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城市认知图

城市认知图

时间:2022-06-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城市认知图任何一个城市,似乎都存在一个由许多人意象复合而成的公众意象。另外一种对城市的认知方法,是柯林·罗提出的“拼贴城市”。拼贴城市具有包容性,其核心在于和谐。这种和谐存在于结构和事件之间,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以及内部和外部之间。显然,“拼贴城市”是沿着固有的城市文脉展开的,其拼贴的操作方式构成了传统城市的基础。

城市认知图

任何一个城市,似乎都存在一个由许多人意象复合而成的公众意象。显然,一个人尤其是企业家如想成功地适应环境,与他人相处,或者从中提炼出某种地方的精神,那么了解这种群体意象或公众意象就十分必要。

凯文·林奇(1960)将城市意象中物质形态研究的内容,归纳为“五种元素”:①道路。可以是机动车道、步行道、长途干线、隧道或铁路,人们正是通过在道路上移动的同时观察城市,其他的环境元素往往是沿着道路展开布局的,所谓景随步移是也。②边界。属线性要素,是两个部分的边界线,比如海岸、铁路线的分割、开发用地的边界、围墙等。这些边界元素具有城市识别的重要作用,像山西平遥古城墙的轮廓线、上海外滩迷人的天际线。③区域。属于城市内中等以上的分区,是二维平面,具有某些共同的可被识别的特征,所以观察者在心理上会有“进入”其中的感觉,比如北京奥运村、上海外高桥保税区。④节点。是人们往来行程的集中焦点,或是一种结构向另一种结构的转换处,比如街角的集散地、围合的广场、交通工具的换乘枢纽,某些节点成为该区域的中心,其影响由此向外辐射。⑤标志物。这是点状的参照物,通常是一个定义简单的有形物体,大者如建筑(高楼或高塔)、山峦,小者如有限范围内才能看得见的树木、标牌,都需要具有突出的元素,观察者只是位于其外部与其相对,随着人们对环境的逐渐熟悉,对标志物的依赖程度也会提高。

在现实中,上述五种元素并非孤立存在。我们时常看到,区域由节点组成,由边界限定范围,通过道路在其间穿行,四处分布着一些标志物,元素之间有规律地互相重叠穿插。林奇提出的“认知图”方法,说明尽管人们对一座城市往往只记得几个标志性的建筑物和一些最主要的马路,但这幅生成于每个人头脑中的简约的认知图,却有助于人们确定参照物和寻找方向。

另外一种对城市的认知方法,是柯林·罗(1984)提出的“拼贴城市”。他将城市看做是历史渐变的产物,各个时期的建筑就像沉积物一般一点点沉积下来,拼贴成现在的面貌。运用拼贴术的匠人,使用的是一种理智的修补术,他们并不按照事先严格制订的设计方案去工作,而是通过手边现成之物进行操作,与任何特定的计划不相干。正是这种拼贴操作方式的运用,构成了传统城市的肌理。拼贴城市具有包容性,其核心在于和谐。这种和谐存在于结构和事件之间,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以及内部和外部之间。所以,拿什么来拼贴城市并非随心所欲,而是受到整个城市结构的控制。柯林·罗提倡用“图-底法”来分析城市形态,就是将地图上实体的建筑物涂成黑色,虚体的道路、广场、公园等城市空间留作白底,这样,城市的肌理就会变得一目了然。他把帕尔玛与勒·柯布西耶的圣·迪耶方案用图-底法作了比较,显示出前者作为传统城市所具有的典型美德:实体和连续网络或肌理,为其对应的特定空间提供能量;相随的广场和街道,作为一种公共释放的阀门,并提供可识别的结构;起支撑作用的肌理或图底具有丰富多样性。

然而,勒·柯布西耶(1923)关于城市住宅的思想,其实有时是被曲解的。柯布西耶认为,住宅问题是一个时代的问题,一切活人的原始本能是找一个安身之所,社会各个勤劳的阶级都应有合适的住宅。过去的建筑史,经过多少个世纪,只在构造做法和装饰上缓慢地演变,而钢铁、水泥取得的成果是结构的巨大力量的标志,是打破了常规惯例的一种建筑的标志,“现代的建筑关心住宅,为普通而平常的人使用的普通而平常的住宅”,就是要建造大量“人人住得起”、“简单而合乎人道的”的住宅。他提出“住宅是住人的机器”,它们是由实际需要和造价决定的,建筑的首要问题是重新估计价值,重新估计住宅的组成部分,必须树立建造、住进并且喜爱大批量生产的住宅的精神面貌。这些建筑,由于设立了产品的标准化,是大批量生产的,重视钢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大面积的平板玻璃、标准构件(如金属窗)、平屋顶、新的合成材料和依靠机械力量加工的金属的新颖表面等的使用,它的谱系很有特征:四四方方的形体和轮廓、强调水平感的方格网构图、完全赤裸的墙面、经济朴素绝少装饰。柯布西耶建议在巴黎造60层的塔楼,“这些塔楼之间的距离很大……它们留下大片空地,把充满了噪声和高速交通的干道推向远处。塔楼跟前展开了花园,满城都是绿色。塔楼沿宽阔的林荫道排列,这才真正是配得上我们时代的建筑”。

柯布西耶的理论,到现在仍继续受着许多人的批评和嘲笑。在他生前,其理论没有被那些老牌的贵族化势力强大的城市所接受,比如巴黎(实际上后来还是在德芳斯地区采用了)。然而在他身后,却在许多新兴地区,包括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城市在内,尤其是处于快速城市化发展中国家的新兴地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市场。这些快速城市化地区,大量的人口迅速涌入城市,与城市的原住民冲突、交融、分层、混合,一方面原有的城市结构发生着裂变与重组,另一方面原来是附近的农村景观也改换成了新城的面貌。这些改变少有渐变,而突变成为主流。上海浦东、新兴城市深圳……还有太多的地方,都是城市突变性变迁的实例。在上海,老市民普遍偏爱浦西,那里有他们成长的印记,有他们的社会关系网络,有他们喜爱逛的人流拥挤的沿街商铺,有他们崇尚的“洋派”的生活情调,在那里可以产生创意的灵感;相比之下,新市民没有关于这座城市的记忆,他们更喜欢浦东,因为那里建筑崭新、道路开阔、人际关系简单、居家生活心境容易放松。

显然,“拼贴城市”是沿着固有的城市文脉展开的,其拼贴的操作方式构成了传统城市的基础。柯布西耶的“走向新建筑”,适应了快速造城、满足居住和工作的需要。每个时代都产生了自己的“乌托邦”。至于现代城市演化之路,由于技术力量、速度、规模的剧增和财富前所未有的张力,则变成充满了科学进而雄心勃勃计划的整体幻想。这种幻想夹杂着科学理性与历史情调,使得城市的生长,纠缠于现代主义的普遍性和传统的地方性、政府的集权和开发商的利益驱动之时而对抗、时而融合的状态中。

城市的景观,有机地(很多场景又是“无机”的)将物质生产、符号意义与外观形式以及物质和社会实践都联系了起来,它可能受到物质与符号形式的方便利用或限制,但景观终究是一个社会或时代的阶层生活与权力制度的凝固化。城市中不同形制和规模的建筑,公共建筑、豪宅和普通民居,代表和传播着具有历史嵌入性的权力等级关系(许多城市乃至乡镇政府的办公楼都是当地处于中心位置且最高大堂皇的建筑)。它们不仅是这种权力关系的符号代表,而且构成并影响着人们关于这座城市的观点、信仰和社会结构。

另外,城市的公共空间,如酒吧、茶馆、咖啡馆、街心花园、广场、博物馆、画廊、剧场、步行街,也是这个城市心灵散步的空间,从中我们可以听到看到这个城市的独特的众生相,细腻而生动。不过,作为居民、旅游者、政府、投资商,他们对同一个城市,往往会产生有差别的认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