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可调螺距螺旋桨流体动力设计的一些问题

可调螺距螺旋桨流体动力设计的一些问题

时间:2022-11-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要了解桨叶受到的流体动力,包括桨叶调节时的情况。若桨叶所承受的流体表面力的合力处在r S半径处的G点上。通常由快速性计算已知船舶运行时整个螺旋桨的推力T及扭矩Q。从1968年苏联出版《可调螺距螺旋桨流体动力学》的英译本及20世纪90年代获得的俄罗斯试验资料看,工程实践中遇到的转叶力矩系数CM的数值在±0.005之间。可见调距桨运行时,都要用可观的力矩锁住桨叶,才能保持桨叶在设定螺距状态运行。

报告主旨

与常规螺旋桨一样,按船舶推进要求,选定调距桨的参数(直径、螺距、翼型剖面等)。但为适应实船航行中船体有效功率和主机输出功率—转速等的变化,推出了可调螺距螺旋桨,即令桨叶绕转叶轴旋转,改变桨叶与水流相对角度——“调节螺距”,以改善航行条件变化后的船—机—桨匹配。为此,要调节桨叶柄在桨毂座内的相对位置,出现了新的问题,在桨吸收主机功率和发出船航行所需推力条件下,如何固定和调节桨叶柄在毂座内的位置。为此,要了解桨叶受到的流体动力,包括桨叶调节时的情况。

1 桨叶绕转叶轴的力和力矩

在定距桨强度校核时,需要知道桨叶r S处剖面的力和力矩,算出桨叶剖面的应力和评估其强度;调距桨叶也要进行同样的强度评估,但所述力和力矩要经桨叶柄和桨毂传到桨轴及船体上,要保证桨叶在毂座内的位置固定和可调节。照理,计算桨叶面上的流体压力和阻力分布,积分求出整片桨叶所承受的合力及相对转叶轴的力矩,也可通过模型试验测定所述力和力矩。随着螺距的变化(桨叶绕转叶轴调节),桨叶的绕流及流体动力情况非常复杂,模拟、测试及计算有问题。工程上,首先要对转叶力矩的量级有一个评估,从而确定转叶机构固定和调节时受到的力,设计恰当的转叶装置,保证其机械动作和强度。

图1 桨叶受力及转叶力矩示意

为此,假定已知螺旋桨的推力T和扭矩Q,桨的推力和扭矩平均分配到每片桨叶上,每片桨叶分摊到1/Z的推力和扭矩(Z为桨叶数)。若桨叶所承受的流体表面力的合力处在r S半径处的G点上。图1为r S半径圆柱面上剖面的展开,为评估调距桨运行过程桨叶绕转叶轴的力矩的量级,近似认为在圆柱面内绕转叶轴的作用力矩,就是在垂直转叶轴的平面内的力矩值。作用于桨叶的推力T/Z及分摊到桨叶的扭矩Q/Z作用于r S半径处的同向力为。转叶轴通过“O”点,垂直图面,合力作用点为“G”点,距桨转叶轴—桨轴平面的距离为“e”,距桨盘面为“f”,则转叶力矩为Mb

计及桨叶剖面螺距角γ及G点距转叶轴“O”的距离OG,有:

e=OG·cosγ,f=OG·sinγ

图1所示OG为正值,即合力作用点由转叶轴往桨叶导边偏移,在图示力的作用下,其转叶力矩Mb若导致桨叶往螺距角增大方向转动,则为正转叶力矩。反之,为负转叶力矩。桨叶合力作用点G与转叶轴的相对位置确定桨转叶力矩的方向,为保证桨叶在设定位置运行,转叶机构必须提供力矩,以平衡所述流体动力转叶力矩Mb

通常由快速性计算已知船舶运行时整个螺旋桨的推力T及扭矩Q。若表示桨叶合力作用点G到转叶轴的距离OG=h,该合力作用点所在剖面的螺距角为γ,计及表达式T=KTρn2D4、Q=KQρn2D5,可将式(1.1)写成:

常见桨的合力作用半径r S≈0.65,计及,代入上式,得:

表示转叶力矩系数CM=Mb/ρn2D5,则有Mb/Q=CM/KQ

现若以常见中高速船用调距桨为例,JP≈1.0,ηP≈0.68,γ≈31.5°(P/D≈1.25),则可得近似关系式CM=。由此可见,要减小桨叶的转叶力矩,便于调距桨的控制,应减小h值,即转叶轴接近桨叶合力中心。可惜,同一桨叶在不同螺距角位置合力作用中心点是“漂”动的。因此,实际运行时桨叶可能受到不同大小和方向的转叶力矩,需要桨转叶机构应对。

早在采用可调螺距空气螺旋桨时,由于其桨叶宽C与桨径D之比C/D≈0.05,叶宽沿径向变化也不大,h/D数值较稳定,h/D值可取得较小,从而控制了转叶力矩Mb,轻便地实现了调距任务。船用螺旋桨叶宽C与桨径D之比C/D≈0.35~0.45,而且叶宽沿径向变化显著,桨叶绕转叶轴转动,可能导致h值在弦长C的20%长度范围内变动,出现h/C=0.2。即桨叶合力作用中心到转叶轴的h/D≈0.07~0.10之间,实际船用调距桨的转叶力矩系数CM=≈(0.37~0.51)KQ/Z计及大多数实用桨的高效率ηP区的KQ≈0.035~0.045,则对于Z=4和Z=5的螺旋桨,有CM≈0.0026~0.0057。从1968年苏联出版《可调螺距螺旋桨流体动力学》的英译本及20世纪90年代获得的俄罗斯试验资料看,工程实践中遇到的转叶力矩系数CM的数值在±0.005之间。

由于单一桨叶的转叶力矩Mb与整桨的运行扭矩Q的比数Mb/Q=CM/KQ值在1/7到1/9左右,为调控单一桨叶在指定状态运行,需要转叶机构提供相应锁住桨叶柄的力矩,与转叶力矩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为此,考察一下转叶力矩的实际数值。

取直径D=4.2m桨为例,以230r/min航行时,桨吸收功率为PD=18000k W,扭矩Q=PD/2πn=747k N·m;以175r/min航行时,PD=7600k W,扭矩Q=414k N·m。又如D=1.85m桨,以342r/min航行时,PD=2100k W,扭矩Q=58.6k N·m;以255r/min航行时,PD=680k W,扭矩Q=25.5k N·m。若两桨的转叶力矩与桨扭矩之比Mb/Q=1/8。则有D=4.2m桨以全速航行时,转叶力矩Mb=93.4k N·m,以中速航行时,Mb=51.8k N·m。而D=1.85m桨以全速航行时Mb=7.3k N·m;以中速航行时,Mb=3.2k N·m。可见调距桨运行时,都要用可观的力矩锁住桨叶,才能保持桨叶在设定螺距状态运行。实际D=4.2m桨的叶柄盘直径d=600mm,采用曲柄式转叶机构,曲柄销(crankpin)中心距转叶轴中心距离l≈200mm,为平衡转叶力矩、制动桨叶,曲柄销需承受横向剪力F=Mb/l,数值在(470~260)k N之间,可见转叶机构处在非常紧绷的状态运转。

2 调距桨叶转叶轴选择

桨叶转叶力矩的大小,影响转叶机构的张弛,为保证机构的灵巧,希望转叶力矩值能小点,即桨叶流体动力合力作用中心能处在转叶轴上,轻轻推拉曲柄销,即能实现桨叶调距。由于桨叶调距后合力作用点的“漂”动,以及转叶力矩与桨所运行的吸收功率(扭矩)同步增大,通常设计工况桨的吸收功率最大,故转叶轴的选定,主要考虑桨在设计工况时的需要。

在选择转叶轴位置时,有两种思路。如图1所示,若合力作用点G在转叶轴O点到桨叶导边之间,则转叶力矩为正,在该力矩作用下,桨叶自动往螺距增大方向转,则桨的扭矩及推力都增大,照理要到极限位置或主机无法提供需要的拖动力矩为止。相反,若G点在转叶轴O点到桨叶随边之间,则转叶力矩为负,在该力矩作用下,桨叶将往螺距减小方向转,桨的扭矩及推力将减小,桨吸收功率减小,从动力机器运行角度看,趋向安全。为保证桨叶螺距调控,只需将曲柄销“顶”在预设位置。由于OG=h的绝对值较大,转叶力矩较大,整个转叶机构可能比较笨重,这是一种思路。还有,就是让转叶轴尽量接近合力作用中心,令OG=h→0,则转叶力矩很小,易于进行调控,由于船用螺旋桨所处流场(船后伴流场)的不均匀性,每片桨叶在不同周向位置的合力作用点出现“漂”动现象,转叶力矩忽正忽负,转叶机构必须既“顶”住,又“拉”住曲柄销。整个转叶机构运行相对复杂,但承受的转叶力矩相对小,转叶机构可能比较灵巧,这是第二种思路。在20世纪60年代前后,开发船用调距桨的先行国家,利用上述两种思路的都有。当时采用的桨叶大多是导边—随边宽度对称的分布。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为减震、降噪等目的,出现侧斜螺旋桨,桨叶各半径剖面沿周向移动,从而导致桨叶合力作用点的位置变动幅度加大;由于侧斜还导致桨叶绕转叶轴调控后,空间位置变化幅度也更大。因此,要确定调距桨叶在各螺距位置的流体动力合力值和作用中心(包括转叶力矩),无论是用模型试验测定,还是理论计算方法,都有困难。问题在于各种调距角位置时桨叶流体动力模拟及数学模型建立,在此只是对问题做点物理说明。工程实践的需要,还是促成了船用侧斜调距桨工业产品开发取得了目前的进展。

与定螺距螺旋桨相似,通常调距桨的侧斜度在45°以内,桨叶剖面螺距、侧斜角的径向分布规律相似,即由桨毂起内半径剖面先向前(导边)侧斜θsk>0,逐步转到外半径向后侧斜θsk<0。按各国船检规范关于侧斜角的定义规定,为剖面中点到桨轴心连线与桨叶参考线的桨盘面上投影夹角。只是在调距桨情况下,通常转叶轴线就是桨叶参考线。最大侧斜角与最小侧斜角之差为桨叶侧斜度,选择的侧斜角θsk沿径向的变化,导致的桨外形轮廓是光顺的。关于桨叶剖面的拱度,当代各国(包括美、欧、俄)多采用NACAa=0.8为基础的形式。要求剖面叶背(吸力面)压降值,由导边到80%弦长处的压降相等;在随后的20%弦长内,压降系数降到随边为零。这导致剖面的流体合力作用中心有向导边移动的趋势,通常在距剖面弦向中点往导边0.10~0.25弦长处。由于桨叶侧斜后,外半径(r>0.6)相对更加给力的剖面整体向随边移动,可以预期剖面合力作用中心也有相应移动。

调距桨转叶轴位置的选择,既要考虑设计工况船舶航行的需要,又要考虑船舶机动调距后的情况。下面提供一些经过实船运行考验的调距桨转叶轴相对位置数据,表1中的桨都经过装船后长期运行于不同螺距位置的情况,列出的是设计工况所对应的值。绕转叶轴转动(调距)后,有关数据将发生变化,包括桨的侧斜度。

表1 若干调距桨转叶轴位置相关数据

对若干调距桨的侧斜角θsk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列出具有代表性的五型调距桨的侧斜分布特点于表1。虽然图纸所注侧斜度(projectedskewangle)不完全相同,但侧斜角θsk沿桨径向分布规律极其接近,即在 T≈0.78处,侧斜角θsk回到零,在桨毂处=hub,θsk=0起,慢慢向导边侧斜,在接近叶梢>0.78处,剖面迅速向随边侧斜。其关系可用抛物线表示,即用式(2.1)表示。只要给定桨叶侧斜度θsk TOT,即

θsk=A(-hub)(-0.78)  (2.1)

就可以确定具体桨的式(2.1)中的A值。的确,在dθsk/d=0处,侧斜角达到极值,即往导边侧斜最甚位置,侧斜角θsk出现拐点。由式(2.1)知:

由dθsk/d=0,[2-(hub+0.78)]A=0,=(hub+0.78)/2=guai,该处的侧斜角为:

桨叶梢r=1.0处,侧斜角为:

桨叶的侧斜度为:θsk TOTsk Tipskguai=A  (2.2)

从式(2.2)中,已知rhub及θsk TOT值,可得出A值,随后得出该桨的侧斜θsk分布解析表达式,即

按上述解析关系算得之θsk与工程图纸给定的数据绘算所得之θsk的差异,逐点比较,均在±0.2°之间。在选定表1中直径D=1.85m、侧斜度25°的四叶调距桨时,采用该表中D=4.2m桨的侧斜分布θsk,将侧斜角值按25°/40°比例缩小,与按式(2.1)算得的侧斜分布,相对角度差小于±0.2°。必须指出,虽然该两型桨的螺距比及叶数等均不同,实桨调试和运行中,并未出现与转叶力矩有关的问题。两型桨在调节到名义螺距比(=0.7剖面转动后的相应值)约P/D≿1.5时,转叶机构仪表显示,桨转叶力矩由原来的负值转到了正值,即需要“拉”住曲柄销,以免桨叶自动转到更大螺距角位置。表1中所有桨的转叶轴(桨叶参考线)都是将桨叶面积基本平分,桨叶导边部分面积略大于随边部分的面积,占总面积的50%强。

有技术资料显示,俄罗斯(苏联)曾进行不同侧斜方式(常规轻微侧斜、大侧斜、径向呈S形中侧斜、先向导边后在外半径向随边侧斜—常规侧斜)桨叶的转叶力矩模型测试。与表1中所列各桨转叶轴的相对位置相比,桨叶导边部分面积只占总面积的40%左右,资料中的CM为负值,即转叶力矩有令桨叶往减小螺距角方向转动的趋势,CM的绝对值在0.005左右。数据还显示,大侧斜导致CM绝对值增大,即转叶力矩值波动更大。资料中未见桨螺距比数据,也未查到采用该类转叶轴位置的调距桨样机。

综上所述,为保证调距桨的顺利运行,正确选定转叶轴的位置,即照顾到以各种螺距运行时,桨叶合力作用中心与转叶轴的相对方位,并控制转叶力矩,非常重要。尤其是当代叶梢卸载侧斜螺旋桨,要确定桨叶合力作用中心,无论通过理论计算,还是模型试验,都非易事。特别是当桨叶绕转叶轴转动后,部分剖面进入分离绕流,部分剖面压力面和吸入面位置互换后,计算的物理模型基础和试验的模拟参数都有待商榷。因此,根据先前的工程实践经验,探索前行,至关重要。根据本节讨论,希望达到以下共识:高速航行时,应设法降低桨的扭矩Q及与之呼应的转叶力矩Mb,即降低转数(航速)后,再启动调距操作程序,在船舶应急状态(如紧急倒车、回转)也应同步降低桨转数,顾及桨的流体动力状态,再进行调距操作。

关于如何具体为新设计桨选定转叶轴位置问题,建议以有成功实用经验的调距桨为母型,来选定转叶轴位置。参照D=4.2m、θsk=40°、CT≈0.48五叶调距桨的经验数据,曾选定D=1.85m,θsk=25°,CT≈1.05四叶调距桨的转叶轴位置,顺利地满足了技术任务书要求,达到了预期工程效果。应该可以在此基础上继续践行。

3 绕转叶轴旋转时桨叶的转动惯量及附连水转动惯量

调距桨叶有绕转叶轴转动调节螺距的技术使命,由桨叶与桨毂相对静止到转动,必须改变原来的平衡,施加相应的力(矩)及相应的加速度,为此需要了解桨叶在所述运动时的转动惯量及附连水转动惯量,才能确定与相应加速运动有关的转叶力矩。

国际市场上有调距桨毂(包括转叶机构)的系列专利产品,却不包括桨的流体动力性能保证,这是因为,要根据特定的具体船—机—桨匹配需要,专门进行涉及螺旋桨推进、空泡、振动、噪声性能的流体动力设计。对于调距桨,还要加上改变螺距状态后的桨叶转叶力矩、绕流空泡化等问题的权衡。目前在研讨桨叶转叶力矩时,都默认了准定常假定,即认为转叶过程中,每一瞬间的作用力仅与该瞬间的速度有关,而与加速度无关。在专门的可调螺距螺旋桨论著中,有“与加速度有关的转叶力矩,其数值可忽略不计”的说法。由于没有找到提出这一观点的技术文献及论证依据,在下面将针对实际运行的调距桨案例来检查,证实关于“船用调距桨的调距过程中的加速度对转叶力矩的影响,可忽略不计”的论断。

3.1 桨叶绕转叶轴的转动惯量

图2所示为叶剖面沿转叶轴方向所见图形,铺在圆柱面上的厚度t的小段tdx到转叶轴的直线距离,小于该tdx段在圆柱面上到转叶轴的距离。因此,小段tdx绕转叶轴的转动惯量值t·dx×(距离)2小于t·dx·x2,认为剖面绕转叶轴的转动惯量为

图2 沿转叶轴向剖面视图

是高估剖面绕转叶轴的转动惯量,亦即高估与加速度有关的转叶力矩。按图2所注标记,C为剖面长(叶宽),由转叶轴到导边为CL,到随边为CT;t0为剖面厚,t为剖面当地局部厚,可将式(3.1)写成

由此可见,除与材料密度成正比外,剖面绕转叶轴的转动惯量与叶宽C成立方关系,与厚度成正比。式(3.2)中的积分值与剖面沿弦向的厚度分布有关,对于船舶螺旋桨常用的翼型剖面,相对厚度t/t0沿弦向相对位置的分布规律不变。故对于特定翼型剖面的积分值有

倘若以选作算例的表1中D=1.85m桨为例,采用的是NACA66厚度分布,计算其相对剖面中点的转动惯量值,即转叶轴与剖面中点重合的情况,有

表2 NACA66剖面转动惯量计算表

并由表2得

im0mC3t0×402.5×10-3×0.1=0.04ρmC3t0  (3.3)

若转叶轴偏离剖面中点,将导致转动惯量增大,其数值为剖面质量乘以偏移距离“l”的平方。通常转叶轴不会移出剖面宽度范围,即l<。则剖面转动惯量增加Δim值,计及剖面面积,有

CS=S/Ct0=∑,表2中算得CS=0.718,桨叶导沿、随沿加厚后CS≥0.720。通过以上估算,可以估定侧斜桨叶剖面对转叶轴的惯量值在以下范围:

im=im0+Δim

im≈kρmC3t0,0.04<k<(0.04+0.18)=0.22  (3.5)

整片桨叶相对转叶轴的转动惯量Im=imdr为由桨毂径rh到叶梢D/2的im积分。计及,可得Im表达式:

已知C/D、t0/D后,取k=0.04,由式(3.6)所得为桨叶绕转叶轴的最低转动惯量;取k=0.22,为桨叶可能高的转动惯量。仍以表1中D=1.85m桨叶为例,计算列于表3。表中还包括有计算桨叶质量的项,即Wm=

从而得到计算桨叶的质量:Wmm×39.33×10-3×0.1=93.4kg及其绕转叶轴的转动惯量范围。

表3 D=1.85m桨叶惯性量计算

即实桨叶的转动惯量:13.8kg·m2>Im>2.5kg·m2

3.2 桨叶绕转叶轴的附连水转动惯量

桨叶剖面通常是细长体形。按惯例,在研究、计算其绕图2中转叶轴转动时,将剖面看成平板,宽度为C,该剖面绕转叶轴的附连转动惯量为

式中,ρw——水密度,CL——转叶轴到导边的距离。当转叶轴取在剖面宽中点,即CL/C=,λw有最小值为λw=;当转叶轴取在导沿(或随沿)CL/C=0(或CL/C=1),λw有最高值为λww。即由于转叶轴相对桨叶剖面弦向位置不同,其附连水转动惯量λw的变化范围为

桨叶由桨毂rh到桨叶梢(D/2)整片桨叶的附连水转动惯量为

倘若所有剖面均取kw=1,得Im值最小;取kw=9,得Im值最大。综上所述,桨叶的附连水转动惯量值的变化范围如下:

对于材质密度ρm的桨叶绕转叶轴转动惯量Im及其附连水转动惯量的数值,可按式(3.6)、式(3.8)进行比较。对于侧斜桨叶,各半径处剖面的k及kw值为相对半径r的函数,加上C/D及t0/D均随r变化,故只能针对具体的桨叶进行估算,对一些具体工程用桨的计算显示,桨叶在空气中的转动惯量(Im)与在水中的转动惯量(Im+Iw)之比,大致在1∶3到1∶4之间。

关于D=1.85m算例桨,表3中列有其(C/D)4项及∑(C)D4的数值。若设定所有剖面的转动惯量λ中的系数kw=1.0,得桨叶的附连水转动惯量下限值:

假定kw=9.0,得到桨叶附连水转动惯量的可能上限值:

3.3 调距桨转叶过程中的角加速度

非定常运动物体的受力(矩),与运动体的惯性有关外,还与加速度值有关。当代调距桨的桨叶转动幅角,即由最大正螺距角到极限负螺距角的调节值,大致在60°左右,即π/3。转叶机构从全速前进螺距调至全倒退螺距,费时是15~30s(民船),军船用桨的时间接近15s。假如是周期性调节,即由原运行螺距回调到最低螺距,再往高调到最高螺距后,恢复到原运行螺距,费时为一个周期T,则有T为10~60s。

接到转叶指令后,转叶力矩的平衡被破坏,即在t瞬间,转叶加速度为,转动角速度ω=0。螺距角γ按下列关系变化:γ=Acos2πt/T+B,在t=0时,γ=γ0;t=T/2时,γ=γ1,则可得关系式:

在螺距调控期间可能出现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幅值为

式(3.9)中γ01为最大正螺距角与极限负螺距角之差,约为γ01==60°。为估计实际桨叶调距转动时的角速及加速值,表4中计算不同调控周期T所对应的数值,并以实桨D=1.85m为例,计及桨叶转动惯量Im,附连水转动惯量Iw及桨叶宽C等数值,可得出与加速有关的转叶力矩等的数据。表中列出的最高角速是反复调节螺距时可能达到的数值,高于平均角速度,除定性反映转叶曲柄机构运动的非线性特点外,可充分估计转叶机构调距时,桨叶剖面因之出现的线速度大小及其对桨叶绕流的影响。以D=1.85m算例桨为例,该桨=0.7处实际叶宽C=×D=0.468×1.85≈0.87m,若转叶轴通过剖面端点,则因调距导致的另一端的线速度为0.05~0.30m/s(见表4)之间。对于正绕桨轴以线速度u=30~50m/s旋转的桨叶剖面,由于调距引起的局部线速度与桨正常运行线速度相比较为(0.05~0.30)与(30~50)m/s之比,即由调距引起桨叶剖面局部绕流速度的变化,为千分之几,显然低于船后伴流场引起的剖面绕流速变化。这就是调距时只考虑螺距方位角变化,而不考虑绕流速度变化的理由。

表4 桨叶调距时可能的运动和受力估算

在3.1、3.2节中,曾算得D=1.85m桨桨叶的转动惯量在2.5~13.8kg·m2之间,而其在水中的附连转动惯量在4.37~39.33kg·m2之间。因此,桨叶的水中转动惯量最大可能值为ITOT=13.8+39.3≈53.1kg·m2。当最高可能角加速度||时(见表4),可出现瞬间转叶力矩峰值ΔMbmax=ITOT×||2≤53.1×|ω·|2max=53.1×0.2072≈2.3N·m。与“1”节中估算得到:342r/min时,Mb≈7.3k N·m=7300N·m;255r/min时,Mb≈3200N·m相比,由加速度引起的转叶力矩ΔMb比定常状态的转叶力矩Mb小3个量级。

前面“2”节中曾提到,苏、俄曾进行不同侧斜方式桨叶的转叶力矩模型试验,测得转叶力矩系数|CM|≈0.005~0.010区间。按其估算D=1.85m、P/D=1.400、Z=4叶调距桨每叶的定常转叶力矩:桨转数342r/min时,Mb=CMρn2D5≈(3610~7220)N·m;桨转数255r/min时,Mb≈(2010~4010)N·m之间,与“1”节中估算的最大转叶力矩值相当。

4 结论

调距桨的转叶力矩,是调距桨设计必须考虑的一个流体动力问题。与桨运转时的轴扭矩相比,转叶力矩数值可观,且随桨运行转数增高而变化,转叶力矩的方向会变化,数值会增大。因此,调控螺距时,必须适当限制转叶机构的启用条件,即规定在一定转数和航速条件下,才能进行调距。

对于侧斜式调距桨,转叶力矩的变化更为复杂,要考虑桨叶侧斜、纵倾的分布与桨叶力矩的关系,恰当选择转叶轴的相对位置,可以根据实桨的统计数据选择。

转叶机构操控时,会出现加速度,计及桨叶调节螺距角实际情况,所产生的转叶力矩变化,数值有限,工程上可以忽略不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