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科普基地的发展

科普基地的发展

时间:2022-09-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取消13个未能达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标准》单位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称号。2005年又批准第二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73个。指出要合理布局并切实加强科普场馆建设,提高科普场馆运营质量;建立科研院所、大学定期向社会公众开放制度等。这样科普基地建设成为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和任务,具体规定包括:推进各类科普基地建设。适度发展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普基地。

2002年《科普法》颁布后,为深入贯彻《科普法》,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科普工作的积极性和发挥现有社会科普资源的作用,面向公众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积极推进科普工作的社会化、群众化、经常化,提高基地的科普服务水平,带动和推进各地社会科普事业的发展,规范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管理,更好地发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科普宣传作用,2003年中国科协制定《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标准》,并组织进行对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检查工作。取消13个未能达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标准》单位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称号。2005年又批准第二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73个。

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规定要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指出要合理布局并切实加强科普场馆建设,提高科普场馆运营质量;建立科研院所、大学定期向社会公众开放制度等。同年,国务院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确定实施科普基础设施工程,将科普基地建设纳入科普基础设施工程,并确定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

200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及中国科协制定发布《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08—2010—2015)》,定义科普公共基础设施是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重要载体,是为公众提供科普服务的重要平台,具有鲜明的公益性特征,主要包括科技类博物馆、基层科普设施、数字科技馆以及其它具备科普展示教育功能的场馆等类型。这样科普基地建设成为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和任务,具体规定包括:

(1)推进各类科普基地建设。适度发展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普基地。充分发挥各行业部门和地方优势,根据自身特点和资源,把农业、林业、国土资源、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气象、地震、体育、文物、旅游、妇女儿童、民族、国防教育等工作与科普工作有机结合,按照开展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等需要,建设不同功能的行业科普基地。

(2)挖掘和综合利用社会科普教育资源。推动科研机构和大学面向公众开放实验室、研究中心等科研设施,支持和鼓励科研机构和大学创造条件设立面向公众的专门科普场所。推动青少年宫和青少年实践基地等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家长学校、文化宫、职工学校、技工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等增加科普内容,实现科普教育的功能。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鼓励高新技术园区开展科普活动,有条件的企业面向公众开放研发机构、生产设施(流程)或展览馆,并根据自身特点建设专门科普场所;引导海洋馆、野生动物园、主题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动植物园等经营性旅游场馆强化科普教育功能。

我国科普基地建设已作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中的一项长期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