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调整局部空间吸引子布局

调整局部空间吸引子布局

时间:2022-10-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苏州新区局部集成核增长中心呈分散状,共为4片,分别为分区内部各组团服务,4片之间通过珠江路与金山路两条集成核轴线相联系。其中通过珠江路相贯穿的3个增长中心可结合局部集成核交叉口进行功能吸引子布局。尚未具有中心街道功能的要加强沿线的局部吸引子布局,积极引导其局部集成核中心功能发挥。

7.1.3 调整局部空间吸引子布局

1)引导局部集成核增长中心开发

主城区局部集成核增长中心位于主城区南片和西片。南片增长中心依托新市路、十全街、人民南路、道前街和南门路等街道。在功能结构调整过程中,本增长中心在加强沿线微空间功能吸引子布局的同时,还需结合其全局集成核增长中心效应,加强全局性现代文化休闲空间营造,构建局部与全局中心功能协同的特色中心区。西片增长中心依托桐泾路、干将西路、广济路等轴线发展,将其开发结合到石路商业中心外扩与整合规划思路之中[图7.8(a)]。

苏州新区局部集成核增长中心呈分散状,共为4片,分别为分区内部各组团服务,4片之间通过珠江路与金山路两条集成核轴线相联系。其中通过珠江路相贯穿的3个增长中心可结合局部集成核交叉口进行功能吸引子布局。东片围绕金山路、滨河路和塔园路的增长中心可与围绕狮山路的全局副中心发展相结合,建立全局与局部功能协同发展的新区中心区[图7.8(b)]。

吴中区局部集成核总体呈向心式发展,围绕宝带路、太湖东路、迎春路等形成明显的增长中心,同时在南部与西北也形成局部增长微中心。其沿宝带路一带的主要增长中心区位与全局集成核增长中心区位基本吻合,规划应促进局部增长中心与全局增长中心的协同发展,统一构建吴中中心区。其他两个微增长中心可沿集成核交叉口进行适当的功能吸引子布局,为周边组团服务[图7.8(c)]。

苏州工业园区局部集成核两个微增长中心呈离散分布,可分别围绕局部增长中心进行功能吸引子布局。其中金鸡湖西增长中心发展应结合到环金鸡湖城市中心区规划布局中,结合现代中心功能业态特色进行功能吸引子布局。在此同时,伴随空间开发规模扩张,在新开发的组团内应规划预留局部微增长中心功能空间,并加强其间的集成核联系[图7.8(d)]。

相城区局部集成核增长中心分为南北两片。其中北片增长中心发展应与全局副中心开发相结合,构建相城中心区。南片局部集成核增长中心开发应与沿北环路全局集成核环路功能中心相结合,构建火车站商圈[图7.8(e)]。

2)加强局部集成核街道两侧功能吸引子布局

除加强局部集成核增长中心功能发展之外,一般的局部集成核街道也需要不断调整功能布局。根据现状集成核街道的相关功能特征显示:有些局部集成核街道两侧已经分布了相应的功能吸引子,具备了分区中心街道功能特征;也有些轴线两侧功能吸引子缺失,难以发挥其集成效应;有些局部集成核街道零散分布,缺乏规模效应,往往难以形成气候;有些局部集成核的集成效应体现在对机动流的集成,而失去分区中心街道功能特征。因此,对于不同类型的局部集成核街道,其功能调整的重点有所区别。

img170

img171

img172

图7.8 分区局部增长中心功能布局示意图

第一类:零散分布的局部集成核轴线,在周边尚未形成新的局部集成核轴线之前,其中心功能过于单一,规划可不予深入考虑功能吸引子布局,任其自由生长。第二类:目前作为局部微中心或增长中心连接线的局部集成核街道,以机动性联系为主。但随着局部集成核生长,个别连接线可能成长为局部集成核主干,应根据发展趋势预留相应的功能发展用地。第三类:对于目前位于中心区位当中的局部集成核轴线,已经具有中心街道功能的要适应分区拓扑空间演变不断调整功能。尚未具有中心街道功能的要加强沿线的局部吸引子布局,积极引导其局部集成核中心功能发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