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电镀其他贵金属

电镀其他贵金属

时间:2022-10-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电子工业上,小型精密元器件镀铂,可用以替代昂贵的铂制品。③控制镀铑溶液的温度极为重要,当温度高时,不仅影响电流效率,使沉积速度减慢,而且镀层质量将显著下降,当温度低于200℃时,所获之镀铑层色暗、无光。在同一电流密度下,硫酸浓度不同时,对电流效率影响不大。为使金属钯溶解完全,可重复一两次上述操作。当其他条件控制在工艺范围内,氯化铵含量较低时,镀层外观会发花或有白云状不均匀现象。

第三节 电镀其他贵金属

一、电镀铂

铂可镀在铜、镍、铬、钛等镀层或基体上。钛网镀铂常用于不溶性阳极。电子工业上,小型精密元器件镀铂,可用以替代昂贵的铂制品。

1.镀液组成和工艺条件

镀铂液有酸性和碱性两种,使用不溶性阳极。电镀铂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见表12-13。

表12-13 电镀铂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

img146

2.溶液的配制方法(以配方1为例)

(1)Pt盐的配制。

①分别将195g氯铂酸195g和170g氯化钾配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将10%的氯化钾溶液在高温下搅拌,加入到10%的氯铂酸溶液,生成氯铂酸钾沉淀,放置4h后抽滤,用冷蒸馏水洗涤3~4次后,抽干(洗液及母液可保留回收)。

②将上述沉淀移至烧杯中,用100mL水搅成糊状,同时加入100g亚硝酸钠(先溶在150mL水中),在砂浴上加热,控制温度在105℃左右,直至反应完全,溶液呈黄绿色

③反应物冷却后,一次加入3.5mL氨水(质量分数为25%),并将瓶口塞紧,摇匀。有沉淀析出,放置过夜。

将沉淀滤干,冷水洗涤数次,然后在约2L的沸水中重新结晶,结晶母液可重复使用。将结晶抽干后,立即装瓶,即为成品Pt盐。

废铂液回收时,先加水合联氨(N2H4·H2O),使铂完全沉淀成铂黑,用王水溶解,制成氯铂酸,然后再按上述方法制取铂盐。

(2)镀铂溶液的配制。

①称取所需量的Pt盐,加热溶于稀的氨水中。

②称取所需量的硝酸铵、亚硝酸钠,混合溶解在蒸馏水中,过滤后加入上述Pt盐溶液中。

③将溶液煮沸并通电处理至试件镀层光亮、不脱皮,方可正式电镀。处理过程中始终保证pH>9。

3.镀液组成和工艺条件的影响

(1)铂盐是主盐,必须维持在69g/L以上,否则镀层就发灰,甚至发黑。

(2)硝酸铵是导电盐,可增加溶液的导电性,从而提高均镀能力。硝酸铵在配制时加入,平时不需补充。

(3)加入亚硝酸钠是为了防止Pt盐的分解,稳定溶液。配制时必须加入,平时不需补充。

(4)用氨水调节pH值。电镀时,pH值必须保持在9以上,否则镀层发灰或发黑。

(5)温度必须控制在90℃以上。温度低,不但沉积速度慢,甚至镀层发黑。

(6)电流密度必须维持在2~3A/dm2。电流密度小于1A/ dm2,沉积速度慢,镀层发灰。若大于3A/dm2,镀层粗糙,严重时镀层脱皮。

(7)阴阳极。不能用铜作阴阳极,因为铜是有害杂质,易污染溶液。可采用镍、不锈钢或铜材镀镍等作为阴阳极。

4.废液回收

从废溶液中回收铂时,可以用盐酸将其酸化,并通入硫化氢气体,将沉淀下来的硫化铂过滤出来,干燥,并在空气中煅烧,还原成金属铂。

二、电镀铑

铑可用作装饰性镀层、防银变色镀层、电接点镀层和光学及光镀层。

镀铑溶液有硫酸型、磷酸型和混合型。含铑量在1~3g/L的溶液适于镀0.05~0.25μm的装饰性薄镀层。温度在50~70℃,镀液中铑含量在5g/L以上,可得到厚一些的铑镀层,可以改善镀层的力学性能。

1.镀液组成和工艺条件

电镀铑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见表12-14。

表12-14 电镀铑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

img147

续表

img148

2.溶液的配制方法

(1)按Rh∶KHSO4=1∶30(质量比),称取铑粉和硫酸氢钾(硫酸氢钾先在研钵中研细)。

(2)将铑粉与硫酸氢钾均匀混合,放入洁净的坩埚里(坩埚内先放一层硫酸氢钾打底),然后在表面再轻轻盖上一层硫酸氢钾。

(3)将马福炉预热到250℃,燃后把盛有混合物的坩埚放入炉中,升温至450℃,恒温1h,再升温至580℃,恒温3h,然后停止加热,随炉冷却至接近室温取出。

(4)将烧结物转移入烧杯内,加适量蒸馏水,加热到60~70℃,搅拌、助溶,得到粗制硫酸铑。

(5)将粗制硫酸铑溶液过滤,沉渣用蒸馏水洗2~3次,连同滤纸放入坩埚中灰化,保存,留待下次烧融铑粉时再用。

(6)将滤液加热至50~60℃,在搅拌下慢慢加入10%的氢氧化钾,使硫酸铑完全生成谷黄色氢氧化铑沉淀(注意:氢氧化钠的加入量要使溶液呈弱碱性反应,pH值为6.5~7.2)。

(7)将沉淀物过滤,并用温水洗涤4~5次。

(8)将沉淀物同滤纸一起移入烧杯中,加水润湿,根据溶液类型,滴加硫酸或磷酸至沉淀物全部溶解。氨基磺酸溶液也先用硫酸溶解沉淀,然后再加入已溶解好的氨基磺酸。

(9)其他材料可各自溶解后逐一加入,并补充蒸馏水至工作液面。

3.镀液组成和工艺条件的影响

(1)硫酸型。

①在一定的温度及电流密度下,随着铑含量的增加,电流效率也随之上升,为了获得光泽度高、孔隙率少的镀层,铑的浓度宜控制在1~2g/L,如铑含量低于1g/L,镀层颜色发红、发暗,孔隙增加。

②一般来讲,随着游离硫酸含量的增高,电流效率降低,一般维持在18~30g/L。

③控制镀铑溶液的温度极为重要,当温度高时,不仅影响电流效率,使沉积速度减慢,而且镀层质量将显著下降,当温度低于200℃时,所获之镀铑层色暗、无光。

④随电流密度的升高,电流效率降低很多。为此,一般保持在0.5~1A/dm2,电流效率约在50%。

(2)无裂纹镀铑。

①铑的含量为2~5g/L,当含量低于2g/L时,镀层变暗。

②硫酸能稳定溶液,使溶液具有一定的酸度及足够的导电率。在同一电流密度下,硫酸浓度不同时,对电流效率影响不大。

③在镀层厚度低于5μm时,硫酸镁能防止裂纹及提高镀层的抗蚀性能。最大用量不超过30g/L,过高易影响外观。

硫酸铜和硝酸铅必须兼用,可使镀层金属结晶细致、平滑、光亮。实践表明,硝酸铅5g/L、硫酸铜0.6g/L时,效果最优。硫酸铜最大用量不超过0.8g/L,否则镀层易发脆,出现裂纹。

⑤当其他参数一定时,温度在18~30℃范围内都能获得良好的镀层。低于12℃时,镀层发暗。

⑥电流密度一般控制在0.4~0.6A/dm2,镀层外观良好。电流密度过高时,阳极气泡增多,边缘处脆裂。

三、电镀钯

纯钯镀层可以在不同pH值的介质中施镀。镀液主要分为氨体系和有机胺体系。氨体系以[Pd(NH3)42+为主盐,配以导电盐、pH缓冲剂和添加剂组成。

1.镀液组成和工艺条件

电镀钯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见表12-15。

表12-15 电镀钯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

img149

续表

img150

2.溶液的配制方法

(1)精确称取需要量的金属钯,在加热的条件下溶解于王水,缓缓加入浓盐酸(每20g钯加入10mL浓盐酸),蒸发溶液至基本干燥。为使金属钯溶解完全,可重复一两次上述操作。

(2)将蒸干的物质溶于10%的盐酸中,加热至60~70℃,使其完全溶解成H2PdCl4

(3)将溶液加热至80~90℃,在不断搅拌下,慢慢加入氨水,溶液中产生玫瑰色二氯二氨基钯盐沉淀,随着氨水的不断加入,沉淀转化为亮绿色的溶液(每20g钯约加25%的氨水26mL)。

(4)将溶液过滤,去除氢氧化铁杂质。

(5)将10%的盐酸,以1∶1(体积比)加入溶液,使钯盐完全转化为黄色沉淀。

(6)用布氏漏斗过滤,用蒸馏水清洗沉淀,至滤液呈中性为止(洗液与溶液收集在一起,以便蒸发回收钯溶液)。

(7)清洗后的沉淀可溶解于按配方计算所需量的氨水中,倒入电镀槽内,并加入已溶解的氯化铵溶液,最后加蒸馏水,并稀释到所需要的容积。

注:纯度高的钯盐可以不进行再结晶提纯,即可省去(4)、(5)、(6)三个工序。

3.溶液成分和工艺条件的影响

(1)Pd2+的含量一般希望控制在15~18g/L,允许的电流密度为0.3~0.4A/dm2,镀钯层外观很光亮。Pd2+在20g/L时,允许电流密度可达0.5A/dm2,Pd2+含量在10g/L时,允许电流密度为0.2A/dm2。含量小于10g/L时,镀层颜色不均匀,甚至产生发黑现象。

(2)氯化铵在溶液中有两个作用:一是起导电盐作用;另一个作用是与氨水一起形成缓冲液,控制pH值。氯化铵含量在20~26g/L时,镀层外观良好。当其他条件控制在工艺范围内,氯化铵含量较低时,镀层外观会发花或有白云状不均匀现象。氯化铵过高时,镀层外观会生成一层红膜或产生黑条。

(3)当其他工艺参数一定时,镀槽溶液在15~30℃范围内均能获得良好的镀层。

(4)电流密度一般控制在0.3~0.4A/dm2,电流密度过高,零件尖端处发暗,过低会使镀层发花,甚至发黄。

(5)pH值最好控制在8.9~9.3。pH值过高,由于氨气太多,易在镀层上产生气流。若pH<8,钯盐易沉淀出来,阳极发生钝化。

(6)溶液中的游离氨的含量要控制在5.5~6.5g/L。含量多时,溶液的颜色为青绿色,镀层上呈现出黑色的斑点或花纹。含量太少时,在阳极上产生黄色沉淀,致使镀层粗糙,颜色发花。

(7)因溶液中含有氨,易与铜作用而将铜离子带入,污染溶液,所以,镀钯用的导电棒及挂具,均不能直接采用铜。

4.杂质的影响及去除方法

铜杂质对溶液最有害,当含量大于1g/L时,溶液成铜绿色,镀层变脆而易脱皮。若溶液已成铜绿色,可用浓盐酸将二氯四氨基钯还原成二氯二氨基钯盐沉淀,进行过滤及清洗后,再配制成镀钯溶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