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本性和属性

本性和属性

时间:2022-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就对于材料的思考和应用而言,主要指的是第一种,即某一材料的基本性质和特征。但是,对于建筑中的材料而言,所谓的“本性”从来都不是抽象的,它必须经由一些具体的属性方能呈现。换句话说,任何本性都必须经由“属性”方能被认识或感知。第一属性因其相对的恒定性,常常被当作材料的本性。而只要“材料的本性”处于这一模糊不清的状态,则所有关于结构和表面的区分,关于材料选择之标准的分辨都无所立足。

一、本性和属性

当我们说“材料的本性”,这一材料并不是指具体的某一块砖或是石,也不是说某一个具体的建筑构件如屋顶、窗户、柱或者墙。而是某种被抽象出来能够反映这一材料实质的东西,是材料之所以成为它自己而非它者的根本所在(the as-such of materials)。许多世纪以来,正是这一本性吸引了从维特鲁威到阿尔伯蒂到劳杜里,直至密斯、赖特、柯布西耶、路易斯·康等现代主义大师,在每一次重要的建筑学转折酝酿和出现的时候,它都会占据建筑学论述的中心位置。

1.本性和属性

但是,“本性”(nature)恰恰又是一个内涵相当不确定的概念。

NATURE既是“本性”也是“自然”。就这一点来说,中文中的“本性”和“自然”看似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细究起含义,却有许多相通之处。对于“本性”的探究首先便有关于历史上对于“自然”的思索印迹。北京大学哲学系张祥龙教授指出:“自然”一开始指“依靠自己力量而成长的东西”、“自然而然的”、“天生的”,与“技艺”或“制造术”(technè)相对;后来有了“本性使之然”的意思,与“人为约定的”(nomos)相对;最后则成了“自然界的”,与“社会共同体”相对(3)。英国学者雷蒙·威廉斯更为详尽地考察了这一概念的内涵及其演变并总结道:Nature有三个基本意涵,即某个事物的基本性质与特性;支配世界和人类的基本力量;物质世界本身(4)。就对于材料的思考和应用而言,主要指的是第一种,即某一材料的基本性质和特征。

但是,对于建筑中的材料而言,所谓的“本性”从来都不是抽象的,它必须经由一些具体的属性方能呈现。换句话说,任何本性都必须经由“属性”方能被认识或感知。因此由对于本性(Nature)的思考而有对于属性(Property)的追问,所有的物质都有它独特的属性,也正是因为存在这些被称为属性的特征,我们才可以给各种不同的材料施以一种描述性的定义。

材料有着多种多样的不同属性,根据它们的恒定性与可变性,通常可以区分为两类,即基本属性(primary property)和次要属性(secondary property),或说第一、第二属性(5)。前者往往指某种相对恒定的、长久的属性,如密实度、硬度、比重、绝热性能、承重性能,以及那些能够被确定的其他性质。对于这一类属性的确定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自然科学的进展和手段。而后者则是那些易变的、偶然表现出来的特征,经由不同的加工工艺而改变,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比如木材不同的采伐时间,大理石不同的加工方式,都会影响它们的表面效果,在自然气候的作用下,它们也会不断地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面貌,甚至它们还会因环境光线的不同呈现出迥异的颜色和透明度。所有这些都非恒定不变的特质,甚至是随着环境际遇的变化而呈现出的某种偶然性面貌。所有这些,都会被当作材料的第二属性。

第一属性因其相对的恒定性,常常被当作材料的本性。但是,从人的知觉感受来看,难道不是那些可见可触的第二属性更为重要,更为根本,因而也理应更为当之无愧地成为材料本性之所在吗?

这种双重承认的含糊其辞使得近代以来,虽然诸多建筑师声称要忠实于材料的本性,但是却恰恰有着种种纷繁复杂的理解与表现。

2.“本性”问题的两难境地

关于材料本性的这种困境自然与建筑构件的不同用途——承重的还是面饰的——相联系,进而它还与跟材料同样密切相关的结构工程师与室内设计师两种职业相关。但是到底何者决定着材料的“本性”呢?不论是结构工程师还是室内设计师,谁都不会接受把自己领域内的材料属性置于次一等级的地位,因为它们都是一个完整的建筑的根本需求,难分主次。换句话说,它们都是材料的本性。

然而,这却使所谓的材料本性这一概念变得模糊不堪。从室内设计师的角度来说,根据人的需求来改变材料的属性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因为,难道还有什么能比人类的活动——手工艺人的制作——更自然的(natural)吗?然而,假如经由人工改造才呈现出材料的某种属性,这种属性还是自然的(natural)吗?难道材料的本性(nature)不应该是在人力介入之前已经存在的吗?而从结构工程师的角度来说,科学方法的应用无疑是最为自然的,所谓自然的或者本性的正是对那些不可见的内在真实性的探知。然而,难道所谓本性不应该是给定的并且是不变的吗?如果某些属性只有经由仪器的检测和科学方法的观察才能呈现,那么,这种属性还能被认为是材料的本性(nature)吗?难道这种从实验室发现的东西不正是“自然的”(natural)的反面吗?

在对于材料的认知和思考中,这种两难的境地既不能回避也不可压制,因为它们恰恰构成了建筑师选择材料的基础。而只要“材料的本性”处于这一模糊不清的状态,则所有关于结构和表面的区分,关于材料选择之标准的分辨都无所立足。或许,对于材料“本性”的认识和思考,并非如通常所理解的那样,可以经由思辨来去除含糊,达至明晰。相反,必须经由多种层次和面向的观照方可把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