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生态承载力理论

生态承载力理论

时间:2022-10-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生态承载力理论使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及预警体系研究进一步得到了拓展。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及预警的前提是自然与人类系统的和谐共存,基础是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途径是提升区域生态竞争力,实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实现社会现代化。

承载力原为力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物体在不产生任何破坏时的最大负载,通常具有力的量纲。当人们研究区域系统时,普遍借用了这一概念,以描述区域系统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最大承受能力。随着区域研究的深入,承载力被发展成为现代的承载能力,成为用以描述区域发展受限制程度最常用的概念。在全球人口不断增加、耕地面积日趋减少、人类面临粮食危机的背景下,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将承载力概念发展并应用到人类生态学中,以研究现有土地到底可承载多少人口,提出了土地资源承载力概念。1949年,美国的Allan将土地承载力定义为: “在维持一定水平并不引起土地退化的前提下,一个区域能永久地供养人口数量及人类活动水平”。20世纪50—70年代,国外许多学者探讨了土地承载力的计算依据,并认为: “土地承载力是在确保不会对土地资源造成不可逆的负面影响的前提下,土地的生产潜力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Millington等应用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以各种资源对人口数量的限制,计算了澳大利亚的土地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是继土地资源承载力之后研究较多的领域。由于区域环境承载力是由环境容量概念演化而来的,因此,环境承载力概念自20世纪70年代起就广泛应用于环境管理与环境规划中。与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不可分割的另一问题是生态破坏,如草原退化、水土流失、荒漠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这些变化引起了人们对资源消耗与供给能力、生态破坏与可持续问题的思考。保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将人类活动控制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之内,是实现系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的首要条件,生态承载力的概念逐渐被提出并不断加以完善。

Bailey J.A. 从动物生态学角度将承载力区别为“经济承载力”和“生态承载力”。经济承载力属于牧场管理学的概念,由动物种群生产力的管理目标、动物的质量和生境的状况来定义; 而生态承载力则属于野生动物管理学范畴,是指在无狩猎等干扰下,种群与环境所达到的平衡点,在无狩猎或正常水平下,狩猎对种群数量无多大影响的情况下,生态承载力仅由有限的生境资源决定。A.C.Smaal,T.C.Prins等认为生态系统承载力是在特定时间内特定生态系统所能支持的最大种群数。Andrew,T.Hudak给出的生态承载力定义是指在特定时期内,植被所能提供的最大种群数量。这两种定义内涵是一致的,都是指在现有状况下生态系统所能容纳的最大种群数量。国内学者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对生态承载力进行研究,对其做了内容丰富的解释与定义,早期以杨贤智、王中根、王家骥、高吉喜、张传国、程国栋、杨志峰等学者的论点为代表。近年来,生态承载力研究主要从两个角度开展:一是压力角度,即用种群数量、环境污染强度、人口数量等指标来表征承载力; 二是支持力角度,即以资源供给量或环境容量指标直接表征。具体测度又分为两类: 一是绝对指标,即从定义出发,根据可利用资源的多少和环境容量的大小来确定可支撑的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规模; 二是相对指标,即将承载力无量纲化,用综合指数来衡量,确定其是否在合理阈值内。

本书在具体研究中力图在以下方面与生态承载力理论找到契合点。生态承载力理论使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及预警体系研究进一步得到了拓展。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及预警的前提是自然与人类系统的和谐共存,基础是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途径是提升区域生态竞争力,实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实现社会现代化。故此,对于某一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及预警体系强调的也是系统本身的承载容量与极限,突出的是对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提出警戒限度,其内容涵盖资源子系统、环境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之间的能动互利发展,而并非是人类自身获取短暂私利。所以,某一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及预警体系,应以资源环境与生态系统有限容量与承载力为其根本出发点,强调在确保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发展的条件下,统筹安排可持续承载的人口数量、经济强度及社会资本总量。因此,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及预警体系应注重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发展系统二者之间存在的内在互动关系,论证彼此对对方的结构和功能领域的影响,并通过生态承载力理论来调整各自系统的运行及有效避免对对方造成的不良影响。可通过图2-1来直观解析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系统的互动关系以及延伸出的各种子系统,同时,也可进一步了解这些系统彼此促进、互相牵制的有机运动化过程。

图2-1 承载力理论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