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从“物”到“像”的转移

从“物”到“像”的转移

时间:2022-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接收到信息的受者当然会在脑海中形成对该建筑的印象,但这类似于物体在观者视网膜上的呈像,传播途径是直线的、直接的。可以说,这是一个“物”决定“像”的过程[图3.8]。而这些模拟物和拟仿物本质上是非物质性的,大量以“像”的方式存在[图3.8]。这些受众经由共享的大众媒介所形成的有关建筑的“虚像”,不再仅属于个体经验,而是一种力量强大的集体共识。正是“透镜”的介入,引发了传播中的折射以及最终的虚像结果。

3.2.3 从“物”到“像”的转移

基于上述透镜模式的基本模型,我们可以推演出建筑的“像”(image)如何逐渐取代了“物”(substance),成为受众感知的对象,并进一步成为我们创作、思考和判断的参照。

在建筑进入大众传播之前,存在一种基本而原始的模式:类似于上述图3.7(a)模式,建筑师作为元传者,通过建筑实体(或者建筑方案)将建筑信息直接传达到在场的受者。接收到信息的受者当然会在脑海中形成对该建筑的印象,但这类似于物体在观者视网膜上的呈像,传播途径是直线的、直接的。可以说,这是一个“物”决定“像”的过程[图3.8(a)]。

由于大众媒体的出现,大量建筑信息被各类建筑继传者(主要是评论型和仿真型的继传者)截获,通过文字,更多的是通过图像无限量地复制,并且由于多次的演绎性复制而导致了信息的变异。这一过程集中发生在规模性传播的始端,也就是模式中的“透镜”部位。可以说,这是一个大量产生模拟物(imitation)和拟仿物(simulacrum)的过程。而这些模拟物和拟仿物本质上是非物质性的,大量以“像”的方式存在[图3.8(b)]。

最后,在批量复制中不断变异的建筑信息通过“透镜”传达到受者,而且由于信息的规模性复制,它所到达的已不再是数量有限的直接在场者,而是不受时空限制的无数受众。这些受众经由共享的大众媒介所形成的有关建筑的“虚像”,不再仅属于个体经验,而是一种力量强大的集体共识。这种共识一经产生,又将反向地作用于建筑信息的制造(比如建筑创作)。可以说,这是一个“像”决定“物”之意义和生产取向的过程[图3.8(c)]。

由此,一个更加具体的建筑传播的透镜模式展现在我们面前。相对于建筑的直接传播模式而言,该模式增加的主要部分,是处于批量复制环节前端的继传者及其带入的大众传播环节(也就是“透镜”部分)。正是“透镜”的介入,引发了传播中的折射(信息的扭曲和变异)以及最终的虚像结果。模式中的折射过程,对应于现实中建筑继传者的演绎性复制过程。

透镜模式集中体现了建筑传播的三大属性:继传者作用的凸显是建筑的艺术传播属性的体现,复制作用的凸显是大众传播属性的体现,而建筑虚像的形成则是演绎性传播的必然结果。

回到《巴黎屋檐下》的案例上,我们不难理解,对于那些市民而言,有关城市的成像比客观存在的状态更具有现实意义。人们生活在非常有限的局部,他们所直接接触的物质信息难以帮助他们形成关于城市的整体感知,所以他们需要聊天(人际传播)、看报(印刷品传播)、看电影(影像传播)。而这三者中,又以看电影获得的城市信息最为形象、最为完整。事实上,从许多资料中可以看出,“看电影”确实是当时巴黎人非常重要的生活内容。因此对于市民而言,由所接收的影像在头脑中形成的城市意象,自然比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更有现实意义。这就是为什么当巴黎城市因为战乱和经济萧条而破败,又因为勒·柯布西耶等现代建筑师的实践而日益陌生之后,市民们却因为生活在影片所呈现的城市里而骄傲和欣慰。

img60

图3.8 建筑传播中从“物”到“像”的转移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