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神圣紫禁城

神圣紫禁城

时间:2022-10-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故宫位于北京城中心,是明清两代帝王的皇宫,当年称为紫禁城。保和殿居三大殿之末,是一座面阔九间、深五间的重檐歇山顶建筑,为皇帝举行宴会和殿试的场所。故宫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总结性成果,也是精美奇巧的东方建筑的当然代表。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价是:“紫禁城是中国五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中心,它以园林景观和容纳了家具及工艺品的9000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

神圣紫禁城

美国现代建筑师摩尔菲曾这样评价故宫午门建筑:“其效果是一种压倒性的壮丽和令人呼吸为之屏息的美。”如果拿这句话来观照整个故宫,我们感到并不牵强,而是十分贴切。

故宫位于北京城中心,是明清两代帝王的皇宫,当年称为紫禁城。它从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始建,至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基本完成,此后虽经明清两代多次重修和扩建,但仍保持初建时的格局。故宫东西广750米,南北深960米,城墙高10米,辟四门:南面正门为午门,北为神武门,东、西分别是东华门和西华门,门上均设重檐门楼。城墙四隅有角楼,三檐七十二脊,造型精巧华美。城墙外环有52米宽的护城河。宫内占地72万余平方米,屋宇9000余间,分为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

外朝是皇帝坐朝临政和举行大典的地方,以太和殿(明称奉天殿和皇极殿)、中和殿(明称华盖殿和中极殿)、保和殿(明称谨身殿和建极殿)三大殿为主体,文华殿和武英殿为两翼。在清朝,午门前的端门、天安门直到大清门(在俗称前门的正阳门内),都属于外朝范围。三大殿纵向排列在高大的汉白玉台基上,台基为三重须弥座,皆有栏杆绕通,栏板和望柱均以龙凤图案雕饰。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为明清皇帝举行即位、诞辰、大婚、节日、出征等盛大典礼之处,因此成为故宫规格最高的主建筑,连台基大殿通高35米,面积2377平方米,面阔1l间,进深5间,重檐庑殿顶,是全国现存最大的木构殿堂。其内外装修都十分豪华,殿内镂空金漆宝座和屏风设在七级高台之上,为封建皇权的象征。室内外梁枋等无不沥粉贴金和玺彩画。宝座上方和附近有金漆蟠龙藻井和沥粉蟠龙金柱,上下左右连成金光灿灿的一片。太和殿前有宽阔的月台,台下为占地2.5公顷的广场,可容万人聚集和陈设仪仗。太和殿之后为中和殿,单檐方形,纵广各三间,黄琉璃筒瓦攒尖顶,并有鎏金宝顶,这是皇帝临朝前的预备殿室和休息之所。保和殿居三大殿之末,是一座面阔九间、深五间的重檐歇山顶建筑,为皇帝举行宴会和殿试的场所。三大殿两翼,一为太子读书、皇帝讲学和召见学士的文华殿,清代在此建文渊阁,庋藏《四库全书》;一为召见大臣的武英殿,清康熙后成为朝廷刻印经籍图书的场所。

img27

故宫平面图

自保和殿后的乾清门以北,即为内廷,是皇帝和后妃居住的地方,也有三殿,即乾清宫(皇帝正寝)、交泰宫和坤宁宫(皇后所居)。乾清宫东西两侧为东六宫、西六宫、乾东五所、乾西五所等嫔妃庭院。其布局附会天象:乾清宫象天,坤宁宫象地,东西六宫象十二星辰,乾东西五所象众星,形成群星拱卫的格局,目的是突出皇帝的神圣。

img28

故宫

内廷北面是御花园,主要建筑钦安殿采用盝顶屋盖,平顶屋脊环绕,四角吻兽合抱,为古建筑中盝顶建筑绝少的佳例。

作为封建统治的最高权力机关所在地,故宫的设计思想和布局规划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封建帝王的绝对权威和皇权至上的观念。北京的皇家建筑从永定门开始,经前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殿、景山、地安门、钟鼓楼形成了一条长约7.5公里的中轴线,贯穿南北。故宫位于这条中轴线中部,其中重要建筑如三大殿,甚至连金銮殿上的宝座,都正好坐落于这条中轴线上。而一些不重要的建筑则对称布置于左右,形成强烈对比。又用连续的、对称的封闭空间,形成逐步展开的建筑序列来衬托出三大殿的庄严、崇高和宏伟。在建筑处理上,则运用以小衬大、以低衬高的对比手法突出主要建筑物。如天安门、午门都用城楼式样,基座高大壮观,三大殿建于汉白玉须弥座上,又有栏杆烘托,显得豪华高贵,而附属建筑物的台基就相应简化,并降低高度。屋顶也按等级次序使用:午门、太和殿用重檐庑殿,天安门、太和门、保和殿用重檐歇山,其余殿宇相应降低级别。建筑细部和装饰也有繁简高下之别,如太和殿斗拱上檐出四跳,下檐出三跳,等级最高。主要殿、门之前还有铜狮、龟鹤、日晷、嘉量等建筑小品和装饰之类的陪衬物。建筑色彩采用强烈的对比色调:白基、红墙、朱楹、金扉以及黄、绿、蓝诸色琉璃屋面,使整个故宫在蓝天白云和全城大片灰瓦屋顶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绚丽璀璨,光彩夺目。

故宫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总结性成果,也是精美奇巧的东方建筑的当然代表。1987年,故宫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Ⅲ、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价是:“紫禁城是中国五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中心,它以园林景观和容纳了家具及工艺品的9000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