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名称与分类的由来

名称与分类的由来

时间:2022-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绿细画”与“金青画”名称的使用主要集中在晋中及其周边地区,具体由来现已无考。根据目前资料,尚难以确定金青画的传播途径是由民居至寺院,还是由寺院至民居。上、中、下五彩的名称在北京及江南地区的传统彩画中普遍存在,彩画的分类也颇有相近之处。上、中、下五彩名称与分类的大量出现无疑体现出装銮体系的影响。这样看来,建筑、塑像与各类生活用具的彩画至少在民间一直是密不可分的。

5.1.2 名称与分类的由来

“一绿细画”(或“一绿细画草片花”)与“金青画”(或“汉纹锦”)名称的使用主要集中在晋中及其周边地区,具体由来现已无考。二者的命名方式除涉及色彩之外,也取自彩画图案的内容。金青画又细分为形式相近的大金青、二金青、小金青和刷绿起金,一绿细画则没有相应的划分。在晋祠水母楼、太原关帝庙和静升后土庙等祠、庙中,均有外檐金青画、内檐(或外廊)一绿细画(或木纹画)的实例,与晋北外檐上五彩、内檐下五彩的做法相近。然而就现存彩画看来,质量较高的金青画多数出现在晋中豪商的宅院内。根据目前资料,尚难以确定金青画的传播途径是由民居至寺院,还是由寺院至民居。但无论如何,金青画籍晋商之资而在民居中高度发展,最终在类型、等级和质量上均超越了仅用于祠、庙的一绿细画。

上、中、下五彩的名称在北京及江南地区的传统彩画中普遍存在,彩画的分类也颇有相近之处。清《工程做法》卷五十八的画作用料中,便出现了“合细五墨金云龙凤沥粉方心青绿地仗上五彩”[11],说明合细(和玺)是一种高等级的彩画形式。江南地区的彩画(苏式彩画)亦可根据工艺的简繁和用金量的差异分为上、中、下五彩[12]。其中上五彩沥粉贴金、中五彩平底贴金、下五彩不施金饰的特点与晋北地区的五彩画颇为相近。同时,江南明式彩画不仅有上五彩、中五彩与下五彩的称谓,而且上五彩描金线、中五彩拉白线、下五彩压黑线的特征[13]也类似晋北上五彩沥粉贴金、下五彩黑线挂白线的做法。

事实上,上、中、下五彩并非建筑彩画的专用称谓,在各地的塑像和器物彩画中也广泛存在。如北京地区的塑像彩画便分为上五彩拨金彩锥、倒杂月、上中五彩兼用彩锥[14]、中五彩、下中五彩和下五彩六个等级[15]。山西地方彩塑中也有类似的称谓。在介休市小靳村东岳庙现存的清咸丰十年《重修东岳庙碑》中,便载有“……金装神像,俱以上五彩绘之”[16]。此外,河北石家庄的棺画(棺材彩画)中也有上、中、下五彩的称谓。其中上五彩绘二十四孝,中五彩男绘二龙戏珠、女绘丹凤朝阳,下五彩则简单而随意[17]。在晋中交城一带的棺画中,上五彩同样绘二十四孝,中五彩绘沥粉百寿图,最简单的则为“三兰花”[18]

上、中、下五彩名称与分类的大量出现无疑体现出装銮体系的影响。宋《营造法式》卷二彩画条“布彩于梁栋枓栱或素象什物之类者,俗谓之装銮”[19]的释义中,已经提出了“装銮”的概念。从事此类行业的“妆(装)銮匠”和“画塑匠”[20]在清代的民间画铺中仍然大量存在。同时,民间的油漆、绘画与雕塑匠人皆以吴道子为祖师[21]。这样看来,建筑、塑像与各类生活用具的彩画至少在民间一直是密不可分的。上、中、下五彩则作为一种通用的概称,延续了《营造法式》卷二十八诸作等第中,将诸作皆分为上、中、下三等的做法。然而,无论宋代的“五彩遍装”、“青绿叠晕棱间装”,还是清代的“金琢墨三宝珠沥粉吉祥草金龙方心”、“雅五墨花锦方心”[22],均有其特定的所指。上、中、下五彩却语义含糊,分类简单,无法体现具体彩画的形式和特征。因此,这种上、中、下三等的分类应当主要适用于民间的“装銮匠”。因为风土彩画相对自由,在形式上并无严格的规定,且地方匠帮人员组成相对固定,对所绘内容也比较熟悉,故无需名称的提示[2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