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两种物性(物的属性和物的本性)

两种物性(物的属性和物的本性)

时间:2022-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两种物性_寻绎X:一种新的元哲学本体理解论3.两种物性物性不同于物体和物质。物体和物质属于客体,其作用于主体并产生物性。物性是主体和客体之间联系的桥梁、纽带。由于物质的物性里面包含物的本性,因此决定了“物性”一词不仅指物的面貌、性质、特征,同时更是一个具有深博哲理的术语。离开人的感官和大脑根本谈不上物的属性和物的本性,也就根本谈不上什么物性。

3.两种物性(物的属性和物的本性)

物性不同于物体和物质。物体和物质属于客体,其作用于主体并产生物性。物性是主体和客体之间联系的桥梁、纽带。

人类面对的物质的物性亦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物的属性,这种物的属性既有自为存在的一面(物自有的光波、声波、气味分子等属性),又有他为存在的一面(人创造的颜色、声音、气味等属性),物的属性可以由感觉器官感知;第二种是物的本性,这种物的本性是自为存在,只能由理性思维把握。由于物质的物性里面包含物的本性,因此决定了“物性”一词不仅指物的面貌、性质、特征,同时更是一个具有深博哲理的术语。

物的属性自身并不显现,光波、声波、气味分子等属性只提供了有关物的潜在的初级信息,这些信息只有通过人类感官的观察另外再加上大脑思维的确认才能转化成为可见可感的真实存在;而物的本性则无从感知,只能诉诸理性,是理性探寻的对象,是永恒的有关哲学本体X的话题。因此,不但物的属性是属人的,其意义只有在与人的联系中才能显现;而且物的本性离开了人也是毫无意义的。离开人的感官和大脑根本谈不上物的属性和物的本性,也就根本谈不上什么物性。物的属性乃至物的本性都是人的精神外化和创造的结果,也是人类能动创造精神的伟大体现。这两种物性理论事实上也为证明“人之宇宙”(宇宙是人的宇宙)这一论断提供了又一重要的证明。

(1)物的属性

构成宇宙的物质原本无色、无声、无味……也就是说,宇宙的物质根本看不见、听不到、闻不着……这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但宇宙物质的真实情况原来就是如此,与人们熟知的宇宙面貌大相径庭,格格不入,这恐怕是人们始料未及的。

宇宙物质本身并不与生俱来地带有颜色、声音、气味等属性,而只具有光波、声波、气味分子等属性。物的属性具有主客观两种特征:其中光波、声波、气味分子等属性是物质固有的,因而具有客观特征;而颜色、声音、气味等属性只有经过人的感觉和思维才能被创造出来,因而具有主观特征。

人并不能直接看到颜色、听到声音、嗅到气味,人所看到的一切色彩、听到的一切声音、嗅到的一切气味,都是人的感官,具体说是人的视觉器官、听觉器官、嗅觉器官,再具体一点说是人的视觉、听觉和嗅觉细胞构成的视听嗅神经与大脑对于物质的光波、声波、气味分子等属性的共同创造。例如,进入人的眼睛的光波(或称光子,因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首先提供视野中某个物体的亮度波长信息,然后人的大脑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判断,才能最后形成具体的颜色。

宇宙物质的颜色、声音、气味等因感觉和思维它们的智能生物而异。地球人类眼中的宇宙与可能的地外其他智能生物眼中的宇宙颜色不会相同,除非两者的视觉和思维器官及功能完全一样,但完全一样的概率与不完全一样的概率相比无疑是非常之小的,哲学睿智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莱布尼茨语)。视觉如此,听觉、嗅觉等的情况一同此理。

宇宙物质的颜色、声音、气味等也因人而异。一个人的视觉器官与普通人不同,眼中的物体颜色就会与普通人的不同;虽然视觉器官与普通人相同,但整合、处理视觉信息的大脑结构如果与普通人不同,就会对视觉神经传导的颜色信息作出不同的判断,因此眼中的物体颜色与普通人的也会不同。

色盲(或称道尔顿症)是一种先天性色觉障碍疾病。色盲患者眼中的物体颜色是与众不同的。对于这一现象早在两百多年前就已被英国科学家发现了。道尔顿虽然不是生物学家和医学家,却是第一个发现色盲的人,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为此他写了篇论文《论色盲》,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和研究色盲问题的人。

色盲分为全色盲和部分色盲(红色盲、绿色盲、蓝色盲等)。可见光谱内任何颜色都可由红、绿、蓝三色组成,如能辨认三原色为正常人,三种原色均不能辨认为全色盲。全色盲不能分辨自然光谱中的各种颜色,七彩世界在其眼中是一片灰暗,如同观看黑白电视一般,仅有明暗之分,而无颜色差别。人眼视网膜具有三种视锥细胞,分别含有红敏色素、蓝敏色素和绿敏色素,如果缺少一种以上含有色素的视锥细胞,感光色素异常或不全,就是部分色盲。部分色盲不能分辨自然光谱中的某种颜色。

色盲还可以看到一点颜色,而盲人则一点颜色也看不见。在盲人眼中,宇宙毫无色彩、漆黑一片。盲人的视觉细胞已无法在与客观物体的联系过程中创造出可供大脑整合、加工、判断的颜色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大脑健全,也无法创造任何颜色。盲人倘能说出一个物体的颜色,除了是他自己直接胡思乱想出来的,就是从别人处间接道听途说得来的。如果全体人类都成了瞎子,宇宙万物就会失去往日的光彩,即使光线再充足,人类也创造不出任何颜色,就会对任何存在视而不见,对整个宇宙也会视而不见。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样的黑暗宇宙对于盲人来说根本无法感知,其实有也就几同于无。

在颜色的创造过程中,大脑处于终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犹如终审法官,一锤定音,是颜色创造的最后决断者。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科学家Hube1和Wiese1(19S2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已经发现,在大脑视觉皮层中,具有相同图像特征选择性和相同感受位置的众多神经细胞,以垂直于大脑表面的方式排列成柱状结构——功能柱。功能柱垂直地贯穿大脑皮层的六个层次,同一个功能柱内所有的神经细胞都编码相同的视觉信息。(参见《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S月9日。)

现实生活中绝大部分人眼中的宇宙物质颜色之所以是类同的,只是因为视觉和思维器官及其功能正好是类同的,这是由遗传基因提供保证的,是值得我们万分庆幸的。视觉如此,听觉、嗅觉等的情况一同此理。

如果人类的视觉和思维连通,视觉也在一定意义上成为了一种思维,那么视觉本身也就可以替代大脑的部分功能,直接具有了某种程度的颜色创造功能。美国艺术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视觉思维》中用视觉思维活动中的意象在知觉与思维之间重建了一座桥梁,弥补了感性与理性、感知与思维、艺术与科学之间的裂缝。阿恩海姆认为,视觉思维在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所谓的视知觉,也就是视觉思维,视觉乃是思维的一种基本工具(或媒介),而且视觉思维的知觉特征不仅仅限于直接的知觉范围内,广义的知觉还包括心理意象,以及这些意象同直接的感性把握之间的联系。因而它也就有了一般思维活动的认识功能。(汪振城:《视觉思维中的意象及其功能——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理论解读》,参见《学术论坛》,2005年第2期。)

神经学家长期以来一直相信大脑视觉处理方式是通过神经元构成的通路,就好像通过电线从一处传到另一处的电话信号。但近年来,Georgetown大学医学中心的科学家发现,视觉信息在大脑中还通过另一种方式处理,类似于在大脑区域间来回振荡,最后才确定具体颜色。

由于视觉和大脑器官的构造不同,宇宙物质的颜色、声音、气味等更因不同层次的物种而迥然相异。人类眼中的玫瑰是红的,但飞鸟、走兽、游鱼、爬虫眼中的玫瑰颜色未必尽然是红的,在它们的眼中玫瑰到底是什么颜色,我们人类不得而知(有的动物的视觉颜色已被破解),因为这些动物的视觉器官和中枢神经与人类是不相同的。如果聪明自信的乌鸦会说话,那么它或许会告诉你,乌鸦身上的羽毛是非常漂亮的,而不是漆黑的;乌鸦的叫声也是优美动听的,而不是像招魂那样讨人嫌的。

据科学家研究,正常人的眼睛能识别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以及这七色之间的各种过渡色,总共约有六十多种颜色。而大多数哺乳动物则是色盲,如牛、羊、马、狗、猫等,几乎不会分辨颜色,反映到它们眼睛里的色彩,只有黑、白、灰三种,如同我们看黑白电视一样单调。而鸟类眼中的视锥细胞却比人类多得多,可看到至少五种光谱带。很多鸟类辨色的能力远远超过人类,例如,鸽子可以分辨出数百万种不同的色彩,被认为是地球上最擅长分辨色彩的动物。视觉如此,听觉、嗅觉等的情况一同此理。

总之,光波、声波、气味分子等,不是颜色、声音、气味等本身,两者不能混为一谈;作为物的属性,前者是自在自为的,后者是人类创造的;前者是客观的属他的,后者是主观的属人的。其实,有关物的属性的这种知识并不是悬而未决的理论问题,而是早已被科学研究证明了的事实。我国学者吕大吉曾对此有过精要的论述:“色、声、味之类的确不是存在于物中的,而是一定物理化学特性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的感觉。科学告诉我们,万紫千红的颜色并不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东西,在物体本身只是反射出不同波长、不同颜色的电磁波,这些电磁波作用于视觉器官,通过感觉的生理和心理的一系列变化过程,才在视觉中枢显现而为颜色;自然物体也无所谓抑扬顿挫的声音,而只是振出不同波长、不同频率的空气波,它们通过听觉器官在接受空气波的振动之后所产生的生理心理过程,才转化为听觉中枢所能感觉的声音;同样,物体本身也无所谓气味或滋味,所谓有味的物体,只发散出各种不同的化学性质的气味分子或具有不同的化学元素,它们引起嗅觉器官和味觉器官的生理变化,才被我们感觉为不同的气味和滋味,离开我们的感官,就自然物体自身而言,既无所谓香,亦无所谓臭;既无所谓甜,亦无所谓苦;……”(吕大吉:《洛克物性理论研究》,第6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S2年版。)

与人类创造第二自然、创造显在存在相比,人类创造物的颜色、声音、气味等物的属性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人类创造的第二自然本质上只是第一自然的形式、形状、形态的改变,并没有创造出什么新的东西;人类创造的显在存在本质上只是潜在存在的发现、展露、明示,也并没有创造出什么新的东西;而人类创造的颜色、声音、气味等物的属性,则是全新的、属人的,是物本身所不具备的,因此,可被感知的宇宙与人的主观能动创造作用息息相关、须臾难分。

人类感觉和思维器官并不能凭空创造颜色、声音、气味等具有主观色彩的物性,而必须以物性的光波、声波、气味分子等客观的物性为前提和条件,物的属性的这种创造必须是主客观的结合和统一。因此,物的属性的主观特征和客观特征是互为依存、不能分离的。色彩、声音、气味等是客观物体具体存在的重要标志,不能想象没有色彩、声音、气味等标志的具体存在的客观物体,不能想象没有色彩、声音、气味等物性的宇宙会是什么样的,这样的宇宙对于人来说无从感知和思维。因为人没有办法直接感知客观物体,而只能直接感知色彩、声音、气味等客观物体的各种属性标志,从而确认物体以及宇宙的存在。

离开人的创造,光波、声波、气味分子等物的属性不会发生任何变化,不会自己变成颜色、声音、气味等。而只要这种物的属性不变,维持本样,始终以科学意义上的光波、声波、气味分子等方式存在,那么整个宇宙便只能是无色、无声、无嗅的,只能是不可看、不可听、不可嗅的。于是,笔者有理由在某种意义上这样说,宇宙与人是共生共灭的,人的灭绝,就是物的属性的灭绝,就是颜色、声音和气味等的灭绝,就是宇宙生气、活力和美丽的灭绝,就是宇宙本身的灭绝。看不见、听不到、闻不着的,暗无天日、死气沉沉、索然无趣的宇宙还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呢?这样的宇宙存在等于不存在,有等于无,无可留恋,灭绝也罢。

总之,宇宙是人的宇宙,人是宇宙的人,人与宇宙,主客一体,相互依存、相互创造。客体将潜在的主体存在创造为显在的存在,将主体存在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反之亦然,主体将潜在的客体存在创造为显在的存在,将客体存在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作为客体的物的属性或称物性(声、色、味、冷热、软硬等)是人与物接触过程中产生出来的,人根据这些属性探知客观存在本身,并由此路径寻绎哲学本体X。

(2)物的本性

物的本性无法感知,它的存在是人通过物的属性从哲学和逻辑上演绎推知的。具体来说,人首先感知颜色、声音、气味等物的主观属性,然后确定光波、声波、气味分子等物的客观属性,最后推知物的本性。物的本性是元真的本体存在,是哲学本体X概念所对应的可表述为“物质”、“道”、“理”、“心”、“理念”、“实体”、“存在”、“自在之物”、“绝对精神”、“上帝”、“真主”等哲学本体的那个存在,或者说物的本性就是哲学本体X。借用康德的有关人类认知阶段的感性、知性、理性概念,大概可以作如下类比,即认知颜色、声音、气味等是为感性阶段,认知光波、声波、气味分子等是为知性阶段,而探求物的本性(“自在之物”)是为理性阶段。

如上所述,不同物种感觉器官的构造及其能力是有差异的,即使同属人类,不同个体的感觉和思维器官的构造及其能力也具有程度不同的差异。有差异是绝对的普遍的,而无差异则是相对的特殊的。其中有的差异较大,容易察觉,如患有色盲眼疾的个体由于视觉器官与众不同,因而眼中的宇宙万物的色彩与常人不同;又如虽然视觉器官与众相同,但患有色障脑疾的个体也会由于思维器官与众不同而导致眼中的宇宙万物的色彩与常人不同。但如果不同个体之间感觉和思维器官的构造及其能力的差异较小,则不易察觉。例如,从感性上说,颜色可以按色调的深浅层次细分为不同的种类(黑色有四十多种),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把不同层次的颜色一个不差全部分辨出来;又如,从理性上说,事物在不同的方面和关系中存在许多相应的道理,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毫无遗漏地把这些道理全部概括出来。因此,每一个人的宇宙事实上都是与众不同的具有个性的非常生动的宇宙,不但在感性上不同,而且在理性上也不同。

万事万物都处于环环相扣的因果链条之中,任何事物作为存在的结果都有其必然的原因,如果将其看作原因则必然又有其导致的结果,这是毋庸置疑的常识和科学,而且应该算是颠扑不破、放之四海皆准的科学真理。

世上从来没有无因之果,甚至引起宇宙大爆炸的“宇宙蛋”(或称“逻辑质点”,这样称呼是因为其物质密度实在太大,大到无法想象,以致它的存在令人生疑,只具有逻辑的可能性。要知道,中子星、黑洞等物质密度之大已然匪夷所思,近乎天方夜谭了)也是有原因的。例如“振荡宇宙”理论就试图解释“宇宙蛋”是处于“膨胀—收缩”宇宙循环变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宇宙蛋”是由收缩到极致的宇宙物质形成的质量超密的物质,“宇宙蛋”是有原因的,是由稀松的宇宙变化来的。2010年,英国和亚美尼亚科学家表示,他们发现了能够证明宇宙在大爆炸前就已存在的证据,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中发现的同心圆(大爆炸后效应)可能证明大爆炸前有事件发生。(参见《新浪科技讯》,2010年11月30日。)

然而,现在完全否认“宇宙蛋”原因的理论大有市场,例如,现在有相当多的科学家,甚至包括霍金这样的继爱因斯坦后少有的大科学家都相信宇宙是由自在自为的“宇宙蛋”大爆炸造成的,宇宙有因,“宇宙蛋”无因。他们描述了大爆炸及其之后的情景:爆炸约在140多亿年前发生,恒星和星系在宇宙形成后大约3亿年出现,太阳诞生于大约50亿年前,地球上第一次出现生命则是在大约37亿年前,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可追溯到大爆炸后30万年,大爆炸的超高温现在已降至-270℃左右(接近绝对零度)。……对于宇宙诞生发展的如此描述确实非常生动诱人,而且科学家们还可以拿出许多观察、实验、计算的证据来证明其观点的科学性,这样自然会使大爆炸理论比较容易为人接受。

但是,一旦完全否认“宇宙蛋”的原因,就会陷入难于自圆其说、又难于自脱其身的逻辑悖论的尴尬之中。只要从源头上提出“宇宙蛋所从何来”、“宇宙蛋所存何处”、“宇宙蛋之前是什么”、“大爆炸所形成的宇宙之外是什么”之类的质疑问题,那么,包括霍金在内的相信“宇宙蛋”大爆炸理论的科学家们用什么来作答呢?其实,科学家所研究的大爆炸宇宙只是宇宙的某个部分,即使对这一部分宇宙的科学研究是正确的,也不能以此说明宇宙的其他部分以及整个宇宙也必然是这样的。

现在甚至已有科学家提出了质疑宇宙大爆炸理论本身的有力证据。大爆炸造成的大量引力波应该仍然充斥宇宙,但如果用仪器探测不到,那么大爆炸本身就有疑问。另外,在遥远的类星体和星系中已经探测到许多金属,如果天体的距离与年龄有关,那么这意味着许多最古老、最遥远的星系富含金属,意味着一些完全成形的遥远星系,年龄比大爆炸还要古老,而这恰恰违背了大爆炸理论。因此,“断定大爆炸从未发生过的日子也许到了,未来的宇宙学家回顾历史,将只会惊讶于为什么每个人都曾对一种被如此众多自相矛盾的证据所否定的虚构事件笃信不疑。”(参见《参考消息》,2010年4月7日。)

科学家用科学理论只能解决科学问题,不能解决哲学问题。科学不能代替哲学,科学家不能代替哲学家,科学问题不能代替哲学问题。科学研究可以假设宇宙有初始起点,认定宇宙的有限性,但哲学研究却要追问和突破这个起点,认定宇宙的无限性。

科学有研究的终点,科学在哲学面前应该止步,科学倘不止步,贸然跨过终点,越俎代庖,就会长袖难舞、一无所成。科学应该在自己跑道的终点处交棒,让哲学接力续跑。科学的终点是哲学的起点。

无论什么人,如果稚气十足地以为科学方法和理论能够解决哲学问题,以为真有“宇宙蛋”,以为“宇宙蛋”真会大爆炸,以为大爆炸所形成的且已为人类所观察到的140多亿光年的宇宙就是全部宇宙,在这之外就是毫无一物的空无,以为科学已解决了所有问题,以为哲学完全是多余的,等等,那可就成了井底之蛙的自以为是、鼠目寸光的不见泰山、贻笑宇宙的天大讹误。宇宙是人类“看见”的,“看见”了,宇宙就是有了,就存在了,而且会和人类同在,一直存在下去,这和“宇宙蛋”、“大爆炸”一点关系也没有。如果没有人类的“看见”,即使真有由“宇宙蛋”“大爆炸”形成的宇宙,那对于人类来说也等于没有、不存在。(关于“宇宙蛋”和“大爆炸”的问题,再请参见本书上编第五篇《X与和谐——以老子哲学为例》的相关内容。)

对于这个问题,恩格斯早在一百多年前就说得非常好:自然科学抛弃哲学终究会受到哲学的报复,“自然科学家相信,他们只有忽视哲学或侮辱哲学,才能从哲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但是,因为他们离开了思维便不能前进一步,而且要思维就必须有逻辑范畴,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蔑视辩证法是不能不受惩罚的。无论对一切理论思维多么轻视,可是没有理论思维,就会连两件自然的事实也联系不起来,或者连两者之间所存在的联系都无法了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532—533页、第4S2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虽然,包括“宇宙蛋”在内的万物皆有其因,但是,物的本性即哲学本体X在哲学史上历来被认为是本来自有的,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它是整个宇宙的原因,但自己却是没有原因的。为什么因果真理偏偏到了物的本性、哲学本体X或由物质构成的无限宇宙这里就不灵了呢,就变成谬误了呢?

这是因为哲学史上对于这一问题的探索往往总是想方设法要为宇宙假设一个没有原因的开端,这个开端是随心所欲的,是约定俗成的,是完全主观的东西,只存在人的心里。也就是说,这个开端之所以没有原因,只是因为人不想让它有原因,事情就是这样简单。这个开端其实就是物的本性,就是人类抽象思维创造的最高概念,就是具有“物质”、“道”、“理”、“心”、“理念”、“实体”、“存在”、“自在之物”、“绝对精神”、“上帝”、“真主”等各种不同形式和称谓的哲学本体X。正是因为这个开端是人为设定的,是主观强加给宇宙的,是子虚乌有的,所以它是永远无法被证实的,它本身也确实无所谓什么因果。

宇宙到底有没有开端?笔者以为,对这个问题最少只需一个字回答:无。如果需要论证一下,那也很简单:宇宙是无限的。所谓无限,就是在横向空间和纵向时间上从来没有起点,也永远没有终点,所以宇宙根本没有开端。(关于无限的问题,再请参见本书上编第四篇《X与无限》的相关内容。)

离开人的宇宙到底有没有意义?笔者以为,对这个问题最少也只需一个字回答:无。如果需要论证一下,那也很简单:宇宙是属人的。所谓属人,就是构成宇宙的一切物质的属性皆因人的感觉和思维的能动创造而成立,宇宙与人共存,须臾不可分离,离开人,宇宙便是无色无声的,是不可感、不可思的,是存在和不存在无法分别的,这样的宇宙还叫宇宙吗?因此,这样的宇宙对于人来说毫无意义。

人之宇宙(宇宙是人的宇宙),加上宇宙之人(人是宇宙的人),便是双向完整的人和宇宙的真实关系。人和宇宙,一主一客,相互依存,相互创造。如同谈论人不能离开宇宙一样,谈论宇宙也不能离开人。第二自然、显在存在、物的属性(主观的颜色、声音等)是已经创造转化的现实的属人宇宙;第一自然、潜在存在、物的属性(客观的光波、声波等)是未经创造转化的可能的属人宇宙。

人类从第一自然中创造出第二自然,体现的是人类初步的能动创造力量;从潜在存在中创造出显在存在,体现的是人类较高层次的能动创造力量;而从物的客观存在属性的光波、声波、气味分子等当中创造出物的主观存在属性的颜色、声音、气味等以及由此构成的感性世界,则体现了人类更高层次的能动创造力量。

总之,在人与宇宙的关系中,人是活的,而宇宙却是死的;人是能动的,而宇宙却是被动的;人是能创造的,而宇宙却是被创造的。人与宇宙比起来,只有人是伟大的,而宇宙却无所谓什么伟大。从“人之宇宙”这个角度看,属人的宇宙即使有什么伟大之处,那也是完全由人赋予的。在这个问题上,霍金的论断可信可取(尽管他的有关“大爆炸”的理论未必可信可取):“人择原理可以解释为:‘我们看到的宇宙之所以这个样子,乃是因为我们的存在。’”(霍金:《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第115页,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版。)在英语中,代表第一人称的“我”永远写成顶天立地的“I”,而不是矮去半截的“i”,人是宇宙的主宰、老大,不能矮去半截,必须顶天立地。宇宙的共性属于人类整体(大我),离开了人类整体(大我),宇宙的共性就毫无意义和价值;宇宙的个性属于人类个体(小我),离开了人类个体(小我),宇宙的个性就毫无意义和价值。

如果非要让人与宇宙上演一场终极PK,天堂地狱,决一生死,在人与宇宙之间遴选出一个优胜者并赋予其至高无上的神的地位,那么这个荣耀毫无疑问肯定只能归之于人。因此,人与其说硬要张冠李戴、反客为主,自造牛头不对马嘴的笑话,对宇宙像对神一样顶礼膜拜,还不如倒过来把自己看作神、看作上帝、看作造物主,对自己恭敬虔诚地给力膜拜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