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综合研究架构的提出

综合研究架构的提出

时间:2022-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中,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促动下,科学的地域文化发展观,对于文明古国——中国的城市发展具有相当大的时代价值与实践意义。图4.1 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与中国的规划任务 资料来源: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31进一步分析,地域文化是传统文化进化(进化论)和外来文化借鉴(传播论)的共同体。文化区域的这一属性使文化地景与地域文化在特定时空中的相遇与交汇成为可能。

4.1.1 综合研究架构的提出

文化是人居环境的基本要义,地域文化视角的人居环境研究秉持文化相对论的观点,主张将聚居及文化落实在具体的时间、空间中。将有机结合的时空参照系统与人居环境不同层面的聚居单元(如建筑、社区、城市、区域乃至全球)相配合,以避免文化研究的空泛性,增强聚居研究的针对性。地域文化动态发展的时空观念,强调地域现实时空维度的重要性以及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以倡导多元共融的全球发展。在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中,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促动下,科学的地域文化发展观,对于文明古国——中国的城市发展具有相当大的时代价值与实践意义。

1)地域文化研究架构的再认识

科学的地域文化观念,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在历史时空中的有机结合。我国古代关于聚居形态、聚居思想以及聚居审美等方面的积累极为丰厚。然而,近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使西方现代思想文化具有较高的文化势能和话语权,在经济、技术进步的协助下,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聚居文化,构成了强势的冲击,传统聚居文化赖以存在的时空环境的断裂及其与全球化时空的错接,使传统聚居文化的主体性被掩盖(图4.1)。这一现象集中体现在当前指导我国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理论体系缺乏先进理论的本土化,表现为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照搬”和空间形态的简单复制。人居环境的地域文化研究视角,强调地域时空的延续、传统聚居文化的传承,注重向全球时空的整体趋近和对外来文化的吸纳。在地域文化思想引导下的我国城市建设及其理论研究,将形成具有传统优秀文化特质的、与时俱进的、结合我国实际的城市规划思想。

img58

图4.1 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与中国的规划任务
资料来源: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31

地域文化观念应用于人居环境研究以及城市规划与建设,从其文化属性上分析,可划分为:

物质层面的文化——对应于多元纷呈的人居形态;

制度层面的文化——对应于具有本土特征的聚居思想与城市规划理论;

心理、美学层面的文化——对应于聚居呈现的审美心理与取向。

进一步分析,地域文化是传统文化进化(进化论)和外来文化借鉴(传播论)的共同体。进化论与传播论的博弈,也体现在地域文化的三个层面的内容中:

(1)人居环境的物质形态——既有传统形态特质的“保存”,又有外来形态的“移植”,还有传统和外来形态融合后的“新”的地域聚居形态。此三种形态的交融,不仅体现在建筑形式、社区空间上,还在更为宏观的层面,如城市空间形态、区域城市格局等方面都有所体现。

(2)人居环境的理论层面——这里主要指规限与引导聚居发展的理论体系,传统聚居理论的扬弃,在与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有机结合中,重新获得了生命力,从而形成了集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于一体的聚居发展理论。

(3)人居环境的心理、美学层面——社会发展的多元化特征,产生了人们审美取向的多元化趋势。人是文化的主体,“以人为本”的聚居思想,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并科学引导聚居审美的多元取向。

在传统与外来的博弈中,我们既要重视文化进化论的价值,又要客观认识外来文化的作用,科学的地域聚居观念对传统文化要进行扬弃的传承,对外来文化要进行辩证的汲取。

2)文化地景研究架构的再认识

文化地景是一定时空环境中人居环境的人文呈现,是一个动态演进的概念。在城市规划的学科领域中,文化地景的积极意义在于突现了城市空间形态、建筑形式以及区域城市格局等聚居形态形成的文化动因。在全球同步发展的时空背景下,文化地景作为特质综合体的集合,对建构城市自身的时空体系、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塑造城市风貌特色具有积极的意义。

特质综合体集合中的核心特质源于和谐统一的地域时空关系,是城市空间形态与景观风貌得以形成的前提和原动力。核心特质一般以连续、渐进的方式演化,是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有机结合、合理发展的结果。外围特质的演化相对活跃,更迭相对频繁,这一现象是核心特质对外来文化选择性接受的表现,也是地域时空体系渐变的结果。此二者的关系与作用相当于细胞结构中的细胞核细胞质的关系。“细胞核——核心特质”,携带了聚居文化地景演进的“DNA”,引导城市的风貌特色的形成;“细胞质——外围特质”,它滋养着“细胞核——核心特质”,并与外界“细胞膜——文化区域”进行全面的“文化”交流(图4.2)。

img59

4.2 文化地景的“细胞”结构示意

img60

图4.3 文化区域界定与其他区划的关系

文化地景以一定的文化区域为其生存的土壤。它是一个不同于经济区划、自然生态区划以及行政区划的综合概念。此三者关注的核心问题相对单一,相当于城市规划体系中的“单项规划”,而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广外延,使文化区域具有相当的“弹性”,可将文化区域比喻为城市规划体系中的“综合规划”。文化区域以经济区划、生态区划、行政区划以及传统文化区划为基础(图4.3),因关注和研究的问题不同而有所差异。文化区域的这一属性使文化地景与地域文化在特定时空中的相遇与交汇成为可能。

将文化地景与城市规划研究相结合,也可将其划分为三个层面进行研究:①聚居形态层面;②聚居理论层面;③聚居心理、美学层面。此三者在时空环境中相互交织、彼此重叠,构成了作为人居环境人文呈现的文化地景。广义的文化概念包罗万象,从注重实践和操作性考虑,以及围绕城市规划学科研究领域的特性,本书主要将文化、环境、经济等三个因素作为影响文化地景的主要因素进行展开研究。由于当前我国城市的经济发展、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文化等问题相对突出,因此这种分类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3)综合架构

基于以上分析,将地域文化和文化地景作为人居环境地域文化论的基本概念,从其交互关系出发,探讨聚居以及城市发展的规律性和特殊性,即形成了如图所示的综合研究架构(图4.4)。

img61

图4.4 人居环境地域文化论的综合架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