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城市地理信息的认知

城市地理信息的认知

时间:2022-10-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城市地理信息既是研究和解决城市的人口、资源、环境、灾害等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的重要信息,也是解决有关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发展、社区管理、灾害预报与处理等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基本资料。地理信息的客观存在性指地理信息是地理客体的存在方式、运动状态和属性的反映。

1.2.2 城市地理信息的认知

城市地理信息既是研究和解决城市的人口、资源、环境、灾害等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的重要信息,也是解决有关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发展、社区管理、灾害预报与处理等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基本资料。城市空间数据将是政府进行城市建设、市容改造、绿化体系规划、整治等工作的重要助手。地图和影像地图是城市地理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信息量丰富、直观、获取信息快速、经济实用、数据现势性好、管理动态性好、应用广泛、内容详细等特点,成为城市空间数据框架中极为重要的信息来源。

作为城市客观的地理信息,它是城市地理客体之间相互运动及其能量转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通过对城市客观地理信息的分析研究,就可以弄清城市地理系统的特点和规律,即主观地理信息。主观地理信息是主观思维的产物,是人们对客观地理信息认识的结果。因此,只有对城市地理信息的充分认知,才可能借助于城市地理信息来研究城市地理系统;才可能对真实城市及其相关现象(社会经济特征)进行统一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从而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和分析整个城市方方面面的问题。

1.客观性与抽象性的认知

地理信息的客观存在性指地理信息是地理客体的存在方式、运动状态和属性的反映。只有地理客体处于运动和能量转换过程中才会发出光、电、波、形、声、色、味等各种信息,而决不会无中生有,这是识别地理信息的客观依据。对于主观地理信息来说,如实反映地理客体存在特点的信息必须具有真实性;抽象性是指地理信息已经摆脱了地理客体本身,是地理客体的抽象化。作为客观地理信息,它已被表征为各种形式的信号(如形状、符号、数字、公式等)。由于各种抽象的信息又是地理客体的真实反映,因此可以通过这种抽象体来研究客观实体,这是可以通过信息流来研究物流、人流、能流的基本依据。又由于地理信息具有抽象性,因而可以随意对地理空间及其发展过程进行压缩,这使得广大城市区域乃至全球同步研究成为可能。

2.时空统一性的认知

城市地理信息的时空特性是指:无论是城市的自然地理要素,还是经济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都具有空间分布的差异和时间过程的不同,总体反映为物质世界的层次、等级和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网络结构特征。世界的变化呈现从无序到有序、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因此地理信息也就必然具有时空特征。地理信息的空间特征是区别它与其他信息的根本标志,它的这种特性是按照特定地区的经纬网或公里网建立的地理坐标来实现空间位置的识别,并可以按照指定的区域进行信息的合并与分割。地理信息又是随时间而变化的,体现为地理系统发展的阶段性与周期性、顺序性与不可逆性。地理信息的这些特征,要求我们对地理信息的获取要及时、定期更新,要重视对城市自然、社会的历史过程的积累和对未来的预测和预报。另外,由于地理系统具有时空的统一性,时空可以相互转化,因此地理信息的时空特征又是相对的,应该可以实现相互之间的转化。地理信息的时空属性是指在时空四维基础上的多维专题信息结构,通过各种专题或实体的属性码实现专题与专题之间、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联系。这种属性特征为客观世界的层次分析、信息传输与信息分类提供了方便。

3.可存储性与可传输性的认知

地理信息的可存储性与可传输性是指借助于一定的载体可以对地理信息进行记录并借助一定动力进行传输。换句话说,地理信息的存储借助了计算机数据库作为自己存储的载体,又以通信技术等工具作为自己的传输动力。可存储性与可传输性是地理信息在功能上的普遍特点,任何地理客体都可以通过辐射或反射形式发出具有自身特征的频率、波长或周期的信息,并经一定距离的传输,又可为另一些物体所接收、存储。客观地理信息的传输速度(v)是与波长(λ)、频率(f)成正比(v=λf)。其中光的传递速度最快(v=3×108m/s),故信息的传输比任何物质的传输都来得灵敏、迅速。从信息发射、传输和存储功能的全过程看,发出信息的物体就称为信源,接收、存储信息的物体就称为信宿,而从信源到信宿之间的传输过程就称为信道。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信源、信道和信宿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信息系统。

4.可度量性与近似性的认知

信息具有客观存在性,那么信息就应具有数量概念,并且是可以度量的。由于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总要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因此,从信源发射信息,到信宿所接收的信息,这两者之间信息量总要受到一定的损失。信息论的创始人申农和维纳提出的平均信息量公式,就是用概率来表示信宿接收信息的一种可能性大小的计算方法:

img1

式中:H(x)为信源熵;pi是大于0小于1的概率值;负号表示为负熵。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事件的不肯定度,而不肯定度又是随机产生的。当事件发生的概率大,事先容易猜到,其不肯定度小,相应的信息量也小;当事件发生的概率小,事前难以预料,其不肯定度大,相应的信息量也大。从信息是系统中有序度的度量意义出发,其单位是负熵。信息量越大,其负熵越大。地理信息的量是组成地理客体的各种物质,是质量、能量及其空间分布、时间动态等特征参数的总和。地理系统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要与外界环境交换信息,因此其信息的绝对量就难以精确地度量。从认识论的观点来看,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总是存在阶段性,即在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中,人们对地理客体的认识是有限的。因此人们某一阶段的有限认识当然无法精确地描述复杂的地理实体。总之,地理信息是可以度量、可以认识的,但只能是近似的。

5.可转换性与可扩充性的认知

地理信息的可转换性不仅表现在从客观地理信息转化为主观地理信息,也表现在客观信息的产生过程,即物质的运动产生能量,而能量的转换产生信息。从地理客体发射的包括形状、波形、图形等客观信息,可转换为诸如语言、文字、图像、图表、数字等形式的符号——主观地理信息;又可把上述符号转化为计算机的代码、数字及广播、电视符号,而代码、数字、信号还可以转换为语言、文字、图像等多媒体信息。当然,上述各种转换需要通过标准化过程才能被识别。地理信息的可扩充性是指主观地理信息在反映地理客体本质属性的思维过程中有一个不断深化、不断扩充的过程。例如在规划城市商业网点时,按通常概念,商业网点分布的疏密程度与人口分布的密度有关。通过进一步分析和研究发现,商业网点分布的疏密程度还与道路的通达情况、商业的性质有关。再进一步分析和研究还可以发现,商业网点分布的疏密程度与居住在不同城区居民的文化程度、居民的生活习惯、民族分布等诸多方面因素有关。这是在不断深化认识中得到的对地理信息的进一步扩充。任何客观信息都可以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而得到不断的扩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