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音响场景的设计

音响场景的设计

时间:2022-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音响场景的设计《一场特殊的音乐会》节目开头,编导用音响来表达具体的场景:街上、大雨、出租车,作为记者的“我”上了车后,雨水落在车顶的声音。在《走向正在消逝的冰川——寄自长江源的家书》中,作者也从采集的声音资料中精选了有代表性的音响来构建精致的音响场景。亚广联专家给该节目的评语对编导的音响设计给予了高度评价:“完美的音响是节目的特点。”

一、音响场景的设计

《一场特殊的音乐会》节目开头,编导用音响来表达具体的场景:街上、大雨、出租车,作为记者的“我”上了车后,雨水落在车顶的声音。然后是剧场门口挤满了等退票的人,其中一位求“我”,帮他找张票。在这个将近一分钟的开头里,编导只设计了一句模仿节目中记者内心独白的解说词:“那天雨真大,我刚刚离开范老师住的医院。赶着来到了剧场。”雨声敲打在伞上、车顶上,出租车在街道上疾驶,这些音响共同完成了对一个场景的描述和气氛渲染,也很好地揭示了节目中记者的心情。等退票的吵闹声和向记者要票的人声是编导在采访中遇到的真实情况,这个吵闹声既营造了场景的真实氛围,又把叙事自然引向了音乐会;既带给听众现场实感,又省去了不必要的解说词,充分体现了编导利用音响叙事的功力。

在《走向正在消逝的冰川——寄自长江源的家书》中,作者也从采集的声音资料中精选了有代表性的音响来构建精致的音响场景。首先在节目的开头部分,作者用高原的马嘶、牧民的歌声、小羊的呻吟、探险队员的喘息声共同构筑了一个富于高原特色的音响场景,用声音的感染力紧紧吸引了听众。在节目中有一段高原清晨的场景,时间通常是广播节目难以表现的对象,而广播特写则需要用音响来为听众描述这个极富特色的场景,编导选择了高原清晨最典型的音响:挤奶的噗噗声、奶水落在桶里的嗵嗵声、小鸟的鸣叫、藏族妇女的笑声夹杂着打酥油茶的咚咚声,这几种音响交织在一起,渲染出宁静辽远、粗犷壮美的高原景象,同时给听众以巨大的想象空间。

音响场景的设计不是以惟妙惟肖地模仿自然状态为最高目的,而是以唤起听众的想象,使听众进入主动欣赏状态为主,所以没有必要对场景中的音响“有言必录”、而是要从中选择最能带给听众环境感、动感的最典型的音响形象。《走向正在消逝的冰川——寄自长江源的家书》节目开头和结尾的一滴一滴的水声,是为了向听众展示冰川的样子;牧民赶着牦牛,边走边吹口哨,牦牛沉重的脚步声是为了描述高原的辽阔无际。节目中光是牦牛走在路上的音响,编导就录制了好几种,有下冰雹时牦牛的脚步声、有牦牛过河时的水声、有牦牛腿陷在沼泽里的声音。而节目结尾处由水滴到冰川断裂,到滴水成河的一系列水的音响,则是在真实素材的基础上经过精心的加工处理混合交织在一起的,编导的用意就是让听众听到丰富的音响层次的同时,也会产生一种对于生态环境恶化的深刻思考。亚广联专家给该节目的评语对编导的音响设计给予了高度评价:“完美的音响是节目的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