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造船模式的内涵及其演变过程

造船模式的内涵及其演变过程

时间:2022-11-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制造模式是指企业体制、经营、管理、生产组织和技术系统的形态和运作方式。造船模式是指组织造船生产的基本原则和方式。从铆接造船到现代造船,造船模式的演变经历了四个阶段,形成四种有代表性的模式。二次大战期间由于战时造船量的急剧增长,又促进了全焊接船与分段建造技术的应用。促使这一模式形成的主要因素是由于成组技术在造船中应用,以及当时对建造超大型船舶日益增长的需求。

2.1.1 造船模式的内涵及其演变过程

2.1.1.1 造船模式(Shipbuilding Mode)的内涵

模式是指事物的标准形式或可照着做的标准样式。制造模式是指企业体制、经营、管理、生产组织和技术系统的形态和运作方式。从更广义的角度看,制造模式就是一种有关制造过程和制造系统建立和运行的哲理和指导思想。

对于复杂的造船工程而言,造船方法会有多种多样,且难求形式上的统一,但这并不影响寻求组织造船生产运作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式的统一。统一是指船舶建造用什么原则进行产品作业任务的分解,以及分解后的产品作业任务用什么方式重新组合。

造船模式是指组织造船生产的基本原则和方式。它既反映组织造船生产的产品作业任务的分解原则,又反映作业任务分解后的组合方式。这种分解原则和组合方式体现了设计思想、建造策略和管理思想的结合。

因此,对于造船模式内涵的理解,应该立足于对船舶产品如何确立其作业任务分解原则和组合方式,在分析各类别及其差异的基础上,用科学、先进的模式规范各厂“怎样造船”和“怎样合理组织造船生产”。

2.1.1.2 造船模式的演变过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造船总量的急剧增长,造船模式也随之不断变化、发展。但相对在一段时期内又是稳定不变的。从铆接造船到现代造船,造船模式的演变经历了四个阶段,形成四种有代表性的模式。

1)第一阶段:按功能/系统组织生产的造船模式

这就是造铆接船年代的造船模式,其特点是:

(1)船体建造按结构功能/系统,舾装按使用功能/系统进行船舶设计和组织生产。

(2)产品的作业任务分解与分解后的组合按船舶设计的功能/系统,通过放样,按照先船体、后舾装的顺序,由各工种按功能/系统分别在船台和舾装码头进行单件作业,直至形成船体、舾装各自完整的功能/系统。

2)第二阶段:按区域/系统组织生产的造船模式

这是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建造全焊接船初期形成的造船模式。

焊接技术在造船中应用开创了船体分段建造。二次大战期间由于战时造船量的急剧增长,又促进了全焊接船与分段建造技术的应用。

分段建造技术的应用,提供了船体建造可按其结构特性划分成分段、部件,形成以区域进行流水作业的可能,同时还提供在分段区域上进行预舾装的可能。这种造船模式具有如下特点:

(1)船体建造作业任务的分解和组合可按其结构区域划分,而舾装则以扩大预舾装仍按其使用功能/系统组织造船生产。

(2)船舶设计虽仍按功能/系统,但船体建造作业任务的分解和组合可通过放样,采用船体生产设计加以规划和体现。

3)第三阶段:按区域/阶段/类型组织生产的造船模式

这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形成的造船模式。促使这一模式形成的主要因素是由于成组技术在造船中应用,以及当时对建造超大型船舶日益增长的需求。该模式的特点是:

(1)产品作业任务的分解和组合按船舶产品的空间部位划分区域,分阶段、按类型的分解原则和组合方式。

(2)产品作业任务的分解和组合方式是通过船体、舾装的生产设计加以规划和体现。

(3)生产作业方式按区域进行船体分道和区域舾装,并将完工的各个作业区域相互组合以形成完整的船舶产品。

4)第四阶段:按区域/阶段/类型一体化组织生产的造船模式

这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形成的造船模式。形成这一模式的主要因素是由于:

—70年代初期建造超大型船舶仍处于需求的增长期。

—超大型油船的舱内外涂装工程的日益增多及其要求的不断提高,促使涂装从舾装作业中分离,而形成独立的涂装生产作业系统。

—系统工程技术与电子计算机技术在造船中应用的扩大。

这一模式的特点是:

(1)产品作业任务的分解和组合,除按区域/阶段/类型的分解原则和组合方式外,更体现船体建造、舾装、涂装三大作业系统的相互结合。

(2)产品作业任务的分解和组合,是通过船体、舾装、涂装的生产设计加以规划和体现。

(3)船舶设计、造船生产与生产管理相互结合,并通过生产设计融为一体。

这种造船模式沿用至今,已被国内外造船界公认为现代造船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