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学的精神镜像

大学的精神镜像

时间:2022-09-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避免讨论的过于玄虚,笔者愿意从中外大学校训的差异上把张院士的观点进一步拓展。作为私立大学尚能把大学的精神镜像定位到如此高的程度,实在令人惊叹。不是说这些词汇不好,而是体现这种理念的校训大多囿于实用主义与意识形态的结合上,人为地降低了大学作为思想高地与引领时代之路标的作用。

3.大学的精神镜像——从中外大学校训的差异谈开去

从2008年11月14日《科学时报》上看到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院士的文章《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构建大学核心竞争力》,文中提到,世界一流大学一般具有10个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国内外大学的现状提出了应对的策略。文章写得很有境界,也很有趣。由此,也引发了笔者的一些兴趣:如果说张院士列出的10条特征更多地强调了一流大学的硬实力的话,那么一流大学的软实力建设同样不可或缺。更有甚者,如果没有软实力作为基础,硬实力的建设也无法持久。那么,大学的软实力包括什么呢?粗略说来,就是大学实力中无法用数量来衡量的那些品质,如大学精神、理念、声誉等。这样的一些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我们都可以从内心感觉到它的存在。笔者喜欢把这样一些品质看作大学的精神镜像。为了避免讨论的过于玄虚,笔者愿意从中外大学校训的差异上把张院士的观点进一步拓展。

众所周知,校训本是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与办学目标的集中体现,它像镜子一样折射出大学自身的精神镜像,从而无形中影响与塑造受教育者的人生目标社会的思想路标。对校训品评,我们可以模仿哲学家斯宾诺莎关于爱的分类,把大学的精神境界分为三类:第一类,追求永恒之物,如真理(西方文化里的上帝);第二类,追求比较稳定的事物,如公平、正义、知识等;第三类,追求变灭无常的事物,如有用、时尚等。为了论证的方便,笔者收集了2007年美国排名前10位的大学的校训(见表),从中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

img7

(译文为编者所加)

对比表中的校训与上面的分类,可以发现这些大学基本上属于第一类和第二类,要知道上面列出的全美排名前10位的大学,全部是私立大学。作为私立大学尚能把大学的精神镜像定位到如此高的程度,实在令人惊叹。反观国内高校的校训,大多是千人一面,出现频率最多的几个词语是:创新、团结、自强、求实、勤奋、致用等,给人生硬、空泛、干巴巴的感觉,即便从修辞上讲,也是平淡无味,很难在人们内心引起强烈的共鸣,由此就可以猜想到它的实际影响力了。不是说这些词汇不好,而是体现这种理念的校训大多囿于实用主义与意识形态的结合上,人为地降低了大学作为思想高地与引领时代之路标的作用。这种校训培养下的人大多缺乏对真理的理解与热爱,很容易造成性格中的实用主义与机会主义倾向。笔者曾查阅过国内很多高校的校训,发现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些老学校的校训大多显得立意高远、行文儒雅,而一些历史较短的高校的校训则多是上面列举的诸词汇的排列组合,根本体现不出大学的独特个性。笔者这几年也曾在各种场合问过各类学生:我们为什么要追求真理?结果很令人失望。其实,这个词汇在我们的各种文本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不能说陌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只能说我们的教育遮蔽了真理的丰富内涵,人为地割裂了教育本应具有的思想启蒙作用,因此,真理的本质与人的自由有关这样的问题就成了时代的难题。

按照目前中国大学的五层分类说,我们至少应该有几所大学是以追求永恒之物为理想的,还应该有一大批学校以追求比较稳定的理念为主旨。但最糟糕的是,所有的大学都争相追逐实用,无人愿意为未来与历史负责,这是很可怕的现象。上面列出的宾大的校训是:法无德不立——没有道德的法律是无用的。这句校训充其量算第二个层次的精神镜像,但我相信这句话会给每一个曾在宾大读过书的人留下影响终身的印记。反观我们的校训有几个会有如此效果?除了词汇的贫乏,更有思想的贫血。我们时刻要记得,大学不仅是制造与传播知识的场所,更应是生产思想的沃土。

目前,中央正在倡导全社会解放思想,这说明我们的思想曾被某些观念框架严重束缚,导致我们今天根本不会思想,因此才有了给思想松绑的理由,否则谈何解放思想?问题是思想一旦成型是很难改变的,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原因就是大学的被迫失职与不作为,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需要一场思想的启蒙,为了思想启蒙,我们大学的精神镜像应该有一种为历史与未来负责的思想担当,否则我们仍然无法摆脱思想也要进口的局面。一流大学在思想上也应当是一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