草地上以旱生或中旱生禾草为主,主要有针茅属、羊茅属、隐子草属、冰草属、草属、早熟禾属中的许多种;在草甸类草地上以中生禾草为主,主要有芨芨草属、披碱草属、碱茅属、剪股颖属、早熟禾属、鹅观草属中的许多种。此外,在莎草科牧草中也有一些须根丛生草类,如线叶嵩草等。

2.直根草本类

根系具有明显主根,属地面芽植物,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均属直根草本类,如豆科的苜蓿属、野豌豆属、葫芦巴属、黄芪属、米口袋属、委陵菜属以及菊科的蒿属等。

3.根茎草本类

具有地下根茎,茎节上生有更新芽,萌发后长出地面形成新枝,属地下芽植物。在各类草地植被中均有数量不等的该类植物,如草原草地上的羊草,草甸草原上的赖草、白羊草等,沼泽地带的芦苇,荒漠草地上的沙鞭。

4.鳞茎草本类

该类植物也是一类地下芽植物,其更新芽着生于地下的鳞茎节上,依靠土壤埋藏保护使更新芽越冬,如百合科葱属、百合属的一些植物。

5.块根草本类

该类植物的地下茎形成膨大的块状或球形,是贮藏营养物质的器官,越冬芽生于块茎的节上,属地下芽植物。该类植物在天然草地上分布不多。

6.匍匐茎草本类

该类植物的地上茎横卧地面,匍匐生长,匍匐的茎节上不但萌生枝叶,且可生根,每一个茎节都能形成单独的植株。

7.攀缘茎或缠绕茎草本类

该类植物都是地上茎不能直立的草本植物。攀援植物靠叶卷须等攀援器官支撑植物体的枝叶,如野豌豆属的一些种,缠绕植物又称草质藤本植物,其茎绕于其他植物上或蔓生,如田旋花、牵牛花等。多见于撂荒地、沟渠、田埂等。

四、一二年生草本植物

在天然草地上具有特殊作用,各类草地均有一定数量的分布,特别在荒漠、半荒漠和撂荒地上均形成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层片。在干旱、半干旱生境条件下,能否形成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优势层片,主要取决于降雨量的多少和时间。最常见的有一年生小禾草、盐生草和猪毛菜属植物以及一二年生蒿类、杂类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