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

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

时间:2022-11-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很多,常用的一般分为定性评价法和定量评价法两种,二者可以结合使用,相互补充。定性评价法是评价者在考察旅游资源后根据自己的印象所做的主观评价,一般多采用定性描述的方法,也叫经验性评价法或体验性评价法。综合性多因子评价方法是在考察旅游资源所在地的特定区域空间的多因子基础上运用一些数学方法,通过建模分析,对区域旅游资源及其环境和开发条

9.3.3 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

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很多,常用的一般分为定性评价法和定量评价法两种,二者可以结合使用,相互补充。下面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方法加以介绍。

1)定性评价法

定性评价法是评价者(一般是旅游专家或旅游者)在考察旅游资源后根据自己的印象所做的主观评价,一般多采用定性描述的方法,也叫经验性评价法或体验性评价法。根据评价的深入程度及评价结果的形式,又可以分为一般体验性评价和美感质量评价等方法。

(1)一般体验性评价法

一般体验性评价是由评价者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对某一或一系列的旅游资源就其整体质量进行定性评估。对于一系列旅游资源进行一般体验性评价,其结果可以形成一个评价序列。这种评价多由传播媒介或行政管理机构发起,且局限在已经接待游客的旅游地,评价的目的多着眼于推销和宣传,评价的结果可以使得某些旅游地提高知名度,客观上会对旅游需求流向产生诱导作用。如《中国旅游报》1985年主持的“中国十大名胜”评选,国家旅游局1991年主持的“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评选(见表9-2),以及西方一些畅销杂志每年向旅游者进行的“受欢迎的度假地”的调查,都属于这种评价类型。这种评价方法的显著特点是评价的项目很简单,甚至根本没有评价的细项,只要求就旅游地(旅游资源)进行整体质量评价,或在问卷上按序号(表示质量优劣的顺序)填上评价者认定的旅游地(旅游资源)即可。

表9-2 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1991年评选)

img134

(续表9-2)

img135

(2)美感质量评价法

美感质量评价一般是基于对旅游者或专家体验的深入分析,建立规范化的评价模型,评价的结果多具有可比性的定性尺度或数量值。其中,对于自然风景质量的视觉美评估技术已经比较成熟,目前较为公认的有专家学派、心理物理学派、认知学派和现象学派四大学派。

①专家学派:专家学派认为,凡是符合形式美原则的风景(皆指自然风景)都具有较高的风景质量。因而对风景的分析基于其线条、形体、色彩和质地四个元素,强调多样性、奇特性、协调统一性等形式美原则在风景质量分级中的主要作用。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林顿(R.B.H.Linton)。专家学派对于自然风景评价的研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居于统治地位,他们制定的风景质量评估系统已为许多官方机构所采用。例如,美国林务局的风景管理系统(Visual Management System,1976;1979)和美国土地管理局的风景资源管理系统(Visual Resources Management,1984;1986)等。

②心理物理学派:心理物理学派将风景与风景审美理解为一种刺激与反应的关系,把心理物理学中的信号检测方法引入到风景质量评价中来。具体做法是通过测量公众对风景的审美态度,获得一个反映风景质量的量表,然后在该量表与风景的各组成成分之间建立起一个确定的数学关系。心理物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有丹尼尔(T.C.Daniel)和布雅夫(G.J.Buhyoff)等。自然风景质量评估中,心理物理学派的思想和方法在70年代中期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从发展趋势上看,其应用前景并不亚于专家学派的方法。

③认知学派:也称心理学派,侧重研究如何解释人对风景的审美过程。它把自然风景作为人的生存空间、认识空间来研究,强调风景对人的认识作用在情感上的影响,试图用人的进化过程及功能需要来解释人对风景的审美过程。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英国地理学家阿普尔顿(Appleton)、环境心理学家卡普兰(S.Kaplan)夫妇和金布利特(Gimblett)等。风景审美的认知学派理论已经比较成熟,但由于其研究侧重点在于对人类风景审美过程的理论解释,到目前为止仍难以在大规模的、要求有量化结果的自然风景质量评价中运用。

④现象学派:也称经验学派,其研究方法一般是考证文学艺术家们关于风景审美的文学、艺术作品,考察名人的日记等,借此来分析人与风景的相互作用及某种审美评判所产生的背景。另外,也通过心理测量、调查、访问等形式,记叙现代人对具体风景的感受和评价。现象学派把人在风景审美评判中的主观作用提高到了绝对高度,它把人对风景的审美评判看作是人的个性和其文化历史背景、志向与情趣的表现,其代表人物是洛温撒尔(Lowenthal)。

2)定量评价法

定量评价法是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模型,以全面系统的方法,将有关旅游资源的各评价因子予以客观量化,其结果具有可比性,也叫技术性评价。较为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技术性单因子评价法

技术性单因子评价,是评价者在评价区域旅游资源时,集中考虑某些典型而又关键的因素,并对这些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进行适宜性或优劣评价。这种评价方法一般限于对自然旅游资源评价,如地形的适宜性评价、气候适宜性评价等。

①地形的适宜性评价:一般来说,地形因素对于运动型的旅游活动至关重要,是关键的旅游资源因子。地形对于风景观赏存在影响,崎岖、陡峭的地形会给旅游者空间移动带来困难,但常能借助于缆车、索道等人工设施解决。而地形的这种特性本身却具有风景美感。各种参与性的旅游活动对地形的倾斜程度(坡度)都有较严格的要求。各种旅游活动特别是参与性旅游活动对于地形的要求,成为评估地形适宜性的重要衡量标准。地形对各种旅游活动的适宜性参见图9-3。

img136

图9-3 地形与活动项目

②气候的适宜性评价:气候对所有的户外旅游活动都有影响,一方面对旅游者参与某一旅游活动的环境和活动质量产生影响,另一方面直接影响人的生理过程,影响人的体感舒适程度。各种气候要素对人体的生理影响是综合性的,不同气候要素的组合对人体产生不同的生理影响。奥利弗(J.E.Oliver,1989)曾提到用温度-湿度指数(THI)和风寒指数(K0)来评价气候对人体的影响。

THI=Td-0.55(1-RH)(Td-58)(9-1)

式中:THI——温度-湿度指数值;

Td——干球温度;

RH——空气的相对湿度

研究表明,温度-湿度指数在60~65时,大多数人感觉舒适;温度-湿度指数为75时,至少有一半人感觉不舒适;而指数值在80以上时,几乎所有人都感觉不舒适。

K0=(100V+10.45-V)(33-Ta)(9-2)

式中:K0——不考虑人体皮肤蒸发,完全遮阳情况下空气的总冷却率[J/(m2·h)];

V——风速(m/s);

Ta——气温(℃)。

风寒指数(K0)是考虑到风加速人类皮肤与周围空气的热交换而提出来的。在白昼,人体由于太阳的照射可获得辐射热补偿,从而减少人体的热损失。在日光照射下,人体平均每小时每平方米可得到837 100J的辐射热。因此在计算白昼(阳光直射)的总冷却率(K0)时,应扣除这一部分热量。

(2)综合性多因子评价法

综合性多因子评价方法是在考察旅游资源所在地的特定区域空间的多因子基础上运用一些数学方法,通过建模分析,对区域旅游资源及其环境和开发条件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的结果为数量化的指标数值,便于对不同地区旅游资源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现有的综合性多因子评价方法很多,例如层次分析法、指数表示法、模糊数学评价法、综合价值评价模型、美学评分法和观赏性旅游地评价模型等。

img137

图9-4 旅游资源评价因子体系框图

层次分析法最早是由美国运筹学家塞蒂(A.L.Saaty)提出来的。它将复杂问题中的各种因素通过划分出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使之条理化,再根据对一定客观现实的判断,就每一层次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给予定量表示,用数学方法确定其权值,并通过排列结果,分析和解决问题。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旅游资源评价的主要步骤如下:将旅游资源的评价进行层次划分,划分出大类、类和层,构成旅游资源评价模型树(见图9-4);给出评价因子的大类、类、层的权重(见表9-3),对决策树中各层次分别建立反映其影响关系的判断矩阵,通常是应用特尔菲法(Delphi),即专家咨询法,获得评价因子排序权重及位次;根据权重排序,以100分为总分,按权重赋予各个因素分值,就得到旅游资源定量评价参数表;根据各评价因子的权重,确定基本评价因子的指标分,亦可采用特尔菲法。

(3)国家标准规定的综合打分评价法

综合打分评价法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即依据“旅游资源共有因子评价系统”赋分。评价系统设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两个档次。评价项目为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其中资源要素价值项目中含有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五项评价因子;资源影响力项目中含知名度和影响力、适游期或使用范围两项评价因子;附加值含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一项评价因子。

表9-3 第一、二层评价因子权重

img138

基本分值,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用量值表示。资源要素价值和资源影响力分值为100分,其中资源要素价值为85分,其分配如下: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分,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25分,珍稀或奇特程度15分,规模、丰度与几率10分,完整性5分;资源影响力为15分,知名度和影响力为10分,适游期或使用范围为5分;附加值中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分正分和负分。每一评价因子分为四个档次,其因子分值相应分为四档。旅游资源评价等级标准见表9-4。

表9-4 旅游资源评价等级标准

img139

其中,五级旅游资源称为特品级旅游资源;五级、四级、三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优良旅游资源;二级、一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普通级旅游资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