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西北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人口与环境问题研究

西北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人口与环境问题研究

时间:2022-03-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西北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人口与环境问题研究张广裕“西北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人口与环境问题研究”是2005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项目批准号为05XRK009,课题负责人张广裕。西北民族地区的环境问题已经很严峻,而且到了超载的程度。第二章,西北民族地区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适度人口。第三章,西北民族地区人口增长与环境。
西北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人口与环境问题研究_学苑英华:甘肃省社会科学院项目精选

西北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人口与环境问题研究

张广裕

“西北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人口与环境问题研究”是2005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项目批准号为05XRK009,课题负责人张广裕。

一、该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及应用价值

西北地区有近50个少数民族,其人口占全区人口近17%,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20%。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西北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育程度远远低于全国水平,经济中的二元结构非常明显,巨大的人口压力迫使人们掠夺性的对待环境,造成生态环境的退化,形成了“人口多——环境压力大——对男性劳动力依赖强——多生——素质下降——对环境的压力更大”这样一个人口与环境的恶性循环。国家在计划生育政策上对少数民族采取相对宽松的政策,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率仍然很高。受传统习俗、语言障碍、地理环境、经济水平等影响,少数民族人口中教育水平普遍很低,使得绝大部分劳动力滞留在传统部门。如生态环境的人口承载力已经到了极限,有些地方已经超载。该项目研究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调查研究,认识西北民族地区严峻的人口环境关系问题,分析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西北民族地区人口与环境问题的相应对策。西北民族地区的环境问题已经很严峻,而且到了超载的程度。正是这种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导致了很多社会问题,如少数民族的贫困问题,草场纠纷问题等都超出了问题本身而延伸为国家的边防稳定和保全问题。因此,该项目的研究,对维护国家的边防稳定和安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在西北民族地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具有久远的意义。

二、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及对策建议

该研究报告在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社会调查和收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我们对以下问题逐次展开研究。

第一章,西北民族地区的人口与环境。通过对有关西北地区的人口统计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人口密度相对低,土地承载能力差;人口增长较快;少数民族人口比重较高;人口年龄结构为年轻型;人口文化素质呈二元特征,即城市人口受教育的程度普遍都很高,而农村由于物质生活的贫困,大部分人无法上学读书,成为文盲;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素质更低;人口的城镇化水平较低;人口的性别比较高等人口特征。由于干旱缺水,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主要表现为土地荒漠化和海湖干涸。

第二章,西北民族地区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适度人口。首先对适度人口理论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对西北民族地区的生态承载力和生态适度人口进行了估算,并借用P-E-R模式对甘肃省藏族地区的人口容量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甘肃藏区的资源人口容量大于经济人口容量的结论。

第三章,西北民族地区人口增长与环境。首先对西北民族地区的人口增长以及环境现状进行了研究。通过SPSS曲线估计,我们发现西北民族地区的人口增长曲线接近Linear线性模型,发现1990—2004年人口总数与时间序列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并得出回归模型:Y=-142771+74.1086T。用该模型预测的结果是:2010年西北民族地区人口为6187.3万人,2020年为6928.4万人,2050年为9151.63万人。人口的持续增长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

第四章,西北民族地区的贫困人口与环境。2006年7月14日,中央政府门户网站www. gov.cn上公布的西北民族自治地方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甘肃有14个、青海有12个、宁夏8个、新疆27个。通过对西北民族地区的贫困发生率、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较研究,发现西北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特别严重。而贫困与环境作为世界著名的“三P”问题(Poverty,Pollution and Populatio)中的两个重要问题,在西北民族地区是重合在一起的,贫困加剧了环境退化,环境的退化又制约着脱贫,使得西北民族地区的贫困表现为一种具有因果循环性质的生态贫困,而且这种贫困不断波及到周边地区。

第五章,西北民族地区的城市化与环境。我们以甘肃省为例,收集了1990—2005年甘肃省城市化率、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以及GDP增长量的数据。对甘肃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规律进行分析。根据SPSS统计结果,发现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总体上呈现先升后降的倒“U”型的演变趋势。

第六章,西北民族地区的工业化与环境。西北民族地区的工业建设主要围绕原材料、能源开发和初加工为主的格局展开。重工业的比重比较高,乡镇工业低水平扩张,东部地区一些落后的技术向西部扩散,工业污染特别严重。全国污染最严重的十个城市中,西北地区占了五个,其中兰州市的污染指数超过了200。黄河平均每天要接纳污水500万立方米。西北地区的工业化必然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西北民族地区的工业化过程中我们要注意:①要切实加强对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永续利用。②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工业“三废”的治理。③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工业结构调整。④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减少环境污染。⑤禁止向西北转移扩散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落后技术。

第七章,西北民族地区人口迁移与环境。在本章我们应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发布的《2001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分县市人口统计资料》中的数据分析得出:总体上西北地区的人口迁入率大于迁出率。虽然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差,人口的资源承载力小,甚至有些地方的人口已经超载,但迁出率依然低于迁入率,说明西北地区的教育落后,迁移者的迁移障碍较多。2001年西北地区的净迁入率除青海为负值外,其他地方都为正值。西北民族地区另一种人口迁移形式是生态移民。有的学者反对生态移民,认为生态移民会打破原有的经济社会生态关系均衡。我们认为,在自然环境恶劣,生态脆弱的西北民族地区实施生态移民,是改善生态环境、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战略性措施。

第八章,民族传统文化与环境。我们首先对研究区域内的世居少数民族及其传统文化进行了民族志表述。在此基础上,对西北少数民族文化中两个重要的文化体系:伊斯兰文化和藏传佛教文化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宗教思想,意识和观念进行了研究。我们的基本结论是:伊斯兰文化中的生态环保思想贯穿在穆斯林的具体生态环保行为之中。《古兰经》云:“我从云中降下清洁的雨水,以便我借雨水而使已死的大地复活,并用雨水供我所创造的牲畜和人们作饮料”。基于此,西北穆斯林民众认为浪费水是最大的“哈拉目”(不合法行为);《古兰经》又云“任何人植一棵树,并精心培育,使其成长,结果必将在后世受到真主的恩赐”。藏传佛教提倡尊重生命,禁忌杀生,遵行简朴、节制的生活方式。藏传佛教文化圈中的民族的传统文化通过将自然神圣化,来协调人与自然、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关系。我们要正确看待宗教文化,不能武断的将宗教文化就与落后和迷信等同起来,应该因时,因地制宜地将这些民族的传统的生态文化与当代的生态文明相结合,使其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获得新的力量。

第九章,西北民族地区的自然灾害。我们首先通过中国灾害查询系统:http//www.zzys.agri. gov.zn/zaihai/chaxn.对西北民族地区的各种自然灾害进行了查询,结果显示西北民族地区是自然灾害高发区。主要是:①生态环境的先天脆弱性;②社会经济系统的易损性;③社会经济活动的破坏性;④东部灾害的西移转嫁等原因造成的。防灾的措施主要有:①维护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②提高社会经济系统的承灾能力;③建立完善综合救灾保障体系;④逐步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强化能矿项目的环境管理。

第十章,西北民族地区人口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在以上各章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对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在宏观上进行理论概括。①发展经济促进人口转变和环境保护。人口转变总是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口压力问题在人口增长率逐步下降,经济增长率持续超过人口增长率的过程中自然地得到解决。根据环境库兹涅茨倒U曲线,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恶化的环境状况会逐渐改善。②坚定不移地实施计划生育。对西北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而言,人口得不到控制,环境问题就不可能根本解决。因此,要继续坚定地实施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听增长。③积极地保护环境。在保护环境的措施中,要强化政府的干预与政策协调,严格环境保护的法治化管理,利用市场机制借助“科斯定理”以及庇古的外部性理论来探求解决环境问题的经济手段。同时,还要开展环境教育,树立环保意识。④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西北民族地区的人口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西北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人口与环境问题研究是一个复杂问题,我们运用了人口学、环境科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跨学科的研究,得出了比较好的结论和可行的对策。这种跨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也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民族人口学理论。该项目的研究结论为处理好人口与生产力相适应的问题,解决西北民族地区的人口与环境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