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施工定额中“三量”的确定

施工定额中“三量”的确定

时间:2022-10-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也就是说,时间定额规定了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工日标准。 对一3人小组进行砌墙施工过程的定额测定,3人经过3d的工作,砌筑完成8m3的合格墙体,计算该组工人的时间定额。技术测定法测定的是按价值观点确定的价格。施工机械消耗定额指的是在正常的技术条件、合理的劳动组织下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所消耗的合理的机械工作时间,或者是机械工作一定的时间所生产的合理产品数量。同样,施工机械消耗定额也有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两种形式。

施工定额中的“三量”是指人工、材料、机械三者的定额消耗数量。

3.2.1 劳动消耗定额

3.2.1.1 概念

劳动消耗定额指的是在正常的技术条件、合理的劳动组织下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所消耗的合理活劳动时间,或者是活劳动一定的时间所生产的合理产品数量。也就是说,经过了定额测定,我们将获得一个定额时间和一个定额时间内的产量,将这两者联系起来就获得了定额(标准)。根据联系的情况有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两种形式。

1.时间定额

时间定额指的是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所消耗的工日数。对于人工而言,工分指1min,工时指1h,而工日则代表1d(以8h计)。也就是说,时间定额规定了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工日标准。时间定额的对象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

【例3-4】 对一工人挖土的工作进行定额测定,该工人经过3d的工作(其中,4h为损失的时间),挖了25m3的土方,计算该工人的时间定额。

【解】 消耗总工日数=(3×8-4)÷8=2.5(工日)

完成产量数=25m3

时间定额=2.5÷25=0.10(工日/m3)

答:该工人的时间定额为0.10工日/m3.

【例3-5】 对一3人小组进行砌墙施工过程的定额测定,3人经过3d的工作,砌筑完成8m3的合格墙体,计算该组工人的时间定额。

【解】 消耗总工日数=3×3=9(工日)

完成产量数=8m3

时间定额=9÷8=1.125(工日/m3)

答:该组工人的时间定额为1.125工日/m3.

2.产量定额

产量定额与时间定额同为定额(标准),只不过角度不同。时间定额规定的是生产产品所需的时间,而产量定额正好相反,它规定的是单位时间生产产品的数量。

【例3-6】 对一工人挖土的工作进行定额测定,该工人经过3d的工作(其中,4h为损失的时间),挖了25m3的土方,计算该工人的产量定额。

【解】 消耗总工日数=(3×8-4)÷8=2.5(工日)

完成产量数=25m3

产量定额=25÷2.5=10(m3/工日)

答:该工人的产量定额为10m3/工日.

从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的定义可以看出,两者互为倒数关系。

当然,不管是时间定额还是产量定额,它都是给了我们一个标准,而这个标准的应用是有前提的,即正常的技术条件、合理的劳动组织和合格产品。没有这些前提,这个标准将毫无意义;前提不同,使用这个结果也是不恰当的。所以,后面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定额要换算,为什么有时候不能使用土建定额,而要使用装饰、修缮定额。

3.2.1.2 劳动定额的制定方法

1.技术测定法

技术测定法是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我们到目前一直介绍的方法,即通过测定定额的方法,可以用工作日写实法,也可以用测时法和写实记录法,形成定额时间,然后将这段时间内生产的产品进行记录,建立起时间定额或产量定额。

这种方法看起来很简单,但存在一个定额水平的问题,也就是说,定额的测定不可能是一个个体水平,而必须是一个群体水平的反映。既然是群体,那么一个定额子目就必须测若干个对象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的消耗量。由此带来的问题是费时、费力、费钱(从第2章的内容可知,测定定额时间出于逼近真值的考虑,一个对象往往要测定8~10次)。因此,在最基本的技术测定法之外,还有一些较简便的定额测定法。

2.比较类推法

对于一些类型相同的项目,可以采用比较类推法来测定定额。方法是取其中之一为基本项目,通过比较其他项目与基本项目的不同来推得其他项目的定额。但这种方法要注意基本项目一定要选择恰当,结果要进行一些微调。其计算公式为:

t=p×t0

式中 t——其他项目工时消耗;

p——耗工时比例;

t0——基本项目消耗。

【例3-7】 人工挖宽度在3m以内的地槽干土,已知作为基本项目的一类土在1.5m、3m、4m及4m以上四种情况的工时消耗,同时,已获得几种不同土壤的耗工时比例(表3-1)。用比较类推法计算其余状态下的工时消耗。

表3-1 不同土壤的耗工时比例 工时/m3

【解】 根据t=p×t0;二类土p=1.25;三类土p=1.96;四类土p=2.80

答:计算结果见表3-2.

表3-2 计算结果 工时/m3

3.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法与技术测定法很相似,不同的是,技术测定法有意识地在某一段时间内对工时消耗进行测定,一次性投入较大;而统计分析法采用的是细水长流的方法,让施工单位在其施工过程中建立起数据采集的制度,然后根据积累的数据获得工时消耗。

【例3-8】 某公交公司拟采用统计分析法测定1路车的定额水平,最终希望确定司机一天所跑的次数和一天应该完成的营业额,由此确定司机应完成的定额水平。请你设计统计分析的方法。

答:在1路车起点和终点站各设置一执勤人员,负责记录下1路车的到站和离站时间,例如,1路车6:00从起点站出发,6:40到达终点站,6:42分从终点站出发,7:30回到起点站,7:32分再次出发,用7:32减去6:00得到1小时32分钟,就得到了1路车跑一个来回所需时间;一天工作结束后,再将车开到指定地点收集刷卡和投币的数额,就可以得到一天的营业额.长年累月的记录,就可以得到延续时间的真值以及一天正常所能跑车的次数和一天正常完成的营业额,由此也就确定了司机工作的定额水平.

统计分析法的优点在于减少重复劳动,将定额的集中测定转化为分别测定,将专门的定额测定工作转化为施工中的一个工序;但采用这种方法的准确性不易保证,需要对施工单位和班组、原始数据的获得和统计分析做好事先控制和事后处理的工作。

4.经验估计法

测定时间确定定额消耗的方法利用的是经济学中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产品价值”的观点,产品价格应该是围绕着价值受市场影响而波动,最终必将回归价值。技术测定法测定的是按价值观点确定的价格。一般情况下是科学的,但遇到新技术、新工艺就会出现问题。

新技术、新工艺在一开始出现的时候,拥有该技术的人或单位对该技术占据垄断地位,因此,是不可能同意按照正常情况下的定额测定来计价的,换而言之,即使你按正常情况测定,也会处于有价无市的状况(没人做),更别谈拥有技术的人是不会让你来测定其施工技术的工时消耗了。因此,这种情况下就要用到经验估计法了。

经验估计法的特点是完全凭借个人的经验,邀请一些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专家、施工工人参加,通过对图纸的分析、现场的研究来确定工时消耗。

按照上述特点可以看出,经验估计法准确度较低(相对于价值而言,价格偏高)。因此,采用经验估计法获得的定额必须及时通过实践检验,实践检验不合理的,应及时修订。

3.2.1.3 劳动定额的应用

【例3-9】 某瓦工班组15人,砌1.5砖厚砖基础,需6天完成,砌筑砖基础的定额为1.25工日/m3,计算该班组完成的砌筑工程量

【解】 总工日数=15×6=90(工日)

时间定额=1.25工日/m3

砌筑工程量=90÷1.25=72(m3)

答:该班组完成的砌筑工程量为72m3.

【例3-10】 经查砌双面清水墙时间定额为1.270工日/m3,某包工包料工程砌墙班组砌墙工程量为100m3,需耗费多少定额人工?

【解】 所需定额人工=100×1.27=127(工日)

答:需耗费127定额人工.

【例3-11】 某土方工程,土壤类别为二类土,挖基槽的工程量为450m3,每天有24名工人负责施工,时间定额为0.205工日/m3,试计算完成该分项工程的施工天数。

【解】 所需定额人工=450×0.205=92.25(工日)

施工天数=92.25÷24=3.84≈4(天)

答:完成该分项工程需要4天.

3.2.2 施工机械消耗定额

3.2.2.1 概念

施工机械消耗定额指的是在正常的技术条件、合理的劳动组织下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所消耗的合理的机械工作时间,或者是机械工作一定的时间所生产的合理产品数量。同样,施工机械消耗定额也有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两种形式。

1.时间定额

时间定额指的是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机械台班数。对于机械而言,1个台班代表1d(以8h计)。

2产量定额

在正常的技术条件、合理的劳动组织下,每一个机械台班时间所生产的合格产品的数量。

3222 施工机械消耗定额的编制方法

施工机械消耗定额的编制方法只有技术测定法。根据机械是循环动作还是非循环动作,其测定的思路是不同的。

1.循环动作机械消耗定额

(1)选择合理的施工单位、工人班组、工作地点及施工组织。

(2)确定机械纯工作1h的正常生产率

机械纯工作1h正常循环次数=3600(s)÷一次循环的正常延续时间

机械纯工作1h正常生产率=机械纯工作1h正常循环次数×一次循环生产的产品数量

(3)确定施工机械的正常利用系数。机械工作与工人工作相似,除基本工作时间(纯工作时间)外,还有准备与结束、辅助工作等定额包含的时间,考虑机械正常利用系数是将计算的纯工作时间转化为定额时间。

机械正常利用系数=机械在一个工作班内纯工作时间÷一个工作班延续时间(8h)

(4)施工机械消耗定额。

施工机械台班定额=机械纯工作1h正常生产率×工作班纯工作时间

=机械纯工作1h正常生产率×工作班延续时间×机械正常利用系数

【例3-12】 根据表2-2可知,一斗容量为1m3的正铲挖土机挖土,每次作业循环延续时间为46.7s,土斗的充盈系数为1,一个工作班的纯工作时间为6h,计算该正铲挖土机的正常利用系数和产量定额。

【解】 机械纯工作1h正常循环次数=3600÷46.7=77(次)

机械纯工作1h正常生产率=77×1=77(m3)

机械正常利用系数=6÷8=0.75(h)

挖土机的产量定额=77×8×0.75=462(m3/台班)

答:该正铲挖土机的正常利用系数为0.75,产量定额为462m3/台班.

2.非循环动作机械消耗定额

(1)选择合理的施工单位、工人班组、工作地点及施工组织。

(2)确定机械纯工作1h的正常生产率。

机械纯工作1h正常生产率=工作时间内完成的产品数量÷工作时间(h)

(3)确定施工机械的正常利用系数。

机械正常利用系数=机械在一个工作班内纯工作时间÷一个工作班延续时间(8h)

(4)施工机械消耗定额。

施工机械台班定额=机械纯工作1h正常生产率×工作班纯工作时间

=机械纯工作1h正常生产率×工作班延续时间×机械正常利用系数

【例3-13】 采用一液压岩石破碎机破碎混凝土,现场观测机器工作了2h,完成了56m3混凝土的破碎工作,一个工作班的纯工作时间为4h,计算该液压岩石破碎机的正常利用系数和产量定额。

【解】 机械纯工作1h正常生产率=56÷2=28(m3/h)

机械正常利用系数=4÷8=0.5(h)

液压岩石破碎机的产量定额=28×8×0.5=113(m3/台班)

答:该搅拌机的正常利用系数为0.5,产量定额为113m3/台班.

3.2.2.3 机械台班人工配合定额的应用

由于机械必须由工人小组配合,机械台班人工配合定额是指机械台班配合用工部分,即机械台班劳动定额。表现形式为:机械台班配合工人小组的人工时间定额和完成合格产品数量。

单位产品的时间定额(工日)=

机械台班人工配合产量定额=

【例3-14】 某六层砖混结构办公楼,塔式起重机安装楼板梁,每根梁重3.15t,查定额知台班产量为52根/台班,一个单机作业的定额定员人数为13人。计算吊装该楼板梁的机械时间定额和机械台班人工配合产量定额。

【解】 机械时间定额=1÷52=0.019(台班/根)

机械台班人工配合产量定额==5213=4(根/工日)

答:吊装该楼板梁的机械时间定额为0.019台班/根,台班产量定额(人工配合)为4根/工日.

3.2.3 材料消耗定额

3.2.3.1 材料消耗定额的概念

材料消耗定额指的是在正常的技术条件、合理的劳动组织下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所消耗的合理的品种、规格的建筑材料(包括半成品、燃料、配件、水、电等)的数量。

材料消耗定额的作用:是编制材料需用量计划、运输计划、供应计划,计算仓库面积、签发限额领料单和经济核算的根据。

根据材料消耗的情况,可以将材料分为非周转性材料(直接性材料)和周转性材料(措施性材料)。这两种材料的消耗量的计算方法是不同的,在计价中的地位也不一样。直接性材料是不允许随意让利的,而措施性材料可以随意让利。

3.2.3.2 非周转性材料消耗

1.非周转性材料消耗的组成

非周转性材料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一次性消耗并直接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如砖、钢筋、水泥等。非周转性材料消耗组成如图3-1所示。

(1)直接用于建筑工程的材料:直接转化到产品中的材料,应计入定额;

图3-1 非周转性材料消耗组成

(2)不可避免的施工废料:如加工制作中的合理损耗;

(3)不可避免的施工操作损耗:场内运输、场内堆放中的材料损耗,由于不可避免,应计入定额。

材料消耗量=材料净用量+材料损耗量

材料损耗率=×100%

则 材料消耗量=材料净用量×(1+材料损耗率)

2.非周转性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

(1)现场观测法。又称现场测定法、现场观察法,与劳动消耗定额中的技术测定法相似。采用现场测定法测定生产产品所消耗的原材料的数量,将其与产量联系在一起就获得了材料的消耗定额。

此法通常用于制定材料的损耗量。通过现场的观察,获得必要的现场资料,才能测定出哪些是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损耗,应该计入定额内;哪些材料是施工过程中可以避免的损耗,不应计入定额内。在现场观测中,测出合理的材料损耗量,进而据此测定出相应的材料消耗定额。

【例3-15】 一施工班组砌筑1砖内墙,经现场观测共使用砖2660块,M5水泥砂浆1.175m3,水0.5m3,最终获得5m3的砖墙。计算该砖墙的材料消耗量。

【解】 砖消耗量=2660÷5=532(块/m3)

M5水泥砂浆消耗量=1.175/5=0.235(m3/m3)

水消耗量=0.5/5=0.1(m3/m3)

答:该砖墙消耗砖532块/m3,M5水泥砂浆0.235m3/m3,水0.1m3/m3.

(2)试验室试验法。试验室试验法是专业材料试验人员,通过试验仪器设备确定材料消耗定额的一种方法。它只适用于在试验室条件下测定混凝土、沥青、砂浆、油漆涂料等材料的消耗定额。

由于试验室工作条件与现场施工条件存在一定的差别,施工中的某些因素对材料消耗量的影响,不一定能充分考虑到。因此,对测出的数据还要用观察法进行校核修正。

表3-3为定额中使用试验法获得消耗量的混凝土配合比表(摘自江苏省计价定额附录1012页)。

表3-3 现浇混凝土、现场预制混凝土配合比表 计量单位:m3

(3)统计分析法。与劳动定额中的统计分析法类似,是指在现场施工中,对分部分项工程发出的材料数量、完成建筑产品的数量、竣工后剩余材料的数量等资料进行统计、整理和分析而编制材料消耗定额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工地的工程任务单、限额领料单等有关记录取得所需要的资料,因而不能将施工过程中材料的合理损耗和不合理损耗区别开来,得出的材料消耗量准确性也不高。

(4)理论计算法。理论计算法是根据设计图纸、施工规范及材料规格,运用一定的理论计算公式制定材料消耗定额的方法。

主要适用于计算按件论块的现成制品材料。例如,砖石砌体、装饰材料中的砖石、镶贴材料等。其计算方法比较简单,先计算出材料的净耗量,再计算出材料的损耗量,然后两者相加即为材料消耗定额。

1)每1m3砖砌体材料消耗量的计算公式。

砖消耗量=砖净用量×(1+损耗率)

砂浆净用量(m3)=1-砖净用量×每块砖体积

砂浆消耗量=砂浆净用量×(1+损耗率)

【例3-16】 计算用黏土实心砖(240mm×115mm×53mm)砌筑1m3一砖厚内墙(灰缝10mm)所需砖、砂浆定额用量(砖、砂浆损耗率按1%计算)。

分析:(1)墙厚对应砖数指的是墙厚对应于砖长的比例关系。以黏土实心砖(240mm× 115mm×53mm)为例,墙厚对应砖数见表3-4。

(2)砖墙体积由砖与灰缝共同占据,没有灰缝,用砖墙体积除以一块砖的体积即可获得砖净用量;有灰缝,用砖墙体积除以扩大的一块砖体积获得砖净用量。

表3-4 墙厚对应砖数表

【解】 (1)砖净耗量(块)=

=529.1(块)

(2)砂浆净耗量=砖墙体积-砖体积

=1-0.24×0.115×0.053×529.1

=0.226(m3)

(3)砖消耗量(块)=砖净用量+砖损耗量

=砖净用量×(1+损耗率)

=529.1×(1+1%)

=535(块)

(4)砂浆消耗量=砂浆净用量×(1+损耗率)

=0.226×(1+1%)

=0.228(m3)

答:砌筑1m3一砖墙定额用量砖535块,砂浆0.228m3.

2)100m2块料面层材料消耗量计算。

无嵌缝块料面层材料消耗量=×(1+损耗率)

有嵌缝块料面层材料消耗量=×(1+损耗率)

【例3-17】 某办公室地面净面积为100m2,拟粘贴300mm×300mm的地砖(灰缝2mm),计算地砖定额消耗量(地砖损耗率按2%计算)。

分析:地面面积由地砖和灰缝共同占据。没有灰缝,用地面面积直接除以一块地砖的面积即可获得地砖净用量;有灰缝,用地面面积除以扩大的一块地砖面积获得地砖净用量。

【解】 地砖净用量(块)

=1096.4(块)

地砖定额消耗量=地砖净用量×(1+损耗率)

=1096.4×(1+2%)

=1119(块)

答:地砖定额消耗量为1119块.

3.2.3.3 周转性材料消耗定额

周转性材料是指在施工过程中能多次使用、周转的工具型材料,如各种模板、活动支架、脚手架、支撑等。

周转性材料消耗定额,应当按照多次使用,分期摊销的方式进行计算。即周转性材料在材料消耗定额中,以摊销量表示。按照周转材料的不同,摊销量的计算方法不一样,主要有周转摊销和平均摊销两种,对于易损耗材料(现浇构件木模板)采用周转摊销,而损耗小的材料(定型模板、钢材等)采用平均摊销。

1.现浇构件木模板消耗量计算

(1)材料一次使用量。材料一次使用量是指周转性材料在不重复使用条件下的第一次投入量,相当于非周转性消耗材料中的材料用量。通常根据选定的结构设计图纸进行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

一次使用量=混凝土和模板接触面积×每1m2接触面积模板用量×

(1+模板制作安装损耗率)

(2)投入使用总量。由于现浇构件木模板的易耗性,在第一次投入使用结束后(拆模),就会产生损耗,还能用于第二次的材料量小于第一次的材料量,为了便于计算,我们考虑每一次周转的量都与第一次量相同,这就需要在每一次周转时补损,补损的量为损耗掉的量,一直补损到第一次投入的材料消耗完为止。补损的次数与周转次数有关,应等于周转次数-1。

周转次数是指周转材料从第一次使用起可重复使用的次数。一般采用现场观测法或统计分析法来测定材料周转次数,或查相关手册。

投入使用总量=一次使用量+一次使用量×(周转次数-1)×补损率

(3)周转使用量。不考虑其余因素,按投入使用总量计算的每一次周转使用量。其计算公式如下:

周转使用量=投入使用总量÷周转次数

=一次使用量×

(4)材料回收量。在一定周转次数下,每周转使用一次平均可以回收材料的数量。其计算公式如下:

回收量=

=一次使用量×

(5)摊销量。摊销量指的是周转性材料在重复使用的条件下,一次消耗的材料数量。其计算公式如下:

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回收量

【例3-18】 按某施工图计算一层现浇混凝土柱接触面积为160m2,混凝土构件体积为20m3,采用木模板,每m2接触面积需模量1.1m2,模板施工制作安装损耗率为5%,周转补损率为10%,周转次数为8次,计算所需模板单位面积、单位体积摊量。

【解】 一次使用量=混凝土和模板接触面积×每m2接触面积模板用量×

(1+模板制作安装损耗率)

=160×1.1×(1+5%)

=184.8(m2)

投入使用总量=一次使用量+一次使用量×(周转次数-1)×补损率

=184.8+184.8×(8-1)×10%

=314.16(m2)

周转使用量=投入使用总量÷周转次数

=314.16÷8

=39.27(m2)

回收量=一次使用量×

=184.8×

=20.79(m2)

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回收量

=39.27-20.79

=18.48(m2)

模板单位面积摊销量=摊销量÷模板接触面积

=18.48÷160

=0.1155(m2/m2)

模板单位体积摊销量=摊销量÷混凝土构件体积

=18.48÷20

=0.924(m2/m3)

答:所需模板单位面积摊销量为0.1155m2,单位体积摊销量为0.924m2.

2.预制构件模板及其他定型构件模板计算

预制构件模板及其他定型构件模板的消耗量计算方法与现浇构件木模板不同,其不考虑每次周转的损耗(因为损耗率很小),按一次使用量除以周转次数以平均摊销的形式计算。同时,在定额中要比木模板多计算一项回库修理、保养费。

摊销量=一次使用量÷周转次数

【例3-19】 按某施工图计算一层现浇混凝土柱接触面积为160m2,采用组合钢模板,每m2接触面积需模量1.1m2,模板施工制作损耗率为5%,周转次数为50次,计算所需模板单位面积摊销量。

【解】 一次使用量=混凝土和模板接触面积×每m2接触面积模板用量×(1+模板制作安装损耗率)

=160×1.1×(1+5%)

=184.80(m2)

摊销量=一次使用量÷周转次数

=184.80÷50

=3.696(m2)

模板单位面积摊销量=3.696÷160

=0.023(m2/m2)

答:所需模板单位面积摊销量为0.023m2/m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