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社区矫正对象家庭问题案例

社区矫正对象家庭问题案例

时间:2022-03-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案例1]Z因抢劫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缓刑。[案例2]Y,男,初中文化程度。因盗窃罪被判处缓刑,社区矫正四年。为了有钱挥霍,他变卖了父母为他将来工作准备的摩托车和手机,为了躲避父母的责骂,他离家出走。处于青春叛逆期的C,曾多次离家出走表示抗议。见到社工时,C与父母的关系降到了冰点。此外,由于缺少良好的家庭环境、教育方法和家庭关爱,S过早辍学在家,经常混迹于网吧,与一些不良人员交往甚密。
社区矫正对象家庭问题案例_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案例评析

[案例1]

Z因抢劫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缓刑。父母离异后,Z一直与其母亲共同生活,母亲为自由职业者,无固定收入,家庭生活拮据。Z作为家中唯一男性,既没有家庭责任感和愧疚感,也不能体会母亲养育的辛苦。他拒绝外出工作,还经常向母亲索要零花钱,如果母亲没有满足其要求,他就大发雷霆。在执行宣告当天,他母亲陪同他到派出所参加宣告会,伤心得痛哭流涕,她告诉民警和社工,Z宣称:他之所以会去抢劫,完全是因为母亲给的零用钱太少,是母亲不好。这个结果是母亲一手造成的。

[案例2]

Y,男,初中文化程度。因盗窃罪被判处缓刑,社区矫正四年。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极大地影响了出生在农村的Y,作为家中独子,爷爷奶奶从小对其宠爱有加。在学习上,父母对其没有什么要求。在生活上,虽然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但是对Y都是有求必应。Y从看守所出来后,终日无所事事,与原来的朋友混在一起吃喝玩乐和打网游。为了有钱挥霍,他变卖了父母为他将来工作准备的摩托车和手机,为了躲避父母的责骂,他离家出走。父母因着急、担心而到处打听他的下落,奔波了一周才终于找到了他。家长认为,爱孩子就是要极力满足他的物质需求,这种错误的教育方式养成了Y放纵、贪图享乐、没有社会责任感等行为和性格问题,促使他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案例3]

C的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父母对他寄予厚望,早早地给他做好了人生规划,他们希望他以后能出国读经济学专业。但是,C从小就对音乐和绘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希望以后能成为一名艺术工作者。对此,父母的态度是“玩玩可以但决不能当做一份工作”,认为“这份工作不够体面也赚不了什么钱,将来不能有好的发展”。所以,父母最反感C阅读一些艺术类的书籍,他们认为这是在浪费时间。C曾经尝试与父母沟通,改变他们的想法,希望获得他们的支持。但是,父母仍然固执己见,并且不断地给他报名除艺术类外的各类补习班和兴趣班。为此,家里的争吵不断。处于青春叛逆期的C,曾多次离家出走表示抗议。由于离家后没有经济来源,同时也是想报复父母的专制,他到一家便利店实施了偷窃并当场被抓获。见到社工时,C与父母的关系降到了冰点。

[案例4]

S从小居住在农村,父亲以种田为生,母亲则是外来媳妇,在镇上一家私营企业打工,每月600多元的收入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在S上小学的时候,其父就染上了赌瘾,导致家庭经济条件雪上加霜,家庭积蓄几乎为零。S的父母为此经常吵架,后来更是发展成家庭暴力,父亲经常为一些琐事而殴打母子二人。此外,由于缺少良好的家庭环境、教育方法和家庭关爱,S过早辍学在家,经常混迹于网吧,与一些不良人员交往甚密。在S的家中,父亲是“无心”管教,母亲则“无力”管教,对其放任自流,造成了他今天的状况。

[案例5]

X的父母早年下岗待业在家,因为缺少固定的经济来源,所以,X家的生活条件比较艰苦,X也因此一直觉得同学们会瞧不起他,内心很自卑。所以,他很少向其他同学提及父母的事情和家里的情况。

初中毕业后X未能考取任何学校,长期闲散在家。父母因为较大的经济压力,也比较希望他能尽早出去工作。但是,X对于工作非常挑剔,他一直希望找到一份“体面且收入丰厚”的工作。但是,他学历低,也缺少相应的职业技能,家里的资源又有限,所以,他一直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待业在家。

同时,他几个要好的伙伴也没有进一步升学,都待在家中。所以,平时X与他们来往甚密,一起出入公共场所。受朋友们的影响,他开始形成了一种不劳而获、贪图享受、金钱至上、利己主义价值观,他希望通过更快、更省力的方法获得财富。最终,他因为抢劫罪而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