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安全文明生产与环境保护

安全文明生产与环境保护

时间:2022-10-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环境保护法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法律保障;为全体公民和企业事业单位维护自己的环境权益提供法律武器;为国家执行环境监督管理职能提供法律依据;环境保护法是维护我国环境权益的重要工具,可以促进我国公民提高环境意识和环境法律观念。《环境保护法》中指出,

一、安全用电知识

(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电流对人体伤害的严重程度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电流通过人体的时间;电流通过人体的部位;通过人体电流的频率;触电者身体健康状况。

通过人体的电流强度越大,时间越长,危险越大;电流通过人体的脑部和心脏时最为危险;工频电流对人的危险性最大,而直流电流或高频率电流危险性则稍差;男性、成年人、健康者对电流的抵抗力则相对要强些。

(二)人体触电的方式

因人体接触或接近带电体,所引起的局部受伤或死亡现象称触电。按人体受伤的程度不同,触电可分为电伤和电击两种。

1.电伤

电伤是指人体外部受伤,如电弧灼伤、与带电体接触的皮肤红肿,以及在大电流下融化而飞溅出的金属(包括熔丝)对皮肤的烧伤等。

2.电击

电击是指人体内部器官受伤。电击是由电流流过人体而引起,人体常因电击而死亡,所以它是最危险的触电事故。

(三)触电急救

1.迅速切断电源

凡遇有人触电,必须用最快的方法使触电者安全脱离电源。

2.紧急救护

在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立即进行现场急救并及时联系医院做好救护准备。当触电者还未失去知觉时,应将其抬到空气流通、温度适宜的地方休息,不能随意走动。当触电者出现心脏停跳、无呼吸等假死现象时,应立即在现场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挤压,等待专业人员救治。

(1)人工呼吸适用于有心跳但无呼吸的触电者。其中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的口诀是“病人平躺在地上,鼻孔朝天颈后仰。首先清理口鼻腔,然后松扣解衣裳。捏鼻吹气要适量,排气应让口鼻畅。吹二秒来停三秒,五秒一次最恰当。”

(2)胸外挤压适用于有呼吸但无心跳的触电者。其口诀是“病人平躺硬地上,松开领扣解衣裳。当胸放掌不鲁莽,中指应该对凹膛。掌根用力向下按,压下一寸至寸半。压力轻重要适当,过分用力会压伤。慢慢压下突然放,一秒一次最恰当。”

(3)当触电者既无呼吸又无心跳时,可同时采用人工呼吸法和胸外挤压法进行急救。其中单人操作时,应先口对口(鼻)吹气两次(约5s完成),再作胸外挤压15次(约10s完成),以后交替进行。双人操作时,按前述口诀执行。

(四)安全用电措施

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安全用电措施有:

1.火线必须进开关

火线进开关后,当开关处于分断状态时,用电器上就不带电,不但利于维修,而且可减少触电机会。

2.合理选择照明电压

一般工厂的照明灯具多采用悬挂式,可选用220V电压供电;工人接触较多的机床照明灯则应选36V供电;在潮湿、有导电灰尘、有腐蚀性气体的情况下,则应选用24V、12V,甚至是6V电压供照明灯具使用。

3.合理选择导线和熔丝

导线通过电流时,不允许过热,所以导线的额定电流应比实际供电的电流大些。熔丝的选择应适当,过大和过小都起不到相应的保护作用。

4.电气设备要有一定的绝缘电阻

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和导电线圈间要有一定的绝缘电阻,否则当人触及正在工作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时就会触电。

5.电气设备安装要正确

电气设备要根据说明进行安装,不可马虎从事。带电部分应有防护罩,高压带电体更应有效地加以防护,使一般人无法靠近高压带电体。必要时应加联锁装置以防触电。

6.采用各种保护用具

保护用具是保证工作人员安全操作的用具,主要有绝缘手套、绝缘鞋,绝缘钳、绝缘棒、绝缘垫等。

7.正确使用移动工具

使用电钻等移动电器时必须戴绝缘手套调换钻头时须拔下插头。不允许将220V普通电灯作为手提行灯而随便移动,行灯电压应为36V或低于36V。

8.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

正常情况下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是不带电的,但绝缘损坏时,外壳就会带电。为保证人体触及漏电设备的金属外壳时不会触电,通常采用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的安全措施。

二、安全文明生产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所有职工必须加强法制观念,认真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政策、法令、规定,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一)文明生产的基本要求

(1)执行规章制度,遵守劳动纪律

(2)严肃工艺纪律,贯彻操作规程。

(3)优化工作环境,创造良好的生产条件。

(4)按规定完成设备的维修保养。

(5)严格遵守生产纪律。

(二)安全生产的一般常识

(1)开始工作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

(2)不准擅自使用不熟悉的机床和工具。

(3)清除切屑要使用工具,不得直接用手拉、擦。

(4)毛坯、半成品应按规定堆放整齐,通道上下不准堆放任何物品,并应随时清除油污、积水等。

(5)工具、夹具、器具应放在固定的地方,严禁乱堆乱放。

(三)机械安全防护知识

1.常用机械设备的危险性

1)旋转部件的危险性

(1)卷带和钩挂。操作人员的手套、上衣下摆、裤管、鞋带以及长发等,若与旋转部件接触,则易被卷进或带入机器,或者被旋转部件的凸出部件挂住而造成伤害。

(2)绞碾和挤压。齿轮传动机构、螺旋输送机构、钻床等,由于旋转部件有棱角或呈螺旋状,人们的衣、裤和手、长发等易被绞进机器或因转动部件的挤压而造成伤害。

(3)刺割。铣刀、木工机械的圆盘锯、木刨等旋转部件是刀具,十分危险,作业人员若操作不当,接触到刀具,即被刺伤或割伤。

(4)打击。做旋转运动的部件,在运动中产生离心力,旋转速度越快,产生的离心力越大。如果部件有裂纹等缺陷,不能承受巨大的离心力,便会破裂并高速飞出。人员若被高速飞出的碎片击中,伤害往往是严重的。

2)机械部件做直线运动的危险性

由于刀具或模具做直线运动,如身边手误入此作业范围,就会造成伤害。这类设备有冲床、剪床、刨床和插床类。

2.常用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通则

1)安全防护措施

(1)密闭与隔离。对于传动装置,主要防护办法是将它们密闭起来(如齿轮箱),或加防护罩,使人接触不到转动部件。防护装置的形式大致有整体或网状保护装备、保护罩等。

(2)安全联锁。为了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有些设备应设联锁装置,当操作者动作错误时,可使设备不动作,或立即停车。

(3)紧急刹车为了排除危险而采取紧急措施。

2)防止机械伤害通则

(1)正确维护和使用防护设施。应安装而没有安装防护设施的设备不能运行;不能随意拆卸防护装置、安全用具或安全设备,或使其无效。一旦修理和调节完毕后,应立即重新安装好这些防护装置和设备。

(2)转动部件未停稳不得进行操作。由于机器在运转中有较大的离心力,这时进行生产操作、拆卸零部件、清洁保养工作等是很危险的,如离心机、压缩机等。

(3)正确穿戴防护用品。防护用品是保护职工安全和健康的必备用品,必须正确穿戴衣、帽、鞋等防护用具;工作服应做到三紧:袖口紧、下摆紧、裤口紧;酸碱岗位和机器加工的某些工种,要坚持戴防护眼镜。

(4)站位得当。如在使用砂轮机时,应站在侧面,以免万一砂轮飞出时打伤自己;不要在起重机吊臂或吊钩下行走或停留。

(5)转动部件上不得搁放物件。特别是机床,在夹持零件过程中,易将量具或其他物件顺手放在旋转部位上,一开车,这些物件极易飞出而发生事故。

(6)不要跨越运转的机轴。机轴如处于人行道上,应装设跨桥;无防护设施的机轴,不要随便跨越。

(7)执行操作规程,做好维护保养。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和操作方法,是保证安全运行的重要条件。

三、环境保护知识

(一)环境与环境保护的概念

1.环境

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文物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是指运用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深入认识污染和破坏环境的根源及危害,有计划地保护环境,预防环境质量恶化,控制环境污染,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保护人类健康,惠及子孙后代。

(二)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

1.环境保护法的任务和作用

1)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任务

基本任务是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民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

2)环境保护法的作用

环境保护法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法律保障;为全体公民和企业事业单位维护自己的环境权益提供法律武器;为国家执行环境监督管理职能提供法律依据;环境保护法是维护我国环境权益的重要工具,可以促进我国公民提高环境意识和环境法律观念。

2.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是: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污染者治理、开发者保护的原则;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的原则;依靠群众环境保护的原则。

(三)工业企业对环境污染的防治

《环境保护法》中指出,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必须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计划,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新建工业企业和现有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应当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设备和工艺,采用经济合理的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污染物处理技术。

下面从大气污染防治、水体污染防治、噪声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及其积极开发防治污染新技术等几个方面介绍环境保护的技术和方法。

1.防治大气污染

(1)研究和发展煤硫共生矿藏的分选技术,提高煤质,回收硫资源。

(2)分期分批淘汰并报废现有煤耗高、热效低、污染重的锅炉和工业窑炉,并停止这类产品的生产,报废的锅炉不得再用。

(3)电厂、钢铁厂有色金属冶炼厂、煤气厂等用煤企业应开发并采用脱硫、回收硫的技术和设备,防止二氧化硫污染。

(4)改革能源结构,积极进行煤炭筛选分级使用、粉煤成型燃烧;开发太阳能、风力、水力无污染能源和天然气、沼气等低污染能源。

(5)改革生产工艺,减少有毒有害物料的使用量,降低废气、粉尘、恶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量。

(6)对产生污染物的设备及工艺系统,加强技术、设备的管理以及日常的维护检修,减少废气、粉尘、恶臭污染物质的跑冒,杜绝泄漏和事故性排放。

2.防治水体污染

(1)企业应该按耗水定额实行计划用水,并列入企业考核指标。

(2)废水实行清污分流,工艺废水尽量回收或闭路循环,一水多用。

(3)冷却水要循环使用,积极推广空冷技术及其他节水技术。

(4)建设完善的废水监测系统,健全监测制度,建立废水处理的技术档案。

3.企业噪声污染防治的途径

噪声的控制一般从声源、传播途径、接受者三个方面考虑。

1)声源控制

运转的机械设备和运输工具等是主要的噪声源,控制它们的噪声有两条途径:一是改革结构,提高其中部件的加工精度和装配质量,采用合理的操作方法等,以降低声源的噪声发射功率;二是利用声的吸收、反射、干涉等特性,采用吸声、隔声、减振、隔振等技术以及安装消声器等,以控制声源的噪声辐射。

2)噪声传播途径控制

从目前科学技术水平来看,要使一切设备都是低噪声的还不大可能,需要从传播途径上进行控制,常用的方法有吸声、隔声、消声、隔振、阻尼等。

3)接收者的防护

为了防止噪声对人的危害,可采取如下防护措施:佩戴护耳器,如耳塞、耳罩、防声盔等;减少在噪声环境中的暴露时间,如调整工艺,或设置隔声操作、监视室等;根据听力监测结果,适当调整在噪声环境中的工作人员。

4.防治固体废弃物污染

(1)各类工业固体废弃物都要妥善处理,不得倾倒在江河湖泊水库和近岸海域,要因地制宜地加以利用,发展处理和利用固体废物的工业和行业。

(2)对含有毒性、易燃性、腐蚀性和放射性的有害废弃物,首先要综合利用。凡不能利用的,应从产生、收集、贮存运输、无害化处理等环节进行专门管理,不得倾入水体或混入一般的固体废弃物中去。

5.积极开发防治污染新技术

(1)在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时,必须注意其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同时开发防治环境污染的相应技术和装置。凡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不符合环境质量基本要求的科研成果,不予通过,不准推广。

(2)积极研究和发展各种低能耗、高效率、少污染(包括低噪声)的工艺技术和机电产品

(3)积极研究和开发有利于综合治理污染的组合技术和无害化或少废弃物生产工艺流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