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问题的提出

问题的提出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秘密及其揭示始终是与重大问题的提出相联系的。举一个例子来说,马克思的实践观乃是其哲学的重要原则,甚至可说是最关根本的原则。恰恰是在这个问题上,一方面,普列汉诺夫把费尔巴哈的“生活”、“实践”等提法与马克思的实践原则混为一谈。[4]在这种对立中所形成的问题确实是至关紧要的,是涉及马克思哲学世界观之基础的。

一、问题的提出

第一个问题是:马克思哲学难道有什么秘密可言吗?如果有的话,那么《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否有助于这种秘密的发现呢?虽然或许有人会对此类问题感到疑惑,但我们的回答却是肯定的。一种依然活着的思想总是被不断“发现”的,因而总是有秘密可言的;所谓发现,无非是这种秘密不断被揭示出来罢了。所以,当代思想家能从伟大的先驱者(如帕斯卡、施莱尔马赫、康德)那里不断有所发现;正如马克思能在1844年谈到黑格尔哲学的秘密,并从《现象学》中卓越地揭示出“劳动”的原理一样。

秘密及其揭示始终是与重大问题的提出相联系的。在第二国际的理论家那里,马克思的哲学世界观似乎是清晰的、不成问题的:它是唯物主义(就此而言,它与旧唯物主义没有区别),同时应当附加能动的、革命的因素,应当附加辩证法。所以,普列汉诺夫能够说,马克思的认识论实际上就是费尔巴哈的认识论(当然,附加一些补充说明)[1];梅林能够声称,“机械唯物主义在自然科学范围里是科学研究的原则,一如历史唯物主义在社会科学范围里一样”。[2]至于其他的重要理论观点,只要提一下拉法格将历史唯物主义归结为“经济决定论”就够了。

然而,当卢卡奇开始激烈反对“梅林—普列汉诺夫正统”时,当柯尔施尖锐攻击第二国际理论家的科学实证主义时,问题便出现了——这是重大的、关乎根本的问题;并且是以严峻对立的姿态被提出来的。举一个例子来说,马克思的实践观乃是其哲学的重要原则,甚至可说是最关根本的原则(马克思曾明确将其哲学称之为“实践的唯物主义”)。恰恰是在这个问题上,一方面,普列汉诺夫把费尔巴哈的“生活”、“实践”等提法与马克思的实践原则混为一谈。他批评马克思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误解了费尔巴哈——马克思指责费尔巴哈不了解“实践批判活动”,这是不对的,因为费尔巴哈是了解它的。[3]另一方面,卢卡奇却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构成了一种全然相反的“马克思的”实践观。为了简便起见,我们用卢卡奇后来的自我评论来说,这是一种“抽象的、唯心主义的实践概念”;它虽然“对机械唯物主义提出了强烈的抗议”,但却不仅遗忘了“劳动”,而且重新陷入了“唯心主义的直观”之中。[4]

在这种对立中所形成的问题确实是至关紧要的,是涉及马克思哲学世界观之基础的。我们有理由认为,这个关乎根本的问题尚未得到充分的解决;而如果仅从思想史的学理来说,那么由于《手稿》所处的独特历史地位,它应当非常有助于这一世界观基础的阐明。我们在这里丝毫也不想夸大文本本身的作用,毋宁说,它的意义是被发现的;而这种发现(问题本身的提出)较少地取决于该著作的单纯发表一事。为了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设问:如果《手稿》早三十年发表的话,普列汉诺夫的哲学立场是否可能发生根本的、全局的改观?也许会有一些细节上的变化,但几乎不可能是根本的、全局的变化。我们知道,《手稿》发表之后卢卡奇曾就《历史与阶级意识》的“物化”观点作了重要的修正(主要是区分了“对象化”和“异化”),但西方世界的人们以及思想界却根本不顾及这种修正,而依然给予其先前的见解以高度的赞扬——这种情况是颇能说明问题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